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说历史会重演
历史是由人们的无数次选择构成的,当在某一类似的历史条件下,当事人做出了类似的选择,那么,历史就会出现相似的场景
⑵ 历史重演,猜数字是几
答案是: 8
重演[ chóng y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chóng yǎn ]
重新演出,比喻相同的事再次出现:不让历史的悲剧~。
⑶ 什么重演
历史重演
⑷ 什么叫历史重演
历史总是会重演,这是几千年也摆脱不了的怪圈,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祟?历史当中很多事情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演和轮回着。
皇帝们面对整个帝国,要维持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当然离不开层层级级的官僚,官僚得帮助皇帝老爷子放羊、放牛(即老百姓),所以官僚们在某个时期也被称为“牧”,比如徐州牧,益州牧是也!
这些大大小小的“牧”们不可能都和皇帝一个心思,可能对皇帝的“奉天承运”的圣旨阳奉阴违,也有可能在朝廷之中形成不同的派别,形成所谓的“党争”,如战争时期的主战派、主和派,明朝的阉党和东林党等等。一般说来,聪明的皇帝不会让某一派势力独自坐大,而会让两派实力保持平衡。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一派坐大,掌握实权,皇帝就会成为一个傀儡。如果两派势力保持平衡,那么皇帝的地位和权势就会得到最大的巩固,一旦一方想争皇权,皇帝就会利用另一派来牵制这一派的势力,从而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和统治。现今的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水浒传》中宋江上了梁山之后,逐渐架空晁天王的权力最后取而代之,这就是梁山新旧势力不平衡引发的结果!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完全控制局势,时不时总会冒出那么几个权臣出来。权臣曹操出现了,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曹丕篡汉,再后来,司马家族兴盛起来,于是依样画葫芦,晋又代魏,这是多么相似的历史!也有皇帝把权臣给治理了的,北周王朝宇文邕把宇文护给办了,然后自己亲政,康熙把鳌拜给办了,而后自己亲政。
历史总是很怪,发生了的事情总是还会发生。比如,隋文帝杨坚同志从北周朝的孤儿寡母手上抢夺了江山,后世宋太祖赵匡胤又从后周朝的孤儿寡母手上抢夺了江山。奇怪的是,被抢夺江山的这两个朝代的国号都是“周”,被取代前都是可怜的孤儿寡母。一般说来,一个朝代的皇帝可以分为三类:创业皇帝,守成皇帝和亡国皇帝!朝代刚刚建立,创业皇帝们一般都是艰苦奋斗,休养生息,励精图治。朝代稳定和巩固后,守成皇帝们就开始躺在先帝开创的繁荣基业上面睡大觉,骄傲自满,最后亡国皇帝登场,荒淫无度,实施暴政,断送大好河山。
秦汉以后,一个较为长久的朝代的寿命一般都是200~300年。西汉/东汉各存在约200年;大唐王朝约300年;明朝:1644-1368=276年,清朝:1911-1644=267年,朝代的寿命为何又是如此的相似?开国皇帝将自己的子孙封王,为何反复出现削藩和叛乱?西汉王朝七国之乱,西晋王朝八王之乱,大明王朝靖难之役,难道不是唱的同一出戏吗?
且不说改朝换代这些很大的周而复始的重演,这里单单分析不同朝代中一些相同的现象。各朝各代中,皇帝们深居宫中,经常围绕在皇帝们身边的要么是后宫佳丽,要么是太监,于是这两种事物衍生出的外戚和宦官代表的政治势力就出现了。因为大臣们隔皇帝太远,所以皇帝要依靠身边的人,不依靠A就得依靠B,不依靠外戚就要依靠宦官。西汉的灭亡主要是外戚专政,王莽篡汉。实际上,王莽是一个个人素质和修养很好的人,它的目标是想实现古书上描述的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结果改革失败,战争失败,成为被历史唾骂的贼人!东汉相继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专政,两者的势力此消彼长周而复始的轮回,后来出现“十常侍乱政”,继而为了谋诛宦竖,董卓进京了,天下大乱了。可以发现,东汉王朝直接亡于宦官,但是后世依然出现宦官乱政,连赫赫的大唐王朝皇帝都被太监毒死过!明朝又出现大太监九千岁立皇帝刘谨,再后来出现魏忠贤,这些家伙都在朝廷里胡稿。请问,为什么历史上重复出现阉竖的祸害?还有那吕后专政、武则天称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这又是何其的相似,历史为什么又在这样重演?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为什么屠戮功臣的事件在历史上也在反复重演?屠杀功臣最为厉害的,大概要数刘邦和朱元璋了。为什么恰恰这两个皇帝都是从一无所有的布衣而奋斗成为皇帝的?为什么那些非布衣出身的皇帝屠戮功臣却没有布衣出身的刘和朱厉害?为何历史又在重演?
⑸ 你们对“历史总在重演”一句怎么理解
如果您是要写文章,我建议您参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第一章 轻与重
里的1,2节,正是讲的这个.
1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
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
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
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
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
过分在意。
然而,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密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
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如果法国大革命永无休止地重演,法国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
豪了。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
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与
那个永劫回归的罗伯斯庇尔绝不相同,后者还会砍下法兰西万颗头颅。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
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
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
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
不久前,我察觉自己体验了一种极其难以置信的感觉。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
被他的一些照片所触动,从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成长在战争中,好几位亲人死于希
特勒的集中营;我生命中这一段失落的时光已不复回归了。但比较于我对这一段时光的
回忆,他们的死算是怎么回事呢?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
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
可笑地被允许了。
2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
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
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
抗衡。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
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
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
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正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她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
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
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
在幼稚简单,至少有一点难以确定:哪一方是积极?沉重呢?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吗?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⑹ 什么是历史重演
父亲:“老师,我儿子历史考得怎么样?我当初上学时可不喜欢这门课。”
老师:“那您当时历史课的考试成绩如何?”
父亲:“考了个不及格。”
老师:“很不幸,历史又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