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浅谈怎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1、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融合”。在日常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的自然。在这里,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
国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离“有效融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误区之一:观念认识不够,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分析,即学习者才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受体,这就是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时常发生的,对人的重视不够,不能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选择教学媒体。最终书本知识被原汁原味地演绎成所谓的多媒体课件。
误区之二:教学实践中没有有效融合“技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就必定存在技术异化的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自身教育观、技术观及实践能力的限制,对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不当,滥用、误用现象随处可见。
2、“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保证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中的技术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宗旨,是技术的教育价值之所在。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实现课堂教育信息化的必经途径与奋斗目标。
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这过程中人人参与,人人起作用,人人充当重要角色,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是组员智慧的碰撞,掀起了师生的头脑风暴。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或者博客、论坛等把一个大课堂转化成几个小课堂,从一个教师发展为能者为师,人人参与教学,个个投入学习,表现出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开展小组分工,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受条件限制,实验不能开全开足,很多实验学生不能一一动手操作。例如在学习青蛙的内部器官时,教师提供虚拟青蛙实验,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虚拟青蛙实验,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比真实实验更简便规范,观察全面。对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及时准确。帮助学生熟悉各种结构的名称、结构和位置。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接受水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利于个性化学习。
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或师生共同设定一个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研究主题,或确立一个活动任务,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由地查阅资料、交流心得和认识,增强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与创新。探究式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前提,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步骤为:创设情境,诱导探究;提供资源,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深入探究;创作实践,升华探究。
⑵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每年中考题型的不断创新,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授课的拓展面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们抛弃,大部分的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新着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平时的教学探究,在不断的摸索和交流之中,大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理念,就是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不断地把信息技术融入进去,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能力,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一、让信息技术展现一个不同时代的历史,让历史画面走进我们的历史课堂
因为所任学科的特殊性,需要把学生带入不同历史时代去看历史现象,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教师一味地去用语言介绍历史及其时代的特点,那样课堂就显得索然无味,平铺直叙,学生会觉得课堂缺乏一定的活力,进而产生厌倦的情绪,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这样课堂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但当我把信息技术引进了课堂,当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把历史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件通过多媒体的作用展示出来后,学生会主动地融入历史事件,他们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背景和那个时代给历史进程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不久前,我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时候,由于教材所展示的内容比较少,所以我就特意制作了一个本课的教学课件,把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段融入课件,当把影片打开后,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影片之中了,他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影片,当影片把历史重现的时候,把课本中简单的历史过程充实了,丰富了。当影片播放完后,我和学生一起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一起来学习本课,学生们比从前的课堂中活跃了很多,而且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积极地配合老师,并且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们也能分析得十分透彻,省去了教师费力的讲解。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教学课例,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当然,鲜活地教学模式,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的让教与学融为一体,而且,在不断的互助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地积累,他们的眼界不断拓宽,内心得到很好的充实,让历史课堂在一种和谐快乐中不断得到升华。
二、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技术,让优势充分涌流
网络新新技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它博大与精深,它把知识无限的拓展。但这样广阔的领域需要我们仔细去甄别,不是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可以帮助我们,虽然网络资源在我们的教学中源源不断的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但作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来说,就应该懂得如何去识别它,多媒体教学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给了我们尽情发挥的舞台。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我们的课堂从头到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些东西是过犹不及的,如果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反而使我们变得十分懒散,而且造成许多知识不能传授给学生,造成课堂活跃了,知识少了,学到的东西变少了,所以,关于网络信息技术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我们应该利用它们的优势,把更多的东西展示出来,而不是只单纯地依赖它们,课堂效果反而会不好。
网络给我们带来五花八门的东西,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的教学需要丰富多彩,需要生动而吸引人,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但更需要我们作为教师去帮助学生分清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有用的,学生的思想中充满了新鲜与奇特,清晰地认识网络信息技术的利大于弊,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去帮助他们从网络技术中融入更多新鲜的因素,让课堂变得多彩。
教育是成才之路,是我们祖国发展的未来,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21世纪作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在教育的创新,当然教育的创新有很多种方式,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把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课堂,融入我们的教学,其实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吕晓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信息化,2004(08).
2.何成刚.历史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分析――历史课程改革解读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