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日本要扭曲历史呢/
说反了,日本总的来说没有扭曲历史,而是以实证主义的史学态度来为侵略战争做些辩护。
所谓实证,就是第一枪、南京杀了多少人、留城居民只有20万这么杀了30万、等等,
抓中方的漏洞,老实说中方的漏洞一排排的,很多很多。、、
中日合作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就说“南京大屠杀”,其实日本出的教科书几乎都没有避讳,例如
扶桑社: “日本军造成了中国军民多数的伤亡(南京事件)。此外,此事件的牺牲人数资料受到质疑,并且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至今仍在争论中。”
清水书院: “特别是在占领南京时,对俘虏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及包括老人、妇女、儿童的民众进行了无差别的杀害。推算当时的死亡人数包括战死的士兵达到了许多。外国各国强烈谴责了这一南京大屠杀事件,但当时大多数日本人甚至不知晓这一事实。日本军的这些行为更加强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抵抗和憎恨。”
东京书籍: “战火从华北扩大到华中,日本军于同年年底占领了首都南京。在这一过程中,杀害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大量中国人。……这一事件被称为南京大屠杀受到了国际性的谴责,但是日本国民没有被告知。”
大阪书籍:“1937 年12 月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杀害了包括俘虏,妇女儿童在内的多数市民(南京事件)。”
教育出版: “同年12 月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南京。这时,日本军在混乱之中杀害了众多俘虏以及居民,受到了国际性的谴责(南京事件)”
日本文教出版: “日本军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的中国民众(南京屠杀事件),遭到国际性指责,但这件事没有告诉日本的国民。”
日本书籍新社: “日本军在年底占领了首都南京,届时杀害了据说达20 万人的俘虏及市民,暴行及掠夺不断,遭到了国际舆论的严厉谴责(南京事件)”
帝国书院: “日本军还进攻中国南部,占领了上海以及当时的首都南京。在南京不仅士兵,还杀害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众多的中国人,各外国指责“日本军的蛮行”(南京大屠杀)。但是,这件事情日本国民并不知道。”
B. 日本历史教科书篡改哪些历史
日本历史教科书篡改了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扭曲中日甲午战争、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并将从军慰安妇正当化,诸如此类等等。
比如,日本把现行版本中的日军“杀害了众多俘虏和居民”修改为“波及俘虏和居民,出现了众多死伤者”歪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还说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
(2)日本如何扭曲历史扩展阅读:
日本教科书的描述:
从甲午战争开始,他们就这样描述,中国(清政府)不想失去朝鲜的朝贡,所以把日本当做敌人,日本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
在《日中战争》中他们这样写道,“西安事变”使得共产党潜入了国民党内部,大肆推进了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中来,日本被迫加快了战争准备。
关于卢沟桥事变,他们这样解释道,中国军人向日本军队开枪,并且到了白天还故意挑衅,枪声不停。日本本来希望和平解决,但是随着冲突加剧,两国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了。这一点在日本的旧版本历史教科书里面写的还比较公正,旧版本承认了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前,中日战争爆发在后。
更加可恨的是,对于他们犯下的错误“南京大屠杀”,在教科书里面仅仅一句话:“日本军队导致南京居民也出现了很多的死伤者”然后没了,这就没了,导致日本年轻人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更可恨的是,八年的侵华战争在日本的教科书里面成了“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没有提及日本曾经企图灭亡中国的阴谋。
除此之外,日本还无耻的宣扬自己是亚洲的恩人,之所以进军台湾是为了帮助台湾民众兴修水利,并且多次企图否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让人很气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本教科书事件
C. 日本右翼势力不顾历史事实,随意歪曲,篡改历史,你认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拒不承认日本战败。掩盖历史真相企图为日本侵略战争翻案,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特别是甲级战犯翻案并招魂。
企图赖掉战争罪责和一切赔偿责任。
恢复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大国强国的地位。
废除《和平宪法》特别是《和平宪法》第九条。实现日本无限制的军事扩张。
重建大日本帝国皇军。并扩军备战。
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实现称霸世界重建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
D. 如何评价日本不正视历史的行为
(1)战后对日本清算得不彻底
日本当年战败、投降以及战后改革的过程跟德国不一样。德国战后的政治决策层和国家机器全部摧毁了,现在德国的国家政权是重新建立起来的。而日本的国家机器完整地保存下来,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美国的决策层听从了支持日本派外交官的倡议,他们认为如果摧毁了日本国家机器,摧毁了天皇,日本人会反抗到底,没法制服他们。冷战开始,美苏矛盾加深。美国感觉到苏联阵营会成为未来最大的敌人。所以美国改变了主意,想保住日本,把其改造成美国在远东牵制苏联的一个附庸,成为对抗共产主义阵营的前线大本营。
(2)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复归政界并执政
远东国际军事释放战犯。很多战犯被释放不久就恢复了公职,回到了政界。更严重的是,很多战犯高官。可以说,自民党上台掌权直到现在,其人员主要由这些战争势力组成。这些保守势力掌权以后,与过去战争藕断丝连。而德国战后的执政势力都是过去受法西斯迫害的人,他们与战争势力一刀两断。
(3)战后日本教育出淡漠历史、漠视侵略的年轻一代
日本右翼势力成为执政党的主体以后,不断地淡化、抹杀,以致美化侵略历史,致使大多日本人都不懂近代史。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也不懂历史。历史教科书里面关于近代史的内容只有轻描淡写的几行,与原本那么丰富的侵略内容不成比例。
(4)战后国民愿意反省历史、抵制右翼的和平势力逐渐衰弱
现在日本的气氛完全不同了,谁对亚洲国家强硬谁就受到欢迎,不但没有人站出来阻拦,而且还要遭受某些舆论的压力。一些日本人曾经幻想:对于他们侵略过的国家,只要日本始终属于强势地位、只要时间再拖一拖,历史就会改写。他们认为,历史就像一个小女孩,可以打扮得很漂亮,可以改写。显然,这是完全错误的。
E. 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美化侵略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日本右翼势力的存在,应该与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庇护,清算不彻底有一定关系。曾为日本侵略服务,乃至战犯级别的人物,逃脱了制裁,甚至回归政坛,占据,掌控了日本政界,政府的一席之地。因为他们过去的身份,理念等等原因吧。所以有这些人的存在,必然会做一些否认,美化战争罪行的行为。而作为中国,乃至一些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对于日本右翼分子的所作所为,他们宣扬粉饰的各种丑态百出得现象,应该是深恶痛绝,嗤之以鼻,保持警惕的。(个人浅见,欢迎参考)
F. 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扭曲历史,我们在抗日神剧里扭曲历史!日本人做得不对,那我们拍抗日神剧对吗
两码事,日本扭曲历史要的是掩盖罪行,改教科书是国家意识层面的,而神剧这种东西受众小,目的不过是在10年前那种烂俗与雅致齐出的文化市场里捞钱罢了,我问你,漫威的漫画中美国队长各种手撕纳粹,甚至吊打希特勒,这就被认为是科幻?那它岂不也是效神剧之风?同样是手撕,凭什么说抗日神剧是扭曲,而美国队长是科幻呢?难道你把神功换成基因药剂就能说得通了吗
G. 如何看待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
日本在历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而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侵华史实,这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历史教科书极力歪曲历史
H. 日本有哪些否认历史的事件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有民间团体将其称为“凶化书”(与“教科书”一词的日语发音相同),纵观该教科书的内容,“凶化”可谓恰如其分。根据这次曝光的送
审本内容,其“凶化”程度变本加厉,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事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肯定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
教科书内容曝光之后,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韩国已经掀起了批判浪潮。至于送审本为何曝光,有一种说法是编撰会故意泄露出来的,因为送审教科书泄露是史无前例的,将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应,反而会扩大编撰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达到推广自己教科书的目的。而编撰会和一些右翼媒体则指责左翼人士和民间进步团体泄露了样本,是为了阻止该教科书获得审定通过。
从新送审本的内容来看,该历史教科书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更加暧昧和倒退,而且俨然将自己打扮成了受害者。教科书还一如既往地特别注重煽动对中国的仇恨,而且将这种仇视情绪一直追溯到古代。
对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的举动,一些日本人往往说这是民主社会的言论自由,但是对于这样的教科书,如果由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显然表明日本政府对这种言论的赞成,也必然会引起受害国的抗议。
2001年版教科书审定时,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但未改变美化侵略战争的本质。日本文部科学省如何制定审定意见,正式上市的版本将是一个如何的面目,人们正拭目以待。
教科书内容解读
提前曝光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更加暧昧和倒退,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抗日战争研究》(北京)执行主编、抗战史研究专家荣维木先生。以下是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简称“2001版”)及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简称“送审本”)中对于有关历史事件的描述以及荣维木先生对于相关史实的阐述。
掩盖灭亡中国图谋完全推卸战争责任
1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原因
2001版不提日本首先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而用暧昧的“日清两军发生冲突,日清战争开始了。”
送审本则进一步歪曲事实:“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荣维木:甲午战争源于1890年日本第一届帝国会议制定的大陆政策提出的利益线问题,将领土扩张的矛头直接对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在此政策思想指导下,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并赔偿白银两亿两,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同时出兵侵略朝鲜,试图一并吞并辽东半岛,但遭到俄德法国干涉,最后由清政府出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
2 关于“二十一条”
2001版称:“英国和美国提出了抗议,二十一条要求分为五款,第五款是希望条款,被作为秘密。第五款要求接受日本人作为政治、财政和军事顾问以及大量购买日本制武器。”
送审本使用了“要求”一词,删掉了强迫性含义和英美抗议的内容,而且还歪曲宣称:“中国方面期待列强的介入,向国内外泄露了极为机密的谈判内容,而且在5大条款中,将并非正式要求的事项也列入,制造了‘二十一条要求’的名称,中国国内的反日舆论开始高涨。”也就是说,新送审本称当时的反日完全是中国政府制造谎言引起的。
荣维木:1915年,日本以武力威胁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全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排除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势力独霸中国。袁世凯为取得日本支持,基本答应了二十一条请求。
3 关于“九一八”事变
2001版说:“关东军炸死满洲军阀张作霖后,希望加强对满洲的控制,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的事态。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关东军军官制定了通过占领整个满洲解决问题的计划。”
送审本变成了:“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表明是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句子也删除了。
荣维木:1927年春,日本爆发了以金融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这使得当时的日本政府急欲通过对外扩张来转移国内矛盾。日本意图进一步夺取中国东北,由此引发了“九一八”事变。
4 关于卢沟桥事变
2001版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送审本强调:“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说,旧版本尚承认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则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荣维木:事实上,丰台的日军为非法驻军,中国守军当然要卫护领土,在1937年7月7日之前,日本军队也曾开过枪;而且到目前也没有史实证明中国士兵首先开枪。
5 关于西安事变
在《日中战争》一章中,送审本比2001版增加了《西安事变》一节,其中说:“共产党获得了喘息,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进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也就是说,新送审本称中日战争是共产党阴谋挑唆起来的。
荣维木:1936年12月,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事实上西安事变是在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情况下,国共两党开始合作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初步建立。
对外侵略不称“侵略”极力强调日本损失
A 关于对外发动战争
教科书对日本自古至今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从来不用“侵略”二字,对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也称为出兵,右翼学者可笑地辩解说,为何不用侵略,是因为秀吉根本没把朝鲜看在眼里,不过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国明朝。对于殖民统治朝鲜,新旧版本都强调朝鲜像一只手一样伸向日本,如果被其他国家控制,日本将受到威胁,并且将沙俄在朝鲜北部建立的伐木场称为军事基地,为自己吞并朝鲜正当化制造借口。惟一对于苏联在二战后期出兵中国东北,教科书毫不吝啬地用了“侵入”、“侵攻”等字样。
B 关于南京大屠杀
2001版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那句话进一步大大折扣。
送审本将括号中那句话删除,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重复了上面的那句话。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荣维木:1937年12月13日凌晨,日军攻陷南京城,对南京市民犯下滔天罪行。“二战”后东京法庭已经认定日本的犯罪事实,当时说的数字是20万以上,而事实上学者的研究是30万以上;后来,也有很多资料史证证明南京大屠杀日军的暴行。
C 关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送审本继续将盟军对日本的统治称为占领统治,而且改变了2001年版用较小字体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非法性的做法,用与正文等大字体介绍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非法性,为战犯鸣冤叫屈,同时认为“直到今天,评价也未确定”,显然是企图否认东京审判的合法性。
D 关于日本的战争损失
2001版在“战争的惨祸”一章中,将日本作为加害者所受的损失与受害国并列,但是用很大篇幅介绍了东京大空袭的问题。
送审本不再提受害国的损失,而是单纯强调日本的损失,并且将日本的损失与“两大极权主义的牺牲者并列”,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对东京等多数城市进行不加区别地空袭,并且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而且,苏联撕毁日苏中立条约,侵入满洲,不断发生掠夺、杀害日本平民的暴行,包括日军俘虏在内的约60万日本人被强制带到西伯利亚,被迫从事严酷的劳动,约有10%的人死亡”。
E 关于日本的战争罪行
2001版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在战争中发生过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行为,日本也不例外。战争中,日本军队对于俘虏的敌国士兵和平民进行了不当的杀害和虐待。”也就是说,即使日本干了坏事,也不过彼此彼此。
送审本仅仅说:“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再提日本军队所犯罪行。
I. 日本是如何篡改侵略历史的
《新历史教科书》2005年4月,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组织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扶桑社出版,这本教科书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事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从这书中你就可以看到日本右翼是怎么篡改侵华历史的,这也带表了一些日本人对于侵华的观点。
教科书还一如既往地特别注重煽动对中国的仇恨,而且将这种仇视情绪一直追溯到古代。
“责任都在中国”
关于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教科书的描述俨然是由于中国的责任。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送审本歪曲事实:“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关于“九一八”事变,送审本称:“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关于卢沟桥事变,新送审本这样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说,该版本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此外,新送审本将8年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煞了日本希望灭亡中国的阴谋。
只强调日本损失
教科书对日本自古至今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从来不用“侵略”二字,对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也称为出兵,右翼学者可笑地辩解说,为何不用侵略,是因为秀吉根本没把朝鲜看在眼里,不过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国明朝。
相反,教科书对日本在战争中的损失则大书特书,送审本不提受害国的损失,而是单纯强调日本的损失,并且将日本的损失与“两大极权主义的牺牲者并列”,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对东京等多数城市进行不加区别地空袭,并且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而且,苏联撕毁日苏中立条约,侵入满洲,包括日军俘虏在内的约60万日本人被强制带到西伯利亚,被迫从事严酷的劳动,约有10%的人死亡”。
美化殖民统治
同时,送审本继续将盟军对日本的统治称为占领统治,而且为战犯鸣冤叫屈,同时认为“直到今天,评价也未确定”,显然是企图否认东京审判的合法性。
教科书同时大力宣传日本造福了亚洲,是亚洲的恩人。如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增加介绍了八田与一在台湾南部兴修水利,造福了台湾人民。李登辉访日时就特意到石川县的八田与一故居参观,对此感恩戴德,与右翼分子情投意合。在赞颂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的同时,送审本企图否认中国自古以来对台湾的主权。
J. 日本是如何 否定,歪曲和篡改其侵略历史的
日本方面对于侵略历史的否定、歪曲和篡改可以说无处不在,不简简单单的体现在历史教科书上,自战后不久,便初现苗头,但随后的崛起像海市蜃楼一般短暂迷惑了日本人民,这方面自然不太明显!低潮期,长久的衰落促使右翼再次获得“市场”,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进行宣传,不管是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上都能看到一些无耻的言论,模糊一些事实已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重要的是,如果日本百姓的头脑是完全清醒的,是非常负责任的,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在国内各方面急转直下,长期不如意之时,一部分人无法找到发泄的途径,而此时政府中的一些右翼极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于是,那种得过且过的思维又重新作祟,之后的事可想而知!到后来如果东窗事发,只要丢下一句“都怨政府,我没有任何责任!”就万事大吉了!!实则是一种阳奉阴违的卑劣行径,表面上装作被蒙骗,自己是万般无奈的、被狭持的,而实际上在背地里心中早已怀有邪念,自我欺骗,装作不知道,“任由”右翼“摆布”,无视历史真相,篡改侵略历史!!这一群日本人助纣为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说到底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愿脚踏实地,认真的改过自新,求得亚洲各受害国的原谅,纵然费尽心思洗白也是枉然,永远成为不了“正常”国家,借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告诫日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莫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时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