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恩格斯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即在哪里开始
那是什么意思
逻辑等同与历史吗?
⑵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战争的根源是
在 《共产党宣言 》 等着作中马恩一再申明 ,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社会经济运动之中 , 暴力关系归根到底根源于经济关系。
恩格斯曾指出 :”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 , 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 , 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 , 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 (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 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
所以说,战争的根源在于阶级利益的对立。
⑶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为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本质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3)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扩展阅读: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理想、为人类解放奋斗的一生。理论贡献为两个方面: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即一个事实:人们首先须吃、喝、住、穿,然后才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促进社会科学的近现代转型,引发的社会科学革命是空前绝后的,重读《资本论》,人们在思考:马克思到底在说什么?
⑷ 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是恩格斯首先提出的
通常指科学的历史学。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世界各国积有丰富的历史着作和史料,也有各种各样的史学思想和观点。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严格说来历史学还不成其为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创立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从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参见“史学”。
“历史科学”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来说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观念。尽管我们长期以来把唯物史观看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标志性贡献,但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科学”的提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深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观念,有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着作中多次提到“历史科学”的概念,但正如他们对其他概念的使用一样,由于复杂的原因而往往含义有所不同。综观之,含义主要有二:一是学科划分意义上的,一是科学研究原则与方法意义上的。
⑸ 在恩格斯提出的宗教发展和宗教历史形态图示中宗教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什么阶段
在恩格斯提出的宗教发展和宗教历史形态图示中,宗教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关于宗教的发展曾提出过三种图式:
1、从 “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
2、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
3、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
(5)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扩展阅读: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1、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2、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3、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⑹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4页
⑺ 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
恩格斯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是劳动者的人身是自由的,劳动者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变成了商品。只有在这个前提下,雇佣劳动才能转化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奴隶制度下,奴隶属于奴隶主,并没有人身自由。所以只有当劳动者的人身是自由的这个前提成立,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雇佣劳动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⑻ 逻辑判断题求解答.求完整答案1.在“历史的逻辑决定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在此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特别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在先的,它决定着逻辑,是逻辑产生的基础。关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逻辑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但历史本身包括无数的细枝末节和偶然因素,逻辑则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弃那些细枝末节而抓住主干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修正”,没有这种“修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历史,所以我们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是将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分析推理。
⑼ 恩格斯在哪里说“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即在哪里开始”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的第(3)问吧?
你的问题没有写全!
这道题的具体解析如下(含参考范文):
考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的理解,实际上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明清之际手工业有了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雇佣关系,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手工工场发展,市场扩大,出现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萌芽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将中国、英国对比思考,从而较全面地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
在审题到位、全面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如果能运用相关规律,将会使答案更为完美,使思维层次、能力得以升华。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命题者没有提供参考答案,由使用该卷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陕西、湖南省自行掌握,这在高考全国卷中是一种新现象,值得我们重视。而从笔者了解到的吉林、湖南拟定的答案及阅卷情况看,尽管不同省份的答案有些差异,但这些答案都运用了相关规律,都很重视多角度、全面地回答问题。第三问要求阐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的认识,属于理解类问题,作答方向,是要从原因、背景去回答。答原因、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多方面去回答。
吉林省的参考答案是:
构成历史要素的前提为:
(1)家庭手工工场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工厂出现;新兴行业出现;机械化生产(含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大机器生产。(这里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手工工场到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
(2)商品经济发展;商人阶级出现;重商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海外贸易、海外市场的建立;国家政策扶植。(强调的是资本积累的几种形式)。
(3)雇佣关系;雇佣劳动;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劳动力不被束缚于土地之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谈的是自由劳动力)。
(4)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自由平等观念;启蒙思想;打破封建(神学)思想束缚;促进科技进步;理性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及的是思想意识领域)。
例文:
如英国,这一历史前提表现为:
①英国较早产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②早期的殖民掠夺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圈地运动为其提供大量羊毛即自由劳动力;
④早起商业革命为其奠定良好基础;
⑤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以上的历史前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促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
再如中国,在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当时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当时商人经营商业挣来的钱多用来买田置地,没有继续扩大资本,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的“历史前提”没有促进中国的发展。
综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经济、政治、社会多方面条件的共同存在,这样的“历史前提”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加湖南省阅卷的湖南师范大学余柏青老师拟定的答案是:
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美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
辽宁省的参考答案是:
答题思考方向:
观点:市场的发展是“历史前提”,市场的需求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
论证:英国正是海外市场的需求极大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重要特征。
中国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农民贫困导致的购买力极低、重农抑商政策等限制了国内市场,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导致海外市场萎缩,从而使中国失去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所以,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问题可以具体化为
观点2: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前提;
观点3:资本积累是前提;
观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