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了解一下清朝历史,请学历史的推荐几本书能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清朝历史.
正史可以看《清史稿》,不喜欢看纪传体史书的可以看《清史编年》,喜欢看按事件专题编写的可以看《清史纪事本末》。
能耐得下心的还可以看《实录》《起居注》《圣训》《朱批奏折》等。
喜欢看轻松一点的可以看《清稗类钞》《清朝通俗演义》《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清宫述闻》,好吧《正说》系列(12帝、12妃、12名臣什么的)虽然不是很正,作为了解也是可以一看的。还有《清朝那些事儿》之类轻松系的。
挑几个着名的比较喜欢的皇帝或大臣的专着或者比较尊重历史的小说看看也可以。p.s.二月河系列不适合以“想了解清史”为目的的人看,有一定基础后或许能看出些有感触的东西来,但对不了解清史的人来说只有误导和灾难。
⑵ 有哪些关于清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1、《细说清朝》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干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干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着作。
2、《正说清朝十二帝》
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3、《正说清朝三百年》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
“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5、《太监谈往录》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着)、《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
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
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⑶ 看哪些史书可以大概了解清朝历史
《清史稿》、《清史编年》、《清朝文献通考》、《清朝通志》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干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干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干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⑷ 我想具体的了解一下清朝的历史,应该看些什么
1、《清史大纲》
《清史大纲》作者是萧一山。本书以广义的“民族革命”之演进为线索叙述考察有清一代的历史大势、人物沉浮,于政治、经济、文化无不措意而多独到精深的见解,最后以反帝爱国为依归,反映了全民抗战的时代精神。
2、《清朝前纪》
作者是孟森。本书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满洲历史时的讲义,全书分纲领、女真纪第一、建州纪第二、建州左卫前纪第三、肇祖纪第四、褚宴充善纪第五、妥罗纪第六、兴祖纪第七、景祖纪第八、显祖纪第九、附王杲纪等十一篇。
3、《清朝全史》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所着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论清朝历史的学术着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
这部学术名着,曾一九一四年出版,对学术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贡献,从它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学界重视,被学者专家作为权威性的引征之据,在学界长期享有它应得的学术地位,梁启超将其列为了解清史的必读书,梁漱溟、萧公权等也都称引及之。
(4)了解清朝历史看什么书扩展阅读: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清代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共有12位君主,如果从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则有11位君主。清朝入关以后共有十个皇帝。
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干隆);永琰,后改颙琰(嘉庆); 绵宁,后改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⑸ 有哪些关于清朝正史的书能让人更直接的了解大清朝。
1、《清史十六讲》。《清史十六讲》是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锺翰。本书主要是从王锺翰先生论着中选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
2、《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实录》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
3,《清史稿》,《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4,《清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是2008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阳。
5,《正说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1、《清史十六讲》,王锺翰先生是着名的清史和满族史研究专家,很多文章发前人所未发,对清史满族史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清史十六讲》从王锺翰先生论着中选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大致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历史人物研究方面,如《论袁崇焕与皇太极》《柳如是与钱谦益降清问题》;满族史研究方面,如《释玛法》《释阿其那与塞斯黑》等;清代官制方面,如《清代官制简述》《谈军机处》等。
2,《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
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实录》存有多个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过明显被篡改的痕迹,对照各版本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后世当权者对待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真实态度。
3,《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
4,《清朝的皇帝》是高阳的作品,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天子的相关史实。
5,《正说清朝十二帝》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⑹ 关于清朝的历史书籍主要有哪些
史料:
《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祖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着作:(北大本科历史专业推荐书目)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清史论着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着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其他:
《清帝传奇丛书》:《大风歌——努尔哈赤传奇》 《践日行——皇太极传奇》
《痴道人——顺治帝传奇》 《龙凤劫——康熙帝传奇》
《血滴子——雍正帝传奇》 《十全梦——干隆帝传奇》
《木鱼石——嘉庆帝传奇》 《天朝门——道光帝传奇》
《奈何天——咸丰帝传奇》 《风流恨——同治帝传奇》
《千秋泪——光绪帝传奇》 《两世人——宣统帝传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康熙皇帝》法 白晋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译本
《康乾盛世三皇帝》钱宗范着 广西教育出版社
《前清盛世》《晚清血泪》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李治亭着 吉林人民出版社 自己认为这套书很全面的介绍了清朝满族的风俗、名人、大事件、还有世袭族谱
李治亭,阎崇年,向斯的都不错。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还望采纳。
⑺ 了解中国清朝历史看哪些书比较好
喜欢轻松的,可以考虑一些历史通俗读物,比如《清朝那些事儿》这种明月体史书,内容虽有不羁,但基本都是正史内容,只是选材偏向于趣味
喜欢正式一些的,可以考虑阎崇年胡《清代皇帝列传》《正说清十二帝》;或者冯尔康主编的《清朝通史》
至于《清史稿》,推荐的人八成都没看过,如果你对哪个人物特别感兴趣,找出他的列传看看就好,全看没太大必要,除非你是要搞研究
另外的,一些历史小说也没必要排斥,人物性格夸张下而已
⑻ 有哪些关于清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还是非常有趣的。而想要熟悉那个阶段的历史,就可以去研读一些在那个方面的历史书去增加对于清朝的认知。比如说《清史稿》这本正史讲的就很全面,毕竟对于历史还是要循序渐进的去学习的。如果觉得正是太过枯燥无味,那么也可以去看比较有趣的小说《康熙王朝》,若是对清朝在经济领域想要有更多的认知,还可以去读《干隆皇帝的荷包》。
这本书的书名就非常的有意思,也是一本很有象征性的书。讨论的还是干隆皇帝通过运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如何去统筹全国各地的经济,并且在间接地建立自己的小金库。通过这类的措施,再去控制底下的百姓。也从经济层面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以及皇帝的御下之术。
⑼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1、《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
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但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2、《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是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孟森。该书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3、《清实录》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实录》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主要是选录各时期上谕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丧、祭祀,巡幸等活动亦多载入,已编成的十二朝实录,篇幅不等,若十种之间相差颇为悬殊。
各朝实录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相同,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的内容皆风罗包纳,篇幅较《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字数多一倍半,可称钜帙。
4、《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是2007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思平。《大清十二帝》选取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全部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
他们有的具有开创之功,有的具有守成之力,有的经历了民族大发展的高峰,有的奋起于国家危亡的低谷,有的消沉在无奈悲歌中,有的堕落在盛世赞歌里,有的具有雄才大略,有的平庸无能。在中华民族走过千年兴盛、百年屈辱历史后的今天,研究这些帝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萧一山所编,记史从干隆述至同治期。作者称“本书参考书籍,不下六七百种”,“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以史事叙述为主,还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历史传说,卷首有清代外交条约章表。
本书作者将文化置于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学术思想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