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要了解苦时三国真实历史,要看什么书三国演义好像不有些假。
三国演义是比较假的,因为大部分的故事都是从三国志里引用的。要看三国志与沛松之的注引,这样才能有效的了解三国的历史.《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但是因为当时是北魏王朝,所以陈寿是以北魏的角度来写的,所以蜀汉与东吴的就比较少,而吕布/袁绍等的传都放进了魏书,还要看裴松之的注引,我都看过了,挺好的。除了三国志,还可以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面也记载了一些三国的主要故事。
B. 关于研究三国历史的书籍
我看过觉得不错的:
《三国志》裴松之注
《曹操大传》
《诸葛亮传》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批评诸葛亮的)
《三国史》(作者:马植杰)
《三国史》《三国史研究》(作者:张大可)
《关羽传》(田福生着
)
大多数书都是讲曹操和诸葛亮的,武将的只有关羽多点。专门讲赵云的比较少了,据我所知,没人给他写一本完整的很长的传记。
另外,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你看看毛批的三国演义,毛宗岗批注的。虽然三国演义是假的,但是里面的一些东西很有价值的。
C. 想了解三国历史,看什么书
那绝对是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2]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着,更是一部文学巨着。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D. 我想要了解真正的三国历史但是我不知道看什么书
先看:《资治通鉴》 因为是编年史,可以通过它知道三国时期每年都发生了哪些事,对三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主看: 《三国志》 但因为陈寿是蜀国人,有些地方难免有政治倾向。
附看:《后汉书》 后人对三国的记载,结合三国志看
拓展:《三国会要》,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的 ,可以使你更容易理解当时人物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社会价值观。
其他的还有:《汉晋春秋》,《华阳国志》,《魏略》,《九州春秋》 《晋阳秋》 《三国志集解》
E. 了解三国的历史应该看什么书
按我这个顺序来,包你了解清楚.
一,先看《三国演义》,把三国的趣味性提高,激发对三国的强烈兴趣。但是请注意,看的时候必须提醒自己,这是演义这是演义这是演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是半古文半白话文,读起来不费尽,没有古文经验的读者也能顺利读完。为后面看史书打一下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
二、再看《三国志》。三国志是晋人陈寿写的,离三国时代很近,而且作者治学严谨,他的三国志可信度较高,公认的研究三国历史第一史书。本书是纪传体的,也就是楼主说的“按人物写的”。分三大部分:魏、蜀、吴。其中再细分人物。基本上出名的人物都写到了。
三、接下来看裴松之的注。因为陈寿太严谨,所以很多他觉得可信度不是100%的资料全都不用。裴松之将这些资料整理归纳,写进了注里,并加了自己的是说明。比如这个材料来自哪哪哪,可信度如何如何,我个人看法是什么什么。所以裴松之的注是较为客观的,值得研究一下。
四、再下来可以看其他关于三国的史书。比如资治通鉴、魏书、曹瞒传、后汉书什么的。
五、接下来看百家观点。比如易中天品三国,周思渊讲三国等等。
F. 想了解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该看哪些书
《三国志》、《汉晋春秋》、《后汉书》中灵帝、献帝的部分,另外,《三国志》裴松之引注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G. 想看了解三国历史,买什么书比较好(易懂)
三国演义是首要的,三国志比较有难度。我推荐你三本历史小说,比三国志易懂,比三国演义更贴近真实历史,很有趣,先后顺序是,《卑鄙的圣人 曹操》《诸葛亮大谋小计五十年》《司马懿通吃三国》,就是有点长,看进去了就好了。会让你对历史又一次升华的了解。
H. 想了解三国时期的史实,除了三国志还可以读哪些书
古代:《三国志》是最重要的三国相关史料,《后汉书》里关于汉末的史料也很重要,《晋书》里有一些三国末期的记载。《华阳国志》关于蜀汉的记载可信度比较高。当然要论全面,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是三国类史料的集大成者。《资治通鉴》以编年体叙述,有助于按时间段了解三国。
现代:推荐马植杰的《三国史》。此外可以看一写论文,如田余庆的《孙吴的建国道路》,一位网友的《汉魏并州党》等等。
说一句,历史这东西,贪多嚼不烂。如果你是初步了解的话,一本《三国志》就够看很长时间了。稍作了解之后,就需要交流了。琅琊中华文化论坛里的三国历史讨论区,代表了网上讨论三国的最高水平,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新人很难参与到讨论当中。相较之下,水平较琅琊稍低的网络三国志吧,可能更适合想了解三国的新人。
I. 三国历史相关书籍推荐
一,先看《三国演义》,把三国的趣味性提高,激发对三国的强烈兴趣。但是请注意,看的时候必须提醒自己,这是演义这是演义这是演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是半古文半白话文,读起来不费尽,没有古文经验的读者也能顺利读完。为后面看史书打一下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
二、再看《三国志》。三国志是晋人陈寿写的,离三国时代很近,而且作者治学严谨,他的三国志可信度较高,公认的研究三国历史第一史书。本书是纪传体的,也就是楼主说的“按人物写的”。分三大部分:魏、蜀、吴。其中再细分人物。基本上出名的人物都写到了。
三、接下来看裴松之的注。因为陈寿太严谨,所以很多他觉得可信度不是100%的资料全都不用。裴松之将这些资料整理归纳,写进了注里,并加了自己的是说明。比如这个材料来自哪哪哪,可信度如何如何,我个人看法是什么什么。所以裴松之的注是较为客观的,值得研究一下。
四、再下来可以看其他关于三国的史书。比如资治通鉴、魏书、曹瞒传、后汉书什么的。
五、接下来看百家观点。比如易中天品三国,周思渊讲三国等等。
J. 我想了解三国历史,看什么好
如果你是抱着研究的心态:
1.卢弼《三国志集解》《三国志集注补》《三国志引书目》《三国志职官录》《三国志地理今释》
卢弼的东西是最系统的。
2.吕思勉《吕着三国史话》
评价客观,价值极高,是后人研究的典范。
3.张作耀《曹操传》
现存《曹操传》与《曹操评传》两种,是研究曹操最权威的书。
4.马植杰 《三国史》
最宏观的三国断代史书,对经济和文化研究有很大帮助。
5.于涛 《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构思缜密、逻辑性强,可以与吕思勉的着作相提并论,但要有一定历史造诣才能理解。
6.田余庆、高敏两位教授的论文
一个专攻世族、一个专攻经济
如果你是抱着休闲的心态:
1.黎东方 《细说三国》
2.柏杨 《柏杨论三国》
3.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