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什么是开历史倒车

什么是开历史倒车

发布时间:2022-05-01 04:08:00

㈠ 宋朝、元朝实行郡县制,周朝、明朝实行分封制。明朝的行政区划,怎么开历史的倒车呢

楼主可能没搞明白,明朝仍然是“郡县制”,只是初年朱元璋的时候分封诸王。下面可以简单谈谈两个草莽皇帝和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

1.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通过农民起义,直接跃居帝位的草莽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刘邦从某一个角度可以说就是个流氓,他可以骑在文人雅士脖子上撒尿,可以在别人要烹煮他父亲的时候说“愿分一杯羹”。而朱元璋最有名的是杀功臣,他前后近二十年的时间杀了5万多功臣宿将。他本想这样可以让他的子孙更好的统治。而戏剧性的是这样以来朝中就没有知兵的大臣了,导致朱棣起兵的时候,建文帝朱允炆都没有将可派,而朱棣仅用了四年便攻陷了京师。

一般说来,打天下的开国皇帝文化水平都比较低。这两位草莽皇帝也不例外,而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以为只要把自己的至亲分封到周边建藩拱卫京师,便可永保太平。这也就导致了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和建文帝时的靖难之役。而不同的是,景帝有周亚夫,而建文帝则无将可派。还有一点很有意思,那就是朱元璋做过两件事,一个是废除宰相这个职务,另一件是朱元璋不允许侍官(太监)干政。而他的后代倒没再设宰相,却十分依赖宦官,这就导致中后期宦官权势颇重。

2.夏商周都实行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当时分封的诸侯国少则六七十,多则上百。到秦统一六国时,嬴政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这是秦始皇非常高明的一点。而郡县制在后来执行的时候虽有所不同,但大体还是如此。

秦时的郡大概不到四十个,且秦朝的时间较短,就不提了。汉朝初年的时候郡的数量变化不到,到七国之乱的时候一共有54个郡,而当时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后来平定后,中央便逐渐将郡收归中央。武帝时将郡的规模减小,而把数量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个。大郡的户口可达百万以上。郡的长官太守为二千石高官,地位和中央九卿一样,下面一级便是县。这样汉代的官阶很少,升迁优越,所以官员可以各安其职,效率很高,所以汉代的地方行政永为后世传为美谈。另外,汉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各区派一刺史,而刺史开始只是六百石的小官。

唐代则将全国设为358个州,虽然州的地位和郡相等,但唐代的州的规模比汉时的郡就相去甚远了,在唐代,户口超过十万的便称为上州,而下州户口不足两万。然后中央划分了十道,各道派一观察使监察。而后来观察使逐渐演变成州的更上一级了。这样地方上实际有了三级,而下县长官要升迁,先要做中县长官,然后做上县长官,最后才能去下州担任职务。这样官阶较多,虽然升迁机会多,但下级的永沦为下级,则人浮于事,效率低了很多。而边疆地区赋予观察使军权,即演变成节度使,造成后来的藩镇割据。

宋多沿袭唐旧制。在全国设置路,相当于唐时的道。一开始有15个,后来又二十多个。路下面是州,州下面还是县。而每一路有四个监司官:仓、宪、帅、漕。这样州长官上面便有四个上司,处事更难。

元代同宋一样,也分为路、州、府、县。但元统治者为了控制地方,将中央即中书省的官员派到地方,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时则长期驻扎。这也是现代咱们所说的省的由来。但实际上省的划分只是为了军事统治,而和道、路是很不同的。

明朝明知行省制度不合理,却不知怎的沿袭了下来。明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即十三个省,但明人不称为省。省的长官为布政使。而与承宣布政使司并列的还有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合成三司。司即省部又向下派分司(清时称为道台)监察地方,这样凭空又多了一级,地方官更难做。

清代为了控制地方,则又将明代非常设的巡抚总督规定为常设官员,这样地方上又多了一级。而真遇事时,中央又会派遣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之类的钦命官员,巡抚和总督不过听命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地方官阶越来越多,地方官越来越难做是趋势,但郡县制的本意并没有变,朱元璋的分封建藩只是个插曲罢了。

㈡ 孔子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

作者:山色归读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一般认为是孔子说的。所谓“俑”是指中国古代丧葬中用来陪葬的偶人。

作为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在东周墓中逐渐采用,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其”是一个语气助词,用来表示揣测。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个大炼钢铁,一个人民公社。大跃进的发明权是我,还是柯老?我同柯庆施谈过一次话,我说还是我。你那个属于意识形态,你有没有责任?……

从此闯下大祸,九千万人上阵。始作俑者是我,应该绝子绝孙!

既然无论是古圣先贤,还是近代伟人,都曾纠结于这句话,我们普通人有空时不妨静下心来,好好体味一下这句话的前世今生!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㈢ "开历史的倒车",奥迪A4L匹配超低功率2.0T发动机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部优秀的好车,离不开一款优秀的发动机,而一款优秀的发动机不但要衡量它的故障率,更多的在于它的油耗和动力的表现。而我们看到奥迪A4L在入门车型上匹配的2.0T发动机只有区区150匹马力。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开历史倒车的现象。

同样的情况,不同车厂同样的应对。

我们把目光转向奥迪的竞争对手,宝马和奔驰身上。这个有趣的一幕同样在发生。对比发动机的功率等参数,大家就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在国产车领域这个矛盾会更加的突出,小排量的发动机匹配大而重的车身,是一贯的做法。我们看到发动机小型化更多的是在中低负荷提高了燃油效率,在高负荷区间反而是一大劣势。而随着排放法规的更新,我们就会看到合适车身和合适的排量得到有合理的搭配。

总结,随着发动机小型化,涡轮和直喷技术的深度挖掘,传统内燃机对于更高排放法规的满足,显的越来越力不从新。而混合动力技术必然会大行其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拿破仑称帝是开历史倒车么

不能说称帝就是开历史倒车。不同的历史节点,不同的人文社会地理状况都不能一概而论的。
在对拿破仑作出评价前,我们首先应该认清他的阶级属性——法国大资产阶级,了解他所作所为的目的——维护国家的利益。
总有人咬住拿破仑“加冕称帝”这一点不放,认为他的做法是历时的倒退,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动(参见【苏】叶·维·塔尔列《拿破仑传》),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历时、革命反动者”在建立帝国后的所作所为吧。
1800年创办法拉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1804年颁布《民法典》,保障了雅各宾派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1807年颁布《商法典》,1810年颁布《刑法典》,这些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历史证明,这一切保护了大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尤其是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法典的颁布,曾任法兰西共和国政府首脑的历史学家梯也尔在《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中这样评价道:“用民法典来组织我们的社会、国家”,“他把公民地位和行政组织连同秩序给了我们。”
一定又有人会提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那便是,拿破仑发动的战争并非都是非正义的。大体以1810年为分界点,在这之前的战争是以正义为主的,多次粉碎了反法联盟的进攻。1810年以后,拿破仑先后入侵西班牙,进攻俄国,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的认识到,拿破仑通过征战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客观上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把拿破仑时期同法国大革命时期从纵的方面衔接起来看,拿破仑颁布的统治措施在法国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把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放到世界史范围内加以考察,从横的方面同欧洲各国历史联系起来,它还影响到他的征服国。“把他的法典带到他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商承认平等。”(恩格斯《德国状况》)拿破仑顺应历史潮流,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法国着名的资产阶级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在《拿破仑时代》中说:“在法国,革命后的新国家尚未定型,拿破仑给了它一整套行政机构,这显然是大师的杰作。1789年的革命已使资产阶级掌握争权,但是随后民主力量起而与之相争,在皇帝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一旦摆脱了贫民的威胁,他们就准备自己登台进行统治并恢复自由主义。在欧洲,法国思想的传播、英国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壮大,都在导致同样的后果,拿破仑在摧毁欧洲旧制度并把现代欧洲社会秩序的各项原则传入欧洲时,大大加速了这个演讲过程。文化的蓬勃发展、人民主权原则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等都预示了民族的觉醒,拿破仑所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 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拿破仑的称霸野心正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本性的集中体现。他的国内外政策都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完成时代赋予他的历时使命。正如马克思指出:“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这就是说,拿破仑建立帝国这个政治上层建筑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又有人提到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我们并不否认它在后来与欧洲大陆发展的不利,但是,要清楚一点,当资本主义正在西欧生根发芽之时,大陆封锁保护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
中国着名历史学家张芝联主编的《法国通史》中提到过:“拿破仑体现了平等,称帝、侵略,不能推翻拿破仑资产阶级政权、法典和战争的反封建意义。”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用武力和独裁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秩序,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他重视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保持资本主义的长久利益,他倡导用法律规范来资本主义秩序,他公布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成为以后立法的典范。拿破仑作为军事家,经了了无数征战,其正义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其非正义战争虽然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独立,却将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欧洲大陆,客观商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纵观其一生,拿破仑功大于过。

㈤ 历史上政策过左或过右是什么意思

就是所说的左派 右派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今天中国知识分子所分成的左派和右派的定义类似19世纪的概念。当代中国的左派是指“新左派”,右派被称为“自由派”,在中国,左派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走社会主义公平路线,反对剥削。而右派则崇尚官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主张全盘西化,走三权分立,议会制等。右派主张中国走外围资本主义及买办资本主义。而左派则注重于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主张人人平等,消灭剥削的。两者的主要争论是前者主张公平高于自由,后者主张自由高于公平。

㈥ 为什么说晋朝开了历史大倒车

公元266年,三国时代那群英雄死完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把曹操的孙子曹奂一脚踢开,篡魏称帝,成立了晋国。14年后,灭亡了东吴,完成了统一,至此晋朝正式建立,史称西晋。

有晋一代,神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它是我国历史上最烂的朝代,没有之一。

㈦ 秦朝、元朝实行郡县制,明朝实行分封制。明朝的行政区划, 开历史的倒车呢

你懂不懂历史啊?

历史无法开倒车,你以为皇帝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整个社会就能为之改变啊?那以你的逻辑看来,只要某位领导高兴,振臂一挥“S-H-主-义”也是可以实现的么?社会发展是经济技术逐渐积累的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产生质变,这个过程并不以某个伟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如果经济财富生产的组织本身存在问题,那么经济技术积累就会失调,质变之后产生的社会形态即受其影响。这是社会经济模式的自身作用,不是人的主观意志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没能进入资本社会,根本原因是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积累出足量的富余,私有财产缺乏合法的保护也不能聚拢财富,这一切都造成资本原始积累不足。没有大本钱商业贸易就无法继续扩大,资本运营就无从谈起。

明朝之所以能够实行分封制并不是明太祖的个人癖好,而是当时社会具备实行分封制的条件。元朝末年因战乱,各地的大地主都杀光了,土地从新分配到小农手里,小农式的自然经济适合分治管理,所以推行了分封。这不是开什么倒车,而是按部就班。

到建文时期,随财富的积累,各地大地主又从新崛起,分治就不适于管理了。于是建文帝又撤消分封,这也是按部就班。至于酿成兵变,属于“交通事故”,是他自己操作不当,不是“车”的问题。

㈧ 为什么清朝会开历史的倒车

清朝时期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只能倒行逆施。

㈨ 又见项王(5)项羽分封真得是开历史倒车吗

这个么,也不好说。
如果你是赞成中华大一统的,那么项羽分封就是开历史倒车。
如果你对中华是否大一统觉得无所谓,那么项羽分封就不是开历史倒车。
这里可以参考中世纪欧洲。当时的欧洲就是封建制,所以小国此起彼伏,彼此间各种合纵连衡,至今也没形成统一的政权。如果项羽分封成功,那么中国今天可能也是四分五裂的状态。
我个人觉得,单以分封这个决定来说,项羽的做法也算不上开历史倒车——因为他也只是分封,恢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贵族的地位,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也没有恢复奴隶制。

㈩ 秦朝、元朝实行郡县制,明实行分封制。元朝的行政区划, 开历史的倒车呢

中国历史中夏商周都可认为是分封制,
秦是郡县制,
汉分两阶段,汉武帝前是分封制+郡县制。武帝后主要是郡县制。中国的制度就基本定下来了,全国范围内的郡县制加部分特殊地区的分封制。
此后阶段的分封制主要分几种:
1.皇族的分封制,这个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往往皇族担名。如汉武推恩后的汉各诸侯国,管事的是国相。唐亲王任某州牧多为遥领,管事的是各州长史。你提到的明分封,明诸侯王在靖难之役之后也没有了管事权。主要是吃封地。
2.功臣的爵位分封,这个大部分朝代有。分实授和虚授两种,就是所谓的授某人某爵(比如开国县男等),封地某处,食X户。这里的封地就是虚授,每一级爵分等级,每一等虚授的封地(和封地上的人口户数)是有定数的,实授的往往是封地上的人口户数,这个值是小于前面的定数。
3.少数民族的分封,这个某些朝代有,如明清的土司。

明的分封制并不是所谓的开历史的倒车。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明的分封制靖难之役前各亲王是有很大的权利,亲王府和封地政府往往合二为一。也就是说亲王是各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当时朱元璋认为让皇族镇守一方比功臣镇守要合理。靖难之役后,明诸侯王的依旧是镇守一方,只不过手中既无军权也无政权,主要就是吃封地的粮税。
同时元的行政区划在现在中国范围内是行省郡县制,但当时还有四大汗国,却是彻底的分封制。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开历史倒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