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高三如何学好历史

高三如何学好历史

发布时间:2022-04-21 12:11:37

‘壹’ 高三了!怎么样才能学好历史呀!都说历史有规律 ~

最好是按照历史年鉴记忆
首先根据教材内容,熟记某个地区的历史进程。比如中国,最初是史前的三皇五帝,传到禹,禹传位启,建立夏朝,开启家天下。然后商、周,周又分西东二周,以平王东迁为界,东周可分春秋和战国、秦、汉。。。。。。明、清、民国、新中国。
然后跟随历史年鉴的进度,熟记发生在某个朝代某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比如韩赵魏三家分晋,东周进入战国时期;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楚汉争霸时有鸿门宴、四面楚歌等事件;汉朝初期有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讨伐匈奴,涌现了卫青、霍去病等人物,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霍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21年7月党的一大,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一直到现代
这是某个地区的纵向记忆。还要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横向记忆。
比如汉武帝时代,正值欧洲罗马共和国走向末期;罗马帝国灭亡时,中国正值南北朝;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时,中国明朝即将灭亡;清朝经过二鸦,进行洋务运动时,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等,可以有效加深记忆。
以上只是历史的基本功。需要花时间去记忆,但不要嫌麻烦。教材由于篇幅,都是跳跃的,很不连贯,很多人只看教材,结果对历史是一知半解的。估计楼主你就是这种情况。我就是按这种方法学历史的,我是理科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满分。
掌握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年鉴,再来看教材,你会发现教材很容易就看懂。
然后就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主要是用于考试时的简答题,这都是有套路的。当遇到“某个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后果”之类的问题,都可以套用“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至少4个方面进行回答。
比如很常见的,甲午战争造成了哪些影响。就可以这样作答:
政治上,动摇了清廷统治根基,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句话是万金油,晚清中国所有屈辱性事件都可以套用这句话),但促使中国革命者的觉醒/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甲午战争以后,辛亥革命前的所有屈辱性事件可套用),直接导致了公车上书,进而引发了维新变法运动,同时日本开始强势崛起;
经济上,战争赔款使中国经济元气大伤,极大的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末所有赔款的事件可套用)
军事上,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使中国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遭受沉重打击,难以抵御列强侵略(句式可套用,事件主体变一下)
文化上,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前往日本,探究日本强大的原因,开始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检验可以看看《世界通史》这套书

‘贰’ 高三历史怎么学好

猿辅导 唐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020暑假班(高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提取码: sfg5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叁’ 高三历史怎么学,急啊

猿辅导 唐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020暑假班(高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提取码: sfg5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肆’ 高三了,怎样有效学习历史

高三历史 猿辅导 王晓明 2020寒假班(完结) 含丰富资料(超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zdo5BLu7NLqKCYDWe4d-yQ

提取码: n7bk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伍’ 高三党了,我历史不好,要怎么学好历史呢

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我们常说,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当然,这四种习惯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也都是实用的,只不过对历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历史教师更要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二、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历史学习一定要提高历史教科书的阅读能力。学生往往是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是很难学好历史的。历史阅读要全面、仔细,要提高阅读能力,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历史阅读指导,甚至要用学语文的方法去学历史。(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高一历史“说明”中提到:“高中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习的全面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好的合格的毕业生。”这段话,让我们明确高中历史学习的目的,积极的心态,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当然,“新课标”对历史学习目的另有表述。(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历史课文是以章节体系编排,每一章构成一个单元,体现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本册历史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纵横对比,融会贯通。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编写的,阅读目录可以对该专题有个立体的了解。(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高中章节导言主要是介绍国内国际背景和主要线索。导言是高度概括浓缩的语言,读导言也是便于从宏观上了解这一章或内容,明确该章大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和系统的历史感。常读导言还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每节正文1200—1300字,显然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每节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每节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高中学习,尤其要分析历史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读正文,要注意领会理论性的表述和历史结论性的论语。正文的阅读应带着问题去研读。如“鸦片战争”这一节,要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在课文正文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小字每课时也有1000字左右,学生学习最易忽视。小字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却可丰富历史知识,开拓视野。有些小字是较高的理论分析,对我们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维有很大帮助,如《中国近代史》下册第9页有关“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形成。一些注释,除了扫清文字障碍处,还介绍某些学术观点,也不妨阅读一下,以启发思考,拓展思维。更何况,小字、注释,文字生动,引人入胜,可以激发我们学史的兴趣。(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高中每节材料1—2条材料阅读,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还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如洋务运动一节引用曾国藩话:“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认识他办洋务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至于“勤远略”,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材料的阅读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要结合课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古人治史,尚且“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要结合地图。课文本身有地图,另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边读史书,边对照地图。如有些地图是战争形势图,体现战争动态过程,结合地图用彩笔勾勒,了解战争的经过,结果,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近些年高考历史试题加大考查历史地图的比重。学生学习历史最忽视读图,所以要格外重视。(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高中历史每节里的图画4—6幅,课前还有约20幅彩图,此外还有些表格。这些图画有历史人物画,遗址图以及历史场景等。多读图画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使新学的历史知识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厚。这些图画不少还是艺术精品,可以给我们以美感。(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课后的大事年表要反复读,每章节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记。只有记住年代,才能对庞杂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学生最怕记年代,因此要探究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力。以上只是要求历史阅读要全面,要到位。而历史阅读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总结。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准)——理解(深)——见解(新)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历史学习三步曲。这三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便于进行高效、系统而有趣味地历史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三步曲”,取得较好的效果。“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因此,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诸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如“鸦片战争”一节,我们就要了解战争的过程:战争的起止年代、作战双方、战争路线和阶段、重要的反抗斗争、主要人物等。“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如“鸦片战争”我们就要思考: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吗?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我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仍以“鸦片战争”为例,我们要从战争的成败得失获得见解、启迪:落后就要挨打;政治腐败必然导致军事失败;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是新兴资本主义的对手;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了解——理解——见解”这三步是联结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对高中生而言,“了解”不可或缺,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历史课的“预习”也应属于“了解”这一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历史学习的关键,体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课堂历史学习主要是“理解”这一步。而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目的所在,其要求较高,要培养创造思维,加强理论学习。“见解”这一步还应延伸到课外。如研究性学习中的历史考察、历史采访、历史辩论等都不会局限在课内。“历史学习三步曲” 要求历史学习要由粗读到细读,由宏观把握到微观掌握,由封闭式孤立学习到开放式合作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到主体性探究式学习等。还要求把历史学习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综合化的特点。四.总结记忆方法,减轻学习负担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1)浓缩法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如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南昌起义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2)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把握特征增进记忆。如“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其中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是相同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前途、革命结果是不同的。通过比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种比较,不仅要前后对照,古今比较,还要中外联系比较,如“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得失的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历史学习一定要形成比较的意识,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3)图示法图示法是老师教学板书经常使用的方法。历史学习使用图示法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记忆变得轻松。如毛泽东论持久战可设计如下图示(略):(4)制表法:把相似易混的历史知识通过制表的方法掌握。如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可按照“背景、时间、内容、特点、作用”等几个方面去掌握。制表法和比较法有所不同。比较法是要求比较异同,找出规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掌握。(5)历史年代速记法:历史年代的记忆只要动脑,也是有法可循。或连续记忆,或间隔记忆,或谐音记忆,或数字重叠记忆,或中外对比记忆等等。如1771年可谐音“一起起义”。如“1919年”、“1818年”属于数字重叠,等。总之,历史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纲要信号记忆法,讨论辩论记忆法,重复朗读记忆法等等。这就需要同学在学习中认真总结。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提高记忆力不仅可以改善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而且还会可以增强自信心。中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所记忆的知识最为牢固,甚至可以终身不忘,因此同学们应加强记忆,快乐记忆,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五.历史复习四步法: 史实—史通—史论—史感历史课如何复习,向来是老师学生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单纯的强化训练,未免枯燥;一味的读书背记,难免单调。我们探索出历史复习四步法,即“史实→史通→史论→史感”。具体而言,即以章为一个复习单元,以训练为主线,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四个步骤,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形成系统的历史时空观,并让历史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如“国共十年对峙”这一章,可以概括三条线索,即:国共两党由对峙对抗到合作和平;中日民族矛盾由不断上升到形成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跨越两章内容,涉及两个阶段十件大事。历史复习的第二步显然比第一步要求要高,要放宽历史视野,善于纵横联系,这就要求历史复习不能支离破碎,要有通概的眼光。老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历史科《考试说明》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明确提出“史论结合”,这就要求历史阐释时要论从史出,立论鲜明,要把基本的理论观点溶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评价之中,既不能把理论像标签样贴在史事上,也不能理论加史事搞成拼盘状。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历史复习四步法是复习时大致的四个步骤,这四步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要割裂开来,要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史实”是前提,是基础。主要是掌握记忆的方法,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复习时要求准确全面。“史通”、“史论”是核心,是关键,突出体现出历史系统复习要求,要善于联系比较,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尤其要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复习时要求深刻系统。“史感”是历史学习、复习的终极目的,是逐渐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总之,历史学习、复习中有意识形成这四个步骤,会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科能力,增加学习历史的乐趣.六.开发历史资源,提高治史能力历史学习不可只停留在课堂,也不可拘泥于课本。而要把视野引向家庭、社区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历史遗存等丰富的历史资源。还要充分挖掘乡土教材的历史内涵,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总之,要拓展历史学习的空间,把学校历史教育与社会历史生活紧密相联,实行开放性学习.上海教科院付院长顾泠沅教授曾讲到:“听到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历史学习,要求同学就某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考查,筛选甄别,撰写历史小论文或历史考察报告。还可以组织历史辩论会,重大事件纪念演讲会,历史题材的邮品、图片展等。还可以开展“我的家庭历史”的调查活动。

‘陆’ 怎样学好历史高三了

觉得~~学好高三的历史,一定要串好线索,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就必须有三条大的线索。老师讲课的时候一般也是按照线索来说的,只是可能没有明确的说出来而已,你自己要试着去串,把事件都串好,发展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有个整体的把握了。这是基础。接下来就是重点事件的分析了,起因,过程,意义,都要记忆,而且在前面你串的线的基础上,分析前后事件的联系,依此类推的,历史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细节也要注意,如果是全国卷的话,如果是当地出题的话,很可能考法不同,看一些往年的考题,总结出题和参考答案给出的解题规律。。

‘柒’ 高三开始学历史怎么才能学好

学好历史,关键是事件的时间、背景、内容、影响。将其融为一体则可应万变!
时间:画出时间轴,将社会变化与发生事件全部标明;
背景:所谓背景就是当时的社会变化;
内容:内容的记忆则是很简单,将其看成是一篇篇的小故事,用心读几遍就没有问题的!
影响:说到影响就要联系事件的全部,甚至是与其它的事件也有一定的联系,记忆影响,不仅要从宏观入手,还要考虑其微观意义,全面把握!
最后,将多个事件像电影一样在眼前记上几遍,那么,你眼前的这一幅时间坐标图便是你记忆历史的钥匙!
预祝你的历史成绩名列前茅

‘捌’ 高三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及其资料

高三历史 猿辅导 王晓明 2020寒假班(完结) 含丰富资料(超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zdo5BLu7NLqKCYDWe4d-yQ

提取码: n7bk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玖’ 高三学生需要怎么样掌握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呢

历史课程包罗万象,纵贯古今,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充满学习趣味的同时,也因为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要想记忆清楚也会困难重重。高三学生需要掌握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克服记忆的困难,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分类记忆

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可以能帮助记忆。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可以从发生的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事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规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很多,根源是腐朽的封建政权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三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学好历史。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是通过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高三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就可以找到学习历史的良好途径。

‘拾’ 高三历史怎么复习学习

猿辅导 唐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020暑假班(高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提取码: sfg5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阅读全文

与高三如何学好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