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写好历史短剧
什么是短剧
我自己创作经验告诉我,什么是短剧呢,短剧,短剧,说白了就是把电视剧缩短了,但是,要把电视剧的最精华的部分留下,所以,要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点, 无论什么题材的短剧一定含意鲜明,千万不要编一些别人都已经看完了,但是,啥意思还没看出来,这样的作品你就是没有成功。失败了,因为,根本拿不出手。
第二点, 千万不要有三多,第一多,不要废话太多,第二多,不要废景太多,第三多,不要废人太多。我先来说一说什么是废话太多,就是,明明俩句话就能说明白,他说了七八句,这就是废话太多,什么是废景太多,就这么说吧,我比一个例子,在短剧里面走一个路,她走了一分钟,这就是废景太多,什么是废人太多呢,就是一个短剧里面她有二十多人,看看她的脸,看看他的脸没了,得要抓住主人公。
第三点, 必须要有包袱,什么是包袱呢,我给大家分一个类,有十多类吧,方言,,歪讲,伦理,,俏皮话,,误会,,错位,,因果相差,曲解,上面这几个一般在小品相声里面长用,在短剧里面也可以用,还有一个就是有意思的事,这也算是个包袱吧。
第四点, 短剧的头一定精彩,在3分钟以内必须要把所有的人眼球给吸过来,要不然人就走了。
怎么写好一个本子呢?怎么能在8000字左右的篇章内用镜头的语言简洁而完整的描述一个故事呢?怎么能让剧本展现出的故事脉络错落有秩呢?下面,我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2009年里与朋友们共勉。
想写出一个好本子,好故事是基础,没有好的故事,等于没有好的主题,既然主题不好,故事不好,无论你的故事有多完整,或者你认为自己的故事有多精彩,那也是白搭。什么是好故事呢?符合常理的,生活中常见的,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我这样说,你肯定会反问我说:符合常理的,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能是好故事吗?那样的故事大家见的多了,写出来肯定没人看。假如你真是这么理解的话,那是不妥的。大多好的故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只有生活中常见的故事才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我们怎么找生活中常见的好故事呢?生活中的故事多了去了,关键看我们怎么把握它们,怎么对待它们,怎么找它们的切入点,当我们寻找一个故事的切入点时,我们首先要想想这个故事的典型性在哪里?故事的典型性是什么呢?它并不是说你找的这个故事有什么独特之处,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其实,写剧本也可以套,套什么呢?这里的套不是抄袭,也不是借鉴,而是抓取,抓取类似故事中所有的典型元素为你要写的这个故事服务。这样,你剧本故事的主题就有了典型性,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故事,只有它具备了生活的普遍性的时候,它才具有生活的典型性。
用8000多字的篇幅简洁而完整的叙述一个故事,那是很简单的事情,能写剧本的人大多都能做到.如果你真的认为这样就可以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写小说了.其实,写一个8000多字的短剧剧本是不容易的.在3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要让故事精彩,要有起伏,塑造的人物要较为丰满.语言要简洁,准确,场景要集中,写的过程要考虑到拍的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要边买边考虑这些菜买回去厨师做的时候能不能用上,短剧是快餐,是小品式的室外情景剧,因此我们写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拍的时候,资金,场地,道具等等,如果这些不考虑的话,你的剧本再好,对于短剧也是不可能被采用的.故事要有起伏,也就是说故事要有冲突性,思想的冲突,人物性格的冲突,生活选择的两难,生活的变化,情感的变化......怎么能让一个故事写出后不觉得平呢?导演经常说:唉!你的故事太平了.什么是平,我的理解就是没起伏,没戏剧的冲突性,就好比,下午,一个人从饭馆吃饭出来,上了趟厕所,然后在车站等公交车,回到家里,老婆问吃饭了吗?他说吃了,然后看电视,洗澡,再看电视,直到睡觉.很平淡.其实每个故事都应该有意外.要想让你写的故事有意外,那么你就应在故事开头的时候给它安排一个情理中的意外,也叫故事的铺垫,这个意外往往会给主人公的情感,思想,生活造成困难或者使它们发生改变,那个时候,你故事里的冲突或者叫起伏也就显现出来了.
让短剧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是朋友们应该注意的,只有故事的脉络是清晰的,主题才能更加突出,人物性格才能更加鲜明.我们写剧本的时候,应该对于自己所写的故事进行处理,为了表达一个主题,或许我们已经累积了很多素材和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在这些故事的素材库里,我们该怎么选择呢?我有一个原则,就是选择能突出故事主题的一个或两个事列即可,然后同过这一个或两个事例去展示你的主题.一个好的剧本通常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
剧本的语言也是不容忽视的,接下来说说我想说的,长久以来,我写剧本有个弱点,就是人物对话的语言不够准确和简洁。好多写出来都好象是废话。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对人物内心的表达和对故事情节的衍生和推进是十分重要的,语言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剧情的表达,是对故事的明晰阐述.怎么能证明你剧本人物的对话很顺呢?我的方法是,写完剧本后,把剧本给你的家人或知心朋友念一遍,那样的话,剧本对白如果有问题,你肯定会感觉到的.
历史短剧是短剧的一种形式,所以给楼主找的是短剧大类的写作资料,知识是相同的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❷ 评价最高的十部历史剧有哪些
截至2020年2月份,豆瓣评分前十的历史剧:
《大明王朝1566》(9.7)、《走向共和》(9.7)、央视版《三国演义》(9.4)、《我的团长我的团》(9.4)、《大秦帝国之裂变》(9.3)、《大宅门》(9.3)、《无悔追踪》(9.3)、《战长沙》(9.2)、《大宋提刑官》(9.2)、《大秦帝国之纵横》(9.2)。
1、《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刚愎自用、练道修玄二十载,以一己之私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
5、《大秦帝国之裂变》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由黄健中执导,孙皓晖编剧,侯勇、王志飞、高圆圆、杜雨露、李立群、许还山等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
该剧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
❸ 如何评价电视剧《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是由着名导演陈家林执导的四大历史剧之一。哪四大历史剧?《努尔哈赤》、《唐明皇》、《武则天》,还有就是这部《康熙王朝》。
总体来说,《康熙王朝》延续了陈氏历史剧场面宏大、道具考究的一贯画风,在挖掘历史人物内涵方面依旧写实,拒绝脸谱化,注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心理刻画。陈道明、斯琴高娃、高兰村、廖京生、胡天鸽等、茹萍、李建群等艺术精英为此剧加持,老道稳健的表演,漫长的帝王历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感情等方方面面,使该剧精彩迭起,十分耐看。
尤其是康熙帝三征葛尔丹,导演充分调动大批人力实景拍摄,广袤的草原上,战马纵横,杀气冲天,导演创作态度的认真可见一斑。韩磊演唱的主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和腾格尔的《大男人》都是经典歌曲。
《康熙王朝》最大的硬伤就是某些基本史实的谬误。除了斯琴高娃一口一个“我孝庄”让人跌破眼镜之外,还有就是少年天子玄烨,以龙儿的名义暗中参加科考,居然高中三甲。带刀侍卫魏东亭,将康熙帝的一份考卷随便挟进考场,主考官居然没有发现,之后还说这个龙儿的文笔如何好。
❹ 怎么写历史剧的具体格式
创作历史剧,首先要有相关历史作为载体,那么首先要打开自己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盒,即回忆自己印象较深的历史。这个过程中,不妨把思维分为“点”和“面”两种。“点”指的是回想某个历史片段或某个知识点;“面”指的是回想或思考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
从“点”的思维去想的话,可以有如下流程:
1、 回忆以往学过的历史知识,确定某个历史片段或某个知识点为历史剧演出的主题。
2、 了解该历史相关的历史事实,确定本历史剧要表达的思想
3、 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联想
4、 写成剧本
例子:
《分封制的故事》知识点: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
组织模拟西周分封情景,或模拟贵族、平民与奴隶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增强自己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
《为了嫡长子》知识点: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和特点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为了继承王位,周朝的后宫生活是怎样的呢?假如周天子的正室没有儿子,当时又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
从“面”的思维去做的话,可以有如下流程:
1、 利用网络、课外书或图书馆等等,了解某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比如孙中山提倡剪辫子,当时不同的家庭有什么不同的反映;比如经济全球化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现象;比如三次科技革命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水平具体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比如北宋时期,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并存,当时印刷坊是如何经营的,当时的文人又是如何选择的。
2、 把某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确定为本历史剧的剧情背景。
3、 确立主题,确立本历史剧要表达的思想
4、 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联想
5、 写成剧本
另外,在历史剧创作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即尊重史实
将历史改编为历史剧,在史实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做一些想象和虚构,但不允许违背历史的本质真实。
2、恰当处理虚实关系
注意:一、着名历史事件的大纲节目一般不能虚构;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虚构,当他们成为剧中主角时更应慎重;三、历史的顺序不能颠倒,特定的时代面目、历史气氛、社会环境须力求真实;四、剧中纯属虚构部分的内容,即所谓“假人假事”,要符合充分的历史可能性;五、“真人假事”,其事除了要符合历史可能性外,还应符合“真人”的性格发展逻辑;六、“假人真事”,即虚构一个人物来承担历史上真有过的事件,必须要让这个“假人”的性格与这件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七、对于剧中非虚构的部分,即“真人真事”的处所,不要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关节任意更动。
3、体现时代新意
❺ 《桃花扇》是怎样历史剧
《桃花扇》是我国四大悲剧故事之一,它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明末时期南明王朝历史,是一部对后世影响很深的历史剧。
《桃花扇》这部剧作是由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历经十余年艰苦创作,三易其稿才写成。《桃花扇》故事材料真实、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它从深度和广度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很高艺术表现力,以及深刻史学意义和欣赏价值。
《桃花扇》作为一部成熟的传奇悲剧历史剧,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为古典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典范。
❻ 十大必看的历史电视剧
十.《雍正王朝》
该片在演员的功力和历史氛围上堪称经典,焦晃扮演的康熙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唐国强则很好的诠释了雍正的风格,但是该片杜撰成分过多,部分台词让人不满,但总体来说是一部好剧,值得进入前十!
九.《汉武大帝》
汉朝无疑是许多历史迷心中最强盛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朝代,这部汉武大帝横空出世,顿时万人空巷,陈宝国完美的诠释了汉武帝的野心,强大,智谋以及反面的人物性格,整部电视剧思路清晰,对于政治、历史、战争都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完全可以视作一部教科书。尤其是汉武灭匈奴的那几集,把战争全过程以极为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实在是难得的精品。
八.《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恐怕是所有历史剧里,收视率,关注度仅此于四大名着的电视剧,戏中,无论是幼年的康熙还是陈道明饰演的中年和老年的康熙,都十分生动形象,陈道明更是把康熙的智谋演绎到了极致。配角都是大牌,使观众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康乾盛世的前期的繁荣与动荡。而且,本剧的音乐更是激动人心。很多人把陈道明和焦晃演的康熙做对比,足以看的到本剧演员的实力。经典中的经典!
七.《成吉思汗》
这是一部拍完后六年才亮相屏幕的经典历史剧,又是一部亮相了一次即被禁播的历史剧。中国历史上帝王众多,但被世界史学界关注最多的,却是那位说不清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方史学界称之为“千年第一风云人物”、“世界征服者”,关于他的着作、书籍、文章汗牛充栋,世界各国知名首脑几乎都曾发表过对他的评价。然而,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出现一部电视剧,展现这位世界征服者波澜壮阔的一生。直到上世纪末,电视工作者才走进草原深处,在牧歌和奶香中,追寻他那踏遍欧亚大陆的足迹。
六.《三国演义》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去芜取菁、删繁就简,成功地展现了原着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三国演义》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卓有成就,不仅各类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而且主要角色都个性生动、色彩鲜明。制作的精良,构思的独特,剧中极具渗透力的文化气息以及那份似乎是浑然天成的大气磅礴,使人叹为观止。
五.《楚汉传奇》
这部剧估计关注过的人不多,但确实难得的好电视剧,也是小编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刘邦和项羽,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对决,在加上强盛的秦帝国日益崩塌,一般的导演和演员绝对驾驭不了,可是这部剧不仅陈道明狂飙演技,对赵高,秦二世,吕雉,汉初三杰等都做了最完美的诠释,整个剧剧情紧凑,氛围拿捏非常到位,无论是学习历史还是下饭都是难得的精品!
四.《贞观之治》
马跃主演。虽然李世民题材的历史剧众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糟粕,唯有这部《贞观之治》堪称精品,片中人物的表演都很真实,且忠于历史,极少虚构之处。该剧中很多演员也都是《走向共和》里的演员。
三.《大明王朝1566》
这部剧估计是不少历史剧迷心中的神品!确实,本剧的高度太高,以至于一般人根本啃不下来。这是对崇祯时期历史的一次精美概括,片中充盈着官场智慧与人生哲理,对于嘉靖、海瑞、严嵩等历史名人的刻画都堪称深入独到。仔细研究过后,会对如何用人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二.《走向共和》
鸿篇巨制,荡气回肠。片中很多情节都是真实的历史再现,而且演员的相貌也与历史人物惊人相似,此片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背景音乐,更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本化设计,单单是演出这段历史,就足以使观众得到心灵的净化,可以说是精品中的最精品。
一.《大秦帝国》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归还!这部剧在小遍眼里,绝对是目前最好的历史剧,秦朝从疲敝不堪,到商鞅变革,再到雪耻国恨,荡气回肠,壮哉我大秦!剧情,演技,氛围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使尘封多年的秦帝国又活了起来,话不多说,只有膜拜!
❼ 怎样拍一部历史剧
目前,关于电视剧《楚汉传奇》最有意思的新闻,莫过于该剧的编剧汪海林在微博上贴原始剧本的相关段落,原因是有观众质疑这部剧不仅历史常识错漏百出,而且剧中人物台词“太过雷人”,并把矛头都指向编剧。汪海林晒原剧本的意思无疑是一种自我辩解,他认为自己写得不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被导演改坏了,并表示修改者完全是“自取其辱”。这个插曲背后,每当类似的历史剧出现时,所谓的历史常识和真实性永远是最先被观众质疑的地方。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至少可以表示目前的观众对细节的在意以及对史实的重视,尤其是这种“大家好歹都了解一点”的历史剧。的确如此。可以说,楚汉争霸的历史故事应该是除了三国之外,被改编拍摄最多的影视题材。2005年,胡军和杨恭如拍过一版《楚汉风云》,之后香港TVB制作了一个堪称经典的《楚汉骄雄》。这两年,光是“鸿门宴”这一片段,都被拍成了两个版本的电影,若再配上一曲许多年前屠洪刚老师既铿锵又柔情的《霸王别姬》,会产生一种从小到大都受其熏陶的记忆错觉。为什么文艺创作者们这么钟爱刘邦和项羽的对峙呢?其实很简单,这个双雄会的故事几乎满足经典戏剧模式所有的要求。首先是有AB双方武力和智力上的较量,其次是男女主人公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恋,接着是主角悲剧般的结尾和死亡方式,最关键的一点是屌丝逆袭的成功典范。在这个基础上再创作《楚汉传奇》,我想一方面是它依然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极有可能是导演高希希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刷“业绩数据”。自从《新三国》之后,高导俨然大导风范,大导演自然要掌控大题材大历史,除了正在热播的《楚汉传奇》,接下来据说他还可能会拍《毛泽东》,每部戏动辄都是在八十集以上,投资也以亿为单位计算(《楚汉》据说投资高达2.4亿,被称为“史上最贵”电视剧)。从实际的效果看,本剧的确在整体制作上下了很大工夫,宏大的战争戏基本摒弃了近年来流行的特技滥用(只在细微的地方使用了不多的一些),而是玩起了人海战术,通过近身肉搏战以增加打斗的真实感和惨烈度-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高希希高于一般导演的控制能力和场面调度能力;人物造型和服装道具方面也尽量趋近华美和精致,设计感十足,而且显得特别“干净”,不似之前很多古装剧无论是人是物都给人一种“脏乱差”的感受。此剧给我个人最大的感受还是在于其表情的严肃性。显然,这是一部历史正剧,虽然在某些场景和细节上会玩一些幽默和搞怪,但基本上故事的陈述方式都是正儿八经的。此外,除了前面说的一些常识谬误,本剧在大体上对历史的拿捏和表达都比较准确切实。唯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拍摄历史剧,我们是应该真实呈现时间残片,还是应该试图去虚拟一个新的世界?我个人觉得越是历史剧,越是要在历史的天空下重新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和人物,这样才会显得更加生动。比方说美剧,由HBO出品的大型历史剧集《罗马》当中,编剧在保留大背景的前提下,塑造了一个历史书上根本不存在的新人物乌里纳斯,通过这个虚构的人物在大环境下的命运串联起真实的历史事件,反而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新世界。用新来代旧,自然就突破了像楚汉这种千年题材的局限。此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有呈现,缺乏思考,缺少情怀。对于这样一部足具分量的历史大戏,除了老老实实陈述事实,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物命运的反思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演来说,每一部作品都应适当地去展现导演个人魅力及人文情怀,即便是纪录片也该如此,否则你怎么能说这是高希希的作品呢,个人印记的稀少或许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导演的平庸。
❽ 十大必看历史剧
1.《大秦帝国》
侯勇王志飞主演。此剧是中国历史剧中的另类之作,全剧突出了“法治”二字。打个比方,法治观念好比一块吸铁石从桌上划过,所有历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铁钉一般自动吸附上来,其表现手法独树一帜,观点明确,解析精辟,值得大力推荐。
2、《秦始皇》
3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秦始皇》,当年投资额高达3000万元,也是首次全景式展示秦始皇一生的电视剧。剧中知名人物多达200个,一些宏大场面更是动用了5万多名群众演员。该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动用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没用特技,全部实拍。此外,该剧还着力表现了六国佳丽的情感史和战国枭雄的智谋史。
3.《汉武大帝》
陈宝国焦晃归亚蕾主演。这不仅是汉武帝题材电视剧中最经典的,更是中国所有帝王戏中的上品。整部电视剧思路清晰,对于政治、历史、战争都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完全可以视作一部教科书。尤其是汉武灭匈奴的那几集,把战争全过程以极为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实在是难得的精品。
4.《三国演义》
唐国强鲍国安主演。精品之处无需赘言,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词的电视剧,片中对于兵法、政治、谋略、人物个性的诠释与刻画都可谓登峰造极,是空前绝后的极品。
5.《贞观之治》
马跃主演。虽然李世民题材的历史剧众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糟粕,唯有这部《贞观之治》堪称精品,片中人物的表演都很真实,且忠于历史,极少虚构之处。该剧中很多演员也都是《走向共和》里的演员。
6.《武则天》刘晓庆版
唐朝贞观十五年秋夜,武媚娘第一次受唐太宗\宠幸\.天真浪漫的女孩一夜之间变成女人,从此饱尝了宫廷生活的无情和残酷,几次死里逃生.唐太宗(鲍国安饰)死后,武媚娘被打入感业寺被迫出家为尼,受尽凌辱.后因怀孕被高宗接进宫中,其身份再次又由侍女成为才人昭仪....
7.《成吉思汗》
这是一部拍完后六年才亮相屏幕的经典历史剧,又是一部亮相了一次即被禁播的历史剧。中国历史上帝王众多,但被世界史学界关注最多的,却是那位说不清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方史学界称之为“千年第一风云人物”、“世界征服者”,关于他的着作、书籍、文章汗牛充栋,世界各国知名首脑几乎都曾发表过对他的评价。然而,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出现一部电视剧,展现这位世界征服者波澜壮阔的一生。直到上世纪末,电视工作者才走进草原深处,在牧歌和奶香中,追寻他那踏遍欧亚大陆的足迹。
8.《大明王朝》
1566嘉靖与海瑞。陈宝国黄志忠主演。是对大明朝历史的一次精美概括,片中充盈着官场智慧与人生哲理,对于嘉靖、海瑞、严嵩等历史名人的刻画都堪称深入独到。仔细研究过后,会对如何用人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9.《康熙王朝》
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视率最高,重播次数最多,影响最大。在历史剧中,关于清朝的戏最多,原因很简单——离现在最近,可供演绎的史料、故事最多,观众最感兴趣。而在清宫戏中,关于康熙帝的最多。《康熙大帝》、《康熙秘史》、《少年康熙》、《康熙与小宝》、《康熙微服私访记》……然而,无论是陈建中的康熙、焦晃的康熙、夏雨的康熙,还是张国立的康熙,恐怕都不如陈道明的康熙深入人心,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陈道明塑造的那个形象。确实,陈道明的康熙很成功,从形象到气质都接近历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陈道明的台词功底,为这部戏增添了大量精彩,将一代雄主的文韬武略、气魄胸怀刻画得淋漓尽致。
10.《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述说着一位大清帝王忍辱负重的血泪史,英明一世的康熙皇帝,晚年却因儿子们的夺嫡而不堪其扰,他选择了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这个为了大清帝国而奋斗,最后却暴卒在自己的御案旁大清王朝皇帝。
❾ 怎样看待历史剧
古装历史剧它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允许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而且这也是必须的,一部古装历史剧在编导人员进行了艺术处理后会更好看。如果把历史照原样搬上屏幕,真正爱看的又有几个人呢?何况真正的历史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又怎么能够真正地去还原历史呢? 对于演员的表演就更无须做与历史对照的挑剔。
在看古装历史剧的时候要时刻记住的一点就是:历史是历史,电视剧是电视剧。它们是两个领域里的东西,是有差别的,电视剧不能当做正史去看。我的一位朋友经常和我争论一些历史问题。她经常会说,哪部电视剧里是如果何说的,某人在评论某个历史人物时是有自己的倾向性的……面对历史,谁说了都不算。电视剧也好,某人的倾向性也好,只能代表一部分人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个历史人物的个人看法,并不说明那就是真正的历史。 我的那位喜欢唐朝历史的朋友对唐朝非常向往,在她眼里,贞观时代是一个繁华富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并且唐代的妇女有无限的自由。她对唐太宗无限钦佩,几至于崇拜,而她对于唐朝的观念有一部分是从电视剧里得来的。所以我觉得让观众弄清楚历史和古装历史剧的观念就更有必要了,否则会有人认为历史就是那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