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01 02:26:55

❶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的读后感受

好不容易在这个假期看完了那么厚重的一本历史文学书。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这本书足足有10厘米那么厚,我觉得这本书一开始看名字就很有兴趣了,内容也的确有趣,这本书的作者,更有趣,他的名字叫袁腾飞。

这个人,来头可不小了,网上说他是中国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是海淀高级教师,我记得去年每天都追着看他那《百家讲坛》讲的那个“两宋风云”,可带劲了。他就是把历史简单化,生活化,毫不显得枯燥,

让学历史显得好玩,有趣来。

好了,直接切入正题,看完这本书的读后感。

这本书叙述的是中国历史(上)那可见中国的历史简直是源远流长啊,连绵不绝的。

从夏,商,周慢慢忆起。

周朝实行分封制,最后灭于诸侯征战

秦朝统一天下后,吸取教训,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但由于实行暴政,天下大乱,因为没分封诸子,诸子无权无力救乱,很快灭亡.

西汉吸取周秦的教训,既分封,又实行郡县制,同时平叛诸侯骚乱,实行推恩令削夺诸侯王权利,是好了点,却又亡在外戚篡权上

东汉吸取祖上教训,严禁外戚涉政,却亡在宦官乱政,最终导致豪强征战三国鼎立.

曹丕在老子的基础上废了汉,却不料司马氏通过两代的努力废了曹魏

唐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灭于安禄山(少数民族)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唐走下坡路

宋吸取唐的教训,同时因为自己掌握军权夺取政权,所以对掌握军权的将领很不放心,杯酒释病权,,结果是,宋自建立就没真正统一过中国,是个比较柔弱的政权,不过文化高度发展.最后灭于少数民族政权。真的是可以说,人算不如天算。

可是,有一句成语是“人定胜天”

那是内子说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讲呢?

那就是为了反对佛教。

在唐朝的时候,人们广泛信任佛教,人们所信仰,所供奉的,都是佛祖。

人类历史如此长久,又怎能缺少宗教呢?

那当然,有些事情过了头,自然会有人来起义抱不平的。所以,好多反佛教的人就都站了起来,手拉手,心连心,一起反佛教了。

不过现在还是有好多人信仰佛教,历史,也许是会被人们遗忘的。

再来说到唐宋时期的历史了。

大历史里面制度、社会大的变革都需要动乱,这样才能够调整利益集团。如第一帝国向第二帝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第二帝国向第三帝国经历了元朝。(名词解释,黄仁宇认为中国的封建王朝可以分为三个大时段,第一帝国包括秦汉,依靠权贵来统治下层。第二帝国指唐宋,采用科举制度,通过官僚士绅来统治。第三帝国指明清,较唐宋内敛)。

说到大的动乱,唐朝那就肯定是安史之乱了。

那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安禄山这一帮大痞子,大流氓呢,那肯定是想要抢夺王位的了,这历史上,哪个朝代不是兴旺,衰落。灭亡的?自己悉数,那不全都是嘛?

都是农民起义的,所以,劳动就是一切啊,没有一个人就可以掌控天下的,那些人就是想钱想疯了,历代的皇上,我估计,脑子都是那么不好使的。

劳动的力量,胜过一切,农民的力量,建立中国!怪不得我们毛主席那么爱劳动,才有新中国呢。

书上还提到隋朝总结错误,以为国家灭亡就是没搞分封,人家就是搞了分封才灭亡的,这都不知道,那还怎么掌控大权呢?最后,啪叽一下给人灭了吧。

接下来讲的就是宋了。

说到宋,那个赵匡胤你可得知道了吧,宋太宗呢,好不容易一大将军坐上皇位呢,接下来的皇帝,我可就真觉得是窝囊了,想那个宋高宗,“傀儡皇帝”啥玩意啊,皇帝还有给傀儡的?我的天,金的力量也许是真的大,人家科技比中原发达,人比中原的多,可是,为什么不学学唐朝,怎么和人家文化交流的,怎么和人家和平共处的?那天下不都挺太平的么?唐不刚才灭了嘛,再怎样,这都总结不出来,我可得五体投地了。

❷ 《历史的灵魂》读后感

从《历史的灵魂》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历史是曾经发生的有意义的,并且进入了我们记忆中的事情。我从因与果:《络缌胡子与战争》中知道了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表面的原因就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有最直接的原因就不必再去寻找更深划的原因了。

通过读《人能自由地创造历史吗?》我知道了滑铁卢大战中有一位元帅因不会随机应变,导致拿破仑失败。假如当时这位元帅不拘泥于拿破仑的命令他们就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从中明白了做事不能死搬教条,要灵活,根据事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

我还从《怀疑还是相信》中懂得了“任何人用墨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们不应该盲目地相信历史,而应该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是所有历史都是正确的。就像伦敦的大笨钟一样,并不是每次报时都是很准确的,有一次因为一个油漆匠把油漆桶挂在了指针上拖慢了它的时间。

怀疑还是相信?最重要的是以怀疑的,批判的精神去进行独立思考,不轻信也不盲从权威的结论或那些看起来是前人留下来的史料。我们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一切事物。

内容简介

从喜欢听故事、喜欢追问故事的结局开始,总有一天你会蛮有兴趣地追询人类过去的时光,感受到思接千载、探幽搜奇的无上喜悦。尽管你不一定选择历史研究作为职业生涯,但是你可能也会对历史本身感到惊奇或迷惑。

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对历史学家应该怀疑还是相信?……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是对“讲故事”本身提出的疑问,我将在这本小书里和朋友们讨论这些问题。

❸ 彭超励志演讲观后感+什么是历史

摘要 失去双臂的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到底,与逆境抗争,从挫折中奋起。坚持、自信、选择,这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三大关键词。讲座现场,彭超动情的说到:“别人能够做的事,我不一定能做到,但我不会放弃。我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这就是彭超,他用一种乐观和坚韧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给了在场师生莫大的鼓励。他用行动证明,自强的人生无需他人怜悯,折翼的天使仍旧活得精彩。他用自己身残志更坚的事迹来激励全场的学子,知难而进、勇往直前,成就梦想!

❹ 《历史是什么玩意儿》读后感 300字以上

读《历史是什么玩意儿》有感

首先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历史书。这本书叙事大胆泼辣,诙谐幽默、百无禁忌,改变了以往历史书严肃、说教、干巴刻板的面目,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正史野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人文地理,包罗万象。其历史知识之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朝代。每一个细节都能信手拈来,足见作者功力之深厚。据说,作者每天必看历史书,几十年如一日,因为他这种心静如水的治学态度,所以能写出这样通俗而丰厚的作品。以往一捧起历史书就会索然无味,实在不能像看小说那么投入,而这本书我是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

❺ 《历史是什么玩意》读后感400字

初次拜读袁腾飞老师的作品,感觉此书:条理分明,见解独到,旁征博引,焦点集中,信息量大,文风新颖特别,措辞犀利,锋芒毕露,一针见血,幽默风趣..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身.然在总结写读后感时却又无从下手,顿笔许日,还是看看究竟历史这个玩意儿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及指导.
历史什么人学了有用?大人物学了有大用,比如国家领导人学有用,吸取历朝历代治乱兴衰的教训,定国安邦.而现在的大部分高中生学习历史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之后找一个好工作,奔一个锦绣前程.而象我们这些在职的寻常工作青年,它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定位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可以从历史长河之中寻找有益的东西进而指引前进的征程.

❻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后感500字

这本书的内容就像它的书名一样,生动、幽默,却不乏知识性,它的作者就是被网上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是易中天加郭德纲。历史固然是死的,但作者的文笔给你活生生的感觉,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作者不仅用简练的语言述说了几乎每个历史典故,而且读着读着,自己还会不禁的笑出来。

“你看那厮长的那模样,哪有一点帝王福相啊。那脸跟个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满脸麻子……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始皇汉武帝似的是吧,他也宰了你。”大约没有哪本说史的书能出现这种文字,说的还是一朝开国之君,然而袁腾飞不但说,而且旁征博引,条理分明。他讲到“血如漂杵”中的“杵”他就简单的把它说成木头棒子,在讲到当时很受欢迎的武器“殳”时,他也说是木头棒子,最多再镶几个钉子。着名的牧野之战,就是一帮人拿着木头棒子上去打仗,读起来确实有趣。他在讲辽打宋时,说当时的辽军骑兵打宋国步兵,就象德国足球队踢中国队一样,想进几个就进几个,这种类比既幽默又发人深思。还有,如:“七次下西洋,600万两银子花出去,郑和整个是一个散财童子”、“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个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从这些通篇通篇充满智慧的文笔可见,袁腾飞说史真有点儿相声样,学和唱谈不上,说和逗不含糊,让一本说历史的书变得饱满鲜艳,像含着满口的跳跳糖一样充满惊喜。

除了生动、幽默,他也明确阐明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不屑于反清复明而有理有据地赞扬了满州的诸位明君,他把懦弱无能的大宋朝总结成“最可爱的王朝”,种种迹象表面,普遍的历史观念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本书里休想轻易扎稳马步,你总能在读这些颠覆性论断的时候发觉从前对历史的认识如此概念化,它们被袁腾飞风卷残云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风景。等你醒悟过来又幡然觉着,他教会你的却并不是形式化的颠覆,而是重新审视既定事实的勇气同智慧。

读了这本书后不仅影响了我的历史观,也提高了我对历史的兴趣,而且我也明白了一些事,皇上坏,天下亡,皇上好,天下也不一定兴,中间总是有些奸臣、贪官、污吏,就像现在那些大地震的捐款,有些也许还没送到灾民手里就被人拿走了,更有甚者如汉献帝,虽然应该算是个好人,却只能看着曹操的脸色行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个很郁闷的皇帝。

❼ 关于历史的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着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游园感悟

日期:2007-11-25 供稿:新闻中心 浏览117次 栏目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初冬的早晨,伴着徐徐的清风,暖暖的阳光,独自一人来到“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荷花公园。

自从荷花公园建好后,这一块僻静的地方全然变了模样,整天都有来这儿观光或散步的人们。特别是周末——前来放松疲惫心情的上班族,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带着孩子散步的年轻夫妻,三三两两,络绎不绝。

走进“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迎宾石上“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点出公园宣廉倡廉的主题。“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莫道清廉淡滋味,塘中偏有自洁藕”、“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等八块宣传廉政的诗句牌匾高挂在大门右侧的凉亭柱上。因为是星期四,公园里的游人不多,只有一些晨练的老人和带着孩子出来晒太阳的妈妈们。沿着公园的小径向东走,沿路的绿地里散落的景观石上雕刻着“廉洁”、“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喻以为官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宽阔的河塘,碧波荡漾。十一月的荷花早已凋零,但却让人感受到另一种心情。水塘边“爱莲亭”的两根红色大柱上题有一幅廉政楹联:“仕守清廉品自高,花有青莲称君子”。让人看了醒脑清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走在落满黄叶的小路上,脚下沙沙作响。在河塘旁的长条石凳上坐下,晨风佛过脸庞,略感有些寒意,头顶的阳光被垂柳遮住半边,深呼吸这清新的空气,聆听树间欢快的鸟叫,感受着初冬后别样的荷花公园。树上不断有缓缓飘落的黄叶落在地上,不知谁家的孩子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激起了层层水波……河塘对岸的墙壁上雕刻着一幅十几米长的浮雕,是朱自清的《河塘月色》。精致的雕刻,美丽的画面,再现了《河塘月色》的美景,让人们充分感受河塘之静,月光之明,荷花之美,从作者的高尚情怀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看着满园的景色,发现如今的荷花公园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只有美丽风景的小游园,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将廉政文化这一主题寓教于文,寓教于景,寓教于游,寓教于休闲,使“廉政文化主题公园”成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普通群众学廉洁倡廉风的重要阵地,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享受着浓厚的廉洁文化的熏陶。

❽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中国的史学家中,并没有看到就历史本身是什么展开过专题论述,倒是更多的探讨“历史为什么”的话题。这一区别本不是东方与西方史学的不同,究其根本,应该是东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所在,但确实这一问题是重要的。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要关注历史学家,更要关注历史学家所在的社会。

书的第二章,探讨了历史的社会性,与个人性。其实本质上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历史是人的行为过程,但历史不是某个人的行为过程,我们不能罔顾历史的社会性,而夸大一个人的历史作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被动性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能通过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使人能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能够增加把握现在社会的力量,便是历史的双重功能。本质上看,历史是社会性的。

第三章,探讨了历史、科学和道德。历史学家和历史资料的收集者的本质不同,在于对历史事实的归纳。而这种历史研究的归纳方法,其实是和科学是相通的,我们要为历史找到不止是一个发生的原因,这是历史学家的思想性之所在,没有这种思想性的存在,历史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在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划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意义又何在呢?知识本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历史所研究的,物理所研究的,化学所研究的本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它们本都是哲学的衍生,它们的方法本都是一样的。

第四章的题目是“作为进步的历史”。其实提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历史是进步的吗?进步是什么,进步是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的前进,而历史的确有这样的一种方向性吗?这一点我相信,真正倾心历史的人,有着较他人对未来更多的憧憬与责任。历史中的进步依靠的是人类不断的持续的获得性财产的转让,而这一过程便是进步的源动力。进步在于继承,而不是毁灭。对于历史的进步是一种信仰,是代表我们对于未来的信心。进步是历史借以编撰的科学假设。换句话说,没有这一假设,历史是毫无意义的。科学的假设的方法,是构建任何知识大厦的必要前提。

❾ 读《历史是什么玩意儿》有感,1000字作文

读《历史是什么玩意儿》有感
自从袁腾飞走红以后,有一种阅读《历史是什么玩意儿》的冲动。欣欣然购了此书,一气读完了它。
首先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历史书。这本书叙事大胆泼辣,诙谐幽默、百无禁忌,改变了以往历史书严肃、说教、干巴刻板的面目,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正史野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人文地理,包罗万象。其历史知识之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朝代。每一个细节都能信手拈来,足见作者功力之深厚。据说,作者每天必看历史书,几十年如一日,因为他这种心静如水的治学态度,所以能写出这样通俗而丰厚的作品。以往一捧起历史书就会索然无味,实在不能像看小说那么投入,而这本书我是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很快就读完的。虽然有人说该书“广度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深度却只有1厘米”,但他提供了区别于官方的另一种历史叙述的可能性。看后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极大兴趣,趁势浏览了《图说天下》、《全球通史》,对历史知识了解个大概。正如作者本人所说,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不是要求学生记住很多历史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他自己的任务只是普及历史知识,并且让这种普及变得有趣。他的作品确实达到了这种目的。

其次其大胆的言论让我瞠目结舌。袁腾飞表示,他酷爱读史书,在学习历史中获得乐趣。同时,他在读书过程中非常注意思考,所以敢于提出新的、令人震惊的观点。现摘录几段:

“这个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还是奥运会志愿者,领一帮老太太还能干这个干那个呢。你说朱元璋他是个什么东西?乞丐,要饭的,皇觉寺出家为僧,让他化缘。”
“七次下西洋,600万两银子花出去,郑和整个是一个散财童子。”
“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个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
“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脸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奏章是写在竹简上,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在寝宫里搁一个秤,每天秤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太累了!”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一千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

对秦始皇、洪秀全包括现代人物都有非正统评价,颠覆了以往的普通的历史观。对于开国之君,袁腾飞不但敢说,而且有理有据,旁征博引,自成一家。当初你看的时候会觉得有戏说的成分,等你醒悟过来又幡然觉着:他教会你的却并不是形式化的概念、史实,而是重新审视既定事实的勇气与智慧。袁说:“教师的责任应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灌输所谓真相。不容批判的真相,比谎言更可怕。”

评说历史要公正,不能挟杂个人的情绪,但他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也正反映了国家文化之繁荣,言论之自由。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多元的时代,需要的是包容的胸襟,以及更多的声音,需要我们亮出自己的观点。袁腾飞至少告诉我们,历史除了课本还有另一种解读的视角,告诉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思考问题,告诉我们权威也是可以被挑战的。

再者,袁腾飞的存在与走红是时代的巨大进步。人民网强国论坛曾经发了一篇帖子:《袁腾飞的存在显示了社会的进步》,从社会视角评价袁腾飞事件:“讲坛依旧开坛,说明了不仅言论自由,学术也是自由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不珍惜这一难得的平台,在上面信马由缰,而社会也容忍,说明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是说说而已。”文章最后说,“袁腾飞还活着,就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

钱学森先生仙逝前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太允许自由思想,我们的社会正在扼杀杰出的人才。

历史学家程巢父对袁腾飞的言论十分欣赏,他指出,“这个是还原历史,首先这一位袁腾飞老师是一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应该向袁腾飞老师致敬。”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通过这本书,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也告诉我们要借助前人的得失给社会以正确评价,给自己正确定位。例如书中说“流氓出身的像刘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这要是搁明朝这些人就全被干掉了。朱元璋是贼王八出身嘛,是中国历史上最寒酸的皇帝。这种贼王八蛋一当政,必然是采用暴政。你看世界历史上,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贼王八出身。有哪一个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上台之后搞民主的。没有,是吧,没听说过,准都是这么一帮,之前寒酸,我可有了今天,我折腾死你们,包括现在那些贪官污吏都是,十四岁之前没穿过鞋,穷怕了,一有权就乱来。”

由此给我们启示:权力是把双刃剑,现今的当政者、有权者要正确使用权利,握好手中这把双刃剑,不要让它伤人又伤己。

❿ 历史读后感500字。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阅读全文

与历史是什么读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