Ⅰ 如何进行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十分重视上课这一环节,而往往却忽视了作业的设计问题,历史作业布置往往是教师课后统一布置,题量大且形式单一,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只有接受并按要求完成。
致使学生对历史作业感到乏味、厌倦,敷衍应付,一遇到分析题、综合题、探究题就想翻各类辅导书找寻答案,或者希望老师能直接提供标准答案,这样的作业其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作业设计,合理布置作业,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历史作业应该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力求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达到有效作业与有效教学的有效结合。
那么初中历史作业该如何进行有效设计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嫌燃:一、形式多样,趣味作业形式多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滑手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长期以来,历史作业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死板乏味。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学特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那么,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 *** 度”,加深印象,既可以使学生喜爱做作业,又能起到巩固提高,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在布置作业趣味性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可以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根据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竞赛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游戏、猜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能力,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因材施教,初中学生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
而我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布置作业是否恰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相同的,但批改指导不能相同。
对学困生尽量做到面批面改,评语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多采用适合其学习状况、心理、性格特征的顺应性评语,发现进步及时鼓励。
也可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由于学生之间没有心理障碍易于接触,学生相互帮助没有精神压力,也易于提高。
在学生相互帮助中不仅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也能使优秀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还能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学习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题目,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
”在作业设计中
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量度和难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各取所需,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练习、提高、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历史作业完成中得到成功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发展个性,开放作业发展个性,个性好的教学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力。
新课程突出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才能找到解题的方向,获得自身的发展。
设计教学开放作业时,要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锐性和严密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上的开放题,更信者嫌要善于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开放题。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四、以人为本,生活作业以人为本,生活作业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应该付诸于行动,付诸于实践。
我以为,作业的多少,要看教学内容、课程性质,不管如何练,应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实际、去思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他们的智力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学完《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后,可以观看影片《甲午风云》并写观后感。
学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后,请学生搜集日军侵华资料和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历史、篡改历史的有关资料,结合我国 *** 对此的严正立场和态度,写一篇评述文章。
其他诸如编写历史歌谣、编辑历史专题小报、历史话剧表演等,学生在眼、耳、口、手、脑的历史体验中,在影视、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的历史遨游中,在社区、家乡的历史走访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关注历史人物和普通人的生活,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学生感到历史不再遥远和枯燥,而变得亲近和生动,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五、找准盲区,反思作业找准盲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我们往往造成一种错觉:作业讲评后,学生的作业订正好了,而且订正得正确、清楚。
教师感到很满意,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
实际上部分学生往往对有些习题仍一知半解,存在着认知上的"盲区"。
因此,加强作业订正后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更可以理顺解题思路,积累经验,提高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自己对作业进行检查,反思作业的得失;同桌互相探讨对不同习题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方法,总结一下作业中成功的做法;还可以师生间采用聊天的形式谈谈作业过程中的感受,说说思考解答中易错的地方及一些错误的思考方法等等。
六、评价多元,鼓励作业评价多元,鼓励作业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以灵活多样的作业及其评价方式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创造力。
这样历史课的学习也才更有活力和魅力。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多采用激励式、委婉式、点拨式、祝福式等多元化的作业评语。
如可用“妙不可言”、“真有个性”等激励式词语。
又如有个学生的作业相当潦草,在历史作业后面我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你的书法很不错,不过练的地方不对。
”一则好的作业评语,不但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而且能激发起学生行为动机,强化良好品质,调节、疏导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
在以往的评价机制下,特别是农村家庭,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作业情况,只以学习成绩判断孩子学习的优劣。
从而导致了学生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性,只注重学习成绩,不重视学习过程。
将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杜绝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而在家里变成另外一个人,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学生。
可见历史作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Ⅱ 如何确定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重难点内容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很重 要 的问题 ,它直接 影响着 教学质量 的高低 。善于把 握教学 重
点,教学效果好;不善于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效果差。就初 中 历 史 课 教 学 而 言 ,教 师 只 要 把 握 好 教 科 书 的 重 点 、《 配 套
练习册》的重点和考试题的重点,就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 果。 一要把握教科书的重点。初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分正文
和研习升级两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主要材料、补充 说明文字和思考题三个方面。主要材料是字型较大的黑体 字 ,补充 说明文字 是字体 较小的红 体字,思考题是
指每篇 课 文中的两到三个问题。 在这两部分中,正文中的主要材料是重点内容,其余皆 为 非重点 内容。教 师在处 理这些材 料时,要把大量 的时间 和 精
力用在 主要材料 上。主 要材料不 但要讲 解,而且 最好还 要 归 纳出其 结构图或 结构表 ,让学生 多练多 记,以便 学生掌 握 主 要内容
。另外,还要区 分出主要 材料在 这几年考 试中出 现 的 频率,出现次数 多的内 容是最重 要的内 容,以便 提高教 学 质 量。补 充说明文 字可以
让学生阅 读后,只强调其 中的重 点 内容。课文中和演习升级里的思考题,可以作为选学内容, 有兴趣的学生作一下,无兴趣的学生不作也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