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快速学好历史,还有历史大题,希望大神老师能帮忙解答支招,谢谢!
如果为了考试分数而学,说实话,这是没什么技巧的。 初中历史需要死记硬背,高中历史需要对书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并且总结。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捷径。 还有就是,一定要多看历史类的书。 因为历史考试,考的不完全是书本知识,有时候会牵扯到同时期发生的事,或者历史上发生的相似的事和影响。 看的书多,有助于你更好的总结出书本知识的精华。
这里提醒你,高中生学历史,国内历史多关注春秋战国和商鞅变法一类的改革,汉朝初期的政策,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唐宋时期开放的精神面貌和经济,宋明的经济,明清的经济政策。
国外历史一定要记住几部重要的法律和大致时间,(其实多看看很好记) 资产阶级革命, 英法,美,德日的政体(我用逗号隔开说明这几个有区别)。
多关注是因为不仅仅考试需要,也有利于你以后学历史。
如果你是喜欢历史而学历史,为了历史而学,那就容易了,同时也困难了。
因为几千年历史,学透学明白很难的。 各种历史文献那么多,看都够你看的。
但是,如果愿意学,那都是可以滴~
首先,只需要记大致时间就行,你需要明白的是历史事件的影响以及意义。 而并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时间好在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装逼。 当然啦,特殊的重大事件的时间还是有必要记清楚的,比如你说你历史不错的,别人问你秦国什么时候统一六国你说大概,也许,可能就公元前221年吧,这就太弱了。
第二,学历史是为了明智。 所以需要看的不仅仅是历史故事。 很多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真实性值得考察,不要以猎奇的心态去学历史,如果想看传奇故事,不如买本以一千零一夜。
第三,关注重大事件。 比如朝代更迭,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些决策,这都是有必要记住并且知道的。
第四,对于同一事件的评论,决不能只看一本书。 这个很重要。
因为出书的人有出书的目的,里面隐藏着编写者想要传达给你的东西。 只看一种评论容易以偏概全。 况且都知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同一历史要多方面去解读,才能获得更接近本质的东西。
第五,排除个人感情色彩。 不带你喜欢蜀国,就认为魏国该死。 这就好比你看别人下棋,你只需要学习别人的下法,不要私心帮着张谁能赢就好了。
因为一旦参加感情色彩,你在看历史的时候,容易被跟你感情色彩相同的评论和看法误导。 达不到你学习获得智慧的目的。
第六,不要忽视历史的细节。 这个就不多说了,细节决定成败大家都知道的。
第七,我觉得这个最重要。 你学历史,是为了学习智慧,学习经验,然后让自己得大脑变的充实饱满。 而不是让你以当代人的思想,见识,去批评一千年前的人是如何做事的。 也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已经死了,连骨头的腐朽的人的脑残粉。 学到知识要知道谦虚,况且几千年历史,记录下的只是少部分,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要尊重聆听别人的意见。
㈡ 明朝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关于皇位的争夺,你都听说过哪些
熟悉明朝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明朝的皇帝有非常多的奇葩的有的一生酷爱炼丹,有的喜欢木匠活,有的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其实明朝那些事还挺有意思的,那么我们今天便来一起聊一聊明朝历史上的三次皇位之争。
一、靖难之役。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了,由于太子朱标去世,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上位后不久,便实行了削藩政策,他先拿实力弱小的齐王等人开刀,被贬的藩王越来越多,燕王朱棣觉着迟早会轮到自己,不如先下手为强。朱棣便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姚广孝为他谋划了靖难之役,朱棣用兵灵活多变,经过几次大小战役,终于在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城,朱允炆自焚而死,朱棣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
㈢ 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故事
田氏代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田氏通过一些了权谋篡夺吕氏齐国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200年,经历八代人,从田完投奔齐桓公到田和取得齐康公为止。
田氏代齐,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田成子时期,他主要有两步,一是大斗出,小斗进,为了收揽人心,一是多取姬妾,为了增加宗族人口。。这位老兄为了增加宗族人口可谓煞费苦心。这两步成功的收揽了齐国的人心,又让田氏宗族扩大。
历史上王侯将相不少,他们往往姬妾成群,子女众多。但是上百子女的也凤毛麟角,没有几个。歪史有印象的是西汉时期中山王刘胜,他有一百多个儿子,没有记载不是他生的。另外一个比他稍微少一些的是春秋战国之交的田成子。他娶了一百多个老婆。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田乞大斗出小斗进的策略,还有田常广育子嗣的功劳。他应该是唯一一个把姬妾当作繁衍宗族人丁的一个人,而且这个策略取得巨大的效果,几十年的功夫就使田氏霸占齐国,可以算作是剑走偏锋,另类的成功。
㈣ 外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残忍的暴行,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从1915年到1917年,作战失利的土耳其政府对本国信奉基督教的150万亚美尼亚人、35万希腊人和15万~30万亚述人实施了种族灭绝。
在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境内居住着约200万亚美尼亚人。到1914年底,土耳其陆军在高加索战役失败后,土耳其陆军大臣恩维尔和内政大臣塔拉特以“防止通敌”为由,决定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种族灭绝。
1915年2月25日,在土耳其军队中服役的亚美尼亚族军官和士兵全部被解除现役,投入劳改营(原本是由15至20岁和45至60岁非基督教应征者组成的随军运输队),随后将其全部处决。4月24日,在首都对着名的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和显要人物展开大逮捕和集体处决。随后土耳其正规军和库尔德人对东部诸省的亚美尼亚人展开了大屠杀,到1915年5月,土耳其东部的亚美尼亚男性人口已经消灭殆尽。
亚美尼亚种族灭绝并不是孤立的事件。从1915年到1918年,土耳其还对居住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信奉基督教迦勒底教派的亚述人展开了种族灭绝,有15万到30万人遇害。居住在黑海北岸特拉布宗地区的本都希腊人(Pontic Greek)也在一战期间奥斯曼帝国的种族灭绝行动中被杀掉了大约35万人。
一战结束后,颇于国际压力,土耳其军事法庭对参与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一些下层执行者进行了审讯,其中一些人被判处死刑。协约国同奥斯曼土耳其签订的《色佛尔条约》第230条要求审讯穆罕默德六世苏丹和其他同大屠杀有关系的土耳其高级官员。1921年,亚美尼亚大屠杀元兇之一塔拉特在柏林被亚美尼亚刺客索霍门·特利里扬刺杀。翌年柏林地方法庭在特利里扬公然承认自己枪杀塔拉特后仍宣判其无罪。1922年,杰马尔也在第比利斯被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者刺杀。
土耳其至今否认种族灭绝的存在,其刑法典规定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者为犯罪。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阿根廷、希腊、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则认为亚美尼亚种族灭绝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法国在2006年特别规定否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为犯罪。2011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将“否认亚美尼亚人种族灭绝”列为刑事罪行的法案。2016年德国联邦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认定土耳其在1915年对亚美尼亚人进行种族灭绝。201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认定亚美尼亚大屠杀为种族灭绝;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决议,认定大约150万亚美尼亚人被奥斯曼土耳其屠杀。
㈤ 管鲍之交出自哪本书发生在什么时候它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呢
管鲍之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着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大家知道管鲍之交出自哪本书吗?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管鲍之交出自那本书,发生在什么时候以及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故事。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了,子诸当上了国王之后,每天不管朝政治只知道吃喝玩乐,鲍叔牙就感觉到齐国会发生内乱,后来齐国就真的发生了内乱齐桓公继位之后他就派兵去捉拿管仲和当时的另一个王子,因为管仲在当初的时候,差点杀了自己,鲍叔牙却对齐桓公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还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齐桓公却觉得很惊讶,但是鲍叔牙对她说了很多话之后,他就请管仲回来当宰相,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国也强大了起来,管仲和鲍叔牙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㈥ 康子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庚子国变
八国联军侵华,打进北京。
㈦ 中国近代史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是从1940鸦片战争开始的,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1940鸦片战争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祈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火杀圆明园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㈧ 历史上辛丑年发生什么大事
七八月间,京津沪等地相继筹备发起9月7日纪念国耻大会,企图借助纪念《辛丑条约》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废约,并将9月7日定为纪念日。这就是“九七国耻日”的由来。
㈨ 毛遂自荐出自哪本书它是什么意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故事
毛遂自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着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大家知道毛遂自荐它出自哪本书吗?它是什么意思?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毛遂自荐出自哪本书,是什么意思以及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一则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做人不但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当我们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一份工作的时候,应该像毛遂这样勇敢的去推荐自己。不要错失了机会。
㈩ 人称小“武则天”,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哪些相同点
唐朝的上官婉儿很聪明,擅长写诗,14岁时,她被武则天看中,并负责掌管制诰事宜。
时间久了,上官婉儿与张昌宗关系密切,勾搭在一起了。
一天,这两个人在一起被武则天发现了,她非常愤怒。她拔出一把金刀,刺伤了上官婉儿的前额。她怒喝道:“汝敢近我,罪当处死!”
张昌宗跪下为上官婉儿求情,这才放过了上官婉儿。
之后,上官婉儿在伤疤上刺了一朵梅花,这使她更加迷人。
后来皇宫里的女人们争相效仿,梅花妆一度引领时尚。
这本来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最后引领了一波时尚,可见当时的上官婉儿颜值是有多高,在有了伤疤后,还能被别人夸赞,脸上刺的梅花更是形成了自己的点缀,这需要铁打的颜值才能Hold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