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疆地区历来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什么为主什么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历史特点什么是
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以伊斯兰教为主的格局。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历史特点。
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历史特点,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古代存在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等。
新疆全面贯彻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原则,既尊重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决不允许在信教和不信教、信这种教和信那种教群众之间制造纷争。
多教并存一直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基本特点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是在9世纪末10世纪初。彼时,喀喇汗王朝接受了伊斯兰教,于11世纪初攻灭于阗,将伊斯兰教强制推行到这一地区,结束了佛教在新疆作为主要宗教的千余年历史。
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传播,到16世纪,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延续至今。新疆地区的宗教格局始终是在中国大一统的主导下,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
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分布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对地区的经济文化带来哪些好处
人口的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民族人口的分布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文化,诸如历史传统、生产方式等。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荒漠、高山占全疆面积的2/3以上,人口分布受地貌与水源的影响极为深刻:(1)人口高度集中在面积只有7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带内。(2)东西分布不均衡:西北部因为水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东南部则人口密度小。(3)不同海拔区域人口森迟密度不同:海拔1 000米以下,人口数随海拔高度的减低而增加;海拔1500米以上,人口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海拔4 000米以上,很少有常居人口。
各民族人口的分布更多是历史延续,表现出其生计特点。维吾尔、汉、回、锡伯、达斡尔等民族,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分布于宜农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边缘山麓平原地带、伊犁河谷地带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斯坦等民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通常被称为游牧民族,主要伍樱居住于山地、河谷草原地带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汉族中多迁移人口.很多人进疆后直接参与新城镇的建设,城镇人口的比重相对较大。少数民族人口多生活在传统居住区,乡村人口的比重较大。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斯坦、乌孜别克、蒙古以及俄罗斯等民族都属于跨国民族,与周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孜别克斯担、蒙古、俄罗斯等国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存在各种联系。
目前新疆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呈现为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这三个民族人口为主的“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杂处”的此橘李格局。
民族的多样性使新疆成为各民族融和的交会处,是当地既有农耕文明,又有游牧文明,两者相互补充学习,同时络绎不绝往来的商人也给新疆带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
㈢ 简述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5600公里,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据2000年统计,新疆人口为1925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为1096.96万人。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斯坦、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