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看待教科书黑历史

如何看待教科书黑历史

发布时间:2022-04-24 15:10:26

A. 如何看待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

日本在历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而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侵华史实,这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历史教科书极力歪曲历史

B. 如何看待日教科书篡改南京大屠杀历史

这是一种极其错误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不利于教育日本下一代正确地认识历史,也不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他的邻国关系的过去,更难以教育他们更好地去把握日本与邻国关系的未来。希望日本政府能本着对本国人民、对历史、对自己邻国负责任的态度,用正确的历史观去教育国民,千万不要用错误的历史观去误导下一代。

C. 如何看待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我们要理性的看这个问题
一,我们要深刻的记住哪一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耻辱,落后就好挨打,努力提高自我实力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
二,用历史证据锤毁日本无力的狡辩
三,对日本军国主义死回复燃和日本的忘我不死之心要严重的关注和打击。
四,对不正确的亲日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扫除中国发展的障碍

D. 教材中有明显错误,如何看待中小学教材不严谨的问题

仍然还记得初中老师上课时的语气:“涉及氧气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多方便啊。我记得了,我认为给这些反应命名的人真的很聪明。在不久之后,在看了我的朋友们在田里挖一个洞并做氯糖之后,但这种燃烧不需要氧气,或者在参加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时候,我记得翻了一遍教科书来复习那些定义。请记住,书上说,“这种涉及氧气的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

针对历史教科书中肖像的争议,一些网友表示,历史教科书的不精确反映了历史观的不精确。什么样的教科书,就有可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同学。不注重知识产权的教科书培养了学生捏造、乱写和模仿的坏习惯;不追求真理的教科书总是使我们的学校无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对于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是否虚假,教师们有不同的看法。南京小学的张喜安老师认为真假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假。但是,为了一个正确的目标而对面对现实材料进行必要而合理的虚构不应被视为欺诈。

E. 如今日本国内教科书篡改日本侵华历史,并不断丑化中国,美化日本历史形象,对此你怎么看待千真万确!

可以理解,我们的历史课本写的历史也不是真的,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多少人知道真正的历史,小日本长大了就明白了,教科书对人的洗脑作用并不大。

F. 上海初中生发现教科书用图有误,你怎么看待教科书印错这件事

教科书一般都会被认为是很具有权威性的书籍。因为教科书是经过很多次审核之后的,也经过很多年的使用了,因此错误率是很低的。但是,上海一名初中生却发现有一本教科书的一张图片配错了。针对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很多人都认为教科书不应该出现这种错误,而且还是一名初中生都能发现的错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教科书出现这种错误呢?

一、教科书该不该出现错误?

任何一个人的水平都是有限的,同样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教科书是有一些教育工作者编写的,因此,出现错误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有不断的发现错误,不断的改正,最终才能成为权威书籍。

关于上海初中生发现教科书用图有误,应该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G. 上海历史教科书事件是什么

1次盖茨 120次毛泽东

记者:《纽约时报》的报道引发海内外舆论界对上海历史教科书的集中报道,您怎么看待这些报道[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苏智良:美国《纽约时报》记者9月1日的文章没有全面报道上海历史教科书,带有歪曲与片面,报道中说“政府在批准新教材里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克思主义被删除、社会主义减少”、“秦始皇焚书坑儒被删除”等,或片面或不实。这样的报道,我认为是不太负责任的。

网上跟帖在误导下,观点越来越极端。甚至出现了如《中国新版历史教科书盖茨取代毛泽东》、《政变,从上海历史教科书悄悄开始》、《上海教科书是“橙色革命”的开端》等这样耸人听闻的文章。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

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批评者都没有看过我们的教材,而是在歪曲事实的新闻上想象问题,这个其实很危险。而这些编译、转载的新闻和不负起码的核实责任的报道被网络传播以后,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最奇怪的是凤凰网,它在关于上海历史教科书的专题下,放的封面图片居然是人教社版的《历史》,根本就不是上海版《历史

这样的报道,能够被国内这么多报纸转载编译、跟进报道,再被网络重新传播,怎么没有一家去找这套书核实一下、怀疑一下、验证一下呢?

记者:新版教科书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

苏智良:毛泽东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但每本教材、每个时段的教育功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每本教材都讲同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样倒是真的有问题了。我也注意到全国的历史新版教材,也不可能每册都讲毛泽东。有的老师作了统计,上海历史教科书中至少有120多处讲到毛泽东,主要是在初一和高三里面[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里摘引有关段落——

“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第76页)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共产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当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摆脱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18页)

教材中提到毛泽东个人的地方还有不少,但这三点是评价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伟大历史功绩的最关键的三个基本点。我想上海的学生学过这段历史以后,不会不知道、不了解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的。

对毛泽东在“大跃进”和“文革”中的过失,新教材也作了比较客观的评论[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58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较好的前景,中央主要领导人从促使国家迅速富强的主观愿望出发,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确定农业生产‘以粮为纲’,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开展了一场群众性的生产大跃进运动。……工业生产的‘大跃进’是‘以钢为纲’,全国上下一切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126—127页)

毛泽东作为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然耍对“大跃进”的失误负责。教材不单独指出毛泽东个人的失误,也符合当时党中央集体领导机制尚起作用的事实。

对“文革”则是这样评价——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内、政府中和军队里相当一部分权力已经掌握到资产阶级手中,必须发动一场自下而上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而党内盛行的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中共中央未能及时纠正他的错误;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导致了长达10年的全国大动乱。”(128页)

教材中还特别提到毛泽东在去世前一年起用邓小平的历史事实。

我们是把毛泽东放在中国革命的背景下,来讲述他,既充分肯定了他在解放前为中国开创革命道路的功绩,同样也肯定了解放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功绩;然后我们又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对毛泽东的功过进行了分析、评价,我们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对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作的。[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顺便说一句,为了突出毛泽东,初中教材的下册封面特意用了毛泽东抄录林则徐诗的书法作品。为什么这么安排?通过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把这两个历史伟人联系起来,从而使同学能够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中体会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减写农民起义

记者:是否像某些媒体所说的,“毛泽东被比尔·盖茨替代了”?

苏智良:我们教材里关于比尔-盖茨就提到一处,毛泽东有120多次,他可能替代毛泽东吗?盖茨,我也想说两句。他无疑是对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在历史教材中出现盖茨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实际上,在高中教材中,提到盖茨的地方不是课文的正文,而是讲到美国微软公司受到美国反托拉斯法的起诉时顺便带到的。说在中国历史教材中“比尔-盖茨代替了毛泽东”,只能说是美国记者才有的敏感。

记者:有人指责教科书里没写长征、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是否是事实?

苏智良:当然不是事实。关于长征,我们有很好的篇幅来描绘,怎么说没有呢?作为学者,我着力最多的就是抗日战争方面的研究。我曾带着[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慰安妇”幸存者到日本去起诉,到世界各地去揭露,你说我这样一个长期做抗战研究、不懈地为揭露日本战争罪行而奔走的人,主编的教材会没有抗日战争的内容吗?政府会允许这样的教材发行吗?

这些内容主要在七年级(初一)下册中讲述。红军长征部分还专门列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抗日战争部分不仅叙述一般史实、国共合作抗战等,也有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慰安妇”等内容,还有狼牙山五壮士。

比如说抗日战争,我们写了国共合作,写了正面战场,写了敌后战场,写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南京大屠杀我们有一个整目,通过图片、文字、其他板块讲述日军的其他暴行。

至于记载“慰安妇”,这在中国历史教材里还是头一次。同样,在教材里也提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对中国进行了经济援助。这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也是第一次记载,这表明我们中国人实事求是的胸怀。

也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没有写,这也不符合事实。“文化大革命”着墨不多,是因为你不可能有大量的篇幅去写这些内容,我们用了一一个目,但我认为写清楚了,比如为什么会发生动乱,包括林彪是怎样一个人,形象也有。包括“文革”语言,什么叫“红宝书”,什么叫“破四旧”,什么是“样板戏”等等,我们都是通过正文、引文、图片解释清楚了。我想通过这样一课,让大家来反思,这样一个动乱年代,我们该怎么吸取教训,走好我们民族未来的路。

记者:还有人说,农民战争、焚书坑儒等内容在新教材里都没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苏智良:农民战争、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些内容其实在一期课改的高一教材已经没有了。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在初中《中国历史》里,在初中已经完成了这部分基础历史的课程。

还有人说,我们只在秦始皇部分写了专制,其他的就没有了。这个说法也是有问题的。我们把秦朝作为中央集权的开端,而对专制的分析是放在明清,因为明清的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

关于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写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写了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等。到了21世纪的觋在。难道大量写农民起义才是正常的吗?现在国家标准的历史教材里,也大大减少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描写。实际上大家是不谋而合的,因为我们都经历了改革开放,这20几年里,我们的历史观也在不断地发展。

新《历史》新在哪儿?

记者:新教材“新”在哪里?

苏智良:我们希望新版教材能够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能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把人类从古到今的文明史讲清楚。[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高一《历史》最后一个主题设计为《人类文明的现实与未来》,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节活动课组成,由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分析现实、畅想未来。再比如说有一章节是写病毒、瘟疫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我们原来用的例子是美国大流感、欧洲黑死病,结果中国当时发生了“非典”,那我们就干脆用SARS来举例子。

在近代史的部分,我们还提到了鸦片等毒品问题。在近代,我们民族在鸦片上是吃了很大的亏的,1985年以后,毒品开始在中国蔓延,我们就来分析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危害性。学生们经常在网络和报纸、电视里看到这些新闻,昕以在上讨论课时,他们特别爱参与讨论。

记者:新版历史教科书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

苏智良:上海市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设计如下——

中学的历史教材,过去采用历史知识初中、高中循环往复的方式。以上海一期课改的教材为例,初中学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学中外历史,内容大同小异。好比先学1+1,后学1+2,然后1+1、1+2合起来学,这不符合相同教学内容不应大量重复的教学规律,因此大多数高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

根据新版国家历史标准要避免重复的明确要求,我们在初中历史教材主要叙述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通史性内容,包括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国革命等,而在高中阶段分专题叙述人类文明发展的专题,到高三再将初中和高一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复习,即从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的道路来理解和把握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与振兴的历程[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记者:为什么要按照文明史的方式设计?

苏智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我们的文明史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认为,人类文明实际上包括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根据这种分类,我们对人类文明史的基本内容作了阐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挫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高一教材并没有回避,指出了它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辉煌的未来。因此,高一教材的呈现样式与过厶教材有所不同,但是它吸收了20世纪以来历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以人类文明史的丰富内容,更加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观点。

记者:我注意到你们在教材中还写了衣食住行的内容,为什么要新设这一块内容呢?

苏智良: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物质生活。忽视人类物质生活的历史,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史观。我还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因为有些“马克思主义者”听到上海历史教材把这些内容写进去了,而忽略有些帝王将桕的行迹,就大惊小怪,指责我们背叛马克思主义。我想,衣食住行写不写,怎样写,本来是可以作为技术问题来处理的。倒是一定要强调某些历史人物的行迹,而把千千万万人的实际生活置于历史的视野之外,这种偏见竟然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大行其道,我感到难以理解。[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有时饮食、服装这些细节方面的改变,可能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人类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这部分内容讲到了票证,在试点中学上课时,有位老师让学生回去收集票证,拿来在课堂上做个交流。学生除了钞票,没什么票证的概念,但是回家问老人,问父母,故事就听了很多。最后在课堂讨论时,学生们拿出了很多过去的票证,什么饭票、菜票、电视机票、自行车票,甚至有同学举出来还有盐票,买盐都要票,那么这反映了什么呢,反映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缺乏物质的生活。

记者:据报道,高一教材的主编之一周春生说,高一教材借鉴了法国年鉴学派的观点?

苏智良: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我们要借鉴许多国内外优秀的史学思想和成果‘,年鉴学派作为一个深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影响的学派,我们当然要借鉴。但是,借鉴并不等于受其指导。美国记者断章取义,好像借鉴了年鉴学派,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

记者:还有报道说,上海历史教科书可能会向全国推广?

苏智良:不会,这纯粹是境外记者没有根据的猜测。因为全国版的教科书经过遴选,早已开始编写、审查、出版并已使用。我们的权限只在上海市使用,而且还是试用本,要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

H. 你是如何看待明星走进教科书,历史人物却退出书本这件事的

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历史人物退出课本,但是明星却走进了教科书。我们现在考试的时候,很多的试卷都会用明星来当做例子,让大家去作答,而大部分网友的心目当中,都觉得用一些历史人物不是更好吗?小编本人觉得历史人物不应该走出书本,而明星可以进入教科书,但一定要用一些正能量的明星,像有一些黑历史的明星,就不应该进入科书,因为这样会误人子弟。

三、总结。

可以有新人物的加入,但是不能够有就人物的退出,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这些人物能够存在于教科书上,也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优秀。有的历史人物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提起名字很多的后人却都不认识。

I. 如何看待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北的一个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或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并包括14名甲级战犯,使得神社备具争议性,所以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日本历史教科书争议,指围绕日本国内历史教科书而衍生的争议。争论主要围绕书中近代、现代史等课题,也涉及日本文部科学省教科书检定与采纳等议题。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不止引起日本国内关注。周边的国家例如中国、韩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尤其关注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如何记载、评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做的事。

早于1982年7月,当时的文部省将高校历史教科书修改,打算淡化侵略行为,引来中国、韩国等邻国不满。[1]

2005年度送交文部科学省检定的教科书,经审议修正后获全数通过,包括了具争议性、由扶桑社发行的《新历史教科书》及《新公民教科书》。此举立即引起以中国、韩国为主的邻国及日本一些民间团体、部分教育界人士不满。[2]

2005年6月12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表示:“日本当时根本就没有‘随军慰安妇’这个词语,……教科书将错误的东西删除,是件好事。”,并指称:日本的教育制度过度强调“日本是坏的国家”,是“自虐史观”的教育。[3]

日本爱媛县市民团体为要求该县政府和该县教育委员会不将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新しい歴史教科书をつくる会)主编、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及《新公民教科书》列入采用名单,因而向日本松山地方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下达临时禁令,停止使用该些教科书。但法院于8月11日驳回了这项申请。[4]

2005年8月12日,日本东京都杉并区教育委员会决定,将从2006年春季起使用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编、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作为中学历史教科书。该区23所区立中学(约6,400名学生)此后4年都将使用这一教科书。栃木县大田原市以及东京都立完全中学等,也已决定采用该教科书。[5]

2006年3月29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对高中教科书提出审定意见,要求按照政府的见解进行记述,以便让学生能够明确理解“钓鱼岛及独岛是日本领土”。[6]

再写以下你的感受,把你的民族情绪写出来

J. 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我们应怎样认识

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2,对于南京大屠 杀,不容日本否认与篡改。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与如何看待教科书黑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