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对武则天的客观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着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1)历史如何评价武则天扩展阅读
毛泽东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简单啊!”孟锦云大发感慨。
毛泽东接着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毛泽东还谈过武则天立无字碑的事: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别人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事实上,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应由后人去评论。
毛泽东的这段谈话,表达了他对武则天基本肯定的态度,他欣赏武则天是一个有作为、敢作为的女皇帝,他赞扬武则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贰’ 武则天作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你怎么评价她
对武则天的看法是:她是五千万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位敢于向传统文化宣战,用她超人的的决断力和智慧,开创出开元盛世的女强人。从文字记载的史料中看,旧历史家们对她的平价不是很好。在过去,我对她的看法,同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好友的观念差不多。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的依据,是通过我自已对建国后的历史实践的了解,同后人依附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指导下,经由党的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党史回顾结论″,出版发行的历史材料性的东西中的对比过程,获得的意识,另一个是我通过自已对创业成功经验的认知。如果武则天已经残暴到了没有人味的地步,凭着一个女人,她是无法获得宫庭内部的权力斗争的胜利的。
‘叁’ 如何客观的评价武则天的功过
用一句话来说,一当武则天当上皇后,她就走向了政治统治最高境界的正常道路。她的政轨迹分三个阶段:655——683高宗皇后;684——690皇太后;690——705武周皇帝。独立执政21年。在整个过程来看,她在很多方面无人可以替代。自从她把李贤搞掉以后,李唐国家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与她抗衡。她辅佐高宗有功。独立执政大道正向。两大政治失误:1.为了实现女性当国,用了相当精力人力物力(包括任用酷吏),消弭反对派,从而遏制了西北,东北军事上的良好态势。虽然任王孝杰等下层军官,收复失地建立北庭都护府,但不久又被吐蕃占领。在对东北及东突厥用兵时,力不从心。这是高宗以前是难想象的!2.后期重用面首“二张”,扰乱政局,落得被政变推翻的下场。这对于历史上任何政治家来说都是不光彩的!
就她个人品性而言,残忍,妒火过旺,诛杀政敌情敌不仅毫不留情还往往株连无辜。制造冤假错案太多。
总得来说,功大于过!
‘肆’ 历史上对于武则天评价是怎样的
武则天从唐太宗时期入宫至称帝执政,经历无数起伏。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更是有褒有贬。
研读史书,我们会发现,武则天有着心狠手辣的强硬个性,无论是杀女毒子还是残害异己,都从不手软。在其统治的初期,曾任用酷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才结束了酷吏政治。武则天晚年时,豢养了一批男宠。其中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武帝暮年,老病缠身、久不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之时,成为了武帝的耳目,并开始插手朝政,陷害忠良,阻碍武帝回归李唐、传位太子,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致使武则天母子交恶、君臣关系紧张。
武则天的众多行为做法,都有违封建礼数和伦理道义,不仅令当时的世人所咋舌,也令后世众人所唾弃。
当然我们不能够否认的是,从政治上讲,武则天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武则天被立为后时,帮助唐高宗铲除了朝中握权的重臣,使集权统治得以实现。后提出并推行建言十二事,“劝农桑,薄赋役”。称帝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武则天还十分重视地方吏治,执政时加强了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更是快速增加。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有人认为她是想借此夸耀自己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述;也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自知罪孽重大,无颜自诉其功。当然更多的人则支持另外一种说法:武则天立“无字碑”实乃聪明之举,她是想留功过是非于后人去评论。
乾陵无字碑
‘伍’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皇帝,怎么评价她的一生
1.武则天称帝,这是历史性的壮举。她打破了封建桎梏,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女皇帝。因此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她的一生吧。
5.所以武则天的一生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多角度多层次欣赏这位女帝。望采纳我的回答和文章。
‘陆’ 历史怎样评价武则天
她在协助高宗,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柒’ 武则天在历史上很有争议,历史是对武则天怎样评价的
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清的时候,由于明清理学的原因,女性的社会地位进一步降低,那么对于武则天的负面评价自然也就甚嚣尘上了,明朝的孙承恩更是不惜以”今古大变,宇宙穷凶。虐熖一时,秽名无穷。”这样的话来评价武则天。
一代伟人毛泽东以辩证唯物史观的视角给武则天下了一个客观、公正、中肯的评价。毛泽东还就武则天在自己的陵墓前立下一块无字碑的事发表了见解,他说:“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是由后人去评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7)历史如何评价武则天扩展阅读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武则天当政造成历时半个世纪强有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是有贡献的。”
“芳流华夏光被九州”,武则天你当之无愧。近代着名历史学家罗元贞先生曾写到:“武则天执政时期,是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空前隆盛的时代。武则天的一生,能文能武,为国为民,知人善任,领袖群才,治国有方,威信崇高。她非常聪明,经验丰富,知识超群。在政治、军事、制度、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她都有作为一个英明的国家领袖人物的才能、见识、眼光、风度、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女皇武则天,真不愧为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明主圣君。”
‘捌’ 历朝历代的史学家,是怎么评价武则天的呢
在我国历史上,唐代女皇武则天大概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了。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
女人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也就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南宋朱熹着《通鉴纲目》多次否定武则天,到清朝王夫之和李塨等人着作中对武则天的贬抑达到顶峰。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影响比较大的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为达“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之目的,为了提醒宋朝当权者当心女权当道,就把武则天妖魔化了。这具体体现在:唐高宗李治被描写得软弱无能,治国无方,而把武则天写得很坏,很阴毒强势,对两者的描述都有所夸大。其实高宗不是无能之辈,武则天也没有那么阴狠。
‘玖’ 历史上对 武则天的评价
历代评价
崔融: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
沈既济: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②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刘昫:①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②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鲁宗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宋祁:①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着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②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
司马光: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洪迈: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孙承恩:力乘阳刚,才济阴慝。运用四海,驱使百辟。今古大变,宇宙穷凶。虐熖一时,秽名无穷。
赵翼:①女中英主。②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翟蔼:武氏以一妇人君临天下二十余年,是不比于母后之称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过人者。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毛泽东: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剪伯赞: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她的作用是积极的……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人物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则天皇后。天宝八年(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拾’ 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评价武则天: (1)武则天的政绩:首先,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第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武则天对历史最重要的贡献。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国势仍在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时代,既使唐太宗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又为“开元盛世”做了铺垫。 (2)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在历史上被肯定,主要由于她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但她也是一个有负面影响的人物,如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她的贡献是巨大的。 应该说她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唐朝的繁盛中,有她很大的功劳,人们把她的政绩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即是延续了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政治制度、政治风貌,又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做了基础。她很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开辟了首次殿试,设下了武举选拔。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人才,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作为女人的她,为中国女子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为中国女子带来一些地位。中华的革命女子,很多是受了她的影响,才下定要革命、要谋取幸福的决心。 但是,在当时唐朝来说,武则天的一些政权也使很多人受到迫害,这也是每一位皇帝都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