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广东不说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来源是明朝普通话(官话)而明朝普通话来源江淮官话,你说的这些地区都是江淮话和西南话地区。
广东历史上的官话名字叫官话其实是白话。
❷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你有什么看法
我来简单聊一聊:
1、关于西南官话起源于江淮官话的人希望你认真地听一下西南口音发音跟现在江淮的 口音和用词的区别。
2、江西老表跟两湖之间的血缘关系无可辩驳,但是绝对不是口音的继承,区别很大。 所以西南官话也不来自于江西。
3、西南片的口音受湖北影响非常深,是因为很多人是从湖北孝感麻城一代迁移过去 的,人口数量太大形成了强势口音。
南方因为受战乱的影响比北方小,所以没有形成北方那种各省的人基本上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话情况。南方还受制于丘陵地带太多交通不发达影响,形成了很多的语言孤岛。往往本地是上一个朝代的口音,隔壁城镇因为驻军和统治阶层官员携带家眷的影响带来了本朝的口音,造成了互相听不懂。而且很多原本人去楼空的城镇因为驻军形成了新的人口构成而产生新的口音。所以其实也不存在所谓真正的正宗汉人和正宗的汉人口音,因为口音和汉族人的构成一样是一直在变化的。一个地方的口音只能说是形成这种口音时期,带着土着口音的所在朝代的官话。
❸ 西南官话的历史
先秦时期,四川盆地的巴国和蜀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其面貌因年代久远已不得而知。前316年秦灭巴蜀,四川地区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扬雄《方言》所称的“梁益、蜀汉”等,可能是最早的四川方言称谓。汉晋之间经传训话小学专书中则为“蜀人言”之类称呼。北齐颜之推曾亲耳听到益州“蜀竖”把豆粒说成豆逼,揭示了六朝时代四川方言保有古老的秦晋方言特色。宋人称呼四川方言见诸文献之中,有两个说法,一个叫巴音或蜀音,一个叫西语或西音,秦晋与梁益在扬雄《方言》中就是一个大的方言区,历经汉唐至宋,西川语言与西北音一脉相承,大同小异,故可以统而称之。元朝时期,近代官话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同样也奠定了现代西南官话的基础。四川地区西南官话具体形成时期及来源目前还无定论,但经研究巴蜀地区远古方言词汇在现代四川话中留存达到8%,中古方言词汇留存达到30%,说明西南官话与古代巴蜀方言有传承关系。明初以卫所军屯方式对云贵大量移民江淮人士,及至清朝云贵接受的移民主要来自四川、湖南、江西,所以云贵西南官话亦受江淮官话、赣语很大影响。反之亦然,在地处鄂北豫南皖西的大别山区,西南官话也同样影响着江淮官话,同时杂糅了两种官话的特征,使得当地方言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从人类迁徙的DNA路线图可以了解到。商周之前在人类刚刚进入东亚是在距今1万年前的冰川世纪即将结束时,陆地冰原开始融化,一支黄色人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最终到达黄河中上游的盆地和河套地区。他们被称之为先羌,也就是汉族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华人。华人最终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人群,成为汉族的主要来源,故华人使用的北方话成为现在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西南官话区域恰好完整的位于当年华人数千公里北上迁移途中路线之中,这是西南官话能够在自云贵向北,南北数千公里上语音语调基本保持一致性的人类文化和遗传基础。这也是为什么西南官话是最接近北方话的一种语言的原因。
在大多数汉语方言在感叹由于推广共同语而引起的方言生态危机的同时,西南官话不但没有受到共同语的威胁而萎缩,反而不断发展壮大:
1、东进:由湖北江汉地区、重庆及湘西地区向东逐步吞噬湘语的地盘。
2、南侵:广西汉族地区,西南官话越来越通用,云南贵州两个西南官话的老地盘,全面包围操壮侗、苗瑶语的少语民族语言,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处于双语状态,有的基本上在青壮年一代完成了语言转用,他们所使用的汉语,为当地西南官话。
3、西扩:川西及滇西操藏缅语的少数民族,很多已经转用汉语,或使用民汉双语,他们使用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由于西藏军分区隶属于成都军区,大多数官兵来源于云贵渝川,同时由于地缘因素,西藏人民同西南人接触最多,他们在非课堂中学习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
4、内没:四川地区有不少非官话方言岛,在西南官话的强势下,逐步被淹没。
5、同化:由于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音系最简单的方言之一。因此不管是从北方的官话区南方非官话区到西南地区工作学习的人,以及长期或短期停留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学会了西南官话。
6、同时,西南官话由于内部一致性较高(主要是声调调形的同一性较高),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口音,所以通用性较广,事实上形成了接近成渝方言的区域共同语,同时这种区域共同语在很大多程度上避免了较多的方言词,同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较为统一,文-语及语-文转换与普通话的功能相差无几,所以在广播电视传媒,中小学教学甚至高等学校教学中都大范围使用。
7、由于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她跟随普通话一道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一切现代化成果都能为之所用,所以不存在象吴语、闽语、客语那样的书面文字化及语文现代化的问题。西南官话词汇中只有与普通话不同的说法,而较少规范汉字中没有的独特方言字,中国现行的字典、词典都能直接为西南官话服务。
8、最重要一点,西南官话内部不存在象东南方言那样的地域歧视现象,彼此都能接受对方口音,兼容性很大,无须在选择中心方言点上纠缠不休,不惟标准,只须内部调和,即形成流通性较大的区域共同语。
分布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亿,约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个官话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湘语、赣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分支四川话和重庆话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2亿。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地处豫南鄂北的河南省信阳地区、湖南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另在江西省拥有方言岛。邻近云南的缅甸果敢也使用西南官话。
《中国语言地图集》87版中将西南官话分为渝蓉、灌赤、黔北、昆贵、滇西、鄂北、武天、岑江、黔东南、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其中音韵现象复杂的灌赤片又分为岷江、仁富、雅棉、丽川四小片;滇西片又分为姚理、保潞两个小片、昆贵片。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09版,西南官话可以分为渝黔,湖广,川西,云南,桂柳6小片。其中,渝黔片分为渝蓉,陕南,黔中3小片; 西蜀片分为岷赤,雅甘,江贡3小片;川西片分为康藏,凉山2小片。云南片分为滇中,滇西,滇南3小片;桂柳片分为湘南,黔南,桂北,桂南4小片;湖广片分为鄂北,鄂中,湘西,湘北,怀玉,黔东,黎靖7小片。也就是新版西南官话分为6片22小片,片数虽然减少了,但是小片增加了。
❹ 长沙方言多少年历史
具体年代不知。
长沙方言,又称为长沙话,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一支。典型的长沙方言为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所使用的语言(稍有口音差异),宁乡县属于长沙方言之长株潭小片,浏阳除西乡属于长沙方言区外,浏阳城区和浏阳大部分地区属赣语宜浏片方言,浏阳东部地区还有客家方言,几乎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
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市和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湘语又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市和湘北,受官话和赣语的影响比较大。老湘语分布在衡阳市、湘乡(含双峰县)一带,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新老湘语之间互通程度较低。总体来看,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湘方言的极大影响,而新湘语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官话较大的影响,所以西南官话与新湘语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人也主张把新湘语划入官话。但相当多的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新湘语与西南官话有许多明显的区别,比如前者较完整地保留了入声调(后者分布的大部分区域都无入声),前者古浊音字今虽清音化,但仍是不送气音。两者有一定的互通程度只是说明西南方言是“南方化”的官话。事实上,说新湘语的人往往较容易听懂西南官话,而说西南官话的人听懂新湘语还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困难。但是由于湖南东南部多山所以在群山包围着一些县城,当地的方言基本保持在一种初融和状态,而且这些散居在山区的人是来自中原地区,因为数次的南迁带来了北方方言的部分特点,在这得以保留。
❺ 在中国方言中,西南官话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西南官话作为中国方言中发展态势最壮大的一种,根本原因在于其使用人数、分布面积最广。与历史上中原大移民活动有直接关系。
一、西南官话的分布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中部的湖北、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北部的甘肃地区。其分布的地理位置非常广。官方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人,总数占据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西南官话在和各地的特色后又再衍生出多个分支,例如四川话、湖北话、贵州话等。西南官话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通用的语言。
❻ 成都有多少年历史
成都距今有2385年的历史。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成都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2019年5月,成都获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
(6)西南官话有多久历史扩展阅读
成都的历史文化
方言
成都市方言分布情况: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的大部分地区讲西南官话-成渝片;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和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双流区、新津县的大部分地区讲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
部分地区讲东北官话;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等区和各个县市的少数乡村讲客家语(该地称土广东话),以市郊洛带镇为中心的周边十几个乡镇最多;金堂县少数乡村讲湘语;都江堰市部分地区讲羌语。
宗教
成都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5种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于成都大邑鹤鸣山,为中国道教之始。佛教传入也很早,东汉末即已传入成都。
伊斯兰教于明代传入成都,至今也有600多年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别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和清光绪七年(1881年)正式传入成都。成都有宗教活动场所178处,共有宗教教职人员1509名。
❼ 西南官话和普通话差别巨大,为什么它还能称为是官话
差别真心不大。作为四川人,小时候曾经生活在江苏,大连也呆过,虽然西南官话与普通话听起来有所差距,可基本能够互通。拿吴语,闽南语,粤语来比,西南官话基本能够通行全国了。
也就是说,这次“国音”统一大会并不是要确定哪个地区的方言为国语,而是要让专家学者来讨论确定已经发明了的“国音”的准确性。而这个“国音合声字母”的发明人王照却是一个北方人。可见当时的官话已经拟定为北方话,但要更准确地审定每个汉字的读音,还需要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和语言学家来共同探讨和决定。
从这个筹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来看,江浙地区多达25人,西南官言与北京话一票之差成为国语的说法只是一种传言而已。
❽ 重庆讲的是西南官话吗
是的,重庆话与四川话是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南官话,因主要通行于长江上游地区,亦称上江官话,属于现代汉语官话方言。西南官话下分6片、22小片,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湖南、陕西、江西、西藏、安徽、河南、甘肃、广东、海南、福建共16省市自治区、600多县市区以及东南亚的少部分地区。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湖南七省。
《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给出的西南官话的定义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成都、武汉、重庆、常德、贵阳、昆明、桂林相近的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是从明代开始,因移民西南地区而逐渐形成的官话方言,其语音系统在官话中也是最简单的,除了浊音清化等官话的共同特点外,西南官话多数不分平、翘舌音,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西南官话的使用人数多达2.7亿,是官话方言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一般史者研究认为西南官话是江淮官话的延伸,二者有渊源关系,并同属南方系官话,因为西南官话的形成根据历史研究表明,是从明代开始,因移民西南而逐渐形成的官话方言,移民是西南官话形成的主要因素。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元朝之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移民具有很大关联,成渝片四川话与湖广片武汉话音系产生分化的年代都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朝,因而西南官话的形成年代应当更早。同时有学者认为其可能与另一种南方官话:{江淮官话}同源。西南官话在词汇、音韵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显着差异。
❾ 西南官话成为最大汉语方言,到底有何来历呢
中国的方言众多,这些方言很多都不能互相通话。学者们经过一番研究,对全国的方言按照各自特点分了区,最高的分区就是官话区和非官话区。
湖北东北部的江淮官话黄孝片
明朝田汝成所着的《炎徼纪闻》这样写道:
秦汉开百粤,而武帝以闽夷叛乱,徙其民于江淮间空其地,其时固荐奔狐兔之墟也,乃今声华文物与中州等矣。武帝遣唐蒙通夜郎,闭于昆明。元始拓土,然直羁縻之而已。我朝龙兴始列郡县,而西洋海国亦皆宾贡,盖气化渐开则人文渐被,若旋风之披拂,首西北而终西南者之明验也。焉知百世之后,涢僰之地不有声华文物如闽广之交者乎?又焉知八百车里、缅甸诸夷不有列郡县置官吏之日乎?
这段话讲的正是南方地区的开发史,东南先得到开发,西南后得到开发。在元朝以前,西南广大山区长期游离于中原政权之外。直到明清时期,随着四川人口的恢复增长和西南山区改土归流后的逐步开发,来自湖广江淮地区的移民后代大量扩散,并将他们的方言带到整个西南地区,西南官话于是形成。
西南官话已经成为最大的汉语方言,使用人口接近三亿,影响力很大,并且仍然在扩张中。西南官话简单易学,通行广泛。湖北大部已是西南官话区了,东部的江淮官话黄孝片正不断受到普通话和西南官话的双重影响,估计最终也会变成西南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