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看待全国卷历史学科

如何看待全国卷历史学科

发布时间:2022-04-23 21:31:34

Ⅰ 如何评价 2021 高考全国乙卷文综今年题目难度如何有哪些变化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河南卷)命题注重开放性和生活化,试题灵活创新,难度有所提高。

例如:第37题,以安徽巢湖的圩田建设为例,考查了因地制宜建设圩田的有利因素,体现乡村振兴;第38题,经济生活考查了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模式转变经济动因,此题难度大,这与葛老师讲课时提到的区块链技术向数字经济的转变的经济原因,两点发散的思维一致;

第39题的解法应补出主体,构成思维的点线面;第40题政治题,紧扣热点,考查了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政治和历史的紧密结合;第41题,关于中外史学的研究,考查了成为伟大史学家的共同之处及形成的背景,与葛老师曾讲过的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命题一致。

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不避热点通过党史培根铸魂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今年的试题直击党史这个大热考点,如第42题的开放性试题用地图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两次会议,并分析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

2、求变创新回归历史学科素养

今年试题较去年继续求变创新,第41题的特点是中外关联,材料围绕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和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从“史家”“史书”“史学”等方面切入设问,切实回归历史基本学科素养。

Ⅱ 历史全国卷的好处,现在该怎么好好利用全国卷的题目来帮自己复习

一. 从一个角度来讲,高考之前做的这些往年题,有一定的几率会对你高考时候的答题有帮助,不仅仅是赌那万分之一原题几率,更是去猜测(为什么这里用猜测这个词,因为猜测这个词,比赌多一些依据,而高考,我们做不到准确预测,能做到的就是更有依据一点)。高考时候,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这个是可以预判的,如果你希望在劳累之余减轻复习负担的话。当然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知道出题人是谁。然后根据出题人以往的命题习惯,也能猜个大概,这个大概不是说出到哪道题,哪个知识点,而是去明确这个出题人侧重的是发散思维?还是逻辑思维?或者是某些冷门知识点。

二。反复做往年题,不是让你练习做题速度多快多快,而是让你充分静下心来,一道题,你可能之前做过一次,那你再看见它,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再从头到尾做一遍。这关乎这你是否扎实掌握和心态是否符合高考要求的心态。

Ⅲ 如何评析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如全国III卷第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深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台湾的回归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又如全国I卷第30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再如全国I卷第47题,通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挂剑于墓”的行为,强调了儒者重“信”的理念,重申了诚信的积极意义。

2.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党史、国史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更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本年度高考历史试题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如全国II卷第41题,以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出长时段中国家历史巨变和求富求强的轨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全国II卷第30题,提供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取得重大发展的史料,证明了党在抗战争中依靠群众和坚持全面抗战的正确性。再如全国III卷第46题,创设的情境是关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探索道路的发展历程。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历史试题注重对优秀和先进文化的弘扬,如全国II卷第47题叙述了孔子弟子颜回的生平及其安贫乐道、尊师重教的高尚品格,饱含了儒家文化中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又如全国III卷第30题叙述了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的“紫石英事件”,否定了近代以来列强的在华特权,彰显了独特的革命文化。再如全国II卷第31题涉及恢复高考后的教育发展情况,突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典型试题,都有助于学生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 完善考查途径,提升考核效果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考查要求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内容与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基础性而言,历史试题设计切实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考生作答都必须结合所学,如全国I卷第24题以分封制为依托,第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II卷第34题考查美国政体等,均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综合性体现在试题设计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体系,如全国I卷第41题提供了法国大革命和近代中国对于民族主义的阐述,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综合考查了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创新性体现在增强试题情境的挖掘度和设问的开放性,如全国II卷第42题以钟表的演变为主题,要求考生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较好地考查了信息整合、提炼概括和阐述论证的能力。

5. 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凸显高考选拔功能
本年度高考历史命题在保证试卷结构、考试内容、相对难度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突破,不断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试题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阔的视野,能够在知识积累、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全国I卷第42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落实《考试大纲》修订后的考查内容,引导中学历史教学
通过对《考试大纲》的修订,历史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考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全国I卷第26题,题干以表格形式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与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同叙述,要求学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又如全国III卷第27题转引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的两种历史叙述,强调只有对历史叙述进行精慎的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重要性。对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史学方法传授、概念辨别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http://www.cdyuanhang.com/index.php/article/index/id/245/cid/26

Ⅳ 面对高考,关于历史有没有好的经验或者答题方面的

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历史备考复习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的阶段。或者被动地听 课做题,或者“跟着感觉走”,翻课本、练模拟,从而造成自我感觉良好、高考成绩不佳的结果。复习是一个 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要想在复习中出效率、见收获,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 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 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 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 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 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 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二、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1997年高考试题第7 题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 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此题如果能正确理解“施政纲领”的内涵,即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便可轻易选A。 又如第8题“‘门户开 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可使美国在 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 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该题主要考查门 户开放的外延,即影响,为“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1997年高考第14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 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显然②不是共同点,应选没有②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 准确把握。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①面临极 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 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 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 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三、高密度串连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 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 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 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 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 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 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四、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 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 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如1996年高考第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 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此题要 求对法国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 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再如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 特点和历史地位。”此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表面上看史 实明确易见,但对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比较高。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例如1997年高考第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 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此题主要考查对 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协约国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求对协约 国列强进行具体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 之间。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 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46题“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在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各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的?各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对其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作用?”在这 个问题中,命题者就抓住了它们的隐性联系,即革命和改革中的土地问题,经过发掘,能力考查的层次就明显 提高了。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39题:“1904年,章太炎为某人70大寿做联句一副。请读后 回答问题‘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 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①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______。②当 此人吸尽黎民膏血,歌庆‘五十’的时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______国军队的大举进犯;而在祝其‘ 六十’‘万寿’的那一年,______舰队官兵的鲜血却染红了黄海的怒涛。”此题的文学性较强,解题时既需要 有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再如1996年高考第39题所要求学生填识的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图,该图在课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命题者依 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知识设计出来的。它既考查了历史知识,也考查了地理知识,拓宽了能力要求。
又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42题“观察下面《美英两国首脑在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时的合影》后填空。① 在前排就坐的左是______, 右是______。”此题附有一幅图片,因而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 。
五、多角度比较人物事件
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无一不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 尤为必要。
1.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点、作用或实质等。如两次世界大战、三 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点;再如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作用,从政治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推翻”, 如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绿林赤眉起义,元末、明末农民战争;二是“瓦解”,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唐末黄巢 起义;三是“打击”,如太平天国运动。
2.把性质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理清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 大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既可以认识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史的全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在工业革命前后就具有不同 的特点。
4.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 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现阶段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六、科学化评价人物事件
要想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掌握 评价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场正确。要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的、爱国的立场)和社会立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国 际主义和改革探索等)上看问题。
2.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个基本观点。
3.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的阶段,要运用 辩证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切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注意 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七、简化概括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 材。
1.抽取要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 形成知识要点。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 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如1997年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此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 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勾勒答题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
3.逻辑划块。即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 下方面: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 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八、灵活化运用历史理论
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以理论为根据,否则就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系统地掌握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例如分析拿破仑的有关历史问题,就 可以运用不同的史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拿破仑在政治舞台上 的出现;运用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分析拿破仑帝国的政权性质;运用质量互变原 理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的变化等等。只有坚持运用史学理论分析问题,史学理论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 提高。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试题,进行史论结论合训练。有目的、经常性的练习,必然会促使灵活运 用理论的能力不断提高。

Ⅳ 怎么进行高三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你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按我的方法坚持下一定能达到200分以上。
文科的特点在文综,我的经验是这样的:说实话 历史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还有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前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而你解决了前两点,第三点自然就解决了。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或中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

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建议: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3、多做区域分析题。

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00左右。

语文和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Ⅵ 如何评价 2021 年各卷高考文综题哪科最难有哪些变化

21年的文综试题,没有怪题、难题。试题的难度和平时的考试没有多大区别,算是一次正常的考试。强调信息加工能力考查。

命题突出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目的也在于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重视知识整合,注重发展考生综合能力。

强调信息加工能力考查。历史学科对信息加工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对情境所提供和暗示的信息进行读取、筛选、分类、归纳、提炼、解释的能力。

题型分析:

1、聚焦党史,打造知史爱党教育阵地

如乙卷第29题材料摘编自毛泽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指出群众工作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努力改进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这些观念在以后融入党的方针政策,成为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2、加强试题情境设计

全国文综乙卷第23题以简短文字配上漫画的方式构建情境,通过感性的直观揭示深刻的哲学原理。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的文字说明与构图都很简单,但包含的哲学原理很有张力。

要求考生能够从文字和漫画构建的简单情境中,辨识漫画主人公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而做出“种蛋”行为的荒谬。

Ⅶ 如何做高考全国卷历史的"评析"题

一.审题
即阅读问题,掌握问题的具体要求,如背景、原因、过程、本质含义、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历史意义(影响)等,弄清楚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答问题,省时省力.
二.读材料
审题结束后,明确了设问的具体要求,就可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抓住关键词、关键句,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尤其要注意主体材料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这开头和结尾,往往是为答题服务的;省略号省略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阅读材料时,除了正文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如“摘自……”“注释……”这些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信息.有的史料题文字难懂,或知识面广,或无出处和注释.遇到此类题,可以暂时抛开原文,注意阅读题后的问答项,从这方面入手,以捕获有效信息.
三.链接(过滤、筛选知识点)
阅读完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课本或学案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将课本或学案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结合,进行知识迁移.这是解答分析材料题的关键.“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分析材料题的重要特征.尽管分析材料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只要将提供的材料确定范围,放入课本的单元、课、标题,就能从教材中找到痕迹和突破口,抓住突破口顺藤摸瓜,从而找到答案.
四.答题
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落脚点.概括答案时,要进一步审清、审准设问,根据设问联系课本知识,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关联点,并以此为切入点组织答案.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全国卷历史学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