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徽州府成立于哪一年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太平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❷ 中国四大古城的徽州古城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歙(Shè)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歙县位于黄山市东部,在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古民居到处可见。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
❸ 徽州府的历史沿革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三天子都”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本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共工氏占据。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吴;公元前473年以后,吴亡属越;公元前306年以后,越亡属楚。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本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项羽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属荆国(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设十七城,歙、黟为其二城。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刘胥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扬州),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刘胜之裔刘云客为广德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永始元年(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德国。王莽篡汉,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汉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县(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县(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休阳县因讳吴主孙休改为海阳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加上原属之始新、黎阳、歙、黟,仍领六县。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于海宁,当时新安郡领五县,即: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将原属吴郡管辖的寿昌县(即浙江寿昌县,今并于浙江建德市),划归新安郡,新安郡从此复领六县,即海宁、始新、遂安、寿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一作梁安),郡领县七,不久,废良安县,郡仍领县六。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将原新安郡一分为二,遂安、始新、寿昌三县仍属新安郡;将原并于海宁的黎阳重新划出,复为二县,加上歙、黟共四县,由新建之新宁郡管辖(即今本区的基本区域),治海宁,与原新安郡并属扬州,此时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时仅九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将黎阳县并入海宁县,复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领歙、黟、海宁、始新、遂安和寿昌共六县,隶属东扬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海宁;又将始新县改为新安县,原遂安、寿昌并入新安县,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歙州辖地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后近二十年称“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恢复原歙县,并将早先属海宁的篁墩划归歙县管辖,恢复原黟县,并将州治设在黟县,州领歙、黟、海宁三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宁为休宁,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不久,复将休宁划归歙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不久战乱起,歙县登源〔后属绩溪县〕人汪华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称吴王。大业十二年(616年),汪华迁郡治于休宁,次年(617年),汪华再还郡治于歙。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仍领歙、黟、休宁三县。同年汪华归唐,封越国公,并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华)和饶(今江西上饶)六军诸军事。武德七年(624年),改歙州总管为歙州都督。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歙州属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划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县。歙州领县四:歙、黟、休宁、北野。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歙州领歙、黟、休宁、北野和婺源五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天宝六年(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全国敦郡复州,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并隶宣、歙、饶观察使。乾元二年(759年),罢浙江西道节度使及宣、歙、饶观察使,以歙州隶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各一部分设归德县;划原黟县的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地设祁门县;划原黟县一部分设石埭县(即石台),并将石埭县划归池州管辖;又析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歙州领八县:歙、黟、休宁、婺源、北野、绩溪、归德、祁门。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大历四年(769年),废北野县。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其地并入休宁,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大历十四年(779年),废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浙江东西道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歙州隶浙江西道观察使。建中二年(781年)复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使,设节度使,赐号“镇海军节度使”,歙州属之。贞元三年(787年),又设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之。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改隶宣州观察使。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歙州属宁国军节度使。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复宣州观察使。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隶吴。937年,吴亡,隶南唐。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即971年起贬国号为江南)亡,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辖县不变,隶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县五,即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州一,即婺源。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领县五、州一。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徽州府直属六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徽州府改隶浙江按察使黟婺分司佥事。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隶南京(南京时称南直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隶浙江按察司分司徽宁池太道兵备副使。隆庆六年(1572年),隶浙江按察司巡徽宁道兵备副使。
清太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县六。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为二,为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治南京)和江南右承宣布政使司(治苏州),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宁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雍正十一年(1733年),属安徽承宣布政使司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道(简称安徽道)。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迁往安庆,徽州隶属未变。咸丰四年(1854年),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安徽沿江一带成为主战场,故将安徽道江南部分改为徽宁池太广道,由浙江巡抚兼辖。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国势力被迫退出,徽州随徽宁池太广道复归安徽省。 徽州历为路、州、府名,直至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废府留县,原领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歙、黟、绩溪、休宁、祁门、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道(此时之“道”亦为行政监察区,而非行政归属)。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废道,直隶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太平、石埭二县划归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划归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休宁、婺源、祁门、绩溪、歙、黟六县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休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十五日,第八、第十行政督察区改属国民政府皖南行署,治所设屯溪。同年(1938年)十月二十五日,撤销第九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划归皖南行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二十三日,撤销第十行政督察区,歙、黟、休宁、祁门、绩溪、旌德六县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歙、黟、休宁、祁门、绩溪五县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于婺源人民的持续抗争和徽州其它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归江西省的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一度迁安徽省会于屯溪。
1949年,祁门县于4月26日、休宁、歙县于28日、黟县于29日、绩溪县于30日先后被解放军二野解放;婺源县于5月2日被解放军四野解放,婺源县的解放标志着徽州全境的解放。由于解放婺源县和江西省的同为解放军四野,因此为了便于管理,从此将婺源划归江西省。同年5月13日,中共皖南区党委通知,设徽州专区(治所初在歙县,不久迁往屯溪),属皖南行署(行署初设屯溪,后迁芜湖),改屯溪镇为屯溪市(屯溪原为休宁县一镇),属徽州专区,全区领屯溪市和休宁、祁门、绩溪、旌德、歙、黟六县;太平、石台划属池州专区。1952年2月4日原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的太平、石台二县和原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全区共领一市(屯溪)九县(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宁国)。同年4月12日.废行署区,徽州专区属安徽省。1953年12月1日,屯溪直隶安徽省,徽州专区领九县,1955年屯溪降为地辖市。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原领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专区;复升屯溪为省辖市。1957年3月22日黟县并入祁门县,石台分别并入太平、祁门二县。5月16日,将屯溪交由休宁县领导。6月,旌德县并入绩溪县。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1961年4月13日,重设徽州专区,并将太平县划归本区。同年下半年绩溪、旌德二县分开;8月,宁国县划归本区;8月16日,又改屯溪为地辖市;12月15日,复置黟县,本区领一市八县,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为休宁县属镇。1965年7月19日,复设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1974年,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本区领七县。1975年12月19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县划归本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以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公社、石台县的广阳公社的行政区域和黄山管理局现有辖区为其行政区域,由省直辖。1986年6月4日,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业务上以省为主;县级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单列(由省戴帽下达徽州地区)。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设立黄山市屯溪区,其行政区域包括原屯溪市、歙县篁墩乡和休宁县梅林乡;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属地级黄山市;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划原歙县岩寺镇和潜口、呈坎、罗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杨村七个乡和郑村乡的瑶村新立)、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徽州,就行政区划而言,虽然现仅仅是黄山市下辖一区,但是由于风俗文化的相似性,原徽州六县人民,特别是老一辈,仍然保持着对古徽州的归属感。
❹ 微州府在哪里
微州府在安徽的黄山市。
清康熙年间,朝廷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
古徽州府所在地是歙县,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去看了歙县这座文化名城。古徽州府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走进歙县就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园。
(4)历史上徽州府发源哪里扩展阅读
历史沿制
贞观十一年(637年)改羁縻西利州置,治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新安亦指徽州与严州之新安江及分治前之新安郡,严州现已并入杭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1934年由于蒋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
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
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因与太平县交换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
❺ 古徽州指什么地方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古称歙州、新安。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治所在歙县。
元升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为地级黄山市,徽州行署同时改为黄山市政府,其中原来的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现在“徽州”一词除了指“徽州区”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历史上长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辖的歙县、绩溪、休甯、祁门、黟县和婺源六县区域。
(5)历史上徽州府发源哪里扩展阅读:
徽州属《禹贡》“扬州”之地。春秋时属吴国,句践灭吴后属越国。战国后期属于楚国。秦汉时置歙县、黝县,属会稽郡。南朝时设置新安郡,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腊之乱后,将歙州改名为“徽州”,属于江南东路。元升为“徽州路”。
明清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县,下辖歙县、黟县、休甯、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徽州府属安徽。
1912年,民国废府,各县由省直辖,“徽州”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1934年,婺源县划归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仍划归江西。
1949年设徽州专区,专署驻屯溪,辖屯溪市及歙县、旌德、绩溪、休甯、祁门、黟县6县。其后辖境屡有变动。1970年改称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并设立黄山市徽州区,以歙县、休宁县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徽州
❻ 徽州府在哪
徽州,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经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望采纳,谢谢
❼ 徽州一府六县分别是什么
徽州,简称“徽”,历史地理名称,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
❽ 徽派文化起源于哪里今天哪几个城市属于徽派文化
他说箱子太重了,问我能不能帮忙。由于车门和站台之间是有缝隙的,他的行李箱没办法拖过去只能抬起来,但是太重了她抬不起来。然后我说我没有什么行李我可以帮忙,我只有一个背包。后面聊天才知道她们也是安徽人啊,才发现都是老乡。在浙江可能由于经济起步早一点,几十年前都拆完了,很少有遗迹。现在是安徽为了在这方面宣传包装才有所谓的徽派建筑。
❾ 徽州府的介绍
徽州府即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徽州府治歙县,府城为今歙县,辖境为今黄山市(除黄山区即原太平县1)、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府府治在今歙县县城徽城镇。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民国元年废府留县,原领六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县设徽州专区,随后迁往屯溪市(今黄山市屯溪区),1934年由于蒋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被交换而划入宣城。1987年,国务院批准徽州地区与县级屯溪市成立地级黄山市。徽州的历史地理继1912年废府留县、1934年婺源隶赣后再次被人为地割断了,给徽州一府六县百姓、给热爱徽州文化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痛和遗憾,这是行政区划史上的一大败笔。
❿ 徽州古道的徽州府边境府际古道
古道名。徽杭古道 西起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杭州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1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其中昱岭关至大光明顶搁船尖的山越密道,是古徽州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战斗的古战道,正在被引起关注。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昱岭关,大光明顶搁船尖等。此道始辟于宋,历代维修,逍遥岩上至今仍存宋宝柏年间的筑路碑文。此段凿通之前,绩溪人赴杭州,须绕道歙县。逍遥岩凿通后,由此至杭州,比走歙县路程缩短60公里,至今仍为逍遥山区进出通道。
江南第一关,关隘名,又名逍遥岩。位于绩溪县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绝,南北夹峙,上多怪石,下临深渊。1257年绩溪县人胡旦,随山势开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曾重修。从关脚至隘口瞪道约1400余阶,部分绝壁嵌入2米长花岗岩石条,筑成瞪道。关门由四根巨大石条横架在天然石住上构成。东西两媚分别镌有徽杭锁钥和江南第一关字样。关东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记古道小史碑文。关名为明朝抗倭名将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徽州绩溪人胡宗宪 所取。 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位于徽安古道西侧20余公里。沿徽州至安庆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转向正北,经沟汀、鹪鹩入贵池县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顺流直下,经高但、殷家汇转。向东北行至贵池城。全程200公里。
人们在安徽池州石台县珂田乡境内仙寓山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这条神秘的古道,仅存7.5公里长,北起石台县珂田乡新店村的山林中,南至榉根山岭脚下的园通庵遗址古徽道沿途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石亭横跨古道,亭内建有石凳,两侧还有耳房,专供行人歇脚休息。.
榉根岭位于徽池古道上,海拔806 米,因旧时盛产红榉树得名。今天我们仍可见继保亭,古稀亭,玉泉亭,启源亭,玉泉井,饮水槽等,其框架及碑刻保存较好。榉根岭段古徽道是兵家要地。唐朝末年,夏章在此“寇祁门”。清咸丰年间,曾国藩坐镇祁门,指挥清军攻打当时被太平军占领的安徽省府安庆,在榉根岭和太平军交战,此战多次见于《曾国藩家书》,交战激烈,事关局势中大,成为曾国藩军旅生涯中最为险恶的一段经历。如果没有榉根关的险要形势作为屏障,以太平军的数量和战斗力,然能够一举攻入祁门,夺取曾国藩驻扎在祁门洪家大屋的两江总督衙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俘获中堂大人等湘军统帅,那么历史的轨迹就要改变了。 因此,榉根关为曾国藩赢得了宝贵时间,挣脱险境,最终为他得了八月安庆之役的大捷。安庆失守,天平天国都城天京西侧门户洞开,太平天国自此命运出现变化。 古道名,也称徽饶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徽州婺源县,进而向南可通江西省饶州府。古道最高点的分水岭为浙岭,是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的边界,立碑“吴楚分源“。自歙县至屯溪,从屯溪起,向西南行,经黎阳、高枧、瑶溪、新村、霞阜、龙湾至五城;转向南,经山斗、于金担、官铺街、黄土岭、下但,出休宁县界,前行通婺源县。瑶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余路段多为公路利用。古时,此道为婺源和徽州的联系孔道,婺源茶叶由人力通过此道挑运至休宁龙湾,然后由水路或陆路运屯溪;由屯溪运去食盐、布匹、粮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宁西南部的茶叶及其它土产,也大部分由此道运至屯溪交流。
现存徽饶驿道位于休宁县樟前村和婺源县浙岭乡境内,以樟前村履安桥为起点,浙岭乡岭脚村为终点。古驿道不等同于一般的青石板路,有一定的宽度要求,以满足当时官员的八抬大轿和马匹安稳通过。古驿道上亭很多,观音亭、熊志亭、万善庵、五猖庙、同春亭、燕窝亭、松珍亭等,有的精细,有的简陋,依山而建。一小石屋,面积数平米,内设石凳,为过往路人游客遮风避雨,提供茶水。此段古驿道“七上八下十八折”,与松珍公路和浙岭公路形成一个完好的旅游线路图。2014年5月11日,多位徽州学爱好者发现”吴楚分源“古石碑被盗,一块被打碎另一块被扔河中 。 古渡名。位于石台县城2公里处,处鸿陵溪中游。俗名灯盏渡。古为徽省(徽州至安庆)、徽池(徽州至池州)两通衙之渡口。北岸,渡口平展;南岸,岩石竣立,可望而不可攀,曰鹰科岩,昔有古柏10余棵,现岩下已辟为公路。此渡仍存,为村民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