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以简单的来解释,就是把中国社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范畴之内。
一个建立在几乎停滞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体制,一个已经明显在体制碰撞中完全落于下风,马上就要被摧毁的体制,没有任何改良的意义,这个意义不在于民族文化、不在于道义、不在于爱国,而简单的可以归结于效率。
传统社会体制已经无论与统治、管理效率,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的效率,文化产出效率,还是最根本的生产效率,都必然是最差的选择,而却依靠强大的传统体制和对大数量小农的“效率绑架”而维持,没有一个完全的冲击与改变,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内,那亡国灭种指日可待,这在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先例。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当然有不足和消极的一面,比如革命不彻底,以至于现在中国还无法完全拜托传统社会中的“集权体制”和“效率绑架”的影响。
(1)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过程: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⑵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但是,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经济贫穷、落后、 政治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⑶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1、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着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4、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⑷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到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然而,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政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⑸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什么重要地位和作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着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⑹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性质、功劳、作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对中国社会政治韵进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所提出的民主共和的建国纲领和对中国社会的改造设想为后来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效法法国大革命,用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用美利坚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代替封建的王朝,并企图用资产阶级式的“平。均地权”来改革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辛亥革命又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⑺ 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建立了中华民国革命政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打击和粉碎了西方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嚣张气焰和美梦。为中国革命起到了先驱作用。为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的意义是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的特点
辛亥革命的特点就是革命胜利的代价很小,除了武昌起义遇到一些抵抗之外,在其他地方革命的火种迅速燎原,几乎没有遇到实质性的阻力。而且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名存实亡,可以说辛亥革命几乎是一场和平的革命。
革命进行的很不彻底,很多封建官僚摇身一变成了民国政府的官员,趁机窃取革命果实,而且辛亥革命的宣传力度有限,广大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很多农村,封建势力依然拥有很大影响力。
⑻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着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⑼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取得巨大革命成果之后,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也为本次轰轰烈烈的革命蒙上了失败的阴影。 经过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在这段伟大的历史中,辛亥革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9)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扩展阅读: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⑽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什么地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三大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之一。第一次社会变革就是辛亥革命,第二次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次社会变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阶级斗争把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工作内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王朝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制度,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早就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辛亥革命的成功彻底结束了封建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大地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辛亥革命结束了旧时代,是新时代开创的先行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必将有一页记载这影响中华民族命运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