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2.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3.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珍惜,有利于增强党的历史自信。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国梦。
⑵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
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历史总是前后自然联系的,不能任意选择,更不能人为割断。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
1、如果没有一九七八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
同时,如果没有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2、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
⑶ 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
(1)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2)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
(2)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3)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三、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珍惜,有利于增强党的历史自信
(2)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国梦
⑷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历史时期
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也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
新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础上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表明,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不能否定的。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
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是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而开始的新的伟大历史进军。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还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党曾经号召学习苏联经验,但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实践探索,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毋庸讳言,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也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
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是党的探索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
也就是说,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那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于“文化大革命”前的错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经作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
对于“文化大革命”,“历史决议”更是从根本上作出彻底否定的明确结论,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的。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同毛泽东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基本点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
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