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历史课堂向学生提问
提问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当前教学改革要使教学的中心目标由“知识” 转变为“能力” , 要求废除传统的“满堂灌” , 注重启发式 , 课堂提问显得更加重要。但长期以来 , 一些教育者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足, 认为课堂提问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 因此课堂提问往往流于形式 , 习惯于随心所欲 , 甚至有的采取一问到底的“满堂问” 。
笔者认为 , 这种片面追求表面气氛活跃的随心所欲的“满堂问” 无异于《水浒传 》中九纹龙使的“花棒 ” , 中看不中用。实际上课堂提问过 多过滥 , 学生应接不暇 , 老师不加思索信口乱问 , 学生不经思考随便乱答 , 使严肃的课堂教学流于庸俗 , 容易造成学生的负迁移,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发挥课堂提问的应有功能,使课堂提问不仅能活跃气氛 , 更重要的是能深化历史课堂教学 , 启迪学生思维 , 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一、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就是指在课堂提问时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当前广大同仁认可的目标教学法也强调: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因此课堂提问也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特别是教学目标里的能力目标,更是课堂提问的着眼点。这节课应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明白什么道理,要训练学生的何种能力,教者要依据教材的程序层层设问,及时点拨,指导学生一步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以实现教学目标。
针对性要求设计问题要选准突破口 , 切中要点 , 不应在枝节问题上拉扯过多 , 更不能无的放矢 。
譬如,在讲到《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教材叙述:“天宝年间,唐玄宗日益骄奢,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他重用奸诈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 …… ”
如果讲完这段史实后,依据教学的目的提出:“根据史实说明,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就可以联系史实通过分析综合得出“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造成天宝危机”这个历史的观点。
但如果教者随心所欲地提出诸如:“中国四大美人是谁?” 你看过 电视剧《杨贵妃 》吗 ”之类问题 , 就显得不切中要点 。 并且会使学生胡思乱想 , 造成知识情感的负迁移。 所以设计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目标而设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二、课堂提问要考虑适应性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 》中 , 用“射箭要看靶子” 、 “弹琴要看听众” 比喻做文章 、 做演说要看对象。课堂提问虽不同于演说,但也要看对象,要根据教学对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设计出适应他们接受能力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者要根据不同年龄、 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来调节所提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做到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太难,如上天揽月,学生望而生畏,百思不解,抑制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太易,学生不加思索,随便回答,久而久之,就会懒动脑筋,导致思维松懈,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 ,在上初中一年级历史课时,向学生提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或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之类问题 , 显然就不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如果把问题改为 “ 结合史实说明 , 什么时候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瓦解 , 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和“ 唐朝前期 , 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 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近几年高考所出的问答题纵横联系 , 步步深人 , 既有知识的广度又渗透着对各种能力的考查 只有选取这样的问题 才能适应高中学生的训练要求。
课堂提问的适应性,还要考虑优差生兼顾。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发现学生无从回答,要注意进一步诱导,或改变提问方式,尽一切可能打开他们的思维阀门。总而言之,提问犹如摘桃子,要尽量做到优生稍做努力能摘到好桃 , 差生“跳几跳” 也能摘到桃子吃。 达到优生“吃好” , 差生“吃饱” , 各有所得。这样才利于学生各自能力的发展。
三、课堂提问要有选择性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知识浩翰无穷,历史问题也千头万绪。仅以一节课的内容来讲,要提的问题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就决定了课堂提问要有选择性。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的思维能力。
而历史的思维能力一般是通过常用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来发展的。 因此,笔者认为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选择下 面的问题进行提问:
(一)选择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 综合的思维方法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在讲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 中法战争 》这课时 , 教材开始就以综合性的形式提出 “ 19世纪70年代以后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出现了危机。”如果教者讲到这里,就暂停一下,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在阅读指导时提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分析教材 寻找出、理出:“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侵略新疆”“英国侵略云南、西藏”等史实回答上面的问题这比起老师全盘包揽讲解分析更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综合与分析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综合以分析为基础,而分析的目的也是为了综合。所以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历史观点或历史概念 ,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 , 然后根据从教材分析整理出来的史实提出问题 ,让学生依据具体的史实, 综合概括出历史观点。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利于学生掌握比较、分类思维方法的问题进行提问。比较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历史高考历来注重对比较能力的考查,比较性的问题几乎每年都有,因此提高学生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十分重要, 这就要求教者在常规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内容时 , 我就让学生提问 “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学生通过两种路线的比较,懂得了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是人民战争路线,是发动全民族的抗战,而国 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实行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两种路线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了“比较”这个常用的历史思维方法,分类是一种变式的比较。
教者在学生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和事组成一类,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通过回忆、联想、分析整理出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 选择有利于学生掌握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的问题进行提问。归纳、概括就是对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处理提炼,形成历史观点。近几年高考的材料题、问答题均突出反映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而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 , 在常规教学中, 教者应长期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在常规教学当中,经常通过提问,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练观点,或者通过对有关史实的归纳、概括、梳理出基本线索坚持这样用史论结合的方法来提问训练学生,较快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非天方夜谭。
课堂提问与能力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顺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思路。新的教学论提倡: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优化的课堂提问能充分体现这一教学思想。
老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 让学生思考作答 , 本身就是一种训练。 学生的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就体现 了主体作用。
课堂提问为中学历史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体现能力培养的问题 , 其作用就像站在前台的乐队指挥 , 教师的“指挥棒” (提出问题)指向哪里,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跟到哪里。
问题教学法认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历史课应当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善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学生经常主动思考显示在他们面前错综历史现象,寻找奥妙无穷的历史答案。教师的“指挥棒”的作用发挥好了,就可以奏出和谐动听的乐章,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② 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我国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对于农村初中来说,很多学生从初一才真正开始学习历史,知识积累非常薄弱,对于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来说带来的挑战巨大。当前时期很多农村初中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比较落后,多媒体教学设备严重缺乏。经济落后,教育资源贫乏,历史教学情况更是极其落后。
二、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老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情况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采取最为恰当的方式,对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引导进行培养。
1. 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引导。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创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初中生的精神和心理都更加放松,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更能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初中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 通过锻炼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来激发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最为关键的部分。初中历史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将思考的成果做出一个总结。如,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条时间轴,通过时间轴帮助初中生记忆每个时间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由历史事件联想到发生的原因、经过、结局及其历史意义,以此,促使学生锻炼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3. 鼓励初中生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初中历史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用于探索,勇于对权威提出质疑。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或者自己的判断对某些问题提出质疑之后,势必要去寻找相关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质疑,这就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探索,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推荐初中生多阅读一些课外史书。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是一门非常有趣,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有很多历史故事都能够让学生充满探索的冲动。其实,学习历史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在课堂外学生也要多读一些历史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历史的综合素养。通过长时间在阅读课外书籍方面的积累,学生也逐渐养成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被一些书中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吸引之后能够独立自主的去探索与该段历史比较符合的背景故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渐渐的得到提高。
5. 多组织小组形式的学习。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要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要有团体合作的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就某一历史问题分组讨论学习,可以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的双重目的。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要真切地参与其中,通过小组的分组讨论,让大家都独立进行思考,他们也都能看到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所在,通过团队合作达成教学目标。
③ 历史课“问题教学”模式介绍
"问题教学"模式的"形成共识,以史鉴今环节引发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问题、尝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升华。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历史课“问题教学”模式介绍
一、历史课"问题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引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由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问题意识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历史"问题教学"模式是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读课题提问——课中提问——小结提问"为主线,营造一种学必有问、问必带思、思必有辩的课堂氛围。它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创新意识、教学系统等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与联系,去体验与探究社会生活,升华情感,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本真,开拓历史视野,提高历史思维素养和创新、综合与实践能力,提升其人文修养。
二、 "问题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主体性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实施主体性教育,既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教学"模式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 发展性教育思想
教育实际上是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学生得到新的发展的过程。"问题教学"模式就是追求这样一种过程。其特点就是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逐步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同等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来,从而得到积极的发展。
3.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能是信息,知识是通过学生活动不断建构起来的,是非预存的。学习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把发现学习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问题教学"模式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教学"模式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历史课"问题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导入新课后,首先引导学生读课题提问,即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题目,提出想要在本课中学习的问题。把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提炼,作为本节课学习的提纲和任务。然后再分三步走。
1. 自主研习,发现问题
(1)从教材中你能获得哪些相关的历史信息?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结果、影响等)
(2)有哪些证据来证实这些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提示:史书记载、诗句、图片、文物等)
(3)还有哪些感兴趣并想进一步探究的历史问题?
(这一部分也可以用导学卡、学案等代替3个学习提示,导学卡和学案要分收获和疑惑两部分)
这个环节是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教师的提示去获取知识,并继续质疑。3个小提示对学生的自学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1)是指导学生收获知识;提示(2)无形中让学生明白"历史是注重证据"的这一理念;提示(3)引导学生"课中提问",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读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读课题提出的问题来学习新课,在读书的过程中继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是强调了学生自己感兴趣并且想进一步探究的疑难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然后,师生共同梳理课文的主要知识点,把它们"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搭建课文知识的立交桥,结构式地呈现全课内容。这是对课文内容的重新建构和整合,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历史教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有助于学生宏观地把握教材,进一步理清思路,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2.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生生合作。鼓励学生结合知识结构图,解决上一个学习环节提出来的疑惑,教师一定不要代替学生回答,而誓励生生合作,采用2、4、6、8……n 合作探究式,2人不能解决的,4人解决;4人不能解决的,6人解决……依次类推,对于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推向全班,教师在巡视同学们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共同的疑惑;全班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精讲,教师要"无事不出场""该出场时才出场"。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主动地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解放了教师,活跃了学生。
(2)师生合作。对于全班同学的疑问,通过师生合作来完成。教师通过提供恰当的、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点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时候的学生往往会豁然开朗、长舒一口气—— "原来如此"。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表面问题。但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解决是通过对深层次问题的设计来实现的,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就需要由教师来完成。教师的问题一定要源于课本,且高于课本,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教师继续补充必要的材料,继续对学生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只做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最后进行点评、补充与总结。这样就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 形成共识,以史鉴今
在新课学习完成后,引导同学们回顾整节课内容,再从整节课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即 "小结提问",小结提问要具有总结性、拓展性和升华性,既高瞻远瞩,又承前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拓展提高,并与社会实际、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四、历史课"问题教学"模式的成效
1.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生成新的问题,激发并促进其探究兴趣。一节课的学习提纲和任务就是让学生读题目提出问题、生生合作解决的问题,而问题则是学生在阅读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后提出来的。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投入到新课学习之中,兴致高,劲头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好方法。
2. 转变了教育理念,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少年来,我们常常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少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的教案剧,教师的角色是编剧、导演、主演,是真理的化身。"问题教学"模式,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回归导演的位置,学生成为真正的演员,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这个模式实施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平等的,学生体验到自己是课堂主人的快乐。
3.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独立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然后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进行大胆探索,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4. 引导了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问题教学"模式的"形成共识,以史鉴今"( 即"小结提问")环节引发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问题、汲取历史智慧,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释社会中的现象,尝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升华。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联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意识。
设置“悬念”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一、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时,在讲授"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
(1)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
(2)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
(3)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
教学中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学生经过10-20分钟,便会导致注意力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时,我讲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迫使红军战略大转移,损失惨重,那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我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会"单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④ 我怎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谈话法和进行复习提问
其一,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学生课堂上已学过的知识或者学生通过其他别的什么渠道,如历史读本、网络电视等途径获得的历史相关知识。只有掌握了学生所具备的哪些知识背景,教师才能设置出桥当的适合谈话法运用的问题,才能很好地组织谈话法课堂教学。
其二,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即学生不知道的知识,由老师来解答。在课堂上,学生大都很安静,不习惯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越到高年级越“金口难开”。这与新课程所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的基本理念是不相符合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主要任务就是要设置适当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愿望。这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地给予启发性的指导,而不能搞填鸭式的灌输。
其三,精心设置谈话法涉及的主题内容。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历史课都适合采用谈话法。教师要必须明确哪些内容适合运用谈话法,采用谈话法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不能为方法而方法。可行的做法是先明确教学目标,再确定谈话法涉及的主题内容。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精心设置若干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启发学生一步一步地接近教学目标~
⑤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
一、要充分挖掘提问功能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精妙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乐趣。精妙的提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实验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历史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历史学习上,激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3.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问答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提出、思考与解答问题,在刺激与反应中,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双方不断地完善教与学的行为,使学生不断提高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学习目标。通过科学的设问,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导入提问,在检查旧知识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领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变化学习主题时,通过过渡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突破难点重点时,提问可以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结束时的总结提问,能使学生的知能升华,为以后学习埋下伏笔等。
5.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首先,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加强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提出了四大方面十点能力的要求。四大方面是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语言表达;十点能力分别为:记忆、阅读理解、运用信息、归纳、比较、概括、分析、评价、史论结合、语言表达等。教师科学地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这些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想,如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历史思想等。
总之,有效使用问题的功能在于:从学生方面看,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数量、质量、水平和学业成就;能促进思考,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欲;能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帮助学生组织他们的思想;能增进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能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就某问题相关的内容与教师或同学沟通交流的越频繁,他们习得的知识技能也就越多,也能更成功的通过学业考试。从教师方面看,采取有效的提问能力,便于教师监控学生理解程度并提供反馈,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有效地优化设计提出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就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但也并不意味着提问越多越好。教师的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价值,问题设计要科学精当。教师一般可在新课导入、主题学习、课堂小结等阶段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的提问,其主要功能在于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德国着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因此,导入新课时的提问,其目的是为了创设学习的条件,其要旨在于激发兴趣。教师可因生、因时、因材,细观察、巧琢磨,创设新颖的情景,设计新奇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巧妙、生动、形象、直观、贴近学生实际经验,发人深思,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引起其反映,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比较好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学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成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进行诱导式提问,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主题学习。历史教材的每一节内容就是学习的一个大主题,其下的每一个子目就是一个小主题。这些主题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主题时,提问的有效性往往决定着一节课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科学地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1)巧妙设疑,启发心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创设科学的诱导源或启发源,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启智的要旨在于“设疑—探疑—质疑—释疑”,在这一过程中,让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启迪智慧。
(2)注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问题、台湾问题等,针对台湾问题,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台独活动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台海问题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加深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历史的高度来把握问题,总揽全局,提高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
(3)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旧促新: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面以“法国大革命”的学习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学习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可设计以下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分别有哪些?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又有哪些?法国与英美相比,革命爆发的原因有何异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制订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法国的《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等,这些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在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可设置新的情境,如提供这些法律文件的图片、引用这些法律文件的原文等进行设问,也可以直接提出以下问题: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制订了重要的法律文件,概述这些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通过对这些法律文件的分析,不仅突破了学习的重点,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了法律手段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加深了对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认识。
3、注重归纳概括,有效小结课堂。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虽然用时较少,但作用甚大。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有效性原则
1、提问的内容应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每一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这些中心内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如《洋务运动》一节,其重点有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的评价,热点是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教师就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2、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历史学科是一门教化明智的社会科学,历史学科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历史问题、汲取历史营养、服务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切忌平、淡、浅、直,要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与争鸣,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辩、迁移、整合,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李鸿章是个有争议的近代历史人物,有人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卖国贼,使中华民族蒙羞’;也有人说‘李鸿章是个有作为的晚清名臣,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是否同意以上说法,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这样的问题紧扣学习的重点,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3、提问要适生、适时、适量、适度。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周密计划,教师既不能满堂问,也不能满堂灌。提问难度大小对课堂学习效率影响很大,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问题过易,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着学生的发展。
4、提问类型要灵活多样。提问的类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等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设置诱导源)、疏导式(设置问题链)、阶梯式(设置阶梯状问题组)、对比式(考查比较辨析能力)等四种类型。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运用何种技巧、怎么运用,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要求,精心设计。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有效提问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巧妙多样的叫答模式,以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提出问题之后,许多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迅速回答,中间要有“候答时间”,否则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无法有效的回答,一部分学生会由此失去信心,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候答时间的研究表明,那些3到10秒钟的暂停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富逻辑更深刻;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更高(如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自愿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对他们所作回答的信心更高。
总之,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⑥ 如何设计有效的历史教学问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逐渐深入课堂。
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贴近升学率,也不断引起我们的注意、研究、探索。
现实历史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采用问题化教学模式,但效果不一,有的问题质量不高,过于简单,课堂表面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有的问题艰涩,学生只能“沉默” “被参与”,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仍然“启而不发”,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时下像这样低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课堂教学预期目标并非都能达到。
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就提高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近年来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都在尽力打破“满堂灌”,普遍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的观念存在着模糊、混乱的现象,课堂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还存在以下现象:
1.设计的问题出现两个极端倾向。
不是过于简单的选择式问法,或者是非常肤浅的填空式问法,就是宽泛且难度极大的问题。
选择式问法如:是不是?等,填空式问法如: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等,这类问题思维含量低,不能起到训练学生学科能力的作用。
而难度过大的问题问的范围过大或太宽泛,或者问得过深、过难,学生答题没有任何思路,不知如何回答。
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恐怕都难以实现。
2.问题过于笼统,层次不清晰,指向性不明确。
如: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这种大而全的问题抑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厌学。
3.问题不分主次轻重,过于繁琐。
如:某个历史人物出生于哪一年?是什么地方人?有哪些事迹?如何评价他? “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嘻嘻笑笑,热热闹闹,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这种问题混淆了教学重点,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4.随意性提问。
上课时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或者是讲到某个知识点时突然学习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分散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力。
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要遵循以下原则:
1.掌控难度。
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都会失去意义。
因此,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差异,要让每个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不同的“果子”。
2.掌握问题的梯度,也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
所设计的问题里面要含有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由易到难,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问题。
3.注重效度。
所设计的问题要对解决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帮助,才能叫有效。
4.注重联系。
历史的发展是内在联系的,因此,问题设计要多注重时间(纵向)或空间(横向)的联系。
学生对于所学或尚未学到的知识不能做到上引下联,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教学目标的深化和知识点的强化。
三、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思维含量高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1.整体构思,层层设问。
课堂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要从教学内容整体考虑,形成教学内容整体知识结构,在整体结构中依据重点和难点理清层次,按照层次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链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
如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教学内容,整体上就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三个大问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管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和消极)。
每个大问题再设计有层次的细致的小问题,如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一知识点,可以设计为:皇帝称号的由来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的?这一制度有何特点?这一制度有何影响?如何评价它?等问题。
2.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重点难点是每节课课堂教学的核心,重点难点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就基本实现了。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聚焦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问题时,要注意突破“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一难点,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来讲是有些难度的,我们可以设计成系列性的问题来突破,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引起社会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这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已有一定的了解,再来理解“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很容易了。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有效的问题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教师要提供这样一把钥匙,就要以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构筑有活力、有效力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