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介绍历史

如何介绍历史

发布时间:2022-04-19 05:39:38

❶ 怎样介绍历史

首先得先懂历史吧。自己精通了。其次,要讲究讲的方法,最好是以故事为中心,以讲故事,尤其英雄人物的故事为中心展开,听众会比较感兴趣。最后,讲的过程中一定得注意互动,让听的人也参与讨论、提问等等,那样效果会比较好些

❷ 怎样有趣的介绍历史这门学科.

用一些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来介绍 讲一些历史佳话或是有趣的故事 通过名着来介绍也可以 如讲一些三国故事 楚汉之争 等等

❸ 历史的介绍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❹ 初中第一堂历史课,怎样向学生介绍历史这门学科,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视历史学习的目的

一个“好的”、“有效的”的导入,就如等待一位京剧演员的亮相,门帘一挑,漂亮转身,眼怒瞪嗓一亮,真真美极好极,顿赢满堂彩。

于学生而言, 这样的导入就如期待一场探险,步步被“诱”入彀中,但挖掘真相的好奇心也愈来愈重,渐入“我想学习”、“我必须弄清楚”的心理临界,这样讲授新课就水到渠成了。

要达到如此境地,必须打造有“悬念”的导入,让学生在悬念中引发探究,驱动学习。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精彩课堂导入的4个技巧。

1,借力考古文物,设置悬念对历史考古的有效利用,不仅能重塑历史情境,而且能让悬念具有生动的画面感,更符合初中学生探究的兴趣。实例:《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导入时,出示两件宋代瓷枕。

2,叫板教材权威,颠覆悬念教材是学习的权威,从叫板教材入手,这种导入悬念效果无疑是震撼的。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可能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奔赴朝鲜前线。

因为当时这首歌曲还没有诞生。权威的课本居然会出错?此时学生的好奇已被激起,想了解这场战争的兴趣也十足,此刻新授,恰到好处。

3,精设驱动问题,升级悬念一副图片、一段文字未必就能造出悬念,但如果老师对此进行驱动性问题设计,让悬念在问题探究中升级,便能起到理想的导入效果。

4,重视细节信息,勾勒悬念悬念的魅力在于对蛛丝马迹的考据中渐入真相,从细节入手,通过对细节的观察、解读、想 象、推理,最终获得真实历史信息,这正是学习入心、渐入佳境的历程。

❺ 如何新颖的介绍历史

我觉得应该也可以讲一个故事一样的,就像现在的一些电视剧一样,不过就是不要像电视剧里面虚构就行了,可以讲一个故事,像司马迁那样讲就行,里面的历史虽然看起来是历史,但是更多的文学性方面也是很丰富的,所以我觉得像讲一个故事一样,讲历史就行。

❻ 怎样描述一个地方的历史或者有哪些方面

地方的历史沿革,世家望族,以及名人后裔的定居。人文掌故,列出出生此地或活动于此地的历史名人,以及他们所留下的遗迹或传闻。有特色的传世工艺。地方气候及主要农产品。等。

❼ 中国历史简介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0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初期,日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在中国战场上是屡打胜仗,以至于狂妄到三个月就可灭亡中国。但是不久之后,日军就遇到了此后一直让他们心惊胆颤的对手——桂军,以至于后来的日军指挥官一看到穿着黄色军服的桂军就头疼不已。

1938年,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全民族的抗战情绪空前高涨,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真正让日军对桂军惧怕的还是桂林保卫战。

桂林保卫战日军出动了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多架飞机,大量重炮。反观桂林守军却只有第一三一师1万2千余人,加上后来从桂林各地自参加战斗的民团,总兵力不足2万人。他们没有飞机,没有坦克,只有火炮22门。此战桂林守军1万9千余中,1万2千人战死,其余7000多人因日军释放毒气昏迷而被俘虏。

虽然最终日军还是攻下了桂林,但是他们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根据日军后来递交给大本营的报告,日军此役阵亡一万三千九百多人,伤一万九千一百多人,失踪三百多人。

几十年后,很多日本老兵回忆当年的侵华战争一直认为在中国经历的最残酷的战役就是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甚至日军在战史里这样评价道:“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❽ 美国、日本、韩国是如何介绍中国历史的

对于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其他国家又是怎样的描述与介绍呢?笔者就举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为例,带大家走进不同国度对中国历史的描述,真的是只有对比过后,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伤害程度。

一、美国

对于美国在介绍中国历史的过程中,立场还算比较中立,所描述的历史也还算比较公允。美国对于中国的古历史是十分重视的,在其课本中关于中国历史知识,就占据9章节的内容,从夏朝一直到清朝这些历史朝代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里面的内容涉及面也十分的全面。不过他们的历史课本跟咱们的相差并不大,都是对重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美国的历史课本当中,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点就是他们在描述中国的历史事件或者某一发明,都不会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历史典籍是怎么记载的,他们就会按照上面的来进行描述,对于内容部分从来不进行添油加醋,保持着原汁原味。第二点就是他们在介绍到某一朝代有什么发明或者创举时,他们会将这种技术与现代有多大的影响结合在一起。

比如讲到这个针灸拔罐,如今在欧美却十分受欢迎,连有一些奥运健将都进行拔罐。说到中国的印刷术、瓷器、火药等等都会阐述一下对于如今生活的一些影响等等,甚至还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哪些是受它们的影响才会变成如今这样,很是注重学生把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灵活运用。

二、日本

众所周知,日本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十分敬畏中国的,对于古代中国的朝代是十分崇敬的。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历史书上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十分的推崇。对于秦始皇修筑长城、两汉文化、隋朝的科举制,还有什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等重要的历史贡献,讲解的都是十分详细,对于这些贡献也是阐述的十分公正客观。

就比如说唐朝的时候,他们向唐朝皇帝朝贡的时候,都会自称倭国,就像“倭使者向大唐敬献”之类的,对于大唐直呼他们倭人丝毫不在意。就连说到一些印刷术等科技创举都会很公正的承认日本和高丽都是从中国学习回国的。

只不过日本在讲述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之前的良好形象全部毁灭了。对于清朝和民国他们通常会用一些“腐败、无能、软弱”等等一些词语来形容。在谈到二战或侵华战争这段历史,那日本就将不要脸的特技展现到了巅峰时刻,直接将自己阐述成了一位受害者,对于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概而过,拒不承认当年的侵华战争杀害无辜老百姓。

三、韩国

说到韩国,那估计不少人都直接站起来拍桌子说这一个极度无耻的国家,那么他们历史书是怎么突显自己的呢?首先他们在讲述中国历史的时候,往往都不会单独来阐述,而是放在了整个亚洲这个大环境下,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想办法来突显自己在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打比方说,日本是说从中国学习到的先进技术,那么韩国就会把这先进技术描述成是与中国一起努力才创造出来的,并且还要在强调一下日本学去的技术在他们国家有深远的影响。更让人无语的则是,韩国也是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主观的去改变并歪曲对历史的解读。曾经就把中国的东北地区硬是歪曲说成是古朝鲜的固有领土;再说到杨广和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将杨广征讨说成了是入侵并且都是以失败告终;而李世民征讨的时候,直接说成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下,李世民的无能指挥最终抵抗住了他们的入侵行为。

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曾为了帮助朝鲜抵抗日本的侵略,直接动用了全国的力量长途跋涉的去支援朝鲜,最终击败了丰臣秀吉,韩国却将明朝的功劳描述到最小化,把李舜臣等人的功劳无限扩大化,说得好像明朝过去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而清朝更是为了保护朝鲜,不得不与日本展开了甲午战争,没想到到最后韩国却将清朝定义为一个“侵略国家”与“霸权主国”。(喜欢这篇文章的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笔者在此先感谢大家啦)

❾ 如何简要的描述中国历史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 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❿ 100字介绍中国历史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0)如何介绍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

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阅读全文

与如何介绍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