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发布时间:2022-04-16 12:36:48

① 建国后,困扰百姓数千年的蝗灾是如何根治的

在古代,咱们中国长期属于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在国家经济中至关重要。粮食丰产,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国泰民安。一旦闹灾荒,影响了粮食的种植和生产,老百姓没有饭吃,流离失所,必然会引发天下动乱。

而在所有的这些灾荒中,蝗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又是非常大的。而且,蝗灾一般都是伴随干旱发生的,可以说是灾上加灾,给老百姓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

(用农药除蝗)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在治理蝗灾方面,制定了一个“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

所谓“打旱”,就是知道蝗灾往往发生在旱灾之后。也就是说,每当遇到旱灾,乃至于干旱天气太多的时候,就要开始预防蝗灾。避免此后蝗灾发生后,手忙脚乱。

所谓“打小”,就是在蝗虫很小的时候,乃至还是虫卵的时候,就要予以扑杀,绝对不能让它们长成气候了再动手。

所谓“打了”,就是要斩尽杀绝。蝗虫一年会繁殖好几代。而且蝗虫的繁殖力惊人,一只母蝗会产卵200粒以上。因此,如果不对蝗虫进行斩尽杀绝,那么夏蝗过了又是秋蝗。这些蝗虫,会撵着季节走,吃了庄稼的叶后吃庄稼的杆,吃了庄稼的杆后,又吃庄稼的果。所以,要根据蝗虫的生长情况,在各个季节,实行斩草除根,不能让蝗灾死灰复燃。

当然了,除了有好的原则外,还有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人工除蝗、机械除蝗和药物除蝗三位一体来完成。尤其是药物除蝗,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当然了,过多地使用农药,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这也是要一分为二看待的。

总之,因为有了好的原则和好的方法,建国后,严重的蝗灾问题,得到了极好的解决。

② 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蝗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蝗灾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且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较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古代的时候农业是绝对举足轻重的行业之一,而黄灾就成了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古代人民的智慧肯定还是发生了一定的作用的。他们发现了鸡鸭鸟都会吃掉蝗虫,所以,他们普遍在遇到蝗虫的时候都会选用生物防治,或者是驱虫药。但是在古代是没有杀虫剂的他们发现蝗虫并不喜欢艾草,于是他们将艾草收集起来,专门用来驱赶蝗虫。而中国即使发展到现在,也才是摆脱了严重蝗灾二十几年,可想而知蝗虫的威力。

③ 古人都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的蝗灾

自2019年12月以来,东非经历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现在蝗灾已经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场大规模蝗灾的爆发,已经严重威胁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成为了2020年世界上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多个国家因为蝗虫的入侵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蝗灾不但是现如今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我国古代,蝗灾就位列农业社会三大灾害之一(水灾、旱灾、蝗灾)。

③:利用蝗虫天敌进行灭蝗

宋朝时期颁布过许多“禁捕蛙令”这样的禁令,目的就是为了要保护蝗虫在自然界里的克星,防止蝗灾的发生。

公元1016年,北宋大中祥符9年,发生了一场蝗灾,大臣李士衡在上朝时上奏说:“河北螟虫多不入田亩,村野间有蚁食之。又蝗飞空中,有身首断而殒者,有自溃其腹,有小虫食之者。”——《续资治通鉴长编》

蝗虫主要天敌非常的多,例如:鸟类、鸲鹆、蛙类、蟋蟀、蚁、蛾、鸡、鸭等都能成为“食蝗”大军中的一员。这些蝗虫天敌虽然不可能让蝗虫绝迹,但却可以让蝗虫繁殖速度减慢,达到预防蝗灾发生的效果。

④:种植预防蝗虫的植物

蝗虫除了害怕天敌之外,还不喜欢接近麻类以及各种豆类植物。贾思魏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86个粟的品种中有14个是“免虫”品种。董渭的《救荒活民书》中提到蝗虫不食豆苗的特性,让民众广范种植豌豆,以避蝗害。

公元1016年蝗灾爆发后,宋真宗与宰相王旦讨论蝗灾的情况。当时他对王旦说:“诸路使臣言,飞蝗多不食豆苗。”王旦回答:“前月蝗飞度河北,乡民方备焚扑,连夕西北劲风,由是不及远自澶以北少害稼者。今麻、豆坚实,不复为虑矣。”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有意识地多种这类作物以对付蝗虫。

④ 中国历史上蝗灾频发,古人面对蝗灾如何治理

因为干旱的环境适合蝗虫的繁殖,所以蝗灾的爆发一般伴随着旱灾,中国古代素有“旱极而蝗”的说法。古人认为,之所以有旱灾,是因为一种叫做“旱魃(音拔)”的怪物在作怪,而之所以有蝗灾,是因为“蝗神”在显威。所以,当旱灾和蝗灾爆发的时候,百姓们一般会进行“打旱魃”和“拜蝗神”的活动,这种做法显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只能等蝗虫把庄稼糟蹋完以后,自己迁徙到别处。
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用一些积极的办法对付蝗虫,比如开元贤相姚崇,面对山东地区的大蝗灾,就破除了迷信,用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与蝗虫对抗,效果颇为显着;元朝的时候,人们在继承前代治理蝗灾的基础上,开始思考预防蝗灾的方法: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趁着“秋老虎”的强烈日光将其晒死,此法对于预防蝗灾十分有效;明代,徐光启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治理蝗灾的方法,并在《农政全书》中设《除蝗疏》专门记载除蝗方法。

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浮沉录》中记载的方法:扑蝗之法,如行军然。以十人为一队,二人持锹挖长壕丈余长,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对面,四人在后,二人在旁,齐用长帚轰入沟中。二人在六人之后,用长柄皮掌,将轰不净者扑毙。一员官,领二百人,作二十队,每日可得数十担。蝗入沟中,即将所堆浮土,掀入捶实,何虑不死?其在禾嫁中者,令妇稚在内轰出,或售卖,或换料麦,悉听民便。其在临河乱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长帚不及者,用喷筒仰轰。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将跳跃者扑毕,雇牛翻耕,将子捡出,蝗子与落花生形同,每甬百枚。蝗子捡尽,再用石滚将地压平,后又用铁钯刨出,无不糜烂。前人成法,俱指平地而言,未曾议及山中。其平地用牛翻耕,用羊数百头来片践踏,顷刻如泥,试行已验。
此为道光十七年(1837),张集馨做山西朔平知府时给上级上的折子。他自己的记载是“月来扑捕甚力”,不过还是有很多虫蛋,让他很焦灼。从中可见,捉到的蝗虫,可以卖钱。实际差不多是以工代赈~

⑤ 中国历史上蝗灾爆发如此频繁,那么古人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宋·王令《梦蝗》

对全世界来说,2020年算是"噩梦"开年。先有新冠横空出世席卷全球,尽管我国通过上下齐心已经将病毒基本扼杀,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至今未得到全面控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还没搞定,粮食危机再度加剧。

三、 培养天敌

4、蝗虫有天敌吗?当然有,那些鸭子啊,鹅啊,甚至青蛙癞蛤蟆等,都是吃蝗虫的。水田能够遏制一部分蝗虫,在水田里饲养鸭子跟鹅,又能吃掉一部分蝗虫;再加上水田容易引来青蛙、蛤蟆等生物,再吃一部分蝗虫,积少成多,蝗虫不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⑥ 古代也有蝗虫灾害吗古人是如何抗蝗灾的呢

历史上,水灾、旱灾和蝗灾,并称为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三种灾害。传统农业讲究深耕细作,同时又不得不“靠天吃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营,其中便包括如何应对蝗灾。正因如此,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最早的治蝗知识起源于中国”。



事实上,成功扼杀了蝗虫的幼虫,是控制蝗灾的关键。所以,这个办法曾在清代广为使用。按照清代官员许宝书的评价,用鸭子治蝗是一件十分便捷的法子:

“蝻(按指蝗虫的幼虫)初出土五日内,跳跃尚未能远,其在旱谷田内,多雇鸭户纵鸭啄食,最为便捷。”

利用鸭子捕捉蝗虫,可以说是一个两全之法。一方面,趁着蝗虫尚未长成,危害不大,且跳跃能力较弱时,可以很快地将其捕杀掉;另一方面,田中的这些幼虫,成为了鸭子的饲料,而鸭子的粪便又反过来肥沃土壤,以利于庄稼的生长。

因此,除了靠人工扑杀、火烧和药熏,用鸭子对抗蝗灾,才是个便捷有效的法子啊!可以说,古代蝗灾来袭时,有些愚昧之人还忙着烧香祈祷时,那些聪明的早已跑去抓鸭子了!毕竟,抓一群鸭子放田里,算是当时最好的法子了!

⑦ 在中国古代,古人是如何对待蝗灾问题的

今年年初东非跨印度的蝗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恐慌,大范围的蝗灾让人们急于保护庄家的同时,也迫切的寻找预防蝗灾、消除蝗虫的办法,那么纵观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蝗灾好像是从古至今都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古人是如何对待蝗灾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一看吧。


以上就是我们老祖宗对于蝗灾问题的研究,直到今日我们还在吸取着前人的经验。大家对于蝗灾问题是如何对待的呢?欢迎给小编留言,大家一起分享吧。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