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面对南京大屠杀—中日关系的历史视角
我沿着回忆中的线索、将见闻总结到: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那场战争,是一场曾经被蒋介石宋美龄、想力挽狂澜去终止,努力却终于无效的战事。卢沟桥事变、与南京大屠杀,究竟这两件事情的先后顺序、是怎样?不论南京大屠杀,究竟是不是日本人所为,现今活着的人、都可以去做这种调查——就是南京死去的人们中,究竟是支持中日开战的人士、还是那时反对中日战争的人们?
如若死去的、大有反对中日开战的人们,那么人民现在可不可睁开双眼,看到在中国的政坛上,曾经持续存有着怎样不可思议的“两面狠手腕”。这种手法,我在笔名“周雅立——不论有爱心、仇恨心,都令我不计后果地开口”、和讯相册中有图片与文字描述;但是被和讯网址关闭、丢失了。那篇文章的大意就是:国民党、与共产党,曾经的两党之争、与战事,皆是中了“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圈套与手法;并且,国民党领袖及将领、在台湾的遭遇,与共产党毛主席及元帅将领等诸多的遭遇,皆是如出一辙的“忠臣逝、良将亡、正直文人多逢冤”……而这种雷同相似的手法,就确确实实证明了,持续呆在幕后的人、所使之手腕,乃是世袭、心术相同、手腕也一样(具体怎般相同,在我所写的《权术》一文中的详细介绍)。
❷ 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南京大屠杀),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
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❸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版军国主义持何态度,怎样解释这件事
侵华日军于 1937 年12 月13 日攻陷南京后,便野蛮地血染古城,使30 万以上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杀,1/3 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焚毁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必须指出,侵华日军的屠杀等暴行,决不是在南京特有的现象,也决不是自南
京才开始发生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决非偶然,而是出之于日本军国主义既定方针
的需要,及其有计划、有预谋的精心策划。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 50 年中,国际上的政治形势并不平静。日本国内的极少数右翼分子和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侵略中国与东亚,以及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掀起翻案的逆流浊浪,妄图为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军国主义招魂。其中,在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影响比较恶劣的翻案活动有:
1982 年7 月末,日本文部省强行修改高等学校教科书,把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改成“进攻”或“进出”,同时还极力缩小和淡化南京大屠杀暴行。
1984 年6 月,日本拓殖大学讲师田中正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在该书后记中明目张胆地写上“谨以本书奉献松井石根阁下在天之灵”。接着1985 年12 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4 个月之际,田中正明又发表了《九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文,为日军的血腥暴行进行狡辩。
1985 年5 月,由“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编纂的高中日本史教科书,把日本侵华战争描写
成日军是被迫应战;有意掩饰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相;把日本进行“太平洋战争”的
目的,说成是要“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等等。
1990 年10 月,日本众议员、前运输大臣石原慎太郎在美国杂志《花花公子》上发表谈
话,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
1994 年5 月3 日,日本内阁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会见《每日新闻报》记者时,声称南京
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日本在二次大战中的侵略行径,“目的不是侵略,而是为了解放殖
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1994 年8 月12 日,日本内阁环境厅长官樱井新歪曲二战历史真相,美化日本发动的侵
略战争,对记者说: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不是以侵略为目的的战争”,战后亚洲各国民
族独立和发展,是“战争的结果”。
此外,在这一期间,还有文部大臣藤尾正行于1986 年和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于1988 年,
先后发表侵略无罪的谬论。1985 年8 月15 日,首相中曾根率全体阁员公式参拜靖国神社,
这是战后内阁首次公式参拜祭祀着包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14 名战争罪犯在内的
靖国神社。此后,由于国际及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对,虽未再发生现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现象,但历届内阁中,都有一些成员以公职或私人身份前往参拜,其中最近的一次(统计至1995年6 月),是1994 年8 月15 日7 名内阁成员的参拜。
上述各种翻案活动,各有特点。修改教科书,是为了毒害青年一代,为日后复活军国主义准备好“群众基础”。在美国杂志发表谈话,意在混淆国际视听,欺骗世界舆论。由官僚政客发难,是利用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扩大翻案谬论的影响。田中正明披着学者和“学术研究”的外衣,着书立说,貌似“客观”,对不明真相的人们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永野以法相的身份,公然否定经过法律程序判定的罪行与事实,是为了从法律的角度否定历史,使翻案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翻案意在复活。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和官僚政客否定南京大屠杀,就是否定整个侵华历史的突破口,其目的是要为复活军国主义制造舆论。我们必须对日本一小部分人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❹ 日本人怎么看待南京大屠杀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日中协会等中日友好组织在日本各地的分会、日本南京大屠杀60周年全国联络会、日本市民思考和平会等诸多民间组织,多年来一直热心从事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传播与交流。从1994年起,连续21年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来日本各地作证言集会,讲述南京大屠杀受害的史实,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由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年事已高,今年是第一次没有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来日本,但京都、大阪、神户等地的和平友好组织,改用放映幸存者夏瑞荣、侯占清等人的证言录像;广岛集会上在日韩国人朴曜子着一身素服,跳起了祭灵舞;京都证言会上日本青年用钢琴弹奏了《和平颂》;神户与会者集体唱起了《紫金草,和平的花》歌曲……不少日本人把历史与和平紧密联系在一起思考和传播。但也有不少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表示漠然。长崎的中学女教师奥山忍举例说,她教的学生中有人由于看了右翼势力编辑出版的《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不相信发生过南京大屠杀。日本青年人的这种状况,令正直和有良知的日本人深为忧虑。
当今的日本人看待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心态较为矛盾和复杂。据《产经新闻》的报道,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记忆遗产成功申遗表示不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提出抗议。对于中国进行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有的日本人表示理解和赞同,有的日本人却认为是反日的行动。与日本各地民间组织纷纷举行南京大屠杀历史听证会、放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录像片相比,日本官方和媒体面对这一历史惨剧却是集体失声。
❺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中日争执
日本不承认曾经有过南京大屠杀,中国说有,实际也是有,各国当时的媒体已经证明.所以,中日就产生矛盾了.
❻ 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
一、不关心历史课(以为学好历史课对自己将来到大公司上班没有任何帮助)。
二、对韩国和中国民众的情绪不理解,觉得那是某些政治势力为了自己利益煽动的。认为自己也是战争受害者,因为在战争中遭受了原子弹的袭击和美军狂轰乱炸(日本本土在此之前的历史长河中从未遭受过外国的占领和袭击,所以大多数人对二战的记忆是“受害者”的记忆)。
楼上的话我不同意,日本毕竟没有全民加入中国国籍,日本历史也从来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用研究自己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上中日之间的交恶。另外,二战一结束蒋介石就在美国的授意下宣布放弃日本战争赔偿了(这是有史可查的)。我不知道你的“都是国供两党为了让日本人多赔点钱捏造的”是从哪个靖国神社孤魂野鬼哪里得到的答案。
❼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
每一个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是不应该被忽视,也永远不能被忽视的一段历史。如果中国人忽视这段历史,那只能说明不是人,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而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则展现出来的恶念,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南京大屠杀不是简简单单的杀死,而全部都是虐待致死。
没有谁的命比谁的命更高贵,南京遇难的这些人并没有做错什么,有过错的是日本的教育,有过错的是日本那些挥刀的人,我们现实生活中手上割了个口子,都会感觉很疼,我难以想象我们的同胞是怎样死去的。中国的这道伤疤永远都不应该被忘记,我们要记得自己的同胞,记得这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同胞们的痛苦,也永远不会原谅那些虐待中国人的日本人。
❽ 结合南京大屠杀,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我们应该友好合作,历史已过去,不能忘记,但要和平,所以还是友好合作。
❾ 关于南京大屠杀 现在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联系钓鱼岛事件)
南京大屠杀只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一个缩影,整个战争期间被日本杀害的中国人多达2000万人以上,所以中国人民历来对日本缺乏好感,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现实原因就是日本拒不承认错误,篡改历史,由于经济持续不景气,引发国内政坛军国主义复苏,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态势就是军国主义右翼势力复苏的反映。
中日两国既缺乏政治上的互相,又缺乏国民间的好感,本来就需要小心维持的友谊很容易为反动势力破坏,所以钓鱼岛事件发生至今,中日关系始终未见缓和,我们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希望和平解决,但对近日日本政坛集体“转右”现象持高度警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