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书有什么

历史书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30 15:50:18

Ⅰ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有哪些

南环瑾的《论语别裁》 《上下五千年》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狼图腾》姜戎 《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中国美术史百题》 谭天 《明朝那些事儿》 当时明月 《红楼梦》 曹雪芹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余秋雨《文化苦旅》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夏坚勇《湮没的辉煌》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看似平淡,实则回味无穷)、《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 钱穆:《国史大纲》(是繁体竖排的,可能会有点不习惯,不过是读史必读)、《中国史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论语新解》 吕思勉:《吕思勉文集》 柏杨:《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1~7(语言风趣幽默,但不失史实) 韦庆远、柏桦 :《中国官制史》(了解中国的官制) 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白话史记》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着:《东周列国志》 孙皓晖:《大秦帝国》(同上……) 黎东方:《细说历朝》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1~4册)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 鉴高阳:《清朝的皇帝》 白寿彝:《中国通史》22卷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Ⅱ 历史书籍有什么可以推荐的

《二十四史》、《史记》这些书一般人看不懂,你暂时先别想了,以后如果有能力再说,《明朝那些事儿》和百家讲坛那些书,属于“文化快餐”,“快餐”吃多了也不好。
我向你推荐两本书,你肯定看得懂,而且很有思想,很专业。一本是吕思勉先生的《吕着三国史话》;另一本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
历史方面的书籍,包括《史记》、《二十四史》这些习惯上我们认为比较权威的史书由于种种原因都有一些记载失实的地方,吕先生在其《吕着三国史话》中对于历史记载的深刻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历史书籍阅读过程中更准确的把握史实,去伪存真。
思勉先生和黄仁宇先生在他们的这两本着作中对历史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很专业而且也不难掌握,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还被很多美国高校选为历史科的教材。我觉得你应该好好读一下这两本书,作为你以后读其它史书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你再读其它的历史书籍,就不是在盲目的填鸭式的读书,而是能在读史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并能从中得到启迪。

Ⅲ 记载中国历史的书都有什么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史书

Ⅳ 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有哪些

主要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战国策》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 ;等。 (基本就是二十四史)比较全的24史

二十四史 :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征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后晋·沈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 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Ⅳ 有 什么好看的历史类书籍 !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

2.
《世界通史》,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诺斯。

3.
《这个历史挺靠谱儿》,作者是袁腾飞。

4.
《万历十五年》,作者是黄仁宇。

5.
《史记》,作者是司马迁。

6.
《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7.
《中国通史》,作者是吕思勉。

8.
《流血的仕途》,作者是曹升。

9.
《南北朝那些事儿》,作者是阿龙。

10

Ⅵ 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

强推《上下五千年》、《国史大纲》等

Ⅶ 比较权威的历史书籍有哪些

比较权威的历史书籍有:《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中国通史》。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2)《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4)《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Ⅷ 古代历史书籍有哪些

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着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由着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比如《汉晋春秋》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
编辑本段史书的分类
按照体例分类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又如《汉书》。有个别的正史没有书或者志,比如《三国志》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 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现有九部纪事本末体的古籍。 国别体:国别体史书创始于《国语》。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分载多国历史。如《战国策》都属于这一类。
按时间和空间分类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另外,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等。
编辑本段纪传体史书的体裁
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简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为中心,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 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谱写人物和事件。 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编。 世家,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动。 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

Ⅸ 推荐几本历史类的书籍看看

1、《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在本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

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2、《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该书内容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0世纪70年代多极世界相对峙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该

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

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

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约翰·赫斯特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

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

4、《明朝那些事》——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

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5、《中国人史纲》——柏杨

《中国人史纲》,是柏杨最重要的着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着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完

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

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

此书有如下优点:首先是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其次,在章节

安排上富于创造。全书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给人以明快的感觉。

6、《大秦帝国》 ——萧然

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充分吸收最新历史研究成果,让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

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

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历程。

Ⅹ 古代历史书籍有哪些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5、《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阅读全文

与历史书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