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一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道理,把历史当成最好的老师。
二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进程,客观地看待历史。
三是要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老实地遵循历史规律。
Ⅱ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
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除了熟读自身历史学家的着作外,还需多阅读国外人对本国的编写历史教材.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对事件是承认和纪录的. 不同点在于站在那个立场上看问题.比如说有一个统治阶级屠杀了很多平民的事例. 有的历史学家倾向与统治者,那么便会将统治者的对立面描写的邪恶,无知或先错在先, 有的历史学家是立场则在平民阶层, 那么他就会将统治阶层描写的很糟糕.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屠杀{没有任何褒贬,就是大规模杀人事件,是行为意识范畴}是存在的, 但是原因可能不竟相同. 你要是想找到真正的原因,没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恐怕很难.
另外,国家在日本问题上,是有政治意识的. 民族情绪是个双刃刀,当国内需要转移群众注意力时,就会把日本问题扯出来, 当群众快失去控制时,便会努力安抚,倡导和平.
这次法国事件, 民族情绪可以说是中国的软实力重要力量. 这当然也牢牢的控制在政府手里, 他的新闻媒介充当着帮手.
所以,你不必太担心. 努力的生活吧...
Ⅲ 对于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我们要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这是常听到的关于今人对前人的看法。
做历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到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愤青,“恨国主义者”,拉帮结派者。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明粉,清粉等。
其实,历史是需要讨论的,因为即使是专家学者,他也没有亲身经历任何一段历史。理论上,对于历史事件,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之所以我们看到的书本都是一样的,是因为基于一个大多数人的共识!
不过网络时代,请善用网络,不要让网络用了你,不管是内部来的还是外部来的。
而且我坚信一点,绝对中立的,沉默的人,永远是大多数。
所有事物都需要反对意见。但是只是为了反对去反对,为了赞成去赞成,以此拉帮结派,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Ⅳ 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
通常人们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只能说明过去,所以没有必要纠缠于历史,把历史问题看得太严重了。这十分不妥。
历史所载都是旧东西,但怎样记载、怎样看待旧问题,却反映着当代人们的思想与立场。不同的人,将运用不同的手段,选取不同的题材去述说历史、编写历史。历史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活动,也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同时,必须正视,正如那位影响深远的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所言:“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才能使人类研究过去的事实”(转引自《人心中的历史》第143页)。所以,他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研究历史总是现实现刻的思想活动;二、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三、历史是按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见《人心中的历史》第144页)。既然如此,就不难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了。
Ⅳ 我们该怎样理性地看待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对于历史上的是非对错我们要以一个,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观始终都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无论胜利之前做过什么只要它他最后获得了胜利那么他所做过的一切都对的,都是正确的他所代表的永远是正义的一方。而失败者无论之前他做过什么好事或是有益的事情。在胜利者看来那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所做的,失败者永远代表者非正义的一方。正是由于这种狭隘和偏激的历史观点使我们不能正确的看待历史上许多人物和事件的真实一面。无论任何人或是事只有在他结束或死亡若干年后人们对于他盖棺论那才是真实的也是可信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物的好坏要以实践来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绝对不是用嘴巴或是书能够真实评价的。
Ⅵ 如何看待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一般的理解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但这种理解就广泛了,无从了解和看待了,因而,无特定指个人,那就是指人类的历史了;我是中国人,对中国的历史自然比外国的历史了解,就以中国的正史来谈谈个人的看法吧!
(二)历史的来源
人类从有了自我意识,就对人类自身的过住感兴趣,原本口口相传,但容易遗失或变异;人类为了记住历史,用到了结绳和符号,之后,发展成文字;当中国发展到部落联盟或邦国时,为了记录历史,就指定专人负责。
如上所述,史书会因作者的主观及误差而失真,减少了史书的可信度,但历史的主要事实是不会轻易出错的;如朝代丶帝王丶战争丶重要事件等,有误差的主要是事实的描述等,当然,也不排除前者因历史久远而记错的可能,在有其他的史料的印证下,易于修正;在没有其他史料的印证情况下,只有先相信,有史总比无史好。
(六)看待历史
对历史真实性的研究,那是由历史学专业人士研究的事了,作为普通人,还是依史书和专业人士研究和考证的结果来了解历史了;而不能凭空意断、或看些地滩文学丶网文,依自己的想象来取舍丶看待历史。
历史是有其客观性和逻辑的关联性而存在的,是受当时的人的识影响的,还受文化传统丶社会状态及周边环境等多重影响的;不是由个人的意淫所能改变的。
学习和了解历史要客观,只有客观的历史对我们才有价值,才会做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言行。不客观或意断的历史,会误导人做出错误的结论,进而会有错误的思想丶错误的言行。
Ⅶ 历史是什么,我们怎样看待历史
通常人们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只能说明过去,所以没有必要纠缠于历史,把历史问题看得太严重了。这十分不妥。
历史所载都是旧东西,但怎样记载、怎样看待旧问题,却反映着当代人们的思想与立场。不同的人,将运用不同的手段,选取不同的题材去述说历史、编写历史。历史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活动,也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同时,必须正视,正如那位影响深远的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所言:“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才能使人类研究过去的事实”(转引自《人心中的历史》第143页)。所以,他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研究历史总是现实现刻的思想活动;二、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三、历史是按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见《人心中的历史》第144页)。既然如此,就不难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了。
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历史影响着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我们。当前,为什么日本国内会从上至下刮起一股历史的“翻案风”呢?为什么政府同意修改历史教科书、公然同意篡改历史呢?为什么极右势力疯狂叫嚣,要为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鸣不平呢?为什么不少人热衷于参拜,热衷于“战败日”的祭鬼活动呢?说穿了,他们不只想改写历史,立足点是要改变现实。怎样对待历史,将决定其未来的走向。弄得不好,历史将在现实中重演,日本很有可能走上历史的老路。这并非危言耸听。
应当承认:很多日本人参与以上活动是出于无知,出于凑热闹,出于认识不清,甚至是怀有善良的意愿,或是仅仅出于对亲人的缅怀。这次日本政府为了体现善意,花费巨资邀请千名中国学生去日参观,从青少年一代抓起,以改善日中关系,这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必须指出:若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仍将误导国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改变日本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对历史认识的不一致,只能导致人们现实活动的不一致,并很可能促使矛盾向对立和冲突的方向发展。
作为国家政府,应当想方设法凝聚人心、保护积极因素、振奋民族精神、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上去做,才站得住脚,才是对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日本人有许多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点和长处,值得他国人民、当然包括中国人民去学习和借鉴。一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为什么能在二战中发挥出那么巨大的威力与能量?为什么在历史上能外拒强敌入侵,并在近代多次打败中国甚至打败俄国等大国?为什么二战之后不长时间,就能在一座废墟之上创造出经济奇迹?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日本人的优点与长处。但是,日本人最突出的短处是:讲团结而忽视理智,顽强奋斗有余但容易走上极端。从而使得日本人成于斯亦困于斯,命乖运蹇。
其实,不管对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别的,而是要有理智。而有无理智的第一要素,不是聪明与否,而是懂不懂事。所谓懂事,就是要明辨是非曲直,能以变应变。笔者看过不少日本小说和电视剧,发现一个问题,不少日本人就显得不够懂事。只要是上级说的,就盲目服从、不折不扣地照办;只要对集体有利,就不管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去坚决维护;只要自己认定了目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以赴而奋斗;甚至于只听亲友等“圈内人”的意见,对外一概排斥,管它是黑是白,有理无理……这怎么行呢?即使有时应该这样,但效果值得怀疑。中国人为人处事的特点是注重讲理,以理服人。古人就强调,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即使是上级的指示,若有不当之处,也应善意指出;当时应该服从,但事后应该提出。这样的话,效率可能差些,但效果可能好些。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人人具有理智,按理智行事,防止犯大的错误,避免走向错误的深渊。
联想到日方的那些做法,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那是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吗?那是理智的做法还是在一意孤行?对历史都敢肆意捏造,那怎能培育正确的民族意识?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想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其结果怎能防止再次形成一种令人生畏的邪恶力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是一门展示当代人们所想、所做、所求的心理活动的学问,也是一门揭示人们将会做什么、怎样做的行为科学的学问。
日本人必须明白:理智比什么都重要,唯有理智地对待历史,才能理智地对待现实;唯有推崇理智,才能完善国民的个性,避免由顽强转向顽固,再转向野蛮;唯有弘扬理智,正视历史,才能宽慰周边国家,并使世界人民放心。
各人都有各人心中的历史。但谁的认识正确,这不能由各人自己去决定。真理只有一个,事实胜于雄辩。大家都接受真理,直面事实,才能统一认识,避免矛盾的对立与冲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现实。所以,强调要正确地认识历史、对待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对待现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未来、把握未来。
人类已进入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一切
Ⅷ 如何树立正确历史观
树立正确历史观,关键是坚持唯物史观。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我们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史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理性客观,才是坚持唯物史观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8)如何看待正确的历史扩展阅读:
坚持唯物史观,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昧于表象不明大势,或囿于一隅不顾全局,这些都是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表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产生全球性影响,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中国方案。事实证明,历史并未终结。
Ⅸ 我们应要怎样对待历史
应该怎样对待历史,首先要做到客观,历史包含了很多信息,需要静下心,不被情绪和想象左右,跳出这个局,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个整体,这样就清晰多了,自己能获取的收获就变得很多了。
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待历史,如果没有公义道德之心,是有点危险的。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会看到事情的真相,不会对别人的说教一股脑接受,而是多了种怀疑精神,做自己思维的主人。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记载了我们从过去到现在的历程,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就像不知道父母是谁的孩子一样,我们要客观、有判断力,去聆听那一个个悠久的故事。
(9)如何看待正确的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必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人类社会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Ⅹ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不管是看影视剧也好,读一些小说也好,或者是本来就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看了很多历史相关的书籍。其实一个人要想形成正确的评价历史是比较难的,因为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感情、思想,都是不可控制的,而正确的评价历史就是需要我们放下自己个人的情感,用一个完全客观的视角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处去看之前的人和事,无关乎对错或者喜恶。
首先要做的就是多读书,尽可能读不同门类的书,自然科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唐诗宋词,散文,经济学,法律等等等等。
人如果只读自己喜欢那一类型的书就容易偏执,如果你真的能静下心来读几本哲学的书,境界绝对会有所提升。所以我们要多方位的去看书,你会发现其实一件事情,自然科学可以解释,社会科学也可以解释,经济学也可以解释,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很多事换个角度和方法来看,都会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觉,逐渐的就没有那么多的个人情感参杂在其中了。
有时候会突然发现,之前自己觉得厌恶的事情自己也都能理解了,比如之前看到慈禧太后卖国求荣还杀变法人士,觉得面目可憎,实在该死。但是人本来就是自私的动物,人性中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天性,这件事本来又是没有错的。
这并不矛盾,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你可以把自己最讨厌的历史人物拿出来去分析一下,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的做法放在另一个角度很好理解。
其次要摆正自己位置,就拿我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什么都不是,相比之下,那些史书上但凡能提一下名字的人都已经是是非常的了不起了。历史的长河一直不停的奔流,之前有几十亿年,之后还有更长的时间,送走无数的人和事,我们每个个体也不过就是几十年光阴,沧海一粟都是高抬我们自己。
再说说我们每天办的事情,都是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中的,我们要赚钱,要结婚,要生孩子,要娱乐......这都是早就设定好的,从人类文明的开始就是这样的,现在多的只不过是一些手段而已,而实现这些的手段越是高端,我们被社会的束缚也就越来越厉害。
摆正了自己这个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姿态,放下了那些你主观里的自以为是,什么改变世界,什么寻求自由,什么决不妥协,也就是自己想想。主观削弱,客观才能加强,其实所有人都和你一样,都是这条河流中转瞬即逝的,你的行为可以用来分析一部分相似的行为,不用再给历史人物套个光环,或者泼盆脏水,那么你在读史书时也是轻松愉悦的。
我们总喜欢搞一些个人崇拜,好像总要找一个偶像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的类型,其实当有一天你没有偶像了,你才是成熟了,不论那个时候你多大年纪。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抄来的话:成功只有一个,用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