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选修改革如何对比

历史选修改革如何对比

发布时间:2022-04-27 03:19:41

⑴ 高考历史 选修1-4 四选一 如何应对

选修模块的课程性质及其特点和高考要求,决定了选修内容的高考复习策略。要依据“课标”对选修模块教学要求的规定,把握知识处理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学科能力的培养目标;了解高考对选修模块的考查手段,有助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增强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中历史新课程选修课基本特点
高中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其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选择性

选择性是选修课程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选修课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注。江西省高考方案确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模块作为考生的选考内容(二选一)。

2、探究性

探究性是选修课程的又一特点。依据高中课程标准,每一个选修模块都是某个历史领域的专题归类(如“改革”模块选择了中外历史上着名的改革事例),这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所以选修课程具有更为鲜明的专题探究特征。

3、专题性

与必修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一样,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也具有专题性的特征,只是必修课程的专题围绕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三个模块来选择专题内容,而选修模块是依据历史发展的某个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或某个方向来确定专题内容的。

⑵ 高考历史选修改革部分答题思路技巧

关键是要读懂题,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抓住题目的关键来回答。简答题只需要答要点,论述题除了在要点的基础上要进行必要的阐述。实在记不住或答不来的题也不能空着,否则就不能得分,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印象进行回答,这样多少能得到一定的分。特别是联系实际的题一定要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与实际的联系。另外要注意书写和格式。

⑶ 如何学习高中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 一.背景:1.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平民与贵族的尖锐矛盾致使雅典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2.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兴起,促进了雅典社会的政治改革。3.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都未能解决雅典社会的复杂矛盾。4.公元前600年左右的萨拉米危机,使平民开始酝酿暴动。5.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其中1.2.为根本原因,4.为直接原因或导火线) 二.内容:经济方面:1.颁布《解负令》,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明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2.发展工商业,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移居雅典,鼓励进口谷物。 政治方面:1.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政治权利。2.创立了四百人会议。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 三.影响:(有很多,我简单得说)(积极)1.梭伦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实力,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2.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3.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通过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4.促进了公章也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的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5.梭伦的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摆正,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开的制度保障。(消极)1.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2.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能享有充分的权力。3.世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4.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人殉的恶习。次年又迁都栋立。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二.内容:前期: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2.奖励耕作,重农抑商。(重要)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后期:1.废井田,开阡陌。2.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3.统一度量衡。4.移风易俗,禁止私下行贿,奖励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推行“分异”令。5.焚诗书明法令。 三.影响: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2.商鞅施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国也有消极影响。 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1.北魏的崛起以及统一黄河流域。2.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社会改革迫在眉睫。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内容:1.推行均田制。2.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3.迁都洛阳。 三.影响:1.孝文帝改革使常年遭受战乱的北方发展了农业生产,经济得到恢复。孝文帝迁都洛阳,使洛阳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国际性商业城市。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1.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冗兵”局面的出现。2.“冗官”局面的出现。3.“冗费”局面的出现。)。2.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3.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二.内容:1.富国。实行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2.强兵。实行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3.育才。实行科举改革,改革学校制度。 三.影响:1.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在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情况下,这场改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2.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及改革派内部分裂,改革最终失败,新法废除。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3.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危机。5.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酝酿改革。 二.内容:1.政治上,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陈伟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2.经济上,农民可得到一块分地,蛋分地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且需要高价赎买,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3.组织上,加强对农民的管理,设置一个有地方规章担任的调停人,同时,还是想连环保以约束农民暗示完成各类赋役。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三.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 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 亲啊,我都是手打的,好累.......亲你是文科的吧,我也是啊,我们老师还补充了一些,我不想打了......其实宗教改革比农奴改革更重要啊!

⑷ 高中历史课本选修课讲了哪些改革和革命,为什么选那些改革和革命

第一目“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教材从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全方位阐释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同时,也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各诸侯国为了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材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农业生产的发展。教材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和农田施肥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的发展。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建议教师结合史料讲清铁器的使用历史。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期,铁器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相关的史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然后,请学生回答:铁器和木器、石器以及青铜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牛耕技术,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当时,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说明牛耕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国语·晋语》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也证实了春秋时代存在牛耕的事实。

建议教师总结: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私田的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史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也可以请学生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么重要作用?

手工业的发展。教材从冶铸、纺织、制漆等方面说明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教材重点阐述了封建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通过改革发展封建经济的愿望。

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

⑸ 高考历史选修,改革,战争和平,人物,一般选答哪一个

改革或者人物。
这两道题一般根据必修内容和给的材料就能提炼出答案。尤其是人物,感觉比较好答。
战争河北这边一般都不讲。高考时就让学生从改革和人物选一个做答。战争知识点太多,需要背的也多。不过如果对战争这一块儿感兴趣,比较了解的话,结合历史知识,选择这个也行,尤其是男孩子。

⑹ 高考历史选修哪个比较容易得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因有二
一、改革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大概持续10多年了,正因为如此,题目的花样和切入的角度已经很难再有突破和提高,可以通过大量的看题解决问题。而战争与和平没有这个优势。
二、高考历史改革板块大概有9个,按重要程度来讲:1、日本明治维新。2中国戊戌变法3王安石变法。4商鞅变法。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6,欧洲宗教改革。7,北魏孝文帝改革。8,梭伦改革。9,默罕默德阿里改革。只要抓住这9个板块去复习,就应该没有问题。而20世纪战争与和平虽然看着就那么几场战争,可一旦要变着样的出题,东拉西扯的给材料,你一定傻眼。
最后说一句,突击历史要讲究策略,多掰开了揉碎了看一道题,背题固然重要,但要注意引申。
最后祝你金榜题名!

⑺ 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似之处

依据所学知识隋统一的条件为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材料三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两次改革共同的地方即为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⑻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 吴起变法(


(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2分)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4分)
看法:(4分。本小问采用分层次评分;答案符合题意皆可得分;仅答同意或不同意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也酌情扣分)
答案示例:
层次一(3分):
同意。(1分)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2分)
不同意。(1分)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仅仅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2分)
层次二(4分):不完全同意。(1分)(理由可综合第一层次中两种答案,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如: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3分)

⑼ 求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中十大改革知识点

专题一 梭伦改革

课标: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b$ q/ Y. i, W6 ~' N; S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改革背景:

①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③萨拉米危机

④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及作用:

(1)经济改革: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作用:法律上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形成较稳定的公民群体

②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作用:为雅典民主制打下牢固阶级基础

(2)政治改革:

①首先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作用:扩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权, 平民享有一定权力;打破了贵族专权局面

②其次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
一、导 读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虽然不像革命那样来的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有很多,本模块精选了其中9个重大改革,这9个改革贯通古今中外,或成功或失败,充满了曲折与反复,然而它们都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被历史所铭记!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 、战争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重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等。
革命是由暴力打造的,是用鲜血铸就的,它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用暴力来夺取国家政权,并且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
2、重大革命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
3、根本目的: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4、领导力量和方式: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三、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

以上两部分内容是从我掌握的几份资料里摘录出来的,如有需要,请致QQ邮箱wouc(加上后缀就行)

⑽ 历史选修改革册中哪些改变了生产关系,哪些调整了生产关系,那些生产关系没变

生产关系改变:农奴制改革,日本明知维新,穆罕墓德阿里改革,

与历史选修改革如何对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