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理解历史归来的艰难

如何理解历史归来的艰难

发布时间:2022-04-28 01:38:48

Ⅰ 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什么艰难曲折启示是什么初中历史

以下是完整答案,你要根据问题的不同形式来回答,分析题就全抄上,简答题就只写大点即可。

一、影响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原因:
(一)先天的不利条件:
1. 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 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 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 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1. 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
1) 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
2) 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2. 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
3.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1. 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2. 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3. 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社会环境)长期动荡。

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启示
(一)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
(二)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四)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一开始就宣布要"求知识于世界",确立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日本的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动力。而在中国,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新中国建立前,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它仍然是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仍然是一个和现代知识隔膜的国家。由此可见,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Ⅱ 如何理解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历程: ①起步阶段(1840~1895):主要是洋务运动。②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包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③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近代化进程被打断;解放战争时期,近代化被推入绝境。④近代化发展的新时期(1949年以后)。 历史意义:(1) 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2)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3)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Ⅲ 如何理解"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阻力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正视了人类历史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肯定了历史发展中艰难阻力的存在,从而赞扬了人类不顾艰辛扫清阻碍向前发展的精神,也提醒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做好继续和艰难险阻作斗争的准备.

Ⅳ 如何理解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的付出心血、鲜血甚至生命。起初,一部分先进的 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特别是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的维新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辛亥革命更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 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

Ⅳ 中国近现代历史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过程,如何理解这一过程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Ⅵ 中国近现代历史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过程,如何理解这一过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6

Ⅶ 党的历史、艰难心德体会1000字

通过近日来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史的学习与认识,我心中的感受颇多。她时刻激励着我不断的努力奋进,她是我心中的明灯,她是带领13亿中华人民走向繁荣,走向光辉的不二向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据我们所熟悉,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的选择,于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90多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到如今中国共产党92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富强、繁荣,为中国民的自由、平等、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92年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团结一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历史向我们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

虽然现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人民日渐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发展力还是主要的矛盾,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际因素仍是影响我国前进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正是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能够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只有起着重要先锋队作用的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尤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宏伟计划。例如“十一五”计划的圆满完成,他的亲们色彩跃然与我们眼前,他做到了让我们老百姓安居乐业,是我们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18倍。

他还带领了我们挺过了2009年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下滑的低谷趋势下我国的国民总分值仍然处于小幅度的增长阶段,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现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形成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稳定趋势。这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与完成的伟大壮举。

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我们大学生应该要有的责任,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深深地记住自己身上的历史任务,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坚定信念,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勇于艰苦创业,开拓中华名族的历史新篇章,尽管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一定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不能颓废。

Ⅷ 论述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论述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模板如下: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坚强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中流砥柱。

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00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故事”一次又一次感天动地,“中国精神”一次又一次激情燃烧。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中国风雨无阻、高歌前进的动力!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中华民族越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越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漫长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能够屡经挫折而不屈、屡历坎坷而更强,始终呈现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昂扬风采。

盘古开天到如今,每当国难当头、天灾人祸袭来,中华民族精神就会极大迸发,犹如冲天的号角,激起整个民族与艰难困苦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无所畏惧的民族气魄,解民族于水火,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演绎出气吞山河的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进步壮丽史诗。

伟大的民族精神生发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历史归来的艰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