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1)如何定义一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
1.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2.时代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这种特定的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例如,对于商鞅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他积极变法的历史事实,其改革的结果是在秦国建立起封建制度,使之走向强大。
3.阶级性原则:历史人物大都生活于阶级社会中,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学生在明确评价标准和原则之后,要将其观点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历史上有记载,对人类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构成历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单讲事物,在事物里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参考链接:
网络-历史人物 (史学名词)
‘贰’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你好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统治);有何间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如评价左宗棠、汪精卫等人)
2、“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如对汉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动分成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六个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
第五,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阳太守杜诗他的主要贡献是水排的发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为地主阶级政治家,而应确定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
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叁’ 怎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1、以“事迹分类”、“时间顺序”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再有应该总的结论。就如同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再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的阶段,评论其功过是非。
就如篇目二而中,先将蔺相如的成就简述,先将其的光彩点展示出来。然后便开始转折,用具体事例证实蔺相如只是一个辩士,一个合格的“外交部长”,而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观察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方面他却缺乏动力。当然,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蔺相如的难负盛名。在侧重点方面也会有所选择,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多学习如此。
再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毛泽东”。也可以用这一以”时间为顺序“的方法去作评价。
2、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起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显示的责任。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进程。
篇目二中,夸赞完蔺相如完璧归赵,在往后,他便没有什么作为了,作者用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反衬出蔺相如只是“辩士”而不是“国士”,进而证实蔺相如提不出一套政策和方法来使赵国强大的论点。
3、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一致:不要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或者以个人主观愿望随意武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上。
同时在评价历史人物上,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证地看:从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人物。而且要了解一个人物的不同特点,具体的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论好坏优劣,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评价一个人。同时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要重视历史价值判断。
2、发展的看: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时代的发展会造就不同的杰出人物若干杰出人的事迹和历史背景就能看出时代的发展。从本文蔺相如随着时间推移,从完璧归赵等种种绝世智慧,到无所作为。直到赵国崩跨,可以得知蔺相如在后期对壮大赵国,的确是没有多少作为。
3、历史地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立足现实看历史才会有高度,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去看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历史环境中,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例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
4、人性地看:有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并不仅是干巴巴的历史堆积。我们要讲人的血肉感情和性格、智慧挖掘出来,放在历史大环境里,历史才鲜活起来。
史为今用,与时俱进。我们要真切感受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认识历史人物身上所散发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引领历史潮流。不是一味的跟着作者的思路读书,而是在读书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思辨一个历史人物。
‘肆’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如何定义一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构成历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单讲事物,在事物里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历史人物评价五大原则:
1、阶级原则
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2、历史原则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
3、大节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因此,伟人也必然有失误,也必然有错误。这些,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4、双赢原则
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在她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在现在疆域的版图内,曾经多次出现过国中有国的历史现象。这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5、两点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两点论,不能一点论。如评价曾国藩,就存在这个问题。曾国藩曾经严酷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此,他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刽子手、卖国贼、卫道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
参考资料网络-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人民网-陈云党史观的鲜明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伍’ 如何描述历史人物
描述历史人物,应站在跨出是非功过的角度。因为作为人,都有其优缺点,不是每个被宣传为正面形象的历史人物都是完人的。正所谓人无完人。当然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不该说的不能说,要适应主流社会。比如说寇准。在大部分的传说中,寇准被描述成一个清廉,刚正不阿的主流形象,其实寇准的个人生活,并非传说的那么清廉
,关于这段你可以查阅一些书籍 或者在网上进行搜索。除他以外,戚继光,海瑞等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望多阅览书籍 可以找到很多反例等等。
体会精神吧 我都困死了。。
‘陆’ 怎样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柒’ 如何介绍一个历史人物
应介绍该历史人物的生平以及他的丰功伟绩和不足之处。
例如: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百姓上书言事。
但是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捌’ 如何定义一个历史人物的是否伟大
所谓,伟大,就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事务甚至动物的所作所为等等深深触动了人的内心,始人产生敬佩,敬仰,让人感觉超乎想象.那种随之而来的感觉就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