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 总结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总结: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28万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日本侵华战犯受到了严正的审判。
中国人民取得近百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改变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历史,使中华民族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1)抗战胜利后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回望屈辱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中国失败而结束的。抗日战争则不同,亿万中华儿女逐步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形成举国御侮的伟大力量,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场促进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斗争。抗日战争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灵,激发起全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这种伟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比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抗争都表现得更强烈、更广泛,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扫近百年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鼓舞着中国人民走出灰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不但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支撑,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饱受世界列强欺压,不要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连起码的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一个屡战屡败的民族,可能赢得同情,但不可能赢得尊重。抗日战争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机遇。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国际地位也随之提高。中国初步废除了各国通过对华不平等条约攫取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
2. 出卖杨靖宇的叛徒是谁抗日胜利后他的结局怎么样
在抗日战争中,有无数的英雄儿女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亡而奋战,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也有在祖国危难之际投敌叛变者,他们必将会遭到历史的唾骂。在外敌人侵的时候,是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爱国了。
非常巧合的是在1951年为了肃清国内的黑势力的背景下,程斌原本想举报邀功,没想到对方也认出了自己,结果两人双双被抓,都是当年出卖杨靖宇的叛徒。这一场“狗咬狗”的大戏,结局两败俱伤,程斌在查清他罪证之后被执行枪毙,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
当汉奸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像程斌这样的人,为了自己能够活命邀功,亲手把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部摧毁了,因为他叛变而死的人不计其数。虽然在抗日初期也有功劳,但功劳无法抵消他的罪过,汉奸自古就没有好下场,程斌就是一个例子。
3. 长沙保卫战历史结局到底啥样
长沙保卫战分为三次,结果如下:
一、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后,日方和中方各自都公布了己方统计的战果:日方声称此战毙、伤、俘国军4.8万余人,而日方的伤亡数字仅为3600人;中方则宣称日军死伤3万余人,第九战区的伤亡人数为4万余人。
此战,中国第九战区部队挫败日军的战役企图,予敌以有力打击, 大大消耗了日军大量人员、装备,使日军显露出发动大规模作战时兵力不足的弱点。军队士气得以提振,抗战必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二、第二次长沙会战
据第九战区战报记载,中方伤亡17426人,日军伤亡48327人。
据日方统计,整个会战中中国军队遗弃尸体5.4万具,被俘4300人;日军伤5184人,亡1670人。这个统计显然夸大了日军的战果。
不过,从中国军事当局的资料看,第74军的第58师伤亡55%,第57师伤亡40%;第37军的第60师伤亡50%,第140师伤亡30%;第4军的第102师伤亡45%;第10军的第3师伤亡35%,伤亡确实惨重。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此次会战,据中国国民政府军委会及第九战区发表的战绩称:日军伤亡56944人(其中亡33941人,伤23003人) ,俘虏日军中队长松野荣吉以下官兵139人,缴获步骑枪1138枝、轻重机枪115挺、山炮11门、无线电台9架及其他军用品。
中国军队伤亡官兵31346名。而据日方战史统计,日军战死1591人(内军官108人),战伤4412人(内军官241人),打死军马1120匹,打伤646匹。
(3)抗战胜利后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1、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攻势,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前原态势的一次战役。这一胜利,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狂妄企图,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2、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使日军的国际威望一落千丈,英泰晤士报讥称“日本抄袭华军的钳形战术,结果为华军的钳形战术所击破”;加深了日本内政外交危机,导致近卫内阁垮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信心。
3、第三次长沙会战
这次会战虽然获胜而并未能按照计划全歼日军或歼灭更多日军 ,但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 。这 一次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日军突袭珍珠港后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
鼓舞了人心,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促使美国援华方案的迅速实施,也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 。使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迫使美英等国自动放弃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各种治外法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沙会战
4.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什么迅速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1、国民党派出的接收大员进入原来由日本和汪精卫伪政府控制的沦陷区,建立国民党的政权。此间发生大量的腐败,丧失了民心,一泻而溃千里,势不可阻。
2、沦陷区的百姓在日本兵的铁蹄下生活了七八年,过着亡国奴的生活。他们天天盼国民党凯旋,自己能重新做一个有主权的国民。可盼来的国民党却是一群腐败分子,只知道伸手要钱、要权,不关心民间疾苦,还看不起沦陷区的百姓。
3、胜利之后,国民党要派出大量官员去沦陷区工作,但它根本没有足够的合格的干部。接收大片沦陷区任务之重大是可以想象的。
接收大员多半利用逆产改制的机会,将一部分资产据为己有。手里有权,又缺乏监督,腐败是必然的。接收大员纷纷忙于自己的私利,把要紧的事都放到了脑后,这引起当地百姓的极大不满。
(4)抗战胜利后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崩溃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中国的抗战以日本投降宣告胜利。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了8年抗战,对此中国人民还是给予肯定的,然而这一点并不能抵消其腐败无能和反人民行径留下的积怨。
由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接收”变为“劫收”,进一步横征暴敛,令民怨沸腾,结果刚享受胜利者荣耀的国民党政府只能是迅速崩溃。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讲话时也解释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看看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大后方的情况,便可知道这个“抛弃”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5. 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急求!谢谢
意义:
1、赢得民族独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加速人民解放,为新中国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石。
3、凝聚中国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空前发扬。
4、捍卫世界和平,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历史贡献。
5、奠定大国地位,促进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建立。
(5)抗战胜利后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使中国收回了基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国家主权,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被侵占土地,被强占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和发展在抗日战争所形成的有利条件,领导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政权,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弘扬,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战后,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6.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
经过抗战,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可与国民党政权相抗衡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人口、地域、军队数量以及国际影响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中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敌人侵占而变成荒芜,价值无数亿万元的公私财产已遭破坏,而且因为敌人侵略及封闭的结果,各阶层人民已经遭受到不可描述的贫乏和艰苦。”战争打乱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百废待兴。
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华大地上已经没有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此时,重建家园,是饱经战乱的绝大多数人的强烈愿望。
(6)抗战胜利后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其全球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扶持国民党政府统一中国,把中国变为其附庸。
苏联这时也明确表态不再支持中国共产党,其原因是此时的苏联并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和国民党政府抗衡。为了不失去对中国的影响,苏联表态支持国民党。
另一方面,美苏也要求国民党政府必须实行改革。美国一再要求国民党政府在战后实行体现其意图的民主政治。“协助中国在真正的民主政府下达到永久和平和稳定经济,仍是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的愿望。”
杜鲁门总统敦促在中国召开一个包括中国主要政党的国民会议,以期解决中国问题,即不仅要结束内争,并且要使全国团结一致,使各重要党派人士在中国政府里均有公平有效的代表参加工作。这显然是要国民党修改‘训政’时期的设施和扩大政府的基础。”
同时,美国要求国民党重视第三方面的力量,这第三方面的出现表现出这局势中唯一的希望,并劝蒋委员长尽量重视他们,做些让步以建立他们的威信和鼓励他们对他坦白说话。
美国做出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获取自己在中国的最大利益,但在客观上美国向国民党政府施压的结果有利于国民党政府走向民主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党政府对党派的高压控制。
7.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在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8. 抗日战争之后是什么战争
抗日战争之后是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民党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
蒋介石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战爆发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暂时占有优势。它有430万军队,占领着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他们还接收了100万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且有美帝国主义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不及国民党军队的1/3,装备是“小米加步枪”,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区土改刚刚开始,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革命的后方还不够巩固。同时,解放区基本上没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
1947年7月,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我军用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8)抗战胜利后历史结局如何扩展阅读: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
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政权,基本上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威武雄壮的活剧。
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9. 抗战胜利后,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后来怎么样了
绝大部分的日本人都被遣返回了日本,还有一部分在抗战胜利的时候选择了偷渡回国,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成功回到日本,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被苏联带走,而有一部分日本女人留在了中国,融入了国内。
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国在日本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虽然没有炸在东京,但是却让天皇明白,日本的战败已无可避免。日军当时其实还有很多兵力,据说有700万。关内有100多万日军,伪满洲国也有接近100万,还有东南亚太平洋的战场,也有很多日军。如果继续打下去,还要持续好多年。
10.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结果:在反法西斯盟国的协助下,中国取得战争胜利
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