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唐代时巴格达属于哪个国家
阿拉伯帝国俩个王朝时期。分别是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和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西部边境(帕米尔高原),西至大西洋沿岸(摩洛哥和西班牙、葡萄牙沿海),北达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接阿拉伯海,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曾攻陷巴格达。1258年,被蒙古帝国西侵统帅旭烈兀所灭。阿拔斯王朝于唐天宝年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定都新城巴格达,并与大唐帝国争锋,抢夺中东所属权,引的高仙芝西征,但因安史之乱使得大唐帝国被迫放弃了包括西域大片领土和主权,从而高仙芝西征失败!所以在唐时,巴格达属于阿里阿伯帝国。
B. 巴格达所在的位置曾经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都城
在公元前18世纪德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就提到了巴格达(意为“天赐”)为一重镇。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最初定都在安巴尔。这个王朝的第二位哈里发曼苏尔(754~775年)认为安巴尔不适合作京都。于是亲自勘察,选中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一个叫巴格达的小镇,决定在这里建立新都。经过4年施工,新都建成,命名“麦地那?阿萨拉姆”,即“和平之城”,作为阿拉伯帝国都城。城为圆形,故有“团城”之称。城分外城、内城和紫禁城3层,有3道城墙。以紫禁城为圆心,城墙构成3个同心圆。城墙各有等距离的4道城门,4条大街从中心区伸向城门,形似车轮辐条。紫禁城内有皇宫、官邸、清真寺、图书馆、花园等。[3]
C. 巴格达在哪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省省会,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伊拉克国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
D. 巴格达的历史沿革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有座六层高的“信徒宫”,这是当年萨达姆在担任总统期间的办公与生活地点之一。2003年,美军对巴格达内萨达姆可能藏身的地点进行了猛烈轰炸,很多建筑被炸成废墟。根据美军方纪录,战争爆发当晚,美空军就向这个“信徒宫”主体建筑投放了两枚绰号“地堡终结者”的900公斤重大炸弹。在随后四天中,至少还有另外六枚类似的大家伙落在“信徒宫”上面。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信徒宫”造成了严重伤害,炸弹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不过,“信徒宫”下面专门为萨达姆建造的掩体却完整保存下来,并在逐渐成为巴格达市中心“绿色区域”内居民的一个“非正式旅游景点”。
战争爆发后,“信徒宫”多次遭到洗劫,先是大小盗贼趁着美军入城后的混乱,大肆偷盗里面收藏的物品。接着,驻扎在绿区内的美军也频繁进入信徒宫拆卸可用于自己营地装修的建筑材料。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能从信徒宫废墟中发现某些值得收藏的“小纪念品”。比如,大厅内悬挂的水晶彩灯残骸。虽然地面建筑一片狼藉,但信徒宫下面的地堡却几乎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地堡内没有照明设备,加上美军工程人员一直没搞清楚地堡自来水系统构造,结果造成一些房间内积水严重。据悉,地堡中的萨达姆的卧室面积不算大,同其他房间相比,也只是墙纸有所不同而已。战争爆发前,萨达姆曾在这个地堡中主持过高级官员会议。 5000年前巴格达的所在地是一马平川,那里曾屹立着一座无比壮观的巨塔——“巴别通天塔”。人们并不知道“巴别”塔最初从何而来,只知道早在远古时代,它就走进了犹太人的《圣经·旧约》之中。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而在巴比伦语中,“巴别”或“巴比伦”都是“神之门”的意思。同一词汇在两种语言里竟会意思截然相反,着实令人费解。
其实这是有缘由的。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犹太国,拆毁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烧掉神庙,将国王连同近万名臣民掳掠到巴比伦,只留下少数最穷的人。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巴比伦之囚”。
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青睐有加。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据19世纪末期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塔基边长约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是约96米,两者相差无几。“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们称它“通天塔”。也有人称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 巴格达亭建在Topkapi宫皇帝的花园中,位置最适宜眺望城市和海峡景观。建筑基本上成为平面对称形,中央穹顶的直径9m,三面有门,在四面布置有四个突出的空间。除中央的穹顶外,建筑的屋顶相当平缓,形成很深的挑檐,由围廊的22根圆柱支撑。伸出屋顶的尖塔实际上是暖炉的烟筒。建筑的内部用彩釉面砖、贝壳和象牙等材料装修,品质尊贵,是同类建筑中的精品。
E. 巴格达的历史文化
在巴格达南90公里处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可以了解公元前3000多年强大的巴比伦帝国的风采。它创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筑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以及传说中让上帝感到又惊又怒的巴别通天塔;它还首先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实行7日一周制,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并率先使用陶盘作餐具。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的极端手段,对于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历来缺乏应有的尊重。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来,美英等国的轰炸殃及了许许多多的伊拉克古迹,巴格达城外的泰西封拱门就是一例,这一世界级的文明遗址惨遭毁容,已经岌岌可危。更严重的是,在海湾战争后,偷盗失去保护的文物成了制裁状况下的生财之道,各省的博物馆都遭洗劫,为躲避轰炸而存放在那里的珍贵文物和史料被席卷一空。如今,在国际文物走私市场,可以看到难以计数的伊拉克文物在兜售。由此可见,长期战乱不仅毁了伊拉克的国计民生,也毁了大量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
F. 巴格达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巴格达 ,伊拉克首都,同时也是巴格达省省会,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http://ke..com/link?url=RKxldghvXEx6-bSnSqwPKzE42zw_hHjSOtz8hjxQhtp6HUxzY_wuKCz4wcB01vsr2XdCWGyPSa_
亲,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以上网址资料,亲若还满意请点击采纳呢。
G. 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是什么地方
君士坦丁堡:历史上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被穆斯林军队攻占改名伊斯坦布尔后来又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在很长的时间内事世界权利的象征。
巴格达:古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唐朝时期中国称其为大食),东西方贸易的融汇地,其繁荣程度不亚于中国的长安。曾和盛唐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唐玄宗时期)最终大食以巨大的伤亡战胜了唐军。
H. 巴格达位于亚洲的什么地区
亚洲西南部
巴格达(بغداد,Baghdad),伊拉克首都,也是巴格达省首府,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1]
,简称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
阿拉伯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占21%。该国穆斯林占人口的95%,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逊尼派穆斯林占41%。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居民讲波斯语。
I. 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为何不叫巴比伦呢
巴格达和巴比伦不是一个层量级的,巴格达在历史上从未指一个国家,只是个城市的名称,而巴比伦最辉煌时刻却是指文明古国。众所周知,巴比伦,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是指位于现金两河流域伊拉克一带的一个西元前国家,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最知名的是汉莫拉比法典,新巴比伦王国众所周知的是空中花园、巴别塔和巴比伦之囚。在公元前六世纪初,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并焚毁了耶路撒冷,消灭了犹太国,把犹太人民迁到了巴比伦城,被称为巴比伦之囚。
J. 巴格达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同时也是巴格达省省会,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巴格达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处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和航空构成陆地和空中的立体运输,十分便捷。铁路向北通往叙利亚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湾,也是国际东方快车的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