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方法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方法:
一、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
就一门课程而言,老师们应该基于本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遵循“思政”“专业”相长原则,仔细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明确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有迹可循。
四、消解西方话语霸权:
近年来,西方媒体一直牢牢占领话语权,经常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非对错抹黑我们党和国家,企图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统一,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已势在必行,老师们在教学时要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统一。
专业课任课老师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理论成果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融入民族情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使专业课教学呈现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不仅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课堂上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往往可以得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老师们在讲好课程知识的同时,更要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❷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课程思政化:包括教学理念的思政化、教学内容的思政化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思政化,要有意识地将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勤于思考、勇于担当等精神品质;
二、课室布置思政化:通过使用KT板、易拉宝等道具,符合课程特色的标语和口号,在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上体现思政化建设。
❸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紧迫任务。目前,中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知之甚少;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认识不深;分辨大是大非、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能力薄弱;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较差,缺乏为祖国建设艰苦创业精神准备的客观状况,为此,必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和国情教育。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和国情教育呢?
一、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民族英雄的爱国思想和贡献
就历史教材内容而论,被肯定为我国民族英雄的仅有三人,即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讲课时,必须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时代,政治立场,思想观点,爱国行为,历史功勋都要详细的给学生讲授清楚。适当的时候还可观看历史故事片,启迪学生学习民族英雄炽热的爱国思想、光明磊落的精神品格、为国捐驱的高风亮节。
二、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比如讲到知识分子詹天佑和冯如,必须要突出其爱国思想。詹天佑,赴美学成后,没有留恋西方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回国,在当时中国铁路事业殖民地化加深的年代里,成就为世界所瞩目的伟业。冯如,自学钻研飞机设计和制造的技术,制成了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了第一名,轰动了世界。通过学习詹天佑、冯如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生动史实,使学生们认识到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就是爱国。
三、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中国“一穷二白”的根源
我国本是文明古国,经济、文化科技曾处于世界前列地位。早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就出现了为什么在近代史上,中国始终未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历史课堂上,要讲清其落后的根源。封建势力的腐朽、反动、顽固,这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内因。当世界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时候,中国封建统治者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当资本主义列强凭借近代科学技术制造“坚船利炮”,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中国时,中国封建统治者既无能抵御,又不发奋力强,仍然固步自封,冥顽不灵,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一贯采取屈膝投降的政策,卖国求荣,割地赔款,而当中国人民站出来要求改变现状,寻求国家民族独立富强之路,奋起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时,封建统治者又穷凶极恶,不惜“借师助剿”,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革命人民实行残酷的镇压,以挽救其濒于崩溃的统治。另外,帝国主义侵略者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列强推行疯狂的侵略扩张政策,绝对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富强的国家。在80年里他们发动五次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大面积的领土,攫取了中国大量政治经济特权,肆意吮吸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朝沦为“洋人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斗争
近代史上的三大革命运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忍受封建主义的奴役、压迫,而奋起反抗的英勇斗争精神。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的负担比战前大加重了。广大人民奋起反抗,在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并于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起和清朝政权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军的胜利进军引起中外反动派的惊恐,中外反动派互相勾结,把上海作为反革命据点。美国殖民头子华尔组织了“洋枪队”,对太平军进行疯狂的镇压。太平军没有被敌人的洋枪所吓倒,和中外反动军队激战于上海近郊,击毁敌营130多座,打死法军总头目,活捉洋枪队副队长。并于慈溪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同样,当1900年英、法、德、美、俄、奥、意、日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入侵我国时,又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给侵略军以迎头痛击,粉碎了敌人瓜分中国的美梦。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领导了旨在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实现了结束封建君主制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标。孙中山又在1923年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体现了反帝的思想。
五、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业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是为了摆半殖民地半封建枷锁,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繁荣昌盛的伟大业绩。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今天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打破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孤立、封锁和挑衅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事实说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没有实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最终解决了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农民的土地问题。如今,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正在把祖国引向更加繁荣昌盛的历史阶段。
六、在历史教学中还要突出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和特点
通过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和特点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国内外反动势力忘我之心不死,帝国主义仍在推行“渗透”“和平演变”的反动策略方针妄图从内部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认识阶级斗争虽然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从而使学生懂得“渗透”与“反渗透” ,“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对此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祖国的四化大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高中学生,使期成为祖国建设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