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阳的历史有多久,是哪一年建的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着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 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 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
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
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召、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唐河、桐柏、泌阳、方城11个县属南阳专署管辖。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⑵ 中国历史文明古镇
江南古镇
同里镇
水畔古建忆辉煌
周庄镇
中国第一水乡
角直镇
原味水乡异样情
木渎镇
幽远的园林古镇
锦溪镇
民间博物馆之乡
千灯镇
亭林故里戏曲之源
苏州沙溪镇
古街古桥孤岛故居
黄桥镇
古韵之外的光辉
沙家浜镇
绿色公园 红色古镇
安丰镇
安康丰乐之缜
淳溪镇
小巷深处有人家
余东镇
风城海盐运三江
邵伯镇
东西南北四湖通
溱潼镇
人文荟萃的水乡小岛
乌镇
中国江南的封面
西塘镇
烟雨廊棚,幽深古弄
南浔镇
诗画水乡的大气风格
新市镇
仙潭旁有蚕花苗
龙门镇
山水闽的孙权故里
慈城镇
江南第一古县城
东浦镇
鉴湖岸边飘酒香
安昌镇
师爷的故园
前童镇
来自远古的宁静
石浦镇
渔港古镇渔家情
佛堂镇
佛堂市兴永千秋
皤滩镇
隐藏在山水之间
岩头镇
水秀村古滩林美
廿八都镇
百家姓镇文化边城
三河镇
皖中商品走廊
许村镇
徽州第一进士村
万安镇
罗盘之乡徽州古端口
水东镇
枣乡老街圣母堂
毛坦厂镇
大剐山中的水乡
朱家角镇
上海威尼斯
枫泾镇
三画一棋集一镇
嘉定镇
园林之城古韵浓
上海新场镇
小小新场赛苏州
B 巴蜀古镇
黄龙溪镇
万般风情集一身
洛带镇
西部客家第一镇
安仁镇
川西坝子上的庄园
成都新场镇
丘山撤落的西蜀水乡
平乐镇
天府南来第一州
太平镇
红色古镇的永远记忆
尧坝镇
人杰地灵占尧天
福宝镇
恬静如水的福天宝地
李庄镇
万里长江第一镇
仙市镇
古盐道上的明珠
昭化镇
蜀国第二都
恩阳镇
早迟恩阳河
老观镇
小峨眉大粮仓
罗泉镇
川中第一龙镇
丰盛镇
长寿之乡多奇观
龙兴镇
“五马归巢”之宝地
金刀峡镇
渝北小江南
走马镇
民间故事之乡
涞滩镇
渔火燃波影
安居镇
危城三面水
双江镇
双溪环绕的古镇
松溉镇
长江畔一品古镇
中山镇
天赐的蓝琥珀
塘河镇
桫桫摇曳马头墙
东溪镇
川东第一山水小镇
西沱镇
千里盐道上的土家古镇
龙潭镇
把竿何日钓龙潭
青岩镇
曲苍深处听足青
天龙镇
屯堡文化韵味浓
安顺旧州镇
未有安顺已有旧州
土城镇
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
黄平旧州镇
金盆银碗玉带圣水
西江镇
载歌载舞醉苗疆
C 北方古镇
杨柳青镇
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古北口镇
长城下酌燕京门户
淄博新城镇
渔洋故里,古韵新风
广府镇
古城·采韵·太极乡
大社镇
冀南第一古镇
天长镇
典型的宋代山城
暖泉镇
暖泉归来不看花
碛口镇
九曲黄河第一镇
娘子关镇
天下第九关
静升镇
晋中第一镇
汾城镇
银太平的古韵古节
大阳镇
山西第一大村
陈炉镇
千年青瓷故乡
青城镇
黄河千年古镇
连城镇
藏传佛教胜地
大靖镇
甘肃四大古镇之一
甘南新城镇
饱经沧桑的陇上古镇
哈达铺镇
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陇城镇
娲皇故里故事多
牛庄镇_
关东第一河港古镇
永陵镇
中华满族第一镇
叶赫镇
三代皇后的故乡
乌拉街镇
满族发祥地
D 中原古镇
朱仙镇
木版年画的故乡
古荥镇
一镇三宝,一步三叹
神垕镇
中国钧瓷之都
竹沟镇
回味革命故事
赊店镇
天下第一店
荆紫关镇
一脚踏三省的古镇
七里坪镇
大别山中的红色古镇
周老嘴镇
湘鄂西根据地的首府
程集镇
闻风便有三分醉
瞿家湾镇
洪湖之滨的红色明珠
汀泗桥镇
战壕场地听厮杀
龙港镇
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枝城镇
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
上津镇
朝秦暮楚
里耶镇
天下秦城承载轮回
芙蓉镇
米豆腐香飘芙蓉镇
靖港镇
曾经的人间天堂
瑶里镇
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
上清镇
道教文化浓郁
葛源镇
葛之源头
E 岭南古镇
赤坎镇
中西合璧的文化古镇
沙湾镇
龙狮之乡飘色之地
石龙镇
举重之乡岭南重镇
唐家湾镇
山海因林栖居美镇
秋长镇
客家人的聚居地
碣石镇
碣石观海玄武拜佛
洪阳镇
粤东古城多史迹
吴阳镇#
中国芭堤雅
大芋镇
水运商端口“小桂林”
兴坪镇
漓江佳胜在兴坪
黄姚镇
梦中的家园
崖城镇
宦游都道小苏杭
铺前镇
繁荣的古代渔港
定城镇
南洋风格的临江古城
中和镇
苏东坡谪居的诗对之乡
古田镇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和平镇
白墙黛瓦的古镇
嵩口镇
散落在乡间的明殊
F 边疆古镇
黑井镇
失落的盐都
大理沙溪镇
茶马古道中的幸存集市
和顺镇
美丽的滇南侨乡
娜允镇
土司留下的傣族古镇
萨迦镇
灰色土上的第二敦煌
昌珠镇
追寻文成公主的足迹
惠远镇
伊犁九城之首
鲁克沁镇
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
多伦淖尔镇
锡林郭勒的水上之城
王爷府镇
喀喇沁旗的美丽小镇
横道河子镇
威虎山下的明珠
爱辉镇
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
⑶ 南阳历史是什么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南召猿人”就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商代为“南乡”,有谢、楚、邓等国。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南”,境内有申、吕、楚、鄀、蓼、邓等国。春秋大部分入楚,楚置宛邑。战国分属楚、韩。秦初置南阳郡,为全国36郡之一。
汉承秦置,仍置南阳郡,兼有弘农郡地,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时期。
晋置南阳国和义阳、顺阳郡。南北朝时建置变化无常。隋设南阳郡、阳郡、淅阳郡,兼有淮安郡和舂陵郡地。唐、宋设唐、邓二州。元、明、清设南阳府。中华民国设行政督察区。
相关资料
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
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撤销县级南阳市和南阳县,设立宛城区、卧龙区,共13个县市区。
2010年11月,官庄工区、鸭河工区正式运营。
2019年南阳辖卧龙、宛城2个区,南召、镇平、内乡、淅川、新野、唐河、桐柏、方城、西峡、社旗、邓州市11个县(市)及高新区、示范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4个功能区,有45个乡、159个镇、41个街道,4539个行政村、415个社区。是河南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以上内容参考南阳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⑷ 南阳有多少年历史了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约七八千年前,先民们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朝代屡经更迭,区划不断变改,但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在历史的长河里,愈来愈丰富了她的涵义,在时代的演进中,充分显示着她坚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土地上,养育着广大劳动人民,并出现了不少伟大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一定财富。因而,使南阳成为国内外较有盛誉的名地。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日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 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国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 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阳”性的双重特征。《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取韩地赴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日南阳”。 这充分说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 态环境。《说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