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无论历史结局如何

历史无论历史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2-04-20 11:56:38

❶ 如何理解恩格斯历史发展的合力论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1886年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中,恩格斯初步表述了“历史合力论”这一思想。“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历史合力论”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是诸多因素交互影响、交互制约而起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第一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是除了经济发展因素外,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因素亦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产生不可低估的能动反作用。

其二,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人意志相互碰撞、汇聚融合而产生共同合力的结果。晚年的恩格斯善于用“力的平行四边形”这种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来论述无数个人意志对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按照恩格斯的观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不是某个英雄、领袖等任何一个单个人意志就能决定的结果,而是一组由无数单个人意志相互碰撞、汇聚融合而产生最大合力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也不能抹杀每个单个人意志对无数个人意志形成的最大合力的贡献。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个人,他们自己的个人意志有可能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或完全相反的,但是,他们都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因此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对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有一定的贡献。

其三.历史发展是客规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合力结果。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这就告诉我们,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总是在确定的历史前提和特定时代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在分析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各种因素中,既需要尊重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要重视个人意志的作用。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理论的当代价值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强调经济和上层建筑诸因素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并从意志合力方面详细论述了人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历史合力论”也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就是人追求和实现自己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在创造社会历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同样在当代要想推动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社会发展中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历史范畴,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及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又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一)历史主体合力论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合力和个体分力的统一,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两者的关系可以看做是主体合力和个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合力和个体分力的统一。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个体分力的统一。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是空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的征途中,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与此同时,在党的内部,全体中共党员以及党中央领导人又是一种主体合力和个体分力的关系。因此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历史主体合力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用明确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科学命题。毛泽东告诫全党:“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是毛泽东对历史主体合力论的科学诠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群众的力量在建设中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相维进发,在改革创新中书写灿烂篇章。

❷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论“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两观点
——唯物史观
以马哲思想看,时势造英雄是说一个英雄的出现是由他当时所处的社会客观环境造成的,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反之,英雄造时势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夸大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时势就是指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时势造英雄便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社会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作用的制约性。任何历史人物,包括杰出人物都是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趋势形成的特定环境中涌现出来并从事其活动的,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而一定时期内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时势”,社会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制约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时势造英雄”。另外,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都具有阶级的制约性。每一个历史人物,一般地说,都是一定的阶级的代表。所以,历史人物就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局限性。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任务成熟了,就需要有人提出并组织完成它,历史人物就应运而生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另外,历史人物的出现又带有偶然性。某一历史人物恰巧在某时某地产生而不是在彼时彼地产生;是这个人成了历史人物,而不是另一个人成了历史物,又是偶然的,但这一偶然却是历史发展必然的体现。
所谓“时势造英雄”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时势召唤英雄。第二,时势锻炼英雄。第三,时势筛选英雄。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人类社会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小平同志曾说:“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此话一出之后的十年,整个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苏东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巨变。两大阵营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的暂时结束说明了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这个新纪元中,各大主要国家不再如过去那样为随时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与核战争忧虑和忙碌。代替这个的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国际环境。中国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前的革命浪潮一去不知何时才会回来。中国的选择是顺应了新的国际环境发展的选择,也是建立在苏东集团负面影响之上的无奈选择。总的来说,又是一种符合唯物史观发展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不是以和平代替斗争,是以和平争取斗争的实力。
毫无疑问,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是历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❸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

你我都是不能改变剧情的npc

❹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有:

1.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索历史创造者问题。

2.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唯物史观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4)历史无论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唯物史观的意义

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

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

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

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❺ 有关历史的名言警句

有关历史的名言
1、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2、历史着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科林伍德(英)《自传》
3、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阿克顿(英)
4、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5、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到了另一个房间。——列宁
6、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现代)《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7、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泰戈尔(印度)《飞鸟集》
8、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荷)《在历史中遭遇》
9、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笑面人》
10、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中)《艺术创造工程》
11、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12、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恩格斯
13、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14、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高尔基(苏)《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5、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
16、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休谟(英)《论历史研究》
17、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清)《吉鸿昌》
19、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汤因比(英)《汤因比论汤因比》
20、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的……——高尔基(苏)《克里姆?萨姆金的一家》
21、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桑塔亚
22、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波普(英)《公开社会及其敌人》
23、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李维(古罗马)《罗驶》
24、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罗曼·罗兰(法)《母与子》
25、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卡尔·贝克(美)《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26、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27、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卡尔·贝克(美)《现代西方历史学文选》
28、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清)《默觚?治篇五》
29、夫史者,所以记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瘅恶,而为法戒于万世,是故圣人之经纶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惟有史以维之也。——戴名世《南山集·史论》
30、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雨果(法)《悲惨世界》
31、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雅斯贝尔斯(德)《人的历史》
32、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就没有立足之地。——伏尔泰(法)《天真汉》
33、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许慎《说文解字》
34、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赵鑫珊(中)《哲学与当代世界》
35、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大戴礼记?保傅》
36、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雅斯贝尔斯(德)《人的历史》
37、历史有如悲剧,要没有情欲、罪恶、灾难,在其中掀风作浪,就会显得毫无生气,令人生厌。 ——伏尔泰(法)《天真汉》
38、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39、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高尔基(苏)《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40、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克罗齐(意)《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41、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42、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们的缘故。——克罗齐(意)《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43、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恩格斯
44、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班固(汉)《汉书?京房传》、即使是天才人物,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是一首好诗。 ——鲁迅
45、撰写历史是摆脱过去的一种方式。——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46、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 ——鲁迅
47、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法国历史哲学家)
48、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www.lz13.cn)——管子(战国)《管子?形势》
49、历史会重演。——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
50、历史是严峻的。历史并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古华(中)《芙蓉镇?人情?鬼情》
51、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马克·布洛赫
52、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巴尔扎克(法)《幻灭》
53、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54、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玩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进行工作的历史。——寺田寅彦(日)《科学家与头脑》
55、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机遇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阿伦·尼文斯(美)《历史学导论》
5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神圣家族》
57、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罗素(英)《自由与组织》
58、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西塞罗
59、历史家的任务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假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够接受的。——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60、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克罗齐(意)《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61、历史学家不能容许历史学这门学科堕落到这种地步,以致于捏造的历史成为宣传政治神话的工具。——落米拉·塔帕尔(印度)《教派主义与印度史的撰写》
62、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恩格斯
63、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63+、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范文澜(中)《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65、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中)《中国历史的翻案》
66、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马克思(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7、历史有三种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68、不论当什么家,有了必要的历史知识,有百益而无一害。——任继愈(中)《爱祖国是学习的真正动力》
69、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米·左琴科(苏)《一本浅蓝色的书》
70、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廖沫沙(中)《廖沫沙近作选?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71、一方面,历史指的是事件,即人类事件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指历史的事实报道,即历史学家所从事的探究和做的记事。——路易斯·奥·明克(英国)
72、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莫洛亚(法)《书卷长留伴一生》
73、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菲利浦?古德利尔(英)《龙套与超人》
74、历史是不能容纳谎言的。——唐·(中)《只是过剩》
75、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吴晗(中)《学习集?论历史知识的普及》
76、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为根据,这正如一种新的爱情不能和旧的爱情一样。——胡也频(中)《到莫斯科去》
77、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
78、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老舍(中)《四世同堂》
79、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科林伍德(英)《历史的观念》
80、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乔万尼奥里(意)《斯巴达克思》
81、语言实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简直成了一种符咒,只要轻轻吐出,就能托起一个湮没的天地,开启一道生命的闸门。——余秋雨
82、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
83、凡是能够在一个朝代中分清楚谁在低声说话,而且听得见他在统治者耳边低声说些什么,有这种能耐的人就是真正的历史家。——雨果(法)《笑面人》
8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汉)《报任少卿书》
85、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赫尔巴特
86、只有传记是真实的历史。——卡莱尔(英)《新闻评论》
87、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88、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旧唐书·刘子玄传》
88+、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廖沫沙(中)《廖沫沙近作选?关于我在三十年代写的两篇杂文》
90、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
91、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民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而其任可得而称也。——《南齐书·序》
92、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 ——洛夫
93、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亨利―伊雷内·马鲁(法)《历史如同知识》
94、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❻ 列宁说:历史都是殊途同归的,就是无论中间有怎样的变数,历史的发展不会改变。那么即便鸿门宴的结局真的

列宁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历史总体的趋势是发展的,进步的。但是可能推进这种发展和进步的途径和方法不经相同。鸿门宴的结局不管如何改变,历史都是向着封建社会在发展,向着多民族的融合在发展,向着人民获得更多QUAN LI和ZI YOU的方向在发展。话说这么像历史,不知道扯得对不对,只供参考!

❼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有什么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英雄史观的产生的根源:
1、认识根源。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2、社会历史根源。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3、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告诉我们,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或者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力量中,既存在着符合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它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做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称为“普通个人”。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有些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做具体分析。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的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❽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己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面对许多按不

这其实是一道选择题,我记得当时有四个选项,洋务运动,义和团,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答案是辛亥革命,因为这一时期矛盾最多,各个势力参杂最多,近代化发展但缓慢,最和题意,不懂问

❾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

恩格斯
有史以来,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恩格斯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而能否发现这些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更取决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和方法。

阅读全文

与历史无论历史结局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