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评价南明王朝的历史

如何评价南明王朝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04-27 01:27:23

‘壹’ 南明为何被历史忽略,而不是像东晋、南宋那样享国百年

现在的历史中,有很多的朝代我们一提起就有很深刻的印象。而且我们还能不假思索的说一番,但是对有些朝代却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就像明朝和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一样在南渡了之后形成了一个南明王朝,却只坚持了十八年。

南宋更是古代科学的巅峰时期了,文化方面也是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东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而南明真的是没有什么真正自己的特点能够值得人们去记忆的,在这一方面就已经被历史忽略了,而且在军事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还自己起内讧,相比东晋和南宋是真的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它会被历史给忽略。

‘贰’ 通过《明季南略》,该怎样看待南明小王朝迅速的覆亡



这是因为,朱元璋并没有对政权的结构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认知,在制度的建立上,他想方设法来满足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明朝最终灭亡于农民百姓之手,而南明政权的建立,在其发展态势上,对明朝局势的挽救,可谓杯水车薪。

《明季南略》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明政权客观的历史发展,皇权的沦丧、官员的腐败、军队的罪责,导致了政权根本的民心离失。政权的存在,代表的是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倘若政权的拥有者不能以正确的心态来重视普通百姓的利益,那么这个政权就是腐败的,普通百姓迟早会推翻它。

这便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可是许多统治者在权威的虚荣之下,迷失了自我,使事物的发展本末倒置,那么其结局是凄惨的,历史的评价自然也是贬低的。南明政权,正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教训,亦是一段令人叹息的历史发展。




‘叁’ 南宋苟延残喘百余年,南明为什么却在十几年间速亡

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祯帝在煤山上吊,李自成和满清八旗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明朝在留都南京的另一个“朝廷”拥立了新君,或许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会想,赵构在南方重新建立了政权,南宋偏安一隅还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南明重建应该也能混个几十上百年的国祚吧?

其实不然,南宋着实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而南明却在十几年间速亡了。这其中的问题,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本就内讧不断,加上财政问题,没有钱又没有统一的中央,还要怎么抗清?到了永历后期,基本上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和不屈的脊梁在抗击清军。

可以这样来形容南宋和南明的区别:南宋是一个得了急性破伤风的病人,只需要壮士断腕,完全能够继续活下去;而南明则是一个癌症中晚期的病人,纵使有无数名医良药,也难以回天!

‘肆’ 南明王朝的历史

南明
中国明王朝灭亡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些地方性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
弘光政权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隆武政权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政权建立之初,俨然有所作为,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鲁王监国 清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绍武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等皆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
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权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但永历朝政腐败,统兵将帅专横跋扈,朝廷中宦官专权,朋比为奸,内讧激烈。顺治十五年四月,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3路进攻贵州,年底进入云南。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十六年正月永历帝狼狈西奔,进入缅甸。十八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同年十二月永历帝被俘。次年四月与其子等被吴三桂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

‘伍’ 很多人都认为南明是一个悲催的王朝,这是为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在中国的历史上,当中原王朝灭亡之后,往往会有一个朝代延续生命的备份方案。意思就是当一个朝代的灭亡之后,皇帝就会逃往一个地方,然后在呢个地方休养生息,妄想以后在夺取王朝,很多人都认为南明是一个悲催的王朝,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奸臣阮大铖,阮大铖在魏忠贤的帮助下顺利地当上了大官。然而,当农民起义军进入安徽时,阮大铖却逃到了南京,广招勇士,想要号召大家一起为朝廷出力,但是没有人理睬他,最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杀殉国,南明也在没有人存在了。

‘陆’ 南明一手好牌,为什么不能像南宋那样,坚持下去

大明皇帝崇祯上吊后,明朝灭亡。然后明朝宗室又相继在南方建立多个政权,以维持大明统治。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南明。

按说,南明占据半壁江山,江南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江淮以南各镇的兵力仍有五十万之众。

南明的第四个问题恐怕就是丧失人心。

不得不说,南明延续了明朝朝政腐败、无官不贪的局面。军队也是各自为政,皇帝看不到希望,军队看不到希望,百姓也看不到希望。

内部纷争,经济衰竭,敌人强盛,内无能人,使得南明统治者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十几年灭亡也在意料之中。

老百姓对每个政权都是深恶痛绝,早就失去了信心。

‘柒’ 南明王朝的资料。

弘光政权
顺治元年(1644),明朝的官僚为了逃避覆亡的命运,决定拥立新君。阉党领袖马士英等人拥护明神宗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同年五月十五日,福王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弘光政权虽然把“讨贼复仇”做为宗旨,但马士英等人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热衷于争权夺利。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迅速南下,攻克多个城市。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同年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等人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捕,在北京被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隆武政权
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同年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历史上把这一年称作隆武元年。隆武政权建立之初,唐王下诏亲征讨伐清军,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郑芝龙手里,顺治三年(1646)七月,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把福建让了出来,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逃往汀州,同年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鲁王政权
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二十八日,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绍武政权
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初二,大臣们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攻入广州,朱聿等人都被杀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
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初八日,大臣们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次年为永历元年。永历政权在抗清名将郑成功等的支持下,与大顺、大西等农民军政权联合抗清,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顺治五年(1648)至顺治九年(1652)收复了南方多个省。但永历朝廷中宦官专权,内讧激烈。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遭到清军主力的攻打。第二年正月永历帝狼狈西奔至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同年十二月永历帝被俘。次年四月与其子等被吴三桂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

‘捌’ 南明王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看得令人心痛

南明的建立是在弘光帝监国,正式称帝开始,当时的形势下,江南半壁江山都在明朝手中,北方是大顺朝和大清朝,四川是大西朝,而这个时候是四国鼎立的时期。如果那时候明朝能够上下齐心,停止内斗,那么也是可以延续很长时间。但是延续明朝末年的内斗依然在继续,一开始在弘光帝登继之时,就有正统不正统的斗争,而在大顺朝基本上被消灭的同时,大清朝南征,明朝江北四镇应该是抵抗,但是左良玉打着清君侧旗号,明朝被迫把防守北方的军队去抵抗左良玉,然后清军南征下来,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有效抵抗,然后扬州史可法就义,弘光帝被俘。接着,曾经在前一年与弘光帝争夺皇位的潞王,在杭州本应该扛旗,但是杭州这也投降了,那么后面就出现了多个王同时称监国或称帝的现象,内斗依然存在,譬如鲁王和唐王、唐王弟弟和桂王。虽然鲁王、唐王很快被消灭,桂王那抵抗了一阵子,幸好是残余的农民军前来协助,由李定国等支柱又一次打起了大好局面,两厥名王孔有德和尼堪,天下震动。不过后来大后方内部又出现了分裂,孙可望叛变投降,这样南明在西南的残余区域很快就丢失了。本来在最后一战,磨盘山血战,还是有机会再一次翻盘。但是出现了叛徒,南明军队有生力量大部分丧失殆尽,而桂王虽然到了缅甸去了,也不安全,咒水之难,和吴三桂部队到缅甸索要桂王,桂王(永历帝)最终在昆明逼死坡遇难。从此南明再也没有皇室称帝,仅仅存在打着明朝旗号的,郑成功部队以及夔东十三家,其余在西南边境一带的南明军队,到了现在的果敢地区,成为了果敢人。

‘玖’ 讲讲南明历史

南明简介

满清入主中原,大明王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抵抗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

弘光政权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隆武政权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政权建立之初,俨然有所作为,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鲁王监国

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绍武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等皆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

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
正当南明政权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大顺农民军余部出现在抗清斗争最前线,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死后,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
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将领金声桓和在广州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先后反正,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另外,永历帝朱由榔还专门派使节前往川东石柱争取四川总兵、忠贞侯秦良玉的支持:《春晖堂笔记》写本卷中《永历杂记》有一则云:“当入滇之先,遣使往忠州加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7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权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
但永历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不久,李过病亡,其子李来亨同其他农民军将领率部脱离南明政府,转移到巴东荆襄地区组成夔东十三家军,独立抗清。这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664年。
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接受张献忠部将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建议,这年,李定国发动反攻,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并接受了永历封号。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1656年李定国拥桂王至云南,次年又大败孙可望,可望势穷降清。孙可望降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次年初,下昆明,桂王出逃缅甸。李定国率全军设伏于磨盘山,企图一举歼灭敌人追兵,结果因内奸泄密失败。1661年,吴三桂率军入缅,索回桂王,次年四月在昆明将其处死。7月,李定国在勐腊得知桂王死讯,亦忧愤而死。
这次南明政权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附南明完全帝系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都城
孝皇帝 朱常洵
明安宗 赧皇帝 朱由崧 弘光 1644 —1645 应天
(监国) 潞王 朱常淓 1645 杭州
(监国) 威宗太子 王之明 1645 应天
(监国) 鲁王 朱以海 1645 —1655 绍兴 舟山
(监国) 益王 朱慈炲 1645 抚州
端皇帝 朱硕潢
裕皇帝 朱器墭
敬皇帝 朱宇温
顺皇帝 朱宙栐
明绍宗 襄皇帝 朱聿键 隆武 1645 —1646 天兴
(监国) 靖江王 朱亨嘉 1645 桂林
唐王 朱聿鐭 绍武 1646 广州
(监国) 益阳王 朱术? 1646 龙游
韩王 朱亶塉 定武 1646 —1664 房县
明礼宗 端皇帝 朱常瀛
明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永历 1646 —1662 肇庆 安龙 滇都
淮王 朱常清 东武 1648 南澳
(监国) 益王 朱由榛 1647 揭阳
(监国) 楚王 朱容藩 1649 夔州
延平武王 朱成功 1661 —1662 承天
延平王 郑袭 1662 承天
延平文王 朱锦 1662 —1681 承天
延平王 朱克臧 1681 承天
延平王 朱克塽 1681 —1683 承天

1.还有郑成功本名郑森,后过继给朱聿键为儿子,赐名郑成功。郑袭为朱成功弟弟,但未过继给朱聿键,所以用本名,其他的为朱成功子孙,故用国姓。
2.王之明虽非国姓,但亦监国三日,且国号未更,故列入。

‘拾’ 南明王朝是怎么回事

南明中国明王朝灭亡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些地方性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弘光政权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隆武政权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政权建立之初,俨然有所作为,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鲁王监国 清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绍武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等皆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权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但永历朝政腐败,统兵将帅专横跋扈,朝廷中宦官专权,朋比为奸,内讧激烈。顺治十五年四月,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3路进攻贵州,年底进入云南。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十六年正月永历帝狼狈西奔,进入缅甸。十八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同年十二月永历帝被俘。次年四月与其子等被吴三桂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附南明完全帝系表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都城 孝皇帝 朱常洵明安宗 赧皇帝 朱由崧 弘光 1644 —1645 应天 (监国) 潞王 朱常淓 1645 杭州 (监国) 威宗太子 王之明 1645 应天 (监国) 鲁王 朱以海 1645 —1655 绍兴 舟山 (监国) 益王 朱慈炲 1645 抚州 端皇帝 朱硕潢 裕皇帝 朱器墭 敬皇帝 朱宇温 顺皇帝 朱宙栐明绍宗 襄皇帝 朱聿键 隆武 1645 —1646 天兴 (监国) 靖江王 朱亨嘉 1645 桂林 唐王 朱聿鐭 绍武 1646 广州 (监国) 益阳王 朱术? 1646 龙游 韩王 朱亶塉 定武 1646 —1664 房县 明礼宗 端皇帝 朱常瀛明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永历 1646 —1662 肇庆 安龙 滇都 淮王 朱常清 东武 1648 南澳 (监国) 益王 朱由榛 1647 揭阳 (监国) 楚王 朱容藩 1649 夔州 延平武王 朱成功 1661 —1662 承天 延平王 郑袭 1662 承天 延平文王 朱锦 1662 —1681 承天 延平王 朱克臧 1681 承天 延平王 朱克塽 1681 —1683 承天 1.还有郑成功本名郑森,后过继给朱聿键为儿子,赐名郑成功。郑袭为朱成功弟弟,但未过继给朱聿键,所以用本名,其他的为朱成功子孙,故用国姓。 2.王之明虽非国姓,但亦监国三日,且国号未更,故列入。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南明王朝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