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文综选择题需要多少时间
高考文综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试题调研为大家整理了文综学习以及备考的建议。希望考生多多参考学习。
离高考还有很多天,成绩的高低仍然充满着变数,如何在仅有的时间里去提高成绩成为广大考生关注的焦点。各地名师对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献计献策。
历史
防止简单地进行知识重复学习
杨福源高级教师
复习提要:回归教材,把握重点
名师解读:要防止简单地进行历史知识的重复学习,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要集中力量准确地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线索,阶段的特征和知识结构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是重点。
复习提要:建构体系,掌握关系
名师解读:历史学科体系从分期来看有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结合教材目录,这就是章节目的历史知识体系。从体例上又可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历程史等。从空间上来说:中国史重点在中国东南地区,有时会出现在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很少涉及。世界史方面:主要是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方面的内容是重点。
复习提要:适当训练,提升能力
名师解读:一周不做题就会手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解题,按要求书写等,不要“定题”,即“这题我做过”,要细心揣摩试题的类型、设问的角度,甚至出题的意图等才能真正提高解题能力。限时训练,整理试卷,许多考生失分原因是答卷时间不够或时间上分配不合理。
正常的时间分配是:历史12个选择题在6-8分钟做完,用35分钟完成非选择题部分,剩余5-6分钟留做检查。
复习提要:答题技巧,提分高招
名师解读: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勿恋战”的原则。遇到拿不准的难题则要跳过,不能纠缠不休,等后边题解完后,换一种思路去想,如仍没头绪,也不能放弃,选择题就猜一个答案。非选择题结合问题分步完成,也可能会减少失分。
复习提要:排除杂念,调整心态
名师解读: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许多学生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产生了高考“综合症”,头脑发晕、肠胃不适、记忆力下降、心烦浮躁等。这也是导致失分的原因之一。到这时更多的是从历史知识结构中的重点、热点、前后关系、薄弱环节等进行扫描,然后暗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了,一定能够考好”。
㈡ 满分60分的历史。一道选择题多少分
1、错一题概率P=C2,1 * (1/4 )* (3/4) = 3/8
2、抽60分的试卷数为10% * 20 = 2个
得到60分的人数为60 * 10% = 6个
小张被抽到的几率为P= C2,1 * (1/6) = 1/3
㈢ 高中历史应该多久写完选择题
做历史首先你要大概了解史实、读题是要将题中重点关键的词语勾出来、然后去看选项、最好用排除法去做、排除不可能的、拿捏不准就凭感觉、多做题看书、才是正道
㈣ 请解答一道历史选择题!
在这一题中,首先就说道“旧礼”要尊其父,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形成的礼仪制度是敬老的,这是中国从奴隶社会时期开始的礼乐征伐的重要内容,那么刘邦接受那些大臣的谄媚之言(明显是拍刘邦马屁,况且谁愿意自己都是天子了,头上还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君主,父亲只是臣子,需要父亲以尊礼来对待自己,这就说明了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自东周末期开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极力感慨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所以,自西周形成的宗法制至汉初趋于崩溃这是不正确的。第二,刘邦确实违背了伦理纲常。就正常情况来讲,君臣父子中的君臣关系一般不包括父亲和母亲,就比如太上皇和太后,正常的皇帝都是要敬着的,即使是开国皇帝,自己的父母死的干干净净也需要在自己称帝的同时给自己的父母上徽号(xx皇帝、xx皇后)。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放在父子之前,特别是开国皇帝,此处的伦理纲常对于刘邦来说根本没用。
宗法制的内容我们清楚,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其实最根本的就是确定了皇位传承,一直到后期尊儒尚法之后,这基本上都是中原王朝的即位原则,这是政治斗争的产物,所以宗法制必然是要受君权社会的影响的。
至于为什么不能选择D,此处有两个原因:一是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且刘邦本就是流氓出身,他手底下带着的一拨人没有几个是正统人物,包括到汉朝中前期的汉武帝就娶了舞女卫子夫做皇后、任命马奴卫青为大司马,这些都是草根典范(这到唐朝之后基本不可能),且汉初地位不是很稳固,还有很多异姓王存在,是郡国并行制,所以汉初是不可能出现等级森严的君臣关系的。二是在明以前,君主集权制尚未发展到顶峰,包括到南宋,一般只拜“天地君亲师”中的前二者,面“君”的时候一般只用鞠躬作揖,你从古代绘画上可以看出来,先秦时期诸侯和士大夫是同卧一席,唐朝时是站立,明朝开始就是跪听圣旨,所以在宋以前,君臣关系等级森严是不正确的。其实真正的等级森严这些都是儒家的那些软骨头一次次地逢迎皇帝的结果。
所以,应该选B
㈤ 一道历史选择题,求解释
好奇怪啊,我看了其他人的答案,没有人选C,为啥我认为该是C呢,D存疑。这是单选吗
文告否认了自己是GC党和均产者,那么A和B显然就不是了。“一般胆占心惊的公民也不辩谎言”,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听信了报纸,这说明对这种论调,公社并没有发动群众去反驳,没有利用发动群众去对抗,而是在这里发声明,那么C应是吻合。至于D,“部分报业看到劳工世界的到来”,劳工世界应指的是劳工拿到政治的话语权,能拿到话语权必为一种势力的达到一种程度的标志,在这种势力延展时会伴随与原势力的碰撞和较量,展出现强权是很有可能的。所以D我看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是推测发展中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性,不代表一定会出现强权状态,所以我还是觉得C的可能性大。
㈥ 高考文综35道选择题一般用多长时间
高考文综35道选择题一般用三十分钟即可。
文综题型:客观题140分 ,35道选择题 ,地理11道 ,历史12道 ,政治12道。
主观题 ,地理38, 历史32 ,政治32 ,一道综合大题60分 ,三门各20分。 都是问答题。
考试时间2个半小时。
㈦ 一道历史选择题
我们历史老师常说的,只要证明其他答案是错,那他就对。B项,的确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没错(她还和汉的吕雉,清的慈禧并称中国三大女主),可提高妇女地位在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则无从谈起。C项,是错误的。首先政治算不上残暴,她还是比较理智的,而荒淫无道也不对,她重用人才,像狄仁杰先生就是被她大大滴重用的,等等。D项,是励精图治,可进入使唐进入全盛时期是唐太宗老头子(贞观之治),武则天的那只能叫贞观遗风。而且看CD两项可以先排除,因为很明显地相矛盾,更何况后人怎敢把C项的内容刻上去呢?一般不会去批评前人的。如果剩下AB不会选,那就猜一个咯。补充一个,唐代皇帝李显是最无奈的,他自己是皇帝,他老爸当然是皇帝,他弟弟是皇帝,他侄子是皇帝,他儿子是皇帝,更无奈,他老妈都是皇帝!哎哎,他真堪称六位帝皇丸(六味地黄丸),那你该知道他老妈是谁了吧?呵呵,纯属交流学习,不对之处请指出,如满意,望采纳,谢谢!
㈧ 一道历史选择题 求原因
我个人认为重农抑商不是造成中国商业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且中国的商业并没有落后多少,只是国家来控制商业的一种手段。都是国家来操控,以国家的名义来经商,都归国有。其实现在也一样啊,任何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不都还是国家的,都要设立党支部,好像是40人以上吧,我记不清了。管你是私企还是国企,都是国家的!
㈨ 一道历史选择题~~~
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汉官典职仪》于六条条文之下,又概括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对地方政事,实无所不包。
㈩ 一道历史选择题~~~~
D.124
1.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初期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实行,后其他诸路也推行开来。这项措施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2.募役法(免役法)
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在中国古代自秦朝始,农民每年都要服徭役。而募役法的颁行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
宋朝的募役法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制定的。将唐朝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中“调”的限定由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改为了直接收钱。
此项制度为王安石变法中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需要指出的是,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为日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4.市易法
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