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阿尔及利亚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cleria)
首都:阿尔及尔
面积:238.17万平方千米
人口:3380万(2006年)
民族: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他有柏柏尔人、姆扎布族、图阿雷格族等。
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法语仍为通用语言。
货币: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国家地理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爾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阿尔及利亚以山地、高原和沙漠为主。全境以沿海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及其南的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为界,自北而南分为三个地形区;地中海沿岸平原区是东西长1000千米的狭窄滨海平原,平均海拔200米以下;中部高原区海拔800~1100米,地表平缓开阔:南部沙漠区约占全境面积的80%,属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地形为内陆盆地和高原。最高峰塔哈特山海拔2918米。主要河流有谢利夫河、哈马姆河、伊塞尔河、塞布河等。高原区多咸水湖泊。阿尔及利亚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铁、磷酸盐、汞、铅、锌、铜、铀等,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铁矿主要分布在廷杜夫附近地区,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2.5万平方千米。多栓皮栎树。还有阿尔法草。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炎热;中部大高原地区和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一带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炎热干燥。
阿尔及利亚国名的由来
关于阿尔及利亚国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有的说。“阿尔及利亚”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为“群岛”之意。在7世纪时,当伊斯兰远征军在这片沙海中,意外地发现许多绿洲时,便称这里为“群岛”(因古阿拉伯人视沙漠如海,绿洲如岛),即“阿尔及利亚”。又有的说,其国名是由首都阿尔及尔名称演变而来。古时候。阿拉伯先驱者到此,因不知何地。但见海上有许多小岛,便称之为“杰泽伊尔”,即阿拉伯语“岛屿”之意。后来此名称被法国殖民主义者欧化,读成了“阿尔及尔”,后又把这个国家称作“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尔
阿尔及利亚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既是主要海港又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城市,依山而建的建筑物。几乎全部是白色的,清新圣洁。该城共分10个区。卡斯巴区呈斜坡式的建筑、木结构的小楼、纵横交错的狭窄街巷,古色古香。而新市区高楼林立,街道宽阔。阿尔及尔是一座古城,现存的古建筑有马利基(11世纪)、哈纳菲(17世纪)、凯乔瓦清真寺(17世纪)和奥斯曼帝国总督宫等。
君士坦丁
古城君士坦丁,是古罗马时代所建的古老都市,现为君士坦丁省省城。位于东北部安纳巴港西南。城四周有石墙。迦太基人称卡尔塔,罗马人改称锡尔塔。311年被毁,两年后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复修,故名。城中多罗马时代和中世纪古迹。
㈡ 阿尔及尔的历史
阿尔及尔的历史:
935年由柏柏尔人、阿拉伯人所建。1526年并入奥斯曼帝国。183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北非殖民地统治中心。它有着光荣的反抗殖民主义的战斗历史。阿尔及尔旧城区称为“喀士巴”。喀士巴,原意是指遗留在山顶上古城堡。在反殖民主义战争中,喀士巴区是一个英雄的堡垒。喀士巴区的山上都有石头垒砌的一、二层高的古老房子,中间夹着许多狭窄的、铺着石子的小巷,是一个富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色彩的地方。1880年后逐渐发展为西北非最大海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一度为法国临时首都。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定为首都。
㈢ 哪一年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建交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有着传统友好关系。1958年9月阿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即予以承认。同年12月20日,两国建交。1962年阿独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阿为恢复中国我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两阿提案国(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之一。1997年4月,两国外交部签署《定期政治磋商协定》。阿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㈣ 阿尔及利亚参加几次世界杯
截止到2016年12月,阿尔及利亚国家男子足球队进过4次世界杯决赛圈。
㈤ 阿尔及利亚从经济上来看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阿尔及利亚是目前法国在北非的最后一个殖民地。它的面积有二百二十万O五千平方公里,豹比法国本土大三倍。在阿尔及利亚的近一千万居民中,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和柏伯尔大部分为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属于歇洲人血流的居民只有一百万左右,其中法国人豹占六十五万。这些来自欺洲的移民,大部分都在阿尔及利亚成家立业,并且享有此当地居民优越得多的种种特权。
阿尔及利亚原来是柏伯尔人的居地,在历史上,北部沿海地区曹握为排尼墓人、罗局人、凡达尔人和拜古庭人,所侵占但是都没有在柏伯尔人中留下深远的影响。公元七世耙时,阿拉伯人从东方进入阿尔及利亚,带来了阿拉伯猎霄和伊斯兰毅,这在阿尔及利亚历史上一个具有盆大意义的事件,因为从那时以后,柏伯尔人逐渐为阿拉伯民族所同化,井且接受了伊斯兰教,使阿尔及利亚完全成为一个穆斯林国家了。
16世耙时,阿尔及利亚为土耳其人所占倾,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直到L830年,法国借口阿尔及利亚王公侮辱了法兰西国家,派军队侵入阿尔及利亚.握过七卜多年的征战,才击歇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英勇抵抗,占镇了全部阿尔及利亚。从此阿尔及利亚就渝为法国的一个随民地。
阿尔及利亚不但土地江阴,而且资源丰富。北部地中海沿海平原是最肥沃的地区,那里气候沮和,有三百万公顷的富庶农田和四十万公顷的葡萄种植区,盛产小麦、棉花、亚麻、葡萄等;在丘睦地区,有大片的密柑林、橄悦林和软木林。软木林的面积占世界第二位,年产三万吨软木皮。在中部阿特拉斯山区的高原畜牧区,有着五百万头牛羊。此外,坯大量出产作为造概原料用的阿尔法草,每年出口二十万吨。 过去,人们只知道阿尔及利亚的礴酸盐和跌矿是非常丰富的,近几年来还发现在撤哈拉地区拥有惊人的石油菠藏量。仅仅在阿尔及尔东南的哈西·默沙扁德地区,据初步估针,石油祖藏量至少在一亿吨以下,而全部石油获藏量可能超过十亿吨。
这些取之不尽的资源,如果掌握在阿尔及利亚人民手里,将会替他们带来无限的繁荣和幸福。可是,正如其他随民地国家所遭到的命运一样,它们却成了帝国主义肆意掠夺的目标。远在1830年法国殖足者最初食入阿尔及利亚时,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席拉尔就公开宜布,他远征阿尔利亚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取得“法国所没有的产晶”和 “并辟一个广泛的出口市场”。今天,法国斌民者喝力企图堆嫂占有阿尔及利亚,其主耍原因也就在于这一点
选自搜狗问问。
㈥ 阿尔及利亚的文化
阿尔及利亚的舞蹈基本是按地区划分的,每个地区都有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阿尔及尔地区流行最广泛的舞蹈是婚礼舞。舞蹈表现了该地区的婚礼习俗,是婚礼仪式中的集体舞蹈。该舞只有一个基本的步法,但队形复杂多变,加上人们不断发出“哟……”的喊叫声,气氛热烈并具有特殊的情调。阿尔及尔地区的舞蹈,一般都具有温柔含蓄、节奏舒缓、动作简单、队形多变的特点。
撒哈拉地区的舞蹈以撒哈拉骑士舞和马舞为代表。舞蹈表现了骑士驯马的情景。舞蹈时男子手握火枪,马则由女子代表,以男女对排的集体舞为主,中间插有单个“驯马”的双人舞,并展示每个女子胯部和脚下的不同技巧。这一地区的舞蹈脚下的动作较多,以脚步的停顿和行进来带动胯的动作,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舞步,但上肢的动作较少。由于这里是牧区,所以表现骑士和马的舞蹈最多。
卡别里地区的舞蹈形式特别丰富,舞蹈语汇较多。以胯部的动作为主,动作较激烈、活跃。鸽子舞是该地区最常见的节目之一,这是一种游戏舞蹈,表现鸽子、猫头鹰和看守人相斗的情节。舞蹈中常有一只“鸽子”的单独表演,以抖胯、旁抖胯、快抖胯、圆抖胯等不同的技巧表现鸽子的不同神态。
阿尔及利亚的舞蹈,一般多带戏剧情节,但也有纯情绪的舞蹈,君士坦丁地区的让达利舞就是该地区的一种群众性情绪舞,表演时男女分别围成两个圆圈,随着音乐节拍来回错动。让达利舞有时也有独舞,多为女性。
边歌边舞是阿尔及利亚舞蹈的主要特点,伴奏以阿拉伯盆鼓和安达卢西亚音乐为主,歌词表达舞蹈的内容。舞蹈服装带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和生活服装基本相似,只是更加华丽鲜。 阿尔及利亚人非常注重礼节和礼貌。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与挚友见面时,有的也行拥抱礼和贴面礼。见面时问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他们还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加姓。若遇客人来访,主人总是热情款待。当客人坐定时,主人通常要先问一句:“请问要喝咖啡还是喝茶?”而且在未喝之前,客人是不能匆忙起身告辞的。
在很多地方有见面送花的习惯。他们把花束扎得很精致悦目,花的朵数一般为双数拜访朋友或客人时,鞠躬献花,同时祝福一番,这被视为是一种对待朋友和客人的热情而又高雅举动。 阿尔及利亚人在社交场合用餐是比较讲究的。喜欢餐桌陈设华丽和装饰美观。尤以对于现代服务中摆设餐巾和递送香巾等服务项目是比较欣赏的。他们对新鲜蔬菜很感兴趣。特别喜欢用咖喱作调料来制作菜肴。
阿尔及利亚杜勒格人是很少食肉的民族。他们主要的食品是骆驼奶和一些淀粉制品等。吃饭也不象其他穆斯林国家的人那样用手抓饭,而是使用汤匙做餐具。他们饮茶时,习惯放二三片新鲜薄荷叶在绿茶汤里,并加入些冰糖。这样喝起来,他们感觉既解渴又解暑,味道甜美。他们习惯吃西餐,对中餐也很乐于品尝。
注重:讲究餐台设计,注重菜肴的色香味。
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酸、辣味。
主食:以米饭为主,也喜欢吃烧麦、锅烙、蒸饺等食品。
副食:爱吃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及蛋品等;蔬菜爱吃西红柿、黄瓜、洋葱、茄子等;调料喜用橄榄油、辣椒、盐、葱等。
制法:对煎、炸、烤、炒、扒、熘、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中餐:喜爱中国的清真菜和川菜。
菜谱:很欣赏拌素菜、焖鸭、烤羊肉、香酥鸡、葱炒鸡片、炸茄盒、烹羊肉条、咖喱牛肉、烤羊肉串、扒牛肉、煎鸡蛋、干炒牛肉丝等风味菜肴。
水酒:喜欢喝矿泉水、绿茶以及咖啡等饮料,有个别人来中国也喝啤酒。
果品:喜欢吃香蕉、枇杷、荔枝、西瓜、苹果等水果,干果爱吃腰果等。
阿尔及利亚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故伊斯兰教也为国教。仅有1%的人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伊斯兰教“斋月”在阿尔及利亚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按教规规定从日出至日落的整整一天时间里,水米是不能沾的。
阿尔及利亚虽是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产品也畅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商店里却不卖酒,家庭不饮酒,就连酿酒工人也没尝过酒的滋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伊斯兰国家,教规严禁教民饮酒。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下贱、肮脏,所以,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他们不喜欢谈论政治和工业带来的问题。
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忌讳使用猪制品。自死动物肉、血液、海参、蟹等也禁食;还不吃姜和带腥味的食品。 独立日:7月5日(1962年)
国庆日:11月1日(1954年)
伊斯兰历新年
开斋节
宰牲节
㈦ 阿尔及利亚的近代史,什么时候独立的啊
阿尔及利亚在19世纪30年代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独立,阿尔及利亚人民先后举行了多次武装起义。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扩大到全国3/4的地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结束了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于1962年获得民族独立。阿尔及利亚成为武装起义推翻殖民统治的典范,在非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30年法国入侵,1834年被宣布为法国领土,1871年成为法国的三个省,1905年阿全部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次大战中,阿尔及尔曾为北非盟军指挥部所在地,一度为法国临时首都。1958年法国议会通过“根本法”,规定阿为法国“整体的一部分”,由法政府派驻阿尔及尔的总代表团直接统治。为争取民族独立,一个多世纪以来,阿人民举行过50多次武装起义,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奥雷斯山区发动武装起义。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1962年3月18日,法国政府被迫同临时政府签订《埃维昂协议》,承认阿自决和独立的权利。同年7月1日,阿举行全国公民投票,7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定为独立日。9月25日,制宪国民议会定国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首任总统。
㈧ 阿尔及利亚以前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法国占的面积最大,但英国的殖民地人口最多,也就是最富庶的地区。法国和英国是较早的殖民国家,当这两个国家开始瓜分世界时,当时的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已经没落,而德国、俄国、奥地利、日本、美国这些国家还没有发展出发达的资本主义,军事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18——19世纪中叶,对非洲的瓜分也主要在英法间展开,法国摄入非洲较早,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是最早的一批非洲殖民地,特别是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成了海上霸主,法属印度的大部分都被英国占领,法国迫切需要在非洲建立大片殖民地弥补失去印度带来的损失,并且法国和英国在殖民地占领问题上方针不同:英国主要占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法国则注重领土面积的大小,因此,虽然法国占领的非洲面积略大于英国,但就经济价值讲,法属非洲不如英属非洲。此外,在奴隶贸易被全面禁止前,从黑非洲贩卖奴隶是获利颇多的活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时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支持奴隶贸易,并从中获利,而从自由国家那里“购买”黑奴不如从殖民地强取黑奴,因此,法国才特别积极的侵占非洲。
㈨ 阿尔及利亚是什么时候独立的
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获得独立。
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获得独立。当天宣布的阿尔及利亚自决公民投票的结果表明,有效选票中的99.73%赞成独立。
阿尔及利亚正式独立的过程:
投票结果揭晓后,在罗歇努瓦的阿尔及利亚临时行政机构所在地举行了仪式,法国驻阿尔及利亚高级专员伏歇正式把权力移交给临时行政机构主席法雷斯。
接着,在临时行政机构总部升起了绿白两色、中央有红星和红新月的阿尔及利亚国旗,象征着法国在阿尔及利亚一百三十二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阿尔及利亚的地理环境:
1、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爾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南北线长约2000千米,东西最宽约1800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
2、阿尔及利亚全境大致以东西向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为界。泰勒阿特拉斯山脉以北为地中海岸的滨海平原;两山脉之间为高原地区;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以南属撒哈拉大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85%。
㈩ 阿尔及利亚的首都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Algiers,Alger)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面临地中海的阿尔及尔湾,南靠雄伟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北麓,座落在宛如一个半圆形剧场的乌艾德·哈腊和乌艾德·马扎法兰两海湾之间,沿地中海阿尔及尔湾西岸伸延16公里,市区全长75公里,街道房屋大都建筑在山丘上,迂回起伏,犹如一颗明珠闪耀在地中海的南岸。是地中海南岸最大海港城市之一。走出阿尔及尔城,越过泰勒阿特拉斯山,再往南便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尔及尔城气候温和,终年绿草如茵,林木茂盛,花开不断,站在高处俯视全城,近处郁郁葱葱,远处水天相接,景色优美迷人,素有“花园城市”之称,加之城内名胜古迹众多,对世界各地的游客颇具吸引力,使这里成为北非地区的一处旅游胜地。
阿尔及尔(Alger)的面积为273平方公里(连同郊区),人口256.2万(2001年)。位于北纬37度。属地中海式气候,年均降雨量691毫米,11月至第二年2月为雨季,6月至9月为旱季。每年1月最冷,平均气温12.2℃,8月最热,平均气温24.5℃。1999年阿尔及尔的最高温度曾达到45℃。
阿尔及尔是一座山城,濒临地中海,因海湾中的4座小岛而得名,阿拉伯语贾扎伊尔(EL DJAZAIR)原意为群岛,阿尔及尔是法文译名,最早是西班牙人转译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里,阿尔及尔和阿尔及利亚同属一个单词,其意为“白色的岛屿”。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当地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一批阿拉伯先驱者不畏艰险,长途跋涉来到这儿,但他们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只见海面上有星星点点的一些岛屿,海水随风扬起,冲击岛边的岩石,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其中一个人脱口大声喊道:“阿尔及尔!阿尔及尔!”其意为“快瞧呀!那些白色的群岛。”从此这个名称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阿尔及尔是北非地区的一座历史古城,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公元前七世纪,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港口,后罗马人建立了伊高西姆城。公元前2世纪,腓尼基人在这里建立港口,后来罗马人在这里建立起一座城市,定名为西奥姆。公元4世纪,城市遭到汪达尔人破坏。公元7世纪中,阿拉伯人在这里建成繁华的商港。公元10世纪,博洛吉纳·伊贝里·济里国王在此建立起一座新城,称之为杰扎伊尔。十五世纪成为阿尔及尔公国首都。十六世纪土耳其人占领并在此建居民区。十七世纪时,阿尔及尔开始繁荣。1830年7月,法国殖民军占领这里以阿尔及尔为首府。二战期间,阿尔及尔成为北非盟军指挥部所在地,并一度为法临时首都。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布独立,阿尔及尔成为阿尔及利亚的首都。
阿尔及尔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道路850公里,有高速公路通向东西部大城市。位于距市区19公里的布迈丁机场是阿最大的国际机场,可以起降各种型号的飞机。
阿尔及尔港为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也是阿全国最大的港口,货物年吞吐量为650万吨。
阿尔及尔分新、旧两城。旧城以东北的卡斯巴区为中西,富有阿拉伯特色,石砌房屋依坡而筑,街道狭窄弯曲,传统摊贩市场密集,1992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新城街道与海岸平行,多欧式建筑和街头公园,顺山坡向上发展。城市依山建筑,它的古老部分在山上,现代化部分在山下。阿尔及尔城是在第十世纪的时候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建立起来的。它有着光荣的反抗殖民主义的战斗历史。阿尔及尔旧城区称为“喀士巴”。喀士巴,本来是指现在还遗留在山顶上古城堡。在反殖民主义战争中,喀士巴区是一个英雄的堡垒。喀士巴区的山上都有石头垒砌的一、二层高的古老房子,中间夹着许多狭窄的、铺着石子的小巷,是一个富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色彩的地方。新市区的建筑与旧市区形成两种绝然不同的风格,那里多是高楼大厦,街道宽敞整洁,马路上车水马龙,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繁华景象。新市区内,绿树环抱的“人民宫”是总统府所在地,许多政府机关、文化和外贸机构也都设在这里。
阿尔及利亚人最喜欢白颜色,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着洁白无瑕的心灵和安居乐业的环境。阿尔及利亚的国旗由绿、白两种颜色,加上一颗红色的新月和一颗红星组成。他们的服饰大多为白色的阿拉伯长袍。他们对白颜色的喜爱也在建筑物上充分地表现出来。阿尔及尔城内,不论是高耸入云的清真寺,还是那一座座玲珑精巧的别墅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全是白颜色的。阿尔及尔整座城市,自海滨层层高起,傍山而建。山坡上高低起伏的白色建筑物在终年常绿的树丛中时隐时现,就像片片白色的贝壳飘流在平静而蔚蓝的地中海上。阿尔及利亚人把阿尔及尔称为“白色的岛屿”,既体现了他们对自己首都的赞美,又生动地勾画出这个现代化城市的风貌。
阿尔及尔是阿尔及利亚全国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一座城市。位于市区东北面的卡斯巴区,是古老市区之一,为穆斯林聚居区,卡斯巴这个名称来源于一座古堡的名称。这儿的房屋多为二至三层楼房,用稍加雕琢的石头依着山坡砌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古香古色的城堡遗址,圆形塔顶的清真寺,高高耸立在这些房屋之中,格外引人注目。这里街道多半为台阶式,狭长的街道上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的店铺连成一片,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摊贩占满了这里的街头巷尾,高亢的叫卖声,嘈杂的议价声,在人群的上空回荡,异常热闹。清晨或傍晚漫步在这里,清真小吃店和茶馆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宏伟高大的宣礼塔里传来了响亮而有节奏的呼唤祈祷的声音,使人仿佛进入了一种神奇的世界。卡斯巴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阿尔及尔的工业以水泥、金属加工、烟草和酿酒为主,还有制革、纺织等工业以及捕鱼业。阿尔及尔有面粉加工、酿酒、水泥、石油提炼、汽车制造、制药、家电组装等工业。
阿尔及尔有两所综合性大学、21所专科学院、27个研究中心、752所中小学、4所综合医院和6所专科医院。市内有319座清真寺和众多博物馆,有巴尔杜史前人类博物馆、非洲圣母院、烈士纪念塔、1830年法国入侵登陆点港口和以民族英雄卡德尔命名的广场等。分别矗立在城市东西两个山头的无名烈士纪念塔和奥拉西(AURASSI)宾馆(以阿革命根据地奥拉西山命名),是阿革命的象征。附近还有许多古罗马时代的古迹和遗址。 1830年法国入侵登陆点港口
无名烈士纪念塔(Sanctuaire Martyr)是阿独立斗争的象征,坐落在阿尔及尔马达尼亚区哈马山上,因阿独立革命的22位先驱曾在此山开会,做发动阿民族解放战争准备而得名。烈士纪念塔系波兰人设计,三家加拿大建筑公司承建,于1981年11月17日动工,翌年7月5日(阿独立二十周年)竣工。塔高92米,呈三片由外向内斜立的棕榈叶状,象征阿的工业、土地和文化三大革命。三叶在45米高处交汇,交点以上有5层,4层用于通讯,一层供参观,可俯瞰阿尔及尔湾,眺望阿尔及尔全市。三叶根部各有一尊雕像,分别代表阿历史上的抵抗运动、民族解放斗争和国家人民军战士形象。三叶下有一永不熄灭的火炬,周围饰以月桂和罗勒枝,象征着荣誉与永恒。烈士纪念塔下建有民族圣战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jihad),面积4145平方米。馆内共有14个展厅,收藏革命文物5万余件,展示了阿人民从1830年法国入侵到1962年独立期间民族独立斗争的全过程。
位于市区以西20公里处的松树俱乐部万国宫为阿会议中心,1999年非统第35届首脑会议在此举行。
1999年竣工的喜来登(SHERATON)饭店是地中海沿岸最漂亮的饭店之一,系我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仅用18个月建成。 巴尔杜国家博物馆原为巴尔杜宫,1930年被定为国家博物馆。目前,该馆由两部分组成:奥斯曼帝国时期建筑主要为人文展,包括阿尔及利亚及马格里布、沙漠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民俗、传统服饰等。法国殖民时期建筑展主要为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史前文物,包括公元前300万至公元前6000年的旧石器及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和原始时期的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