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分析历史活动产生的原因
历史活动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重大历史活动的产生,常常是某种客观规律作用或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分析革命或改革发生的原因时,就要首先考虑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 (2)历史活动总要由历史情境来引发。这种情境可能是某种历史趋势或历史局面,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相关历史活动,或两者兼而有之。前者决定着历史活动产生的必然性,即必然性因素;后者则多属直接的、具体的原因。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当权这种大趋势,与英格兰起义造成统治危机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历史活动要受其主体所在阶级、集团利益的驱使,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会有不同的行动。如: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变革,众多思想家正是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利益不同,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然,同一阶级、集团的人活动也未必一致。这是因为,有的人着眼于本阶级、集团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有的人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也有的人完全着眼于个人私利。如:王安石属于地主阶级,司马光也属于地主阶级,在变法问题上却尖锐对立,就是因为,王安石考虑的是地主阶级的全局与长远利益,司马光则着眼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局部与眼前利益。所以,在分析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找到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所在。 在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还需强调把情境、利益、活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5)历史活动的发生受其主体主观努力程度与认识、决策水平的影响。历史情境引发历史活动,必要的客观条件是历史活动发生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怎样的历史情境、怎样的客观条件,就必然有怎样的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策略。因为,历史情境与条件虽是客观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并不一定对它有客观的认识,有可能产生对历史情境与客观条件认识不足和估计过高两种偏向。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就是由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偏向造成的。 (6)历史活动的产生,有时还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历史因素是很久以前的一种历史结局或历史传统。它是一种潜伏性原因,有时表现为对历史活动的渗透性影响;有时与特定情境相结合对历史活动产生重大作用,甚至决定着历史活动的发展方向。如:德、日在30年代大危机时出现法西斯专政,与这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是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缺乏民主传统等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本文对历史活动的产生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如何作答还要根据题目的实际要求,及所掌握的历史材料而定,不一定面面俱到。
‘贰’ “春节”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起始于那个时期
根据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来看,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具有大约4000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商人重鬼,巫术和鬼神观念十分浓厚,祭神祭祖的行为十分频繁,而且颇受重视,而春节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演变而来的。
以上便是传统春节的源流与梗概,大体来讲,春节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到汉武帝时得以逐渐成为最为盛大的节日,并一直影响到现代。在此,祝大家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叁’ 历史是由什么创造的
历史当然由人民来创造。这是想当然。有文字的历史绝大部分是由少数人创造。
人类发源,发展有近百万年历史。基本上是劳动,劳动人民创造人·人类的过程。而在有文字记载后的历史,约近5000年-3000年的历史,劳动者的创造有所改观。劳动者的创造为少数人窃取,劳动者创造的成果为统治阶级享受,劳动者大多数时间被奴役,劳动者的命运由少数人主使。这个历程能说是劳动人民的选择和自愿?如果说是,那么这段历程中,奴隶,农民,工人的起义又该怎么解释?您说,他们曾经改变过。那么我要问,除了朝代,生产方式有所改变,他们改变了少数人统治制度吗?他们反抗的成果无一例外为少数人窃取,这就是有文字的历史,这就是近代史和当代史。
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了近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少数人主导的社会越来越野蛮。中华文明灿烂时,西方的鬼兽们还在饮血茹毛。而160年前,他们利用船坚,利用我们创造的指南针避免了迷失方向,驶向我们的海岸,利用我们发明的火药把炮弹驱到我们头顶。进入20世纪,这少数人更加野蛮,为了商品市场,为了资本家的利益,发起战争,对多数人进行大肆屠戮。这是人民主宰的吗,这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吗?
20世纪初,人类在东方燃起一盏明灯,列宁率领俄国人民推翻了少数人的统治,试图建立一种没有剥削压迫的制度,让劳动者掌握自己的命运,证实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的真理。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继承了马列主义,开创了新时代的真理。随着岁月的流失,伟人们相继离去,明灯逐一熄灭,人类又进入黑暗。
面对这不应颠倒的历史,我几乎又写成狂人日记一篇。人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回顾人类发源历史,无人否认这一点。我在哀叹,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近代沉睡的太久太久,清醒的时候太为简短。劳动人民的意志常常为少数人改变。
‘肆’ 历史的产生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
即是必然 也是偶然,必然是 自然习惯规律 , 偶然性则是 习惯下的突然发生始料未及的情况!就好比! 你在吃饭突然地震就来了!
‘伍’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如何形成的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是:
1、打到外部帝国主义;
2、推翻本国封建制度。
二、形成原因:
帝国主义本来跟封建主义相互冲突。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导致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渐瓦解,促使中国的殖民化。而中国的封建主义又和外部的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一起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压迫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
‘陆’ 我们生活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它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的形成有许多原因,一开始地球可能没有生命存在,可能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终于我们地球有了生命,于是乎地球开始了有了生机勃勃,这就是生命的奇迹,所以说有了生命历史也就开始形成了,又过了很久很久地球逐渐出现了我们这些智人,然后历史也逐渐形成,这就是我们的由来,就是生命的由来,
而这一切其实一开始只是一个有机物罢了,生命确实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一开始地球还是孤寂一片,到处都是海洋,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生命的奇迹,还有宇宙的魅力,就是需要我们以后不断的去探索去发展关于宇宙的秘密。关于地球的秘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
‘柒’ 美国的历史的是怎样形成的
大概有 500年的历史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的,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
17世纪以前,北美广大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这里已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这13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几经协商与改革,联邦体制的美国,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早期的美国很欢迎外来的移民,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长。美国人口,在1776年只有300万人,而现在则超过2亿。在人口迅速增加的过程中,新的生存空间,也跟着不断开拓,而方向则由东向西,拓疆的先驱们不但从事农耕畜牧,也寻找矿产及其它资源。到了20世纪,美国不但已成为世界强国,并且也是科学、技术、医药及军事力量的先进国家。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2,000万,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而萌生独立的念头。1774年,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
1775年,在麻州点燃战火,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发表有名的独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81年,美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783年,美英签定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革命的成功,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
1787年,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他们采取一项原则,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同时,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冲突(1850~1869)引起内战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经过了这次考验,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回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16)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她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全国性的铁道网,增进了货品流通。应大众的需要,许多新发明应市了。银行业提供贷款,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终于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战后的10年间,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据1929年统计,居城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原因有二,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二为新技术的带动。虽然经济成长很快,但是基础不稳。
不景气时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0~1959) 经济大恐慌,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二次大战,才苏醒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1960年以来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经济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则仍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6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大恐慌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
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地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1985年,里根连任总统,在日新月异的人类发展史中,美国将展开新的一页
‘捌’ 历史的产生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并存。忽视必然性,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忽视偶然性,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