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历史怎么快速提高成绩
1、课本要反复翻看,做到滚瓜烂熟。所有的知识具体位置都心中有数。2. 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没有兴趣怎么办?抓紧培养,因为这对学好历史至关重要。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描述过去的长篇小说,里面有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发展过程。如果你能将它当做一部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电视题材去钻研,我想用不了多久你的历史成绩就会有提升。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对一件事情非常感兴趣的话,这件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就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
至于大量的历史试卷与习题,你就当作自己在跟它们讨论历史这部小说好了。就像一提到你感兴趣的电视时,你就会准确无误、滔滔不绝的叙述起故事的情节、人物的看法和一些重要的时间地点事件来。当然事实上要比我说的复杂些,因为学好历史还需要一些独门技巧。下面我就分享一下:
①学好历史一定要有耐心,有些纪元时间我们一次两次记不住或者记混了。我们可以比较着去记,例如:581隋建立和618唐建立、1368明建立和1636清建立等等;
②不怕多做题,因为做题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去巩固学过的内容。当然也可以找出我们的弱项,譬如多选题和分析题比较难缠,我们可以花时间重点去突破;
③历史课上不要走神,我们尽量最大可能的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重点是学习老师分析历史事件的法式跟方法,其次就是关键知识点的掌握;
④温习历史课本一定要细心,不要粗枝大叶的走马灯。这样是没有效果的,就像侦探一样不要错过任何细节。
⑤地图要熟悉这方面可以借鉴地理的学习方式。
最后,总结一下还是要用心,不要怕吃苦。祝你历史取得好成绩!
3. 怎样短时间内提高历史成绩
成绩看试卷,试卷看教科书,提高成绩死记硬背教科书
4. 如何快速提高历史成绩
首先,抓住每一天天好好背课本。虽然不求要背的极其的精细,但是脉络一定要认真的理清,重要的时间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意义要有印象。
有了前面记忆的基础才能保障刷题的高质量。想要快速提高历史成绩,选择题的刷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刷选择题的过程中,可以尽最大的可能查漏补缺。每一个错误的选择题的选项和正确但不理解的选项都要认真的去对照答案解析订正一遍。在订正的过程中,记住重要的关键词,看看是否对这个知识点有印象,然后去课本中找到对应的地方加强复习和记忆。在我看来,历史选择题的刷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找到做题的感觉。在刷题的过程中,多去比较、归纳和总结,重要的是找准题意,这样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会很得心应手。如果在刷题的过程中选择题错很多,请不要强迫自己硬着头皮刷下去。可以回过头去看看课本,回顾一下知识点。或者做做大题,用一种不一样的思维去解题。切忌让自己陷入想快速提高却不得的压抑和烦闷之中。
材料题主要多看答案熟悉答题套路和认真听老师上课的讲解。在考试过程中,书写要规范认真。这方面没有过多的心得体会。
小声说一下:在紧张的学习冲刺中,如果能抽空看一点历史纪录片或者是比较贴近史实的电视剧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方法。本人亲身的经历就是:无意看了一部历史剧后,看到较为偏离史实的剧情时就会去查找比较客观公正的史料来推翻它。紧接着老师讲课和自己背书时有联系到相关历史时,我就会更有兴趣更认真的去听课去背书。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背课本很重要
刷题讲究方式方法(可以摸索一下适合自己的)
营造一个轻松一点的学习历史的氛围(背书很是枯燥,保持自己的节奏)
能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好
一百多天快速提高历史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
5. 中考历史如何快速提高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重要考点快速记忆,赶紧收藏吧!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
(1)概况: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2)影响: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英《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概况: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
(2)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2)领导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䜣等。
(3)主要内容:
创办企业
①“自强”——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求富”——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军事
①建立新式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②建立新式海军:组建福建、广东、南洋、北洋等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5)作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局限性: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
2.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
(3)主张:变法图强,建立君主立宪制。
(4)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辛丑条约》:
(1)概况: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
(2)主要内容:
赔款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禁止反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毁炮驻兵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使馆界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设外务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1)时间:1911年爆发。
(2)高潮:武昌起义。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4)重要成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
(4)作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五四运动:
(1)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3)意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中共一大:
(1)概况:1921年7月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入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参会人员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
(2)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
2.红军长征:
(1)概况: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标志着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
(1)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2)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意义:①国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②国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底。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等。
(3)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4)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文艺复兴:
(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代表人物或作品:①《神曲》:但丁;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意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1)重大事件: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2)影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
(1)概况: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以瓦特改进蒸汽机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重要发明:①“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②蒸汽机:瓦特改进,1785年投入使用;③铁路: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④现代工厂制度:19世纪最终确立。
(3)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①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基础;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④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⑤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
1.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美国内战: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2)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3)重要发明:①电的利用:耐用的白炽灯泡、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报等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②内燃机与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③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4)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时间:1914年—1918年。
(2)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3)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旧的国际关系,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新经济政策:1921年春开始实施,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时间: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
(2)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方主战场。
(3)主要战役:百团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4)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美苏“冷战”: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提出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2.欧洲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使得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国际组织。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成立,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3.“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6. 在初中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首先,还是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环节,虽是老生常谈,但做好这三步,确是至关重要的。课前认真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要讲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简单了解。另外,学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课上应勤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多同学开始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害羞或胆怯而不能积极举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习惯,惰于思考和回答了。在听讲时还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的板书以外,还要培养对一些重点内容作记录,如老师多次重复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所以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要持之以恒。
其次,使学生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新的历史学习内容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追求,增加了孩子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内容。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多彩,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学生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再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在学习历史,背诵记忆课本上的知识时,应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诵记忆,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记忆复杂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时可以尝试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这对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适当布置练习题。作业是学生对知识基本理解后,验证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业练习一定要在尝试回忆、阅读教科书之后进行,作业要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为督促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一两个单元讲完之后,要及时进行检测。检测时题型可以多样,但要突出重点知识,不必出一些难题、怪题。当发下试卷时,应首先纠正错误,并帮学生弄清为什么错了,力争减少以后在这些题上再出错误。 最后,为扩充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这样就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布置一些课外练习,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7. 历史成绩如何提高
学姐告诉你,背吧(不要死背傻背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背)。
不管是高中历史还是初中历史,时间表都要搞清楚,
然后把所学知识整理一下,理清学习思路,掌握历史知识的脉络,这样才容易记忆而不混淆。
做历年高考或中考真题,至少近五年,明确哪些知识点必考,哪些知识点选考。剩下的就是复习!
1、看参考书。参考书往往有很高的解题方法。
2、整理笔记。 提高记忆的方法
3、课后回忆,把当天复习的内容大略的记忆一遍。
5、补缺补漏。在系统结构上把缺少的内容给补上。
5、循环复习,防止遗忘。
8. 要提高孩子历史成绩,老师可以怎么做
调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历史首先要喜欢上历史渴,中学生的好奇心是极强的,一个幽默的老师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都会成为孩子的兴趣点,一旦有个兴趣点,孩子就会主动投入到历史课的学习。
历史是问人类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事,有时间,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即故事。
有几个历史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造就我们今天的时间,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容,也是历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时,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学会把知识成段建议起来,加习更好的理解。因此,类似于思维导图的总结方法,去总结历史的一个个知识点,这样你就会融会贯通,发展历史的一般规律
9. 高三历史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
1、首先要勤奋刻苦,历史是文科科目,几乎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记忆,因此高三文科生想要学好历史,就得勤奋,把需要背的都背一背。
除了历史背的东西多以外,政治、语文、英语也要大量的背知识点,所以文科生应该早起,充分利用最佳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多阅读,只局限于历史课本,还应该读一些课外书籍,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达到提高历史成绩的目的。
关于历史书目,高三学生可以看看《上下五千年》、《近距离看美国》、《欧洲历史十五讲》等,也可以去找历史老师,由老师推荐一些书目。
3、提升课堂效率,课堂听课非常重要,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自己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
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与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4、多总结,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且勤总结,将所学知识整理,理清学习思路,掌握历史知识的脉络。
5、把知识串起来,历史很烦琐,细节很多,其实,只需要把历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可以。
把一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历史知识非常有条理,不光可以从宏观上解答很大的问题,也可以随便拿出一个部分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这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