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⑵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构成历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单讲事物,在事物里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历史人物评价五大原则:
1、阶级原则
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2、历史原则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
3、大节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因此,伟人也必然有失误,也必然有错误。这些,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4、双赢原则
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在她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在现在疆域的版图内,曾经多次出现过国中有国的历史现象。这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5、两点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两点论,不能一点论。如评价曾国藩,就存在这个问题。曾国藩曾经严酷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此,他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刽子手、卖国贼、卫道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
参考资料网络-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人民网-陈云党史观的鲜明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⑶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一、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
(1)必须运用客观、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必须坚持用实践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任何真理的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有的历史人物的活动的主观动机虽然是好的,但是实践效果不一定好。有的虽然主观动机不好,但是客观效果却是谁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进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必须坚持用生产力的标准。衡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主要是看这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标准。促进的就是进步的,反之就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
为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当先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或特定的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和评价。首先要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如果脱离了时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评价任何一个 历史人物时,都应当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必须运用全面的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动或历史事件集中起来,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绝对不能只根据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进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断定。
(3)必须运用“史论结合”的原则。“史论结合法”是我们评价历史问题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时应当有史又有论,而且史实要典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结论要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而精练。
二、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2)应当坚持以“阶级角度”来衡量,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是一定社会的一定阶级的利益的代表,为本阶级服务,充分体现了本阶级的一些阶级利益。我们应当准确地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阶级属性。
综上所述,我们在评价任何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都必须坚持以上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从而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科学的历史结论。
⑷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
1.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2.时代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这种特定的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例如,对于商鞅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他积极变法的历史事实,其改革的结果是在秦国建立起封建制度,使之走向强大。
3.阶级性原则:历史人物大都生活于阶级社会中,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学生在明确评价标准和原则之后,要将其观点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历史上有记载,对人类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构成历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单讲事物,在事物里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参考链接:
网络-历史人物 (史学名词)
⑸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1、要全面的看,不能只看功或只看过。
2、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理解人物的一些过失。
3、自己的立场。这就是为什么太平道之乱会被叫做黄巾起义的原因。
4、相对全面的了解此人的思想与行为。不应因为一两件事对一个人定性。
5、代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这个人对于当时的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
6、辨析判断。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是必须的。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用: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时空观念。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评价。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最基本观念。
因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对人都有深刻的影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人物的历史活动不可能超出时代的局限性,所以评价者要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去评价历史人物。
⑹ 如何客观看待历史人物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明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要求
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
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在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
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⑺ 怎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1、以“事迹分类”、“时间顺序”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再有应该总的结论。就如同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再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的阶段,评论其功过是非。
就如篇目二而中,先将蔺相如的成就简述,先将其的光彩点展示出来。然后便开始转折,用具体事例证实蔺相如只是一个辩士,一个合格的“外交部长”,而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观察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方面他却缺乏动力。当然,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蔺相如的难负盛名。在侧重点方面也会有所选择,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多学习如此。
再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毛泽东”。也可以用这一以”时间为顺序“的方法去作评价。
2、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起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显示的责任。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进程。
篇目二中,夸赞完蔺相如完璧归赵,在往后,他便没有什么作为了,作者用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反衬出蔺相如只是“辩士”而不是“国士”,进而证实蔺相如提不出一套政策和方法来使赵国强大的论点。
3、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一致:不要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或者以个人主观愿望随意武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上。
同时在评价历史人物上,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证地看:从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人物。而且要了解一个人物的不同特点,具体的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论好坏优劣,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评价一个人。同时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要重视历史价值判断。
2、发展的看: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时代的发展会造就不同的杰出人物若干杰出人的事迹和历史背景就能看出时代的发展。从本文蔺相如随着时间推移,从完璧归赵等种种绝世智慧,到无所作为。直到赵国崩跨,可以得知蔺相如在后期对壮大赵国,的确是没有多少作为。
3、历史地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立足现实看历史才会有高度,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去看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历史环境中,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例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
4、人性地看:有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并不仅是干巴巴的历史堆积。我们要讲人的血肉感情和性格、智慧挖掘出来,放在历史大环境里,历史才鲜活起来。
史为今用,与时俱进。我们要真切感受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认识历史人物身上所散发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引领历史潮流。不是一味的跟着作者的思路读书,而是在读书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思辨一个历史人物。
⑻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身体锻炼应全面发展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并且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
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在纵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有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横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的原则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角度去评价。
主张学生在动态学习环境下,形成动态思维结构,达到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开放思维条件下,全时空发展的学习方式。
4、主流性原则
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精准把握社会焦点,坚定持股信心,每波主流性行情结束后,股指都会出现一个中等级别的市场调整,这个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判断和等待下一波行情的到来。
5、适度性原则
事物余败悔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一种基本原则,而且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只有真正的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适度的意思就是把握分寸。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
具体是新闻媒介和新闻机构表达的立场、观点、思想、主张代表某一阶级或阶闻的利益,新闻的阶级性来自新闻记者、主持人、编辑以及新闻机构及其支持者所固有的阶级性,这个概念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中,在一些工人政党的新闻理论中是主要的论点之一。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
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没有实践,思维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实践,创造性思维其他原则就会变形或是被误用。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⑼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其前提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后者是方法和路径,路径正确才会有正确的结果。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说成是历史 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