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常出汗,很容易就出很多汗,另外出汗干了后往往有白色盐渍留在衣服上,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要注意饮食
病情分析: 你好,多汗一般是植物神经失调的原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多汗最为多见,
意见建议:一般可吃些刺五加片、维生素B1、谷维素和黄芪精口服液等来调理。
‘贰’ 每次运动时,或干活时出很多汗,然后汗水干了后会留下白白的东西,那是什么有什么害处吗
没什么,只是由汗水带出的盐分,水干了,盐结晶而已。适当喝点盐水就好了。
‘叁’ 历史上3d出773后出什么号
体彩3D历史未出直选号码(至2006357期)
000 002 007 008 011 013 016 017 018 021 022 025 027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9 042 044 046 048 050 051 052 053 056 058 059 064 066 067 070 071 072 074 076 078 079 081 083 088 089 092 094 096 097 098 099/100 101 105 106 108 113 118 123 124 125 128 130 131 132 135 136 137 138 139 141 142 143 146 147 148 150 152 153 156 158 159 160 161 167 170 171 174 176 177 178 179 180 182 188 189 191 193 194 197 198/200 205 206 209 210 212 213 220 225 226 229 230 231 233 235 241 243 244 245 248 251 252 258 262 268 269 270 271 273 280 282 283 284 285 287 288 290 291 294 295 296 297/301 303 307 311 313 314 318 321 322 324 326 328 329 333 336 337 342 343 344 345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4 365 369 370 372 376 377 379 381 383 386 387 388 389 392 394 396 399/401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22 423 424 427 428 440 448 449 452 453 455 460 464 466 467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80 482 483 484 485 486 488 490 491 493 496 497/500 502 503 507 509 510 511 512 514 515 516 518 522 523 525 529 530 532 535 541 548 550 551 553 556 557 558 559 560 563 565 570 571 572 573 577 579 580 581 582 583 585 586 589 592 594 595 596 599/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11 615 617 620 625 627 630 631 632 634 636 637 639 641 643 644 646 649 650 651 652 653 657 658 666 667 668 669 673 676 677 679 680 682 683 684 685 686 688 689 690 697/701 703 709 710 715 717 719 720 722 723 727 730 731 734 737 738 739 740 742 744 750 752 753 754 757 758 762 763 764 765 766 768 769 770 771 773 774 775 778 779 782 783 785 792 795 797 798 799/800 801 804 806 809 811 812 816 817 821 822 823 825 828 829 831 833 835 837 839 840 841 843 847 849 850 851 852 854 858 859 864 865 868 874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5 887 888 889 897/900 901 902 904 905 906 910 911 915 919 920 923 924 926 930 931 932 936 939 941 943 946 952 953 954 957 961 963 964 965 970 973 975 980 982 985 987 988 993 996
体彩3D历史未出组选号码:
002,113,114,225,553,771,773,882,667,775,885,993。
‘肆’ 什么是汗流浃背
】: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示例】: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
【近义词】:挥汗如雨、汗如雨下
【反义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可能是因为你 运动过 度。。。。。。
‘伍’ 把个个朝代和历代皇帝按顺序排列出来。。谢谢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1)宋太祖赵匡胤
生卒:927——976.12 50岁
在位:960——976.12
建隆(960——963.11)
乾德(963.11——968.11)
开宝(968.11——976.12)
三弟
(2)宋太宗赵匡义(又名赵光义、赵炅)
生卒:939——997.3 59岁
在位:976.12——997.3
太平兴国(976.12——984.11)
雍熙(984.11——987)
端拱(988——989)
淳化(990——989)
至道(995——997)
因箭伤屡发而死
三子
(3)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
生卒:968——1022.2 55岁
在位:997.3——1022.2
咸平(998——1003)
景德(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
天禧(1017——1021)
乾兴(1022)
六子
(4)宋仁宗赵桢(原名赵受益)
生卒:1010——1063.3 55岁
在位:1022.2——1063.3
天圣(1023——1032)
明道(1032——1033)
景佑(1034——1038)
宝元(1038.11——1040.2)
康定(1040.2——1041.11)
庆历(1041.11——1048)
皇佑(1049——1054.3)
至和(1054.3——1056.9)
嘉佑(1056.9——1063)
中毒暴亡
堂侄,收为养子
(5)宋英宗赵曙
生卒:1032——1067.1 36岁
在位:1063.4——1067.1
治平(1064——1067)
子
(6)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
生卒:1048——1085.3 38岁
在位:1067.1——1085.3
熙宁(1068——1077)
元丰(1078——1085)
长子
(7)宋哲宗赵煦(原名赵名佣)
生卒:1077——1100.1 24岁
在位:1085.3——1100.1
元佑(1086——1094.4)
绍圣(1094.4——1098.5)
元符(1098.6——1100)
弟
(8)宋徽宗赵佶
生卒:1082——1135 54岁
在位:1100.1——1125.12
建中靖国(1101)
崇宁(1102——1106)
大观(1107——1110)
政和(1111——1118.10)
重和(1118.11——1119.2)
宣和(1119.2——1125)
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子
(9)宋钦宗赵桓(原名赵亶)
生卒:1100——1156 57岁
在位:1125.12——1127.3
靖康(1126——1127.3)
国亡被俘后被马踩死
金灭北宋 北宋亡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1)宋高宗赵构
生卒:1107——1187 81岁
在位:1127.5——1162.6
建兴(1127.5——1130)
绍兴(1131——1162)
禅位于子
养子
(2)宋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
生卒:1127——1194.6 68岁
在位:1162.6——1189.2
隆兴(1163——1164)
乾道(1165——1173)
淳熙(1174——1189)
禅位于子
三子
(3)宋光宗赵敦
生卒:1127——1194.6 68岁
在位:1189.2——1194.6
绍熙(1190——1194)
被废
三子
(4)宋宁宗赵扩
生卒:1168——1224.8 57岁
在位:1194.7——1224.8
庆元(1195——1200)
嘉泰(1201——1204)
开禧(1205——1207)
嘉定(1208——1224)
服金丹中毒而死
侄,养子
(5)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
生卒:1205——1264.10 60岁
在位:1124.8——1264.10
宝庆(1225——1227)
绍定(1228——1233)
端平(1234——1236)
嘉熙(1237——1240)
淳佑(1241——1252)
宝佑(1253——1258)
开庆(1259)
景定(1260——1264)
侄
(6)宋度宗赵禥(原名赵孟启)
生卒:1240——1274.7 35岁
在位:1264.10——1274.7
咸淳(1265——1274)
二子
(7)宋恭宗赵显
生卒:1271——1323 53岁
在位:1274.7——1276.2
德佑(1275——1276.2)
被俘送入西zang,后被冤杀
长兄
(8)宋端宗赵昰
生卒:1268——1278.4 11岁
在位:1276.5——1278.4
景炎(1276.5——1278.4)
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
弟
(9)宋祥兴帝赵昺
生卒:1271——1279.2 9岁
在位:1278.4——1279.2
祥兴(1278.5——1279)
由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
元灭南宋 南宋亡
元朝皇帝谱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明代年表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洪武 1368 太祖 朱元璋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 1398 惠帝 朱允文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 22 4 朱元璋之孙
永乐 1402 成祖 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 1424 仁宗 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 47 1 48 朱棣之长子
宣德 1425 宣宗 朱瞻基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28 10 38 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 1435 英宗 朱祁镇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9 14 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 1450 代宗 祁钰 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 22 8 30 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 1457 英宗 朱祁镇 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 31 8 38
成化 1464 宪宗 朱见深 天顺八年正月(1464.2) 18 23 41 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 1487 孝宗 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18 18 36 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 1505 武宗 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15 16 31 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 1521 世宗 朱厚璁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15 45 60 朱右樘之侄
隆庆 1567 穆宗 朱载后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30 6 36 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 1572 神宗 朱翊钧 隆庆六年六月(1572.7) 10 48 58 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 1620 光宗 朱常洛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39 1月 39 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 1620 嘉宗 朱由校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16 7 23 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 1627 思宗 朱由检 天启七年八月(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
清朝的历届皇帝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1):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第一个庙号“太祖”
(2):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3):康熙: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5):干隆:干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6):嘉庆: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干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干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7):道光: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8):咸丰: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9):同治: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10) 光绪: 光绪皇帝(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
(11)宣统: 溥仪是醇亲王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慈禧太后于十月发懿旨,立溥仪为嗣帝,十一月初,溥仪登极,号宣统。
三年后,辛亥革命暴发,宣统宣布退位,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并优待清室,让宣统在紫禁城继续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陆’ 历史上周勃是谁 周勃为什么汗流浃背
成语解释:汗流浃背这个成语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成语典故:汉朝时候,吕后专政,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迎立文帝刘恒即位,其中周勃功劳最大。后来,汉文帝将周勃封为右丞相,位置在左丞相陈平之上。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的事情,他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一听,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问他们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十分满意。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辞去了右丞相之职。
‘柒’ 汗多是什么回事!
出汗多的原因
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紧张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会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会少一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
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引起的。不管天热还是天凉,甚至在冬天,有些人汗多,有的大汗淋漓,如果稍微活动或进食时,更是汗流满面,全身汗出。这是什么原因呢?出汗分两种况。
(一)代谢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例如 1、小儿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和废物相对较多,因此汗也比成人多。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管理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在睡眠时失去大脑的控制,容易出现一时兴奋,导致出汗较多,两三个小时后会慢慢消失。这在3—6岁儿童中较常见,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二)病理性多汗。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高热性的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还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状态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状态。其它还有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小儿缺钙所致的佝偻病,会引起夜间睡眠出汗较多,且伴有脾气躁、易惊醒、额头突出、出牙迟等症状。贫血、风湿病、营养不良等都可导致出汗多。由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除怕热多汗外,还表现有食欲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心慌,精神紧张等症状。
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有出汗异常增多现象,患者还伴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多阵发性出汗,有时也可持续出汗,还可出现心慌、手抖、四肢发凉等,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
另外,高血压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现多汗。
自汗:常日间出汗,活动后更甚,多由气虚或阳虚所致,可服用温补之品进行调理。
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多见于阴虚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
鼻汗: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额汗: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笼热气,多见于身体阳气偏甚及消化功能亢进者。
半边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多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压症、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半身汗可以是疾病造成的如半身不遂的患者会出现两侧肢体不平衡或者是截瘫的患者。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气血循环不周造成的,经络不畅。
劳心汗: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会阴汗: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见于外阴瘙痒症、阴道炎等妇科病,亦可出现有异味的会阴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骚气味,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
半边头汗:整个头部以鼻中分成两半,一半头出汗,另一半头滴汗皆无。此系因大病后夫妻同房,阴阳双亏并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发生于紧张或激动时或在公开场合说话时,常在青少年时发病,多半是精神压抑引起。
‘捌’ 睡觉半夜醒来出汗,出很多汗,请问是什么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
‘玖’ 为什么国种天气晚上睡觉会出很多汗,是出虚汗吗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那叫盗汗,是肾阴虚的一种表现,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拾’ 我身上流汗干了后衣服上有白色的东西是什么
白色的主要是汗液中的氯化那,也就是食盐。
这是因为汗液流出的时候,带走了人体大量的矿物质,汗液水分蒸发候,这些矿物质就形成了白色的晶体,是属于正常现象,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出汗为什么会有白色粉末出现,以及这些粉末对人体的影响拔。这种情况建议多喝水,必要时需要补充盐水,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水分流失带走大量氯化那。
汗水中的尿素、无机盐类易溶于水,特别易溶于热水;不过汗水中的蛋白质,平时能以胶体的形态溶解在水里,但一旦受热 就会凝固,不易溶解于水。所以汗湿的衣服不要用热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