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会计的历史成本
会计的历史成本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资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 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 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 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确认、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同时按照历史成本核算, 也使收入与费用的配合建立在实际交易的基础上, 能够促使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历史成本计量特点:
1.面向过去的确认基础
历史成本会计的最大特点是面向过去从确认的基础看, 历史成本会计是建立在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的。不论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 都是针对已发生的过去交易而言的。前者指因过去交易而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指因过去交易而引起的现金收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建立在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
2.按历史成本计量
这是历史成本会计的根本所在。资产、负债、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 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 与现实情况相关性不足。
3.遵循实现和配比原则决定收益
复式簿记产生以来, 通过成本与收入进行配比来确定收益, 一直是会计的主要特征, 并构成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4.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强, 相关性不足
历史成本会计是相对可靠的, 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成本通常是客观的, 与其他计量属性的计算相比, 较少估计和偏见。
但历史成本不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 与市场价值缺乏相关性。
Ⅱ 历史成本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历史成本,什么是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就是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财务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
(2)历史成本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实际成本概念主要是针对产品或劳务而言的,但实务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和销售实际成本等,所以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相对于估计成本而言,实际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可以明确确认和计量的成本。
将企业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业成本等进行比较,便可以进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了解成本定额和计划的完成情况,掌握成本变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Ⅲ 会计中,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是很什么意思
会计中历史成本是指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算。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会计中的重置成本是指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负债按照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除这两种会计计量属性,还有:
1、可变现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
2、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算。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算。
3、公允价值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
Ⅳ 我想知道历史成本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顺便说说其他有关的概念
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价值。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
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Ⅳ 历史成本是什么意思
历史成本亦称原始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资产一般一开始都是根据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入账的,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一般指取得成本,就是取得一项资产并使其适合于它的预期用途所支付的交换价格的总额。这项总额或其未摊销额列示在财务报表中。
Ⅵ 请通俗简单举例的讲下什么是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亦称原始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例如一个企业三年前购置了一台电脑价值五千元,入账时以五千元计算,则这五千元就是这台电脑的历史成本。
Ⅶ 重置成本和历史成本的含义)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的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Ⅷ 历史成本机会成本等等
关于历史成本、机会成本以及沉没成本的通俗解释:
历史成本比较容易理解,和财务会计中的含义一样,是指投资一项资产所实际支付的成本。如购买固定资产支付了1万元,则1万元为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有两种以上的投资选择时,投资其中一种项目而失去了对其他项目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如一笔资金你投资购买了股票,可以赚5万元,但如投资期货可以赚3万元,则3万元就是该项投资的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支付无法收回的成本。如你买了一件衣服500元,但你不喜欢了,但这500元却收不回来了,这500元就是沉没成本。
Ⅸ 历史成本的含义
历史成本也叫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核心是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
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计算公式为:会计成本=账户支出=已消耗+未消耗
其中:未消耗=资产,已消耗=产生收入(费用)+不产生收入(损失)
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公司帐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按照我国财务制度,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公司一级折旧费、修理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土地使用税等)。
财务费用是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及其财务费用(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
销售费用是指为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运输费及其他销售费用(广告费、办公费、差旅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称为期间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9)历史成本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的账目上反映出来的。除了会计成本之外,还有另一种隐性成本。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帐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比如,机会成本就属于隐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