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怎么看“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在过去5000年中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度也是世界的中心,只可惜由于狂妄无知,使得我们最终落后,历经备受屈辱的百年多,才最终崛起,而在这漫长的中国历史,西方是如何看待的中国发展的,实际上由于过去民族尊严性,加上西方百多年来的政策,使得我们认为,西方总是对我们充满歧视。
一种就是实际控制区域,而另外一部分是属于影响范围,毫无疑问,影响范围要比本身疆域大得多,另外到了明清时期以后,基本上就属于近代史部分,因此地图画的也十分相近,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情况差不多,只是略微在细节上有差异,基本上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在评价中国历史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客观。
2. 外国人怎么看待中国历史
个体差异很明显,不好概论所有老外,只能通过现在流传比较广的老外了解中国历史的高中世界历史课渠道来看下。毕竟外国人在大学选历史专业的是少数。
首先!
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在世界舞台的上的角色是零啊!
二三百页的篇幅都集中在文艺复兴和大航海!
但是讲完启蒙运动,视角就立刻投到中国上,各种黑,各种使清见闻啊,喷火兽⋯⋯之后太平天国这种放在世界上毫不起眼的时间段,都可以大书特书,然后就是各种殖民战争,义和团,最后来一个甲午中日海战⋯⋯但是!好不容易马上捱到辛亥革命,我们首创全亚洲第一共和国体的时候!视角马上又转回欧洲讲民族主义的崛起,之后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戏份就是二战中的一张图片啊!然后就是冷战,你懂得,不能说出名字的十年,各种黑⋯⋯
我觉得外国人对中国的很多误解,高中历史课要负极大的责任。
3. 看看外国人怎么看待中国历史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可以如此划分:
A)专家,研究中国历史的研究生和学者, 当然了解中国历史最深的外国,但专家在历史领域之内也有自己上场的部分,比如说明朝历史专家可能不太懂汉朝历史。
B)住在中国或其他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看过一些资料,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专家那么一个程度
C)受过良好综合教育的普通美国人,应该对中国历史了解一些重要人物和事情,因为在学校曾经学过,但对中国没有太多具体的了解。
D)除了长城,什么都不知道
4.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人说的有五千年历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5000年的历史。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历史都怀有一颗崇拜的心。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文化虽然古老,但却有很多价值。古代以来,中国生产了很多的瓷器,还有茶叶,而西方的瓷器也是效仿我们中国的。
中国经历了由古代到近代到现代的历程,在这5000年中,中国人民顽强不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中国人古代发明了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在医学方面有李时珍的文草刚木,有华佗记载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虽然很古老,但是,他却给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是比较古老的。可能对中国的认知还缺乏一定的认识。但是现代的,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是较尊崇的。学习中国的礼志信,在外国开设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语言,另外还有一些外国人在研究中国的历史。
5. 在哪能看到,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
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有一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回国以后,他把中国的历史带回了西方,西方人感叹,在中国已经创造辉煌文明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在树上摘果子吃呢。。。这是我在一部纪录片上看到的一段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我还有个美国朋友,长期在中国大学里面做志愿者,教授哲学,有一次吃饭他跟我说,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不去研究孔孟庄,这些都是世界文明的精华! 另外,世界各国都有很多历史学家对中国各个朝代进行研究,至于他们的看法,你可以网上搜搜看。
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我的观点是,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历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能忘记我们的辉煌历史。中国汉唐时期,分别把匈奴和突厥打到了西方,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这些东西老外学者都很清楚的,因此,我们理应对自己的历史自信!
6.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是什么样的
说的不错,在隋唐到明朝,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华夏汉民族是最先进的民族,但是到了今天,还是吗?我们真是对不起古人,而现在总有人骂古人什么什么,不想想今天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资格去骂?现代的文史界的所谓知识份子们,你们看清楚了,连外国人看历史都比你们要看的真一些。不要拿蒙元的成吉思汗总往自己身上贴金,不要总是不停的为满清辩护美化。
民族精神不是用来为侵略者哥功颂德的,历史只是历史,历史就应该以真实的面目见人,历史也不能和现代的少数民族相提便论。
以下是微软帝国时代的评说。
经过长久的内战,中国在隋代的开国君主领导下,于公元581年再次统一。尔后一千多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与先进的民族。由于她的地理位置与西方不相通,因此能够发展出一个独特的文化,并传播至亚洲各地。
皇帝逐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称为天子。天然的灾害和其它灾难则证明上天不再眷顾这个皇帝,经常是人民起义的正当理由。官吏都是保守的公仆,他们从地方、省、到中央各阶层,管理着大部份的政府体制。士人可以透过以儒家经典为范围的科举,来考取他们的官职。
公元618年到907年,中国由唐朝统治。中国在唐朝的统治之下,成为一个版图辽广、富裕且强大的国家。上层阶级拥有庞大的对外贸易,喜好附庸风雅。印刷术和火 药此时已经发明。唐朝在最后一百年的统治里,虽然目睹了激烈的农民***和地方将领互相征战的局面,但是皇室仍未衰亡。公元907年到960年之间,是五代时期。中国的北方被蛮族所控制,而南方却分裂为十国。后来北方有一位名叫赵匡胤的将领夺取权力,并统一南方诸国,建立宋朝。二十年后,他的继承者再度统一中国。
到了1279年,宋朝虽然只统治了中国的一小部份,却成为另一个文化顶盛的时代,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它在经济活动上(包括大型的海上贸易)也有引人注目的发展︰人口和城市都在扩展、粮食的生产速度可超越人口的增长、货币经济得到发展,工业的出口并且增加。在当时,没有一个欧洲城市的人口,可以与长安、北京、和广州相比,因为这些城市都有超过二百万以上的居民。
然而,中国令人垂涎的财富终于引致大祸,蒙古人自1206年起就开始不断地入侵。到了1279年,他们全面征服中国并迁都北京。由于蒙古征服了宋朝,并导致三千万人的死亡,宋代那些让人赞叹的经济发展也自此告终。蒙古的元朝在统一中国后恢复她在军事上的强大局面,一跃成为世界强权。中国的影响力传遍亚洲,曾经三次占有河内,并从缅甸榨取贡品,与印度、阿拉伯和波斯湾的贸易也开始发展。马可波罗就是在这段时期探访中国。
十四世纪时,自然灾害和重税引发了农民的***。一个佛教僧侣乘机冒起,成为秘密组织红巾军的领袖,反抗在北京的蒙古皇帝。在1356年,这个起义军占领了南京,并在十二年之后把蒙古人从北京赶走,然后建立明朝。明代主导了另一次文化的灿烂期,并确立了一个政治上的整体,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明代强行一个严紧的保守主义和孤立政策,不仅不鼓励变更与革新,更禁止对外旅行并且丝绸之路关闭。{这认识错了,明朝很开放,满清才保守,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海禁是因为要抗倭,后来又解禁了。多的不必多说,看史书就明白了,明七次下西洋多数是在经济贸易,而且现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南洋诸地,全是当时明朝时贸易时搬过去的居民,所以这一段话形容满清再好不过了,但是,明也有明的弱处,明亡是历史的偶然,而满清,抓住了这个机会。}
今天人们对中国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发明出来的技术(年代上通常早于西方发明或传入类似的技术。)。中国重要的发明包括罗盘、手推车、算盘、马匹的挽具、马镫、定时器、铸铁技术、钢、印刷术、纸币、火 药和稳定的方向舵等。
连外国人都认为那蒙元是外族入侵,而我们还总把成吉思想这些人当英雄来捧,我晕。不知道当时屠了数千万的中国人,现在也成了英雄,二战,日本屠中国一些人,如果留一些和族在中国,那数百年后是不是也要歌颂日本促进民族大容合。
7.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是怎样的
由于中国历史被朝廷大幅度的压缩,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是很神秘不可理解的。
就是中国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中国历史是怎样的,他们宁可更相信被外国人忽悠出来的“恐龙化石”,也不会相信中国的“龙骨化石”,更不会知道“龙骨化石”所蕴含的中国文明史的意义,这就是中国朝廷所要看到的结果。
中国的“龙骨化石”所蕴含的中国文明史的意义,是中国大陆龙的灭绝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导致了中国科学文明衍生演化的结果,关系着人类社会进程的演变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几十万年以前的中国历史证据被朝廷埋没了,就是万年的历史也被新朝廷压缩了六千年(请参照对比《新华字典》第十版与前几个版本的《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不知道出土的八千年前商朝陶器文物和万年前的竹木片文物如何解释。
因此,外国人最看不懂的是中国朝廷为何掩盖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同样也不明白大量流入外国的中国古代悠久历史文物所包含的文明历史意义。
8. 现代外国人(欧美国家)对古代中国的看法
外国人看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研究自己的历史确实有很大不同。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芮乐伟·韩森在《开放的帝国》中就向我们展示了学者眼里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
韩森精通中国古代历史,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中国历史。她当时为了记住太平天国洪秀全名字的拼音,曾揣着一张纸片不时地拿出来看。在韩森的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中国并非如我们以前所认为的是孤立、僵化的,而是开放和生机勃勃的。
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叙述,与宋同时存在的金虽然国祚短暂,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却具有关键意义。金世宗虽然禁汉姓汉服,采用多种措施维持女真文化,但后来女真人军队中汉人士兵数量甚至多过女真人。而南宋将领在公元1206年寄希望于中原汉人起兵抗金之时,汉族士大夫们却去教导女真人如何以汉法实行统治。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在哪里?韩森发现,中国人随船携带有6.3米长的航海图,图中绘有非洲和印度,并以罗盘指针度数标明两个目的地之间的航行方向。那些图中所标明的有些地名如“麻林地”即现在的肯尼亚的马林迪。因此韩森女士认为显然郑和船队是沿着更早的中国探险者所开辟的航线航行的。
芮乐伟·韩森告诉世界公元1600年以后,中国经济比欧洲更为发达。只是从公元1600年开始,中国的发展开始减退,中国的国力开始衰弱。《开放的帝国》一书到此戛然结束。也许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的黄金时代也在那刻结束了。
9. 国外史学家是怎么看待中国古代史的与中国史学家有什么分歧求精彩回答!
国外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专家有一个单独的称谓:汉学家。
一般来说,欧美等汉学家对中国历史研究不深,主要代表人物是费正清,着有《剑桥中国史》,被西方史学界誉为经典着作,不过就我们看来,很多内容,尤其是古代史部门,几乎就是面向西方普通读者的科普着作,要说有什么深度,似乎并不怎么深,倒是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很独特。
日本汉学家,以及欧美等国的华裔、亚裔汉学家对中国历史研究很深,基本上和中国本国历史研究差不多了。
要说分歧嘛,其实并不算很多。比如:
1、西方主流史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全部是由非洲发源的,几百万年历史中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史学家有些也认可这个观点,有些认为人类发源是多源,不见得全来自非洲。
2、西方史学家普遍不承认中国的夏朝,中国史学家多认为夏朝,或者至少是“先商”文明是存在的,主要的依据是二里头文化遗址。因此,西方史学界认为中国的文明史应该是3000年,而非我们说的5000年。
3、西方史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上古时期,中国和西亚交往频繁度大于我们的想象,比如中国的青铜器、陶器、雕塑都有可能深受中亚游牧民族影响,甚至认为周人可能和中亚的游牧民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但中国史学界基本不承认这一点。
4、对于元朝,即便在外国汉学家中也有争议,元朝到底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王朝,还是外来的蒙古王朝。
10. 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
压根就不了解。
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就陷入“西方中心论”中了。把自己当成天选之子了。
但看问题的角度确实不同。
比如在我国,大部分人认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清朝多明君盛世。
但在西方人看来明朝还不错,清朝比较烂。
还有就是,他们认为某些地区的独立主张是正确的,而我们认为是不可以的 。
不过这帮西方人也是玩儿的双重标准,这种事轮到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