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教师

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教师

发布时间:2023-08-26 00:19:17

A.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高中历史教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处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如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

同时历史教学一方面要从多角度对重要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

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高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标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

第四,应具备良好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即熟悉所授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

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而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要熟悉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已有哪些历史知识;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和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疑难点、关注点、兴奋点;熟悉他们学习高中历史的习惯和方法;熟悉他们对新课标课本的感受;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愿望和要求;熟悉他们对你授课的接受程度乃至他们对你本人的接受度等。

熟悉了这些,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二、提升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高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

它包括课标意识、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课标意识

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新课标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二)转变教师观

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高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由高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高中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三)转变教学观

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高中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5.必须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

希望学校和政府能根据新课改的需求,有步骤分阶段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以促进教师尽快成长,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B. 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教材、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方式,还要强化教学反思,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思路,明确优化的方向,充分整合资源,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一些工作实践进行初步探究。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科学的教学方案是一节课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拓展思路,认真分析。

首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刻的领悟和发掘,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去思考一册教材、一单元教材乃至一课教材,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历史教材的编写特点,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前后连贯、深入推进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要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紧扣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出教学方法与策略。

另外,教师还要针对教学模式、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广泛汲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方式,做到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以及消化性吸收、创造性运用,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的历史教学水平。

二、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其关键与核心在于抓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堂这一主阵地在拓展学生思维、强化理解效果以及促进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在毁毁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重点进行了四种方式的教学改革。

首先,将自主研究式教学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将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成前后连贯的思考题,在课堂上交给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而教师则侧重对学生进行点拨。

这样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在主动探锋余毁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掘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历史学习的知识点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促进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其次,笔者将辩论探讨式教学引入历史课堂。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出现一些观点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观点的辨析,以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让他们自己寻找学习成果中的不正确、不完善之处。

例如在《“一国两制”和中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有学生对“一国两制”中港澳实施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不理解现象。

笔者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讨论辨析,正反两方学生分别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港澳问题的由来等方面进行了激励的辩论,最终明白了“一国两制”是在特殊背景下维护祖国 *** 与领土完整、维护港澳地区繁荣稳定以及顺利过渡的政治创举,其本质并不违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

通过这样的辨析活动,学生有效加深了对这一方面的理解,而且纠正了思维中的疑惑。

第三,将图文结合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在历史教学中,补充教学信息是增强教学生动性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演示相关的影音资料,通过图像、图片、图表、文字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

另外,笔者还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式教学,深化对学生的教育成效,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笔者不仅通过影音资料展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些场景,而且还展示了当前中日东海纷争中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如中国军舰在 *** 海域游弋巡逻的场景。

通过这样的画面对比,学生的心情无比激动,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对比体现了什么。

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这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体现了中国国防战斗力的提升,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牢固,这样的对比分析教学有效深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三、发掘生活教育资源,为增强理解感悟效果拓展空间

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古论今,展望未来,教师可以通过发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对历史教学进行补充、拓展与完善,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银备效果。

例如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一课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入手,比较五年、十年、二十年等不同节点上自己家庭生活条件出现的变化,以这种渐进式的对比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直观感悟。

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学生通过调研获得了许多直观形象的资料,如家庭居住面积的增加、家中电器的增多、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变化等,汽车、电脑等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庭,而这一切在二十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样的对比调研中,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些显着变化具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坚强领导,是干群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生活条件,饮水当思挖井人,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深化了爱党爱祖国的教育。

这样的拓展活动有效整合了历史教学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打造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感悟理解效果,同时为他们形成正确思想理念提供了有力引导。

另外,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要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积极的正面评价鼓励学生,对于他们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闪光之处加以肯定,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幸福与满足,从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之中,这也是使历史教学得以高效开展的重要情感促进因素,对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C. 历史教师讲课技巧有哪些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历史教师讲课技巧有,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着,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D. 如何做好一个中学历史老师

一、好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技能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是有职称的人。所以,好教师基本的标准必须是具备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基本技能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具备的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在课堂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持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五方面。一位好教师应该做到:1、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清楚认识所授课程在本学科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并能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撰写实用、有效的教案;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正确掌握教学媒体使用方法。2、能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好坏是评价教师工作是否胜任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做到“五看”:一看导入方法。要以为授新服务,不能喧宾夺主为原则,或开门见山、或联系旧、或设置悬念、或故事引入、或创设情景等,好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授课类型等因素,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二看能准确运用教学语言。做到“三有”:有形象、有感性、有幽默感。不同学科的老师除了正确恰当使用学科术语外,还各有侧重。语文老师应该突出语言感染力,数学老师则要突出其逻辑性、条理性,政治历史老师分析问题时要表现出语言的严谨、严密,社科老师的语言表达的要简洁、准确、有启发性等。对教学语言的评价看其即兴说话的能力,有“六要”:思路要清晰、构思要全面、应变要灵活、仪表要得体、教态要自然,表达要准确。三看教学设疑提问要恰当。启发式教学不是问答式教学,设疑要在恰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进行肯定和总结。四看能正确认识板书的作用。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把本节课知识点向学生整体、条理性呈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位好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板书功底:文图准确,有科学性;层次分明,有条理性;书写(绘图)规范,有示范性;重点突出,有计划性;布局合理,有艺术性;形式多样,有启发性。五看能善于归纳总结。一节课上下来要对所授知识形成系统性总结,具有启发性,利于学生拓展延伸。3、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布置作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指导要及时;运用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4、具有科学评价技能一能科学命题。通过准确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题目的难度和题型,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二能够科学分析。根据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5、树立主动学习和研究意识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型教师。优先确立终身学习意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充实自己、提升教学素养;其次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主动参与,做研究型教师。当好教师、当名师就一定要会研究,教学即研究,树立“小课题”意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梳理独立撰写学科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在听课、说课、评课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具体要求为听得进去、说得出来、评得到位。善听课。主动深入同头、同科、同级课堂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方面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全面客观了解学生,为自我成长打基础。精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说课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好教师能够运用语言把自己的备课思路和设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和他人交流、分享、提高的目的。懂评课。评课不是否定、不是挑刺儿,不可借题发挥,一伙人群起而攻之,对授课人品头论足,或者干脆一棒子打死,永不得翻身。好教师应该懂得,同样一节课,十位教师会有十种教案;同样一个问题,不同教师会有多种解法这个道理。好教师应该具有平等的思想、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对授课人的优点要大胆肯定,对其不足要直言不讳,通过交流产生思想碰撞,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二、好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形成一个认识:教材是我们教学的素材。不仅仅指课本,也包括考纲、考点、课程标准等;教材是工具,而不是拐杖。本着一个原则:教材是教学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或者拄着拐杖不敢放手。好教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要有钻研教材的能力。首先能吃透课本。熟知学科性质,把握所教知识的内涵实质及其知识结构,熟知每章节、每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是什么、如何是”,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其次能细心研读学科考纲、把握考点。考纲是是指挥棒,决定教学的方向,是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该挂在嘴上、装在心里、用在实际的有效进行教学任务的指导性纲领。只有清楚考向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如果教师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甚至错位,那么他们就很难将本学科的知识正确、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很难保证教学的高质量。二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好教师除了对所教年级课程熟悉之外,整个学科课程体系都应该清楚明了。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关联,给学生呈现出框架式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某一知识点而学习,学会横向、纵向双向思考问题,将知识整合,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教师不是为了单纯的“教”而“教”,学生也不是为了盲目的“学”而“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提升。三、好教师必须能够会上课能上课不等于会上课。会上课分三个档次:能让学生爱听,能让学生掌握,能对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即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下,好多地方教研工作盲目跟风,今天学这个模式,明天学那个模式,学来学去把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变成了“花架子”的表演,只要有“剧本”,按照设计好的“台词”,加上表演功底,课上的叫“精彩”,学生配合的叫“绝妙”。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充其量就是跟着老师“跑龙套”,课堂够热闹,但不充实;讲课够花哨,但不有效。失去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到最后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不是说这节课教师导入好、板书好、学生活动多、技术手段使用多、PPT制作精美就是一节好课;也不能说教师的外表美、教态好、口齿清晰、表演到位、语言感染力强就说课讲得好。讲课不是表演,更不是“作秀”,好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讲课特色,不盲目跟风,能够把新的教学理念融会于自己的授课过程中,把常态课上规范、上扎实、上有效。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点:一是上课能吸引住学生,学生爱听。一位好老师应该懂得“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个道理,不管你长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还是年长,都要通过自身精彩的授课特色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听讲。二是上课能讲清、讲透,学生能听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倡了几千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把它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一定是熟练掌握教学教法,根据学生的差异科学施教,有条理、清晰地把知识点讲到位,让学生听懂、听明白。三是上课能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开发潜能二者兼顾。好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看他做对了几道题、记住了几个单词等等,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课上举一反三,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自觉的学习,从而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好教师要让学生学得会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习,学生学得会。对学生而言,教学的效果就是学得会,它包括显性的学会了知识和隐性的具备了能力。对教师而言,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是检测或考试成绩优秀。也许会有人说,现在进行的是素质教育,是不能谈考试、谈成绩的,这是与当下的教育理念相悖,我却不这么认为。当前社会背景之下,我以为,为了城乡教育的公平、为了加速教育的发展,不能回避考试,尤其不能回避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1、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与教学检测现在有人一提起素质教育,就要讲到学生的“减负”,就会把考试贬得一无是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只管上上课、搞搞活动,不能涉及考试成绩,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偏颇,也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全面理解考试以及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应试教育是一切以分数为中心,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考试也是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不能怕考试,素质提高了,考试自然能成功。抓检测、抓考试,并不是搞应试教育,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检测而检测,考试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为了了解教师教学评价的结果。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育放弃了考试,放弃了检测,教学就失去了评价,失去了方向,这恐怕不是素质教育提出者的真正目的。对素质教育作简单化的理解,对考试作简单化的评说,都可能造成历史的贻误。2、客观认识教育公平现在之所以大谈教育公平的问题,就是因为有许多的教育不公平。目前国家采取的中考、高考以及各类选拔考试,都是消除城乡、贫富、高低、贵贱之分的最佳方式。我们让农村孩子学得会、考得高,不正是给教育公平做贡献吗?在教育资源还不太丰富,教育结构还比较单一的条件下,分配教育资源的标准,应该是可预期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是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客观测度标准又是什么呢?与考试相比,人们更担心的是权力的交易和操控,所以,考试无疑是最有效、最客观、最公平的标准之一。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是好教育,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一个教师能关爱学生,能热爱教育,可是到最后学生做题做不对、考试不及格,那他也不能算是好教师。好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眼下所提供的平台上不被淘汰,顺利通过选拔迈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这才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根本肯定,这就是为教育公平奉献。经常抱怨:一边是偏远山区岌岌可危的校舍,一边是大都市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一个是早早辍学在家,肩负生活重担的山里娃,一个是车接车送、衣食无忧的城里妹;有的孩子从来没上过微机课、没上过像模像样的体育课,有的孩子却在享受着平等、幸福、健康的先进教育。这样的“不公平”还有许多,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能做的就是用行动,教学质量逐步改善这一状况,缩小教育差距,力求教育公平的最大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怎样,一个教师如果想要发展的更快、更好,就必须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学习教育理念、坚持教学常规,走自主发展之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成长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学者型教师。如何做好一个中学历史老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教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