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什么的历史遗产

什么的历史遗产

发布时间:2022-05-01 17:32:28

❶ 填恰当的词语(~)的历史遗产

举世闻名的历史遗产
【释义】:举:全。 举世:全世界。闻:知道。 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着名。
闻名遐迩的历史遗产
【释义】: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誉满天下的历史遗产
【释义】: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世人皆知的历史遗产
〖解释〗世人:所有的人。指很多人都知道。

❷ 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什么的历史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存在历史价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❸ 什么的历史遗

遗迹分类: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人类活动所遗留下的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

❹ 我国还有哪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要求写名称概括特点历史价值等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❺ 中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有哪些

中华民族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也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的文化历史遗产,这些遗产都见证着岁月的沉淀,如今大部分都成为了知名的旅游景点,供游客们参观。文化历史遗产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要说哪些遗产最具有代表性,那就非以下三个莫属了。

第1个秦始皇兵马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张名片,不仅在国内非常出名,在国际上也是备受赞誉,每一年都能吸引到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进行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第1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背后代表的意义十分巨大。

其实珍贵的文化历史遗产还有很多,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每一个文化历史遗产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中华民族曾经也拥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这些历史遗产就是最好的见证。不知道在大家的心目中,哪些文化遗产最具有代表性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❻ 我国的历史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历史遗产有洛阳龙门石窟,焦作云梦山,郑州嵩山。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什么的历史遗产扩展阅读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世界遗产

❼ 什么的历史文化遗产填空

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1]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2]。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文物标准英文名为Cultural Relic。[3]

中文名
文物
外文名
Cultural Relic
分类
历史文化遗产
特征
人类创造、历史的过去
关键词
具体的物质遗存

❽ 中国的历史遗产文物都有些什么

1、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

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4、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

5、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❾ 我国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有:

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长城。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天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干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❿ 什么的历史遗产

历史遗产
人类在历史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历史遗产不仅是人类赖以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而且是人类创造新的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前提。对待历史遗产无论是全部肯定还是全部否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遗产采取的“批判地继承”是唯一科学的方法,其目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推陈出新。因“精华”和“糟粕”往往混杂一体,因此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不应简单抛弃,一概排斥。在历史研究中,对于“史学遗产”,即作为“精神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历代史学家的成果,同样应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通过分析这些史学家及他们的理论、方法和着作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并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及史学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推动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充分发展。
(马国泉,张品兴,高聚成 主编.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

历史遗产
又称“历史文化遗产”。人类已往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并以各种方式遗留下来的种种财富的总和。历史遗产的内容极为广泛而丰富,一般地讲,在总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两部分。人类的历史活动,从宏观意义上讲,是由人与自然界之间发生关系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和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的活动即社会活动构成的。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不断增长智慧,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不断地创造、积累和总结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就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随着历史的前进,一部分逐渐转化为物质形态(如各种生产工具、设备、生活用具、宫室房屋、衣饰装束、工具、生活装饰品,等等),成为“物质文化遗产”;另一部分逐渐转化为精神形态(如分门别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手工业与畜牧业和渔业等各类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理想和情操、道德和礼义、习俗和风尚、生活方式、兴趣和爱好、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等文化成果,等等),成为“精神文化遗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经常处于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相互转化的运动过程中。历史遗产是由整个人类创造的,其中社会生产者、劳动者是主要创造者。由于人类社会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其发展过程总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历史上每一时代都是在前代的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历史遗产的积累,从总体上看,无论从质的方面或是从量的方面来看,都是后来居上,日趋丰富的。
(蒋大椿,陈启能 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

阅读全文

与什么的历史遗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