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如何评价彭玉粦

历史如何评价彭玉粦

发布时间:2022-04-24 19:11:37

Ⅰ 历史上那个人物最多情

清朝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 彭玉磷
尽管彭玉麟在外是出了名的铁血将帅,但在感情生活上却令人唏嘘。《曾国藩日记》和《郭嵩焘日记》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每谈家事为之叹息”, “无家事之欢”。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彭玉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悲剧。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与外婆一个名叫梅姑的养女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迫于礼教的压力,彭玉麟不得不奉母命另娶他人。后来,在彭母的主持下,梅姑嫁到别家,四年后死于难产,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并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以纪念他心爱的梅姑!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其画作虽称不上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品,却被称为“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墨竹”合称为清代画坛的“两绝”。
雪琴(彭玉麟的字)三十六岁那年,他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梅姑突然撒手人寰,雪琴当下就痛不欲生,无奈身为湘军水师主帅,责任重大,不能立刻殉情,随梅姑而去。于是雪琴就立誓要在有生之年,画十万朵梅花来纪念他以故的梅姑。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雪琴无论军务、政务多么繁忙,每个夜晚都会深情的挥笔,描绘梅花;并通过笔触在画布上的挥洒,倾吐他心中凄缓哀绝的情思。直到他七十六岁临终前,仍强撑着病体,颤抖地拿着画笔,一丝不苟地画着梅花,此时他的双眸仍然同一池秋水那般忧郁痴情。
四十年里,雪琴的确说到做到,共画了十万多幅梅花。虽然在此期间,他一直寡居,永绝了妻室之欢。但能肯定他的内心并不孤寂,他每天都通过他的画笔在于梅姑交流,他每晚都透过他的梅花在于梅姑互诉衷肠。
太平天国事定后,清政府论功行赏,彭玉麟晋爵一等轻车都尉,并官升八省漕运总督。但已经完成“道德”使命(那时湖湘将领的确将镇压太平天国视为道德使命)的彭玉麟此时已心灰意冷“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就屡次上书辞官。清政府依常人逻辑,认为彭玉麟是嫌官位太低,于是就先后六次的给他加官晋爵,加封他诸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高官。
但梅姑的死,让彭玉麟去意已绝;所有官位,他都一概谢绝。朝廷无奈之下,只得将这些官位先后转给李鸿章。所以当时民谚“彭玉麟拼命辞官,李鸿章拼命做官”。最后,清政府为了留住彭玉麟,为他发明了一个新官位“长江巡阅使”,规定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其余时间自便并享钦差大臣待遇。
再也推辞不了的彭玉麟,为了方便巡视水师,只好将家安在了西湖之畔。当时着名的湘军将领,哪一户住宅不是精致华美的江南园林。可对雪琴而言,没有了梅姑,再精致华丽的住宅都只是冰冷的摆设;他只是将梅姑的墓迁到了西湖旁,又在墓的旁边盖起了座简单的草楼和上百株梅花。白日,雪琴就在墓旁吹笛,那曲子都是他们儿时青梅竹马的回忆;夜晚,雪琴就画梅花,诗梅花“三生石上因缘在,结得梅花当蹇修”、“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
虽然雪琴痴情于梅姑,无心官场,过着半隐半仕的生活;但绝非将国事高高挂起,漠不关心。公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此时清另一大将左宗棠人在新疆抵御沙俄,朝中已无大将。面对国难,年逾七十的彭玉麟,雄姿英发,欣然接受朝廷征召,带着棺材,领兵部尚书衔,开赴广东,主持中法战争。
最终,彭玉麟凭他严密的军事部署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老部下冯子才等人先后取的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赢得了中法战争的胜利。正当彭玉麟准备一鼓作气,趁势收复越南时,却受到了李鸿章等妥协派朝臣的干扰,不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雪帅对此忧愤交加,终于一病不起。雪琴去世时,除了所部官兵,便只有那十万多幅梅花陪在身旁;除此,既无亲戚,又无余财。可见,彭刚直公的确是条顶天立地、有情有义的好男儿、伟丈夫。

算我没答 看错了

Ⅱ 彭玉麟、冯子材、左宝贵、关天培谁才是晚清第一名将呢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晚清爱国名将。行伍出身,但很注意习文,曾说:“吾不能习词赋,封章启事,有用于时,此吾之学文也。”他所上奏章公文,必亲自动手削稿。嘉庆八年(1803年)二十三岁时考取武庠生,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等军职。道光六年(1826年)任太湖营水师副将,同年以督押海运漕米船自吴淞到天津,途中虽遇惊涛骇浪,仍能安全抵达,因之受到特别嘉奖。1827年提升为江南苏松镇总兵。

道光十三年(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授广东水师提督。自接任后,即致力于加强广东沿海的防务。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其后,他倾力于虎门要塞威远、靖远炮台的改建,设法加添了火力强大的“洋炮”200多门以抗击外国侵略势力的挑衅。而当英国军舰在珠江口穿鼻洋开炮攻击中国水师时,关天培亲临火线指挥,带伤督饬水师反击,迫使英舰受重创后遁去。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林则徐被撤职查办。广东地方官吏大多改持与侵华英军“和谈”的态度,而关天培却不为所动,仍然坚决主战。为此,他特意在大战前夕,派专人将自己的旧衣与遗齿送回故乡与家人作诀念明示死志。是年十二月初十,虎门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军攻陷,守将陈连升等战死。关天培坐镇虎门,仅剩数百名将士随其坚守要塞。他历次向两广总督请援,但均无法取得有力的援助。关天培知道难以挽回战局,遂决心以战死报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亲临镇远炮台指挥,负伤十余处尚亲自开炮还击敌军。至傍晚时英军攻入炮台,关天培持刀奋战被砍伤左臂,后被枪弹击中,口中仍然大呼杀敌。他在靖远炮台率孤军英勇奋战,致创痕遍体而战死。他的英烈事迹被广为传颂,誉之为深具民族气节的一代名将。着有《筹海初集》。

与此同时,他又加紧训练水师部队,亲自驻扎在虎门督军操练,每年二月末、八月初,“分饬本标将备,率亲兵五百余名,分赴威远、镇远、横档、大浇、永安、巩固六处,练习炮准,其大角、沙角炮台等处,共兵六百四十名。每次操练可十日为度”。他还将建设虎门要塞的经验和汇集的有关资料,编成《筹海初集》四卷并附有许多详细的地图和训练图、表等,以资参考。

Ⅲ 晚清名将彭玉麟出生于安徽,为何被称为湘军代表人物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彭玉麟祖籍安徽 2.跟随曾国藩,并且率领湘军立下汗马功劳。

一、彭玉麟祖籍安徽在母亲死后,他的父亲,担任安徽合肥梁镇巡检,后来一家四口,就在安徽定居。直到他17岁跟随曾国藩的军队,并且创立了湘军水师

他也不爱做官,不求功名,屡次辞官不做,留下了六次高官的佳话,终于在第六次,1882年,请辞兵部尚书,他廉洁奉公,晚晴贪污腐败盛行,他两袖清风,朝廷给他的奖励,他分文不取,全部捐给老家贫困的父老乡亲。



Ⅳ 彭玉麟的一生

生于嘉庆二十一年的彭玉麟,直到37岁时还是个潦倒家乡的穷秀才。眼看这一生就要如此困厄地度过,忽然间,一个从天而降的机遇落到他的头上。咸丰三年,从长沙被挤兑出局的团练大臣曾国藩率领一千湘勇来到衡州府。曾氏怀着卫道忠君、扬名出气等多种心情,决定借衡州府这块军事要地大力扩充湘军,并极有远见地筹建十营水师。就在这时,彭玉麟有感于曾氏的多次恳切相邀来到军营,并受命带领一营水师。彭玉麟由此起家,很快便统领整个水师,直到同治三年,与曾国荃的吉字营配合打下南京,同水师另一统领杨载福一道受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衔。杨载福随即赴兰州就任陕甘总督,彭则以兵部侍郎身份一人独领水师。在湘军十裁其九的大遣散时期,水师则破例被全军保存,列入朝廷的经制部队,改名为长江水师。彭亲手制定长江水师章程,并依此章程重建水师。晚清政府一支重要军事力量,遂由此产生。这是彭玉麟为中国军事史所做出的一大贡献。但作为一个历史名人,彭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似乎主要不在这里,而在于他特立独行的处世态度。他一生最引人注目的事,便是他曾经先后辞谢过六项任命,而朝廷所任命的这些官职,都是世人眼热的要缺。 第一项任命是安徽巡抚,时在咸丰十一年。彭玉麟当时的官职是布政使衔水师统领。巡抚即今天的省长,布政使衔则相当于副省级。现任省长与副省级待遇,这二者几无可比性。放下权力的大小不说,水师统领成天住颠簸逼仄的船舱,巡抚则住都市宽敞舒适的衙门,二者孰优孰劣?这项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任命,彭却一连三次辞谢,其理由是已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朝廷勿弃长用短。面对着这样的“傻子”,朝廷真是哭笑不得,只好收回成命,改任彭为兵部侍郎,依旧留在前线督带水师。彭这才坦然接受。 第二次是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彭玉麟署理漕运总督。漕运,就是解往京师粮食货物的水上运输业。漕运总督掌管鲁、豫、苏、皖、浙、赣、湘、鄂八省的漕政,是一个实权极大的正省级官员,只要稍微松松手,成千上万银子的灰色收入便会不露痕迹地进入私人腰包,乃众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彭又两次谢绝,理由除不懂漕政外,又加上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不会与各方圆通相处,朝廷只得作罢。他仍然继续操练水军。 第三次是在同治七年六月,彭上疏请辞已当了六七年的兵部侍郎。原因是当年从军时,三年母丧只守了一年,现在国家安定,他理应解甲归田,将剩下的两年补满。这次朝廷没有挽留,一口答应。彭离职休养三四年后,朝廷又任命他为署理兵部侍郎兼同治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也就是兼任婚庆时期的紫禁城保安司令。待到庆典一结束,彭立即上疏请辞署理兵部侍郎。朝廷接受后,又交给他一项差使,即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 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彭为署理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辖地既广,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权大责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为。中兴名臣曾国藩兄弟、李鸿章、刘坤一等人都曾任过此职。让66岁的彭玉麟出任江督,说明朝廷对彭的倚重,但彭不领这个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日后又再次上辞疏。朝廷无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给左宗棠。 第二年,朝廷任命接连辞去五个崇职的彭玉麟为兵部尚书,即今天的国防部长。与过去一样,彭接旨后即请辞,朝廷未准。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彭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广东部署海防。彭认为此时不宜再辞,便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海前线。光绪十一年三月,中法战争刚结束,便上疏请开兵部尚书缺,朝廷未予接受。彭又于这年八月、十二年八月、十三年七月、十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开缺。鉴于彭的执着,朝廷只得接受。光绪十六年三月,彭玉麟以平民之身病逝于衡阳城内退省庵,终年75岁。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求官、跑官、钻官、买官,又有多少人为了升官,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干得出,还有多少人或颟顸无能,或老迈病弱,却依旧占着一个职位不放。像彭玉麟这样一生辞谢六项崇职要缺,甘愿做苦役实事,甘于做普通百姓的人,衡之古今官场,实在是凤毛麟角,难寻难觅。 彭玉麟数次辞去高官高位,并非不当官不做事,他愿意做小的、苦得、发不了财、享不了福的官,愿意做能真正为国为民的官。 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隐者一向有很高的地位。其实,许多隐者对社会毫无责任心,是自私的人,并不太值得尊重。人类需要对群体有爱心的人,一个人若有能力有条件为群体做事的时候,是应当挺身而出的。彭玉麟正是基于此而出山投军。面对着社会极度混乱良民无法安生,中国优秀文化遭受毁灭性灾难的时候,彭玉麟自认为有责任维护道统拨乱反正,他于是愤而墨 从戎:“满地干戈冷阵云,一腔热血喷斜曛。黄巾肯使长流毒,墨 何防再策勋。弹铗悲歌休作客,请缨投笔又从军。愧予胸少阴符术,惟尽丹忱夙夜勤。”他初见曾国藩,就表示惟尽力办事,“不求保举,不受官职”。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曾氏从一开始便格外赏识彭。应当说,政府置官设职,其目的,本是让有官有职者更方便地为国家和百姓办事。然而,与天下任何良法美意一样,行之愈久,则初始意图便愈模糊,到后来则面目全非,根本就不是当初那回事了。数千年来,活跃于官场上的人,少有始终目标坚定将办事摆在第一位的头脑清晰者,多的是为做官而做官、为迁升而做官的官迷,以至于连推翻皇权颠覆封建官场的革命领袖孙中山也要告诫党内同志:“有志之士,应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彭玉麟可谓目标始终明确坚定、真正懂得置官设职意义的封建官场中的大官员:能为做大事提供帮助的官职,他并不推辞,如兵部侍郎、尚书等;不能为做自己熟悉的大事有所帮助的官职,即使品级崇隆、权限广大,他也不接受,如巡抚、总督等等。可惜的是,自古到今,这样的人太少了! 同治十一年到光绪九年这段时期,彭玉麟六次巡阅长江水师。他以病躯奔波于江风海涛之中,督察长江水师的军风军纪,查访长江两岸地方的社情民意。从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到低级员弁,彭先后参劾其中的平庸恶劣者一百多人,并就地处决淫恶藐法杀友杀妻的副将两员,还参劾江南军需局道员赵继元、江苏候补道朱麟成等八人,又奏请革除道员王诗正、知县柳葆元等。长江水师岳州镇总兵彭昌禧年近七旬,精力衰颓,不能胜任职守。彭玉麟奏请将他开缺。彭昌禧以老部属的身份请他关照,他断然拒绝。彭玉麟这种不讲情面、不受请托、不怕犯众怒、不惧打击报复的刚正严明的执法作风,令长江水面及两岸的文武官场为之敬畏颤栗,在腐败透顶的晚清官场堪称绝无仅有。正因为此,彭死后朝廷谥为刚直。 彭玉麟敢于以孤胆勇斗整个黑暗官场,并非因为他立有赫赫战功,也不是他的圣恩特别优渥,而是出于他本人强大的人格力量。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臣素无声色之好、室家之乐,性尤不耽安逸,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伤,积劳多疾,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终年风涛矢石之中,虽甚病未尝一日移居岸上。”现存的多种史料可以为证,彭玉麟对皇帝说的这番话是实情而不是自我虚夸。就在一年多前,彭还将历年所得养廉费上缴国库,并拒绝接受奖叙。曾国藩为此上奏,说彭“淡于荣利,退让为怀,自带水师以来,身居小舟十有五年,从未谋及家室,此次捐助养廉,力辞奖叙,出于至诚。” 打劫钱财,抢掠战利品,几乎是所有野史对湘军军营风气的一致记载。这种风气弥漫各营各哨,从上到下,少有例外。就在这“少有”人员中,便有彭的“未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 彭在同治十二年的一份奏折中说:“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怀抱这种志愿的人,古今中外能有几人?一个愿以寒士归的官员,自然不会贪财受货,也自然在那些贪官面前不怒自威。彭身居小舟,不贪世俗声色之乐,但他的生活中并不乏乐趣。充塞他的心灵构筑他的精神世界的是诗画艺术。彭好吟诗。岳麓书社最近出版的《彭玉麟集》收有诗词五百多首,这其实远不是他的诗词全部,传说彭仅咏梅诗便有一万首,而这一万首咏梅诗又都是题在他的梅画上的。彭一生喜梅画梅,近于痴狂。他说他“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他为何对梅花如此情有独钟?在一首题梅诗中,他自己透露了此中消息:“我自梅花梅似我,一癖共聊玉兰宾。”原来,彭已将自身与梅花合为一体。彭的梅画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文人画。 中国文人画的可贵之处便是借画言志,以笔底丹青来表达自己的情性、意趣、志向和追求。梅花高洁、清幽的品性,孤标脱俗、傲立霜雪的形象,在画家的心目中已化为他的自身。 彭的梅画由此而达到很高的品位。难怪他死后,王闿运挽道:“诗酒自名家,更勋业烂然,长增画苑梅花价;楼船欲渡海,叹英雄老矣,忍说江南血战功。” 关于彭的画梅,传闻中有另一种说法,说彭的梅画其实是在叙说他心中的一段永远的情憾:他早年深爱的一位梅姓女子,因种种原故而不能结合。梅女因此抱憾早逝。彭发誓以一生的光阴画一万幅梅花来怀念她。彭说到做到,他画了整整半个世纪!彭玉麟眉目峻厉,性格刚硬,连杀人如麻的曾老九都说他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面汉子。不料这个冷面汉子的内心里竟有着如此丰富而绵长的热肠柔情。他算得上天地间一个真正的男人!

求采纳

Ⅳ 堂侄被害,嫡系被虐,大舅哥被整,这样搞李鸿章,彭玉麟胆太大吗

彭玉麟作为湘军水军统领,后来升官到两江地区总督,李鸿章仍会极为不快的说上一句,这人把戏可真多。李鸿章这一生中都在拼命做官,可这人一直都在辞官,两个人个性相差太大,自然会互相不对付,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二人第一次相遇是在李鸿章战败安徽时投靠曾国藩帐下。就在曾国藩军营中两人见了面。此时的曾国藩难免会比较狼狈,左宗棠和曾国藩等人次日正在议论这湖南和安徽地区将领谁更能征战,难免会说起这安徽将领狼狈的战绩,李鸿章听了之后自然便争论起来。

Ⅵ 他功高盖世,与曾国藩齐名,为何却为了一个女人,孤独终老

这个人是1890年死于湖南杭州湘江东岸享年74岁的彭玉麟。那么彭玉麟他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大清三杰。而且是中兴大清四大名臣之一。彭玉麟生于1816年。28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之后又无意中考了科举。但他一生不爱慕名利,权势。一心只专注实学,并不想做官。

所以他俩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然后感情呢就比较深厚。最后长成了少女年少女之后,两人就以心相许了。然后梅姑对他说了一句“我以身相相托,愿君莫要负”。所以呢,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去兑现了这个承诺。中途他俩好像还分别了7年。只是7年之后再见这个美姑就已经身患重病。然后幸福的含泪死在彭玉麟的怀里。

Ⅶ 关于彭玉麟

彭玉麟,字雪琴,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清朝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清末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帅。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生平事迹
生于嘉庆丙子(1816),16岁随父回籍。父死族人夺其田,避居衡州府,就学石鼓书院。投衡州协标营充司书,月支饷以养家。衡州知府高人鉴,偶于客坐见其文字,极为称赏,并招其入署读书,旋补附学生员。 道光三十年(1850年),李沅发起义,从衡州协标兵随往镇压。自新宁、靖州而越境至贵州、广西。事定,拔临武营外委,复归衡阳。旋应富商杨子春聘,赴耒阳为之经理典号。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治军衡州,时丁忧家居,应曾国藩劝邀,创办水师,购洋炮、制船制营制章程。 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西征湖南。三月,率水师配合塔齐布陆营,败太平军于湘潭。以功叙知县(正七品)。继北上,陷岳州,升同知(正五品)。八月,率水师攻武汉,焚毁太平军困守汉阳内河战船千馀只。十一月,会合陆军塔齐布部攻田家镇,用洪炉大斧截断太平军拦江铁索,焚毁其船只约3000艘,以知府(从四品)记名。继后,在江西湖口被太平军石达开部乘隙截击,被分为外江、内湖两部,战斗力减弱。 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外江船队遭太平军夜袭,败走新堤。经整顿,在湖北同太平军接战多次。时曾国藩困守江西,召往相助。徒步至南昌,募勇造船,充实内湖水师。 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擢广东惠潮嘉道(正四品)。寻攻占建昌、南康。 咸丰七年(1857年),水陆各营由湖北顺流而下,围攻九江,攻下湖口,使被困湖内水师与外江水师会合,加按察使(正三品)衔。 咸丰八年(1858年),陷九江,加布政使(从二品)衔。 咸丰十一年(1861年),创飞划营,抬划船入湖,协同陆军在菱湖一带攻破太平军营垒。陷安庆,授安徽巡抚(正二品)。三次上疏力辞,云:“以臣起自戎行,久居战舰,草笠短衣”,“一旦身膺疆寄,进退百僚,问刑名不知,问钱谷不知”,“且身无学求”,“更虞不胜重任”。清廷以其“真实不欺”,遂改任为水师提督(次一品),复授兵部左侍郎。 同治元年(1862年),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军沿江东下,陷安徽金柱关、东梁山、芜湖等地。继夺江心洲、蒲包洲,进泊天京(今南京)护城河口。曾国荃率陆军倚附水师,驱军直入,逼扎雨花台。 同治二年(1863年),陷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天京粮道,合围天京。 同治三年(1863年),攻陷天京,获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次一品)衔。次年,诏署漕运总督(次一品),又辞。 同治七年(1868年),设长江水师,诏任首任长江巡阅使,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实为“得专杀戮,先斩后奏”的钦差大臣。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自荆、岳二州至崇明县五千馀里,设提督一员。总兵五员,以六标分汛,营哨官七百九十八员,兵万二千人。”次年春,回籍,因渣江老屋荒圮,于衡州府作屋三重,曰“退省庵”。 同治十一年(1872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见多有弊端,事常摊派,篙师舵工,或不能按桨操舟。疏陈整理事宜,劾罢营哨官180馀人,荐李成谋为提督,奉命嗣后每年巡阅一次。 光绪七年(1881年)诏署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次一品),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 光绪九年(1883年)晋兵部尚书(次一品),疏辞不允。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奉旨赴广东办理防务。调集湘军4000人由海道前往,自率随从由陆路到达广州。湘军既集,察看地形,检查各炮台、营垒,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并在沙角设防,凿山石为炮洞,以便掩护士卒,组编沙户渔船,分守横门、磨刀门、崖门等沿海一带海口。与两广总督张树声协商,就地举办团练,按照陆军规制,慎选营官,勤加操练,短期内训练出一支守土御侮兵力。 光绪十一年(1885年),法军进犯谅山,窥伺广西,率老将冯子材抗击法军,遣师出粤,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阵地。在镇南关、谅山一战,大获全胜,多次上疏主战,反对和议,疏中有“五可战,五不可和”之语。。未几,和议已成,停战撤兵,他不胜愤慨之至,犹疏请严备战守,以毖后患。是年秋,因病乞归。 光绪十四年(1888年),扶病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后以衰病开缺回籍。 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平生能诗,常气盛言直,别有风格;尤喜画梅,枝干纵横,繁花满树,海内多有流传。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着有《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公诗集》。

人物评价
彭玉麟多才多艺,诗书画俱佳,梅花墨为清代画坛两绝(另一绝为郑板桥墨竹),画梅四十余年,共画十万余幅梅花。 诗--《吟香馆》、《退省盦》等诗草 画--《红梅》、《墨梅》,彭所画之梅堪为一绝 武--率湘军,统水师,灭太平天国;1883年中法之战,主持两广军事,募兵阻击法军,所部大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打退法军入侵。正乘胜收复越南,可李鸿章“见好就止”。 情--“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官--至水师提督、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一等轻车都尉,太子太保。 千古一人,绘画堪比郑板桥,打仗不输周公瑾,诗词不亚苏东坡,爱国不逊范希文,用情高山流水。 智仁勇三达德,忠孝节义四美德,集于一身,梅姑之恋更是传为佳话,可谓千古奇人。 张之洞:“加官不拜,久骑湖上之驴;奉诏即行,誓翦海中之鳄。” 曾国藩:“彭玉麟书生从戎,胆气过于宿将,激昂慷慨,有烈士风。”“若论天下英雄,当数彭玉麟、李鸿章。” 曾国藩联赠彭玉麟:“烈士肝肠名士胆;杀人手段活人心!” 胡林翼:“忠勇冠军,胆识沉毅.”

雪帅彭玉麟
在晚清政治人物中,彭玉麟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与之并称“大清三杰”的曾国藩、左宗棠虽然也被称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中学历史课本上还提到他们兴办洋务,尤其左宗棠以垂暮之年收复新疆,至今“左公柳”余荫犹存,而曾国藩更是为后世读书人所称道,据说国共两党领袖毛泽东、蒋介石对他都有很高评价。而彭玉麟的事迹却很少流传,原因有二,其一,熟悉太平天国战史的人都知道,湘军陆战方面对太平军负面居多,而水战胜率则超过七成,其人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期任湘军水师统领,手上只怕“沾满了太平军将士的鲜血”;其二,其人风骨刚介,在湘军内部也不为同僚所喜,与曾国藩弟曾国荃、李鸿章等人颇多抵牾,功成名就后多次辞官不就,于污浊不堪的晚清官场中独树一帜,时人多讥之“孤洁自矜”。但综观其人其事,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文采人品,彭玉麟都足为一时翘楚,完全值得吾等后辈研究学习。 彭玉麟字雪琴,人称雪帅。其父彭鸣九做过“合肥梁园镇巡检”,相当于县公安局长,但这么一个品级很低的武官,却得到时任安徽巡抚李翰章(李鸿章兄)极高的推许,彭鸣九死后亲自作传,“推为皖中循吏之最”。然而彭鸣九英年早逝,加之为官清廉也没有留下多少遗产,而族中一些坏人又对孤儿寡母横加欺凌,所以彭玉麟在故乡衡阳市度过了自己悲惨的少年时代。曾就读于衡州府城石鼓书院时,“旧袍敝冠、三餐不继,然介然自守,未尝有饥寒之叹”,弟彭玉麒则尚未成年就跟别人去远方学做生意,多年不通音讯。面对窘境彭玉麟只得放弃学业,在军营中谋了一份文书的职业,聊以奉养寡母。然而美玉始终不同于砾石,在这期间,彭玉麟遇上了生命中第一位伯乐——衡州知府高人鉴,一个偶然的机会,高人鉴在军营中看到了彭玉麟写的一份文书,对他的文才与书法大加赞赏,招揽为门下弟子,自此,彭玉麟的人生路途才算顺畅了许多。但如果止于此,彭玉麟最多只能是衡阳城中一介名士,通过科举之路谋一份官职,像父亲一样尽管贤能干练却只能终老乡间。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把衡湘一群优秀知识分子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中兴四大名臣”曾左彭胡全部出自湘军,所以,乱世对于他们来说,更相当于一场机遇。 彭玉麟第一战却不是对阵太平天国,而是对付新宁的李沅法,一场不过几百人的小暴乱,很快被平息,彭玉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被授予蓝翎顶戴,却辞官不就,去耒阳一家当铺做了管账先生。恐怕此时,知识分子的那份傲气依然在他心里根深蒂固,对靠杀人来博取功名的武将行径显然不屑一顾。只是他自己也想不到,几年之后,他还是会走上这条路。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天国锋芒正盛,腐朽不堪的八旗兵节节败退,曾国藩回乡筹办团练,有人举荐彭玉麟,彭玉麟正居母丧,不应。曾国藩书曰:“乡里藉藉,父子且不相保,能长守丘墓乎?”彭玉麟慨然应征,43岁的曾国藩与38岁的彭玉麟相遇对风雨飘摇的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恐怕他们自己也预料不到。 彭玉麟治军极严,他的坐船是一条插着红旗的快艇,巡视各处,来去如风,营中三不准“斗殴、赌博、抽鸦片”,如有违者,轻则笞杖数十,重则人头落地,因此彭玉麟治下,军纪在湘军中堪称第一,远胜于以金钱醇酒美人为饵诱部卒死战的曾国荃所部。虽然兵者诡道,胜无常法,但高下优劣,一目了然。曾国荃破安庆,诱杀太平军降卒万余人(《投名状》中庞青云之举便由此演义而来),次破江宁,再演屠城一幕,人送外号“曾屠夫”。彭玉麟忍无可忍,致函曾国藩,“为公千秋清誉计,当大义灭亲耳!”曾国藩无奈,虽回书口气颇硬,“阁下于十一年(1861年)冬间及此次(1864年)皆劝鄙人大义灭亲。舍弟并无管、蔡叛逆之迹,不知何以应诛,不知舍弟何处开罪,阁下憾之若是?”,私下里,也很把他那胆包天的九弟一通狠训。连顶头上司的老弟也不放过,雪帅之刚直可见一斑。 后彭玉麟以古稀之年主抓两广军事,却完全因为忧于国事——其时法国侵越,虎视我国广西边境,雪帅筹划经年,所部湘军名将冯子材不辱使命,镇南关大捷中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在晚清对外战事中,恐怕也只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可与之媲美。可叹的是,主掌朝政的李鸿章等人急于媾和,于形势大好之时与法方签订条约,事实上承认了法方对于越南的占领,创造了世界外交史奇闻。彭玉麟忧愤不已,终于一病不起,于光绪15年(1890年)去世。 彭玉麟工书善画,尤精于画梅,所画梅花风骨凛然,虬枝如龙,花似血溅,人誉之为“兵家梅花”,时人多以为神品。传说彭玉麟居衡阳之时,邻家有女名梅仙,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她爱慕雪帅的才华人品,便托媒致意,愿执帚以从。所谓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彭玉麟自然感佩不尽。可当时雪帅家徒四壁,求一饱而不可得,只好将婚事延后,以图来日下聘。可恨老天爷不肯成人之美,没多时,梅仙病逝,雪帅直欲泣血,遂发誓一生画梅一万本,以报答梅仙厚爱。其诗也多慷慨沉郁之作,以其为人之孤拔,当多四顾茫然知音难觅之感,故以诗画寄托内心,抒发英雄难挽国之将倾之愤懑,也属真情流露。 雪帅行事,大抵如此,使人追慕之余,直想浮三大白。斯人已去,空留绝响,不知后世诸生,有几人能钩沉历史长河,沿袭雪帅之铮铮铁骨?

Ⅷ 如何看待彭玉麟的痴情

彭玉麟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治私产、不御姬妾。虽然一生六辞,却在国家危难之时,抱着年迈多病之躯,临危受命,抵御外敌。一生画梅吟诗,纪念与他相恋早逝的梅姑,痴情重义,终生不悔。在权贵当道、之极的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成为了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义的名臣。如他自己所述:“臣素无声色之好,室家之乐,性犹不耽安逸,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伤,积劳多疾,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终年风涛矢石之中,虽甚病未尝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在军事方面:彭玉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由于他在与太平天队的作战中骁勇善战,善于谋略,富于创新,咸丰三年(年),曾国藩让他创立了湘军水师,购洋炮,大船,训练将士。第二年他率领湘军水师于湘潭败太平军,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后来率湘军水师在湖口被石达开打败。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军于大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接着,率湘军水师攻占湖口、九江、安庆,升任水师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占天京(今南京)的战役中,亲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第二年他攻下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了天京粮道,成为攻陷天京的大功臣。在剿灭了太平天国后,他一心扑在清军长江水师的建设中,为清军这支水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后来长江水师被李鸿章全盘接收,成为北洋水师最主要力量。彭玉麟成为近现代中国海军的创始人。在书画方面:,他一生画了上万幅梅花图,在每幅梅花图都题上以梅花寄情的咏梅诗。这些称“梅花百韵”的咏梅诗,寄托了彭玉麟一生对梅姑的爱恋、思念、牵挂、自己的愧疚和悔恨。他所画之梅堪为一绝。笔下的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被称为“兵家梅花”,与文人墨客的梅花相去甚远。他画的梅树,身姿虬曲,铁骨铮铮,古拙苍劲。枝间的梅花,吐蕊绽放,生机盎然。特别是他的“墨梅图”更是冠绝,与郑板桥的墨竹齐名,被称为“清代书画二绝”。入选“衡阳民间国宝”的《墨梅图》就是一幅画梅杰作。该画以水墨绘一老梅蜿蜒横斜,上不见结顶,下不见根底,主干铁骨挺拔,周身苍皮藓苔,枯眼斑斑。虬枝曲折盘环,枝蕊参伍交错,给人以老树繁花、生机勃勃的感觉。画上题诗,让人更能体悟到“儿女心肠,英雄肝胆”的意境。 在诗词方面:彭玉麟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余首。年8月,岳麓书社整理出版《彭玉麟集》。

Ⅸ 为啥彭玉麟可以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呢

光绪十六年,“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彭玉麟,在衡阳退省庵病逝。

他的去世,被史学家称为“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消逝”。身后能得到如此评价之人,可见,其一生成就非凡。而且,彭玉麟为人刚正不阿,为官也十分清廉。


后来,彭玉麟辞官隐居,不仅在水师昭忠祠旁建厅,种满了梅花,还在家乡建了一座退省庵,整日吟诗作对,传下了数量极为惊人的梅花画作。此外,彭玉麟还在每幅梅花上题诗,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可见,彭玉麟对梅姑的思恋可谓是刻骨铭心,用情至深。

所以,彭玉麟为梅姑执笔终身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和敬佩,让人感慨,又令人深思。然而,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即使再思念也都成为了过去。所以,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要努力把握,努力争取,不要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谁都有无奈的时候,彭玉麟也是一样。

Ⅹ 彭玉麟在中法战争中的表现

楼主可以参见《晚清强人:雪帅彭玉麟》一书。
我简单说一下。
彭玉麟在1883年中法开战前被调往广东,帮办两广军务。和两广总督张树声不和,彭玉麟主张守虎门,张树声主张守黄埔。
1884年,法军扬言攻打琼州,彭玉麟派王之春四营前往琼州布防。郑观应向彭玉麟建议奇袭西贡,彭玉麟两次向清廷上奏采取这条计策,但不了了之。1884年议和,彭玉麟坚决反对。
中法战争第二阶段开打,彭玉麟主张接济刘永福,重用冯子材。1885年3月,和两广总督张之洞一起上奏,主张在广西、云南一线大举进攻,以援救台湾。张之洞主战并不坚决,而彭玉麟果断地命令冯子材率所部18营与法军决战,是为镇南关大捷。
中法再次议和,彭玉麟坚决反对。因意见没被采纳,从此心灰意冷。1890年病逝。

阅读全文

与历史如何评价彭玉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