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历史考几本书
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六本: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3——20世纪的战急与和平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在繁重的学业中,历史是一门让人倍感艰辛的科目,光是其背诵的内容就多之又多。这里就给大家说说学习历史的注意事项。
工具原料历史课本充足的学习时间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6
历史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的。所以首先,我们要梳理一遍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以时间为轴,将各个历史事件排列下去。
2
/6
其次,我们要在记下时间的基础上,尽量记下各个历史事件的其他基础资料,如地点和相关人物。
3
/6
接着,我们就要选取其中重要和有高频考点的历史事件,记下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最后的结果。
4
/6
随后,我们要了解其中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原因。而这些背景和原因,大多来自于时间轴上前一个事件。
5
/6
然后,我们要熟练地将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影响、或作用)记下来。这些意义(或影响、或作用)大部分是对于时间轴上下一个时间有推动或铺垫的作用。
6
/6
最后,我们要把这些整合成历史的一个专有记忆思路。这样就能在做题时用整个思路快速定位到要考的事件。
注意事项
要利用时间轴记忆
要形成记忆思路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等你上了高三你会发现,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和"历史基本功"。
我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 ,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你会发 现它们太重要了。
2.抓住课堂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
我们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如果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 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 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仅供参考
‘贰’ 高考历史考什么
错!!!!!!
本人今年高考,文科,平时成绩620-650,尤其文宗最好,因看不行学校老师讲课那弱智劲现在家自己复习。
历史:1.把握知识主干,就像大树的树干,学哲学的都知道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历史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看问题,高中阶段的历史是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是背书就行的,在分析问题时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说一件事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原因,结果,影响。从主干知识引申出很多细节,就想树的树枝了,抓住他们。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统筹兼顾,恰当把握次要矛盾,这在历史学习中很适用。
2.理性与感性结合,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当感性材料不够充分时,就要自己去想了,去猜,你决的如果你是当时的当事人,你会怎么做。
3.注意运用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原理,看课本,做题要结合起来。
4.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啊!这很重要。别顾此失彼了~
5.注意几件大事:1.古代史,朝代变更的循序,原因。(古代史是围绕“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这个关键词开始的~)
2.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的联系等),解放战争(重庆谈判),11届3中全会,社会主义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大包干,小土群,大跃进,原因,影响)
3.世界近代历史:文艺复兴,新航路,工业革命,1战,2战,社会主义建立,世界格局,(多元化发展)
哥们,其他的就不说了,有不懂的继续问我,很愿意交你这个朋友。
文宗超有意思勒~
还有 别死记硬背了啊,理解!分析!考试不考背的内容的!
‘叁’ 高考历史主要考什么
主要是考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否会融会贯通,是否会根据材料理解回答相关问题。
‘肆’ 高考历史主考哪些
命题指导思想
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试卷结构和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Ⅰ)、历史(Ⅱ)和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本省“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必考内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着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京剧
京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罗马法
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伍’ 高考历史知识点有哪些
猿辅导 唐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020暑假班(高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陆’ 高考的历史选择题应该怎么做
引言:每一学科在做题的时候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技巧的。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一定的知识容量,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了。有的学生对高考的历史选择题比较犯难,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去选择答案呢?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寻找方法吧。
所以当实在不知道该选哪一个,或者这个知识点是你的盲区,就可以通过排除法,用你知道的知识去排除不知道的知识。还要懂得运用观点,用一些正确的观点去分析题目。所以这个时候也注重平常的积累,当你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积累,对一些题目都比较熟悉,这样就比较好做了。
‘柒’ 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二、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捌’ 近年历史高考主要考查哪些历史素养
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素养就是,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
经济、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变化,影响到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学习,科学地认识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的发展变化,从而建立起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