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班淑传奇邓骘结局是什么和谁在一起 历史上的邓骘真正结局
最后是和寇兰芝在一起的,历史上邓骘是在自己的封国绝世自杀的
‘贰’ 汉朝邓陟的妻子是谁
邓骘的妻子是寇氏,是寇恂的孙女
‘叁’ 东汉大将军邓鸷的历史资料
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 ,?—121年),字昭伯。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时期外戚、将领,太傅邓禹之孙、护羌校尉邓训之子,和熹皇后邓绥之兄。
安帝即位后发生了多次叛乱,导致天下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死亡,盗贼群起,四方的蛮夷都率军侵扰。邓骘等人崇尚节俭,罢除劳役,又推荐何熙、祋讽、羊浸、李郃、陶敦等贤士,于朝廷任职;征辟杨震、朱宠、陈禅等人,请他们任自己的幕僚,于是天下再次安定,邓骘也受到百姓的称赞。
公元110年(永初四年),谒者庞参向邓骘建议:“可以将边疆各郡因贫困而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三辅地区居住。”邓骘同意庞参的建议,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说道:“这就好比是破衣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经郎中虞诩的建议,朝廷才放弃这一想法。
同年,邓骘的母亲新野君病重,邓骘兄弟一起上书请求回家侍养新野君。十月,新野君去世,邓骘等连续上奏再次请求辞官为其服丧,邓绥打算拒绝,经班昭劝阻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及至服丧期满,邓太后下诏命令邓骘重新回来辅佐朝政,并再次授予以前曾欲加封的爵位。邓骘等一再叩头,坚决地辞让,邓太后这才罢休。邓氏兄弟全都被任命为奉朝请,地位在三公之下,在特进及列侯之上,每次遇到国家大事,便前往朝堂,与三公九卿一同参议。
邓氏自邓禹告诫子孙以来,邓氏外戚都遵受法度,以窦氏的失败为告诫,下令宗族要闭门静居。邓骘之子侍中邓凤,曾与尚书郎张龛写信,认为郎中马融应该在尚书台任职。而中郎将任尚曾经送邓凤马。公元118年(元初五年),任尚因断用军粮又得罪邓遵,被囚车征召至廷尉,邓凤害怕事情泄露,于是向邓骘自首。邓骘畏惧邓绥,于是割去他的妻子和邓凤的头发来谢罪,天下都称赞邓骘。
公元121年(建光元年)三月,邓绥去世,还未下葬,安帝便重申之前的命令,再封邓骘为上蔡侯,地位特进。
‘肆’ 历史上邓骘妻子叫什么
寇氏,寇恂的孙女。寇恂,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
‘伍’ 历史上邓骘和蔻兰芝
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1] ,?—121年),字昭伯。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时期外戚、将领,太傅邓禹之孙、和熹皇后邓绥之兄。
最初被大将军窦宪征辟,因其妹邓绥入宫为贵人,任郎中。永元十四年(102年),邓绥被立为皇后,邓骘升任虎贲中郎将。汉殇帝即位,邓绥临朝听政,邓骘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殇帝驾崩,与邓绥册立安帝。
永初元年(107年),封上蔡侯,邓骘坚决推辞,不久拜大将军。他曾倡节俭,并辟召杨震等名士。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再封邓骘为上蔡侯,地位特进。不久,邓骘为宦官李闰等诬陷,改封罗侯,回到封国后绝食自杀。
寇兰芝是名门扶柳侯寇氏之女,邓太后为邓骘定下的未婚妻,薛宝钗式的“完美”女性。内学堂的女傅,班淑的竞争对手和“情敌”。这是出自班淑传奇的,具体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很难说,毕竟那时候的女人社会地位不高,很难留下什么可以考证的史料
‘陆’ 关于东汉和熹邓皇后邓绥的故事
邓绥(81年-121年),南阳新野人,东汉着名的女政治家,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系出名门,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突然驾崩,面对着“主幼国危”的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邓绥执政期间,对内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但另一方面,邓绥亦有专权之嫌,其废长立幼,临朝称制达十六年而不愿还政于刘氏,朝中多有非议。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驾崩,谥号“和熹”,与汉和帝合葬于顺陵。早年生活邓绥五岁,太傅夫人很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年高眼睛不大好,误伤邓绥前额,邓绥忍痛不吭声。左右看到的感觉奇怪就问邓绥,邓绥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断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她哥哥们每读经传,往往注意提出问题。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问居家事务。她妈妈常常批评她,说:“你不习女工以供服饰之用,却另外一心向学,难道你要当博士吗?”邓绥听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典,家人叫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1]初入皇宫永元七年(95年),邓绥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她身长七尺二寸,姿色十分美丽,出类拔萃,左右都很惊讶。[2]永元八年(96年)冬,邓绥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奉侍阴皇后日夜战战兢兢。与同列的妃嫔应接慰藉,常常克己体下,即使是宫人仆役,都加恩施惠。和帝深深地嘉许她的行为,邓绥有病,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绥对和帝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来说让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讥讽,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和帝说“:别人都以经常能到禁宫走走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每有宴会,众妃嫔贵人争着打扮修饰,金钗簪珥光采夺目,裳衣罗绮鲜明照人,而邓绥独着素装,没有修饰,朴质无华。她的衣服有与阴皇后同颜色的,即刻变易它装。假使与阴皇后同时进见和帝,则不敢正坐而离位站立,走的时候也是弓着身躯以示卑猥。和帝每有所垂问,常表现迟疑而后对答,不敢在阴皇后之前争着发言。和帝了解邓绥用心良苦而曲体人情,感叹地说:“修身进德之费心劳力,竟是这样的艰难吗?”后来皇上对阴皇后日渐疏远,每当邓绥被召,往往称疾不应。这个时候和帝多次失去皇子,邓绥担心继嗣无人,常垂泪叹息,选进众多美女进献给和帝,以应帝之爱心并企获得子嗣。[3]后位之争阴皇后见邓绥德望称誉一天比一天高涨,不知怎么办,就造祝诅,求鬼神加害于邓绥。和帝有一次卧病很危险,阴皇后曾秘密地说:“我一旦得志,决不让邓氏再有什么人留下,一定绝根。”邓绥听到,对左右流涕说:“我用尽诚意侍奉皇后,不料竟得不到她的庇佑,而将获罪于天。妇人虽无从死之义,然武王有疾,周公以身为武王请命;楚昭王病,越姬实现昔日心誓,自杀从死。我惟有一死上以报皇上的恩宠,中以解除我邓氏宗族的灾祸,下不让阴皇后蒙受把我弄成人彘的讥讽。”邓绥立即要饮药自杀,宫人赵玉坚决进行阻止,并谎称适才有使者来,说皇上的病己经好了。邓绥信以为真,便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第二天,和帝病果然好了。[4]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阴皇后因搞巫蛊活动而废除,邓绥请求挽救没有成功,和帝便更属意于邓绥。邓绥更加说自己的病十分严重,深居闭户以绝和帝之召幸。这时管事人奏请重立皇后,和帝说:“皇后之尊,与我皇帝位同一体,同等贵重,承祀宗庙社稷,为天下母,不容易啊!只有邓绥品德为后宫之首,才可以当得起。”到冬天,立邓绥为皇后。再三推辞谦让,然后登皇后位。亲手写好谢恩的奏书,深深陈述自己德行菲薄,不足以充当君王妻室的人选。这时,四方诸侯之国,贡献方物,争求得珍贵华丽之物,自邓绥入主中宫,一律禁绝,岁时季节只要供给纸墨就行了。和帝每次想封爵邓绥家族,邓绥往往谦让苦苦哀求不让进行,所以邓绥的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之世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5]临朝称制元兴元年(105年),和帝驾崩,长子平原王刘胜以痼疾不得立,而诸皇子夭没,前后以十数,后生的往往隐秘地养于人间。殇帝刘隆生下只百余日,邓绥迎立即皇帝位。尊邓绥为太后,临朝听政。[6]和帝安葬后,宫人都归园,邓绥赐周、冯贵人策书说:“我与贵人托皇上的福荫都配于后庭,一同享受欢乐,十有余年。没有更多的获得幸福和庇佑,而先帝早弃天下,茕茕孤独,失去了依靠,日夜悲伤,不能自已,现应当照老规矩分别归于外园,惨郁凝结,徒增哀叹,以前卫国庄姜送归妾《燕燕》之诗,泣涕长诀,分飞惨叹的情景也是不能比拟的啊!今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冯贵人王赤绶,因没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7]当时刚刚遭到大的忧患,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大珠一箧不见了,邓绥想来,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于是亲自检阅所有宫人。冷静仔细地察颜观色,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又和帝宠幸者吉成,驾车的一起冤枉吉成有挟邪弄巫蛊惑的坏事,于是下掖庭狱拷问审讯,供辞证言明白无误。但邓绥认为吉成常在先帝左右,平日待之有恩,尚无恶言,今竟反而如此,不合人情,便自己叫有关人等进行核实,结果,是驾车人自己所为。宫中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绥圣英明哲。[8]恩施天下邓绥常以鬼神难于征信,太多的祭祀没有好处。于是诏令管事人罢去不合典礼的诸祠官。又诏令赦免自光武帝建武以来所犯妖言巫恶,及马、窦家属所被禁锢永不得仕者,都免为平民。减去大官、导官、尚方、内者所管膳馐、择米、刀剑、帷帐等一切服御珍膳靡丽难成的物件,如非供祀陵庙,稻粱米不得选择,早晚一肉饭就行了。旧太官汤官常年要用二万万,邓绥敕令停止,每日减少节省用费,自此裁去数千万。郡国所贡纳的物品,都减去半数以上。上林苑的鹰犬,一律卖掉。蜀郡、广汉郡供进的金银缘器以及九带佩刀,一并不再上调。停止画工三十九种。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鄃、金银、珠玉、犀象、王毒瑁、雕镂等玩弄之物,都停止不作。离宫别馆蓄积的米粮薪炭,一律省去。又诏令诸园贵人、宫人有宗室同族若体弱年高、不堪使用的,叫园监核实上报名册,亲自到北宫增喜观检阅询问,听他们自己决定去留,当日免除遣散了五六百人。[9]殇帝驾崩,邓绥决定立安帝刘祜,仍临朝听政。因接连遭受和帝、殇帝去世,老百姓苦于差役,殇帝康陵秘藏,诸丧葬工作,事事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10]邓绥诏令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说:“往往看到前代外戚宾客,假借皇亲权威,轻薄虚浮,以至浊乱奉公,为民恶患。毛病就在于执法怠惰松懈,不即时执行惩罚的缘故。今车骑将军邓骘虽胸怀敬顺之志,而宗族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诈狡猾,多数干犯禁令宪章。应明白加以检查整饬,不要相与宽容庇护。”从此亲属犯罪,没有任何原宥赦免。邓绥怜愍阴皇后因罪而废,敕免因她而流放的亲属回原籍,赦令归还资财五百余万。[11-12]明辨冤狱永初元年(107年),封邓绥母阴氏爵号太夫人为新野君,供汤沐邑万户。[13]永初二年(108年)夏,京师旱灾,邓绥亲到洛阳官舍,审视记录有否冤狱情况。有一囚徒实在没有杀人被严刑拷问被迫认罪,瘦弱困顿被抬着来见邓绥,他畏于官吏不敢申言,将要离去的时候,抬起头像要诉说什么。邓绥察觉了,马上叫转来问他的情况,完全了解了他受冤枉的一切事实,立刻逮捕洛阳令下狱抵罪。邓绥此行还没有回到宫里,天就下了及时雨。[14]永初三年(109年)秋,邓绥身体不舒服,左右的人忧虑惶恐,祷告神灵虔诚祝辞,希望能代命。邓绥听到,马上谴责发怒,恳切地敕令掖庭令以下,只能向神灵谢过祈福,不得狂妄地生出一些不吉祥的言语。照过去的旧例,到岁末主上要对遣归的卫士进行犒赏酒食,举行驱阴导阳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邓绥认为阴阳不和,戎马干戈迭起,诏令飨宴不要设戏作乐,举行大傩逐疫,减去侲子半数,一律不用象、骆驼等。丰年则恢复原来老样子。太后自进入宫掖,跟着大家学习经书,兼习天文、算数。白天勤理王政,晚上就诵读诗书,只怕发生谬误,有乖典章制度,便博引广选很多儒者如刘珍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余人,聚诣东观校对审核传记。事毕上奏御座,分别赐与葛布各不等。又诏令中官近臣在东观受读经传,从而教授宫人,左右学习诵读,早晚济济一堂。邓绥母阴氏新野君去世之时,邓绥亲自服侍疾病,至于最后一息,哀毁忧损,超过一般情况。赠予长公主赤绶、东园秘器、玉衣绣衾,又赐布三万匹,钱三千万。邓骘等坚决谦让不受钱布。派司空持节维护丧事,一切仪式比照东海恭王的样子,谥为敬君。邓绥忧愁缄默居丧完了,久旱不雨,邓绥接连三日到洛阳,审视记录囚徒罪状,清理出死罪三十六人,剃去颊须的二岁刑八十人,其余减罪从死刑、刖右趾以下至司寇的不等。永初七年(113年)正月,开始入太庙,斋戒七日,赏赐公卿百僚各不等。十二日,参谒宗庙。率领命妇及群妾相助举行礼仪,与皇帝交替亲荐九献,成礼而还。下诏令说:“大抵供荐新味,多半不适应节候,有的积养强行催化成熟,有的在萌芽状态就采摘挖掘,味道还没有形成就夭折而不得遂其生长,这难道是顺应天时而培育万物吗?有的书上说:‘不到时候还没有成熟的食物,有伤于人,不宜奉供养。’自今以往,奉祠陵庙及供御用之物,都要到了时节才贡上。”这样,共省却二十三种食物。自邓绥临朝,有十年水旱之灾,四夷外侵,盗贼内起。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就通宵不能入睡,生活供给,亲自减少或撤除,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平静,年岁还得到丰收。[15]功垂竹帛元初五年(118年),平望侯刘毅,以邓绥在政治上做了很多好事,想趁早让他们有所记载,便上书安帝说:“我听说《易经》上记载伏羲神农的事迹,而皇德昭着;《书经》上记述唐尧虞舜的事迹,而帝道崇高,所以,一定要把功业书之于竹帛,把德音留之于管弦。我考虑皇太后秉赋大圣的英姿,体现天地的厚德,踪齐舜妻娥皇、女英,迹比文王母大任,武王母大姒。孝悌仁慈,允恭节约,杜绝奢侈溢浪的根源,防止抑制逸乐贪欲的苗头。正位于内宫,流风化被四海。到和帝元兴、殇帝延平之际,国无太子皇储之副,太后仰观天象,参照人誉,迎立陛下为天下主,汉室永安,四海平静。又遭水灾,廪赈饥荒。施恩元元百姓,冠盖交路。菲薄衣食,为群下表率。减少膳事,解除车马,以赡养黎民大众。恻隐存心,若保赤子。克己引咎,显扬卑微。崇尚安和之政,布施宽恕之教。封国除灭了的把它复兴起来,世系断绝了的把它继续起来,录用功,恢复宗室。流放了的追赦还原籍,禁锢了的复为平民。施政不属惠和的,思想上不加考虑;制度不合旧典的,朝廷内不与商议。大德洋溢,充塞于六合;洪泽丰沛,漫衍于八方。华夏和乐向化,戎狄混同归并。大功着称于大汉,硕惠厚加于生民。高高的功业,可以闻而不可以攀;荡荡的勋绩,可以歌而不可以名。古代的帝王,设左史以记事,置右史以记言;汉室的旧制,每世都有史事的记载。道有低有崇,治绩有进有退。假使善政不记述,细小灾异却总把它写下来,这便是唐尧商汤有洪水大旱的责任,而无各种事功都兴盛吉祥嘉天之美德;殷高宗祭成汤雉飞鼎耳而句隹,成王疑周公而有雷电大风的变异;却无视高宗修德而殷中兴,成王改过几致刑措的康宁之功。上考《诗经》、《书经》,虞舜嫔娥皇、女英二妃,周室有后稷母姜女原、文王母大任、武王母大姒三母,修行佐德,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过门限。从来没有内遭家难,外遇灾害,总揽万机,规划营造天地万物,功德高大像今皇太后。应当命令史官着《长乐宫注》、《圣德颂》,广布宣扬炫耀,把她的勋德勒金刻石,高悬如日月之明,垂之永远,以表示陛下淳厚的孝心。”安帝采纳了刘毅的建议。[16]去世永宁二年(121年)二月,邓绥卧病日渐严重,便乘辇到前殿,见侍中、尚书,并北至太子新近所修缮的宫室。返还,大赦天下,赏赐诸园贵人、王、主、群僚钱布各不等。诏令说:“我以无德,母仪天下,而天不祐我,早遭大忧。殇帝延平之际,海内无主,平民厄运,国家危于累卵。我勤勤恳恳,一片苦心,不敢以万乘之国为儿戏,上求不欺天愧对先帝,下求不违背民意有负本心,至诚在于赈济安度众生,安定刘氏天下。自己觉得应当彻底感动天地,蒙受福祚,而和帝、殇帝、新野君相继去世,内外丧祸,伤痛不绝。近来老病沉重纠缠,长久不能侍祠宗庙,自奋力上原陵,加上咳塞唾血,以至不起。生死存亡,寿命大限,是无可奈何的。公卿百官,应勉力尽忠恪慎,辅助朝廷。”邓绥三月去世,在位二十年,享年四十一。与和帝合葬顺陵。[17]2轶事典故吉梦天相邓绥曾经梦见伸手摸天,浩浩荡荡,一色碧青,好像有钟乳一样的东西,她便抬起头吮吸吞饮。问解梦的人,回答说唐尧梦见攀天而上,商汤梦见天而舔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吉不可言。又有看相的见了邓绥,诧异地说“:她的骨相和商汤的一样,多奇多贵。”家里的人暗暗高兴而不敢声张。邓绥的叔叔邓陔说“:平常听说存活一千人的人,他的子孙一定受到封爵。我哥哥邓训为(河堤)谒者,使修石臼河,每年存活数千人。天道可信,家里一定会得到福荫。”以前太傅邓禹曾感叹地说“:我统帅百万之众,从来没有乱杀过一个人,我的后代必定有发达的。”[18]戒饬宗族清代焦秉贞所画《历朝贤后故事图》中第四幅就是和熹邓绥的戒饬宗族图。[19]邓绥对自己娘家的人要求非常严格,曾经下诏给司隶校尉及家乡的河南尹、南阳太守说:“每当看到前代的外戚宾客,常常有假借威权,胡作非为,甚至干扰公务的,成为民间之害。责任之一就是官吏对他们执法懈怠,不敢管理的缘故。如今车骑将军邓骘等虽无过失之处,可外戚家子弟众多,姻亲又广,难免会有宾客亲属违法乱纪之事。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必须严格处理,不得宽容枉法。”邓绥认为,要想使皇室外戚子弟不招破败之祸,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读书。元初六年(119年),邓绥下令将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河间王家中子女,年龄在五岁以上的四十多人,和邓氏近亲子孙三十多人召到京师,为他们专门办起了一所学校。请了老师为他们教授经书,邓绥还亲自监督他们学习。年纪太小的,都专设师傅,让他们到宫内亲加教导。邓绥对亲属们说:“我为什么要为子弟们做这样安排呢?这是因为当前风气不正,投机取巧,不肯学习,经书不传。如果不加以引导教育,情形将会更糟。所以我要褒崇圣人之道,以端正世间风俗。平日吃穿讲究,出门有排场,可说到知识,竟然一字不识。这就是祸败灭家的原因呀。我的祖父当年既有武功载于史册,又以文德教化子孙,因此使子孙后代都能约束行为,不违法乱纪。如今能够使你们上溯祖宗的遗愿,下念我的心意,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邓康因邓绥长期临朝听政,心里很是害怕,假托有病不入宫朝拜。邓太后派宫婢去查问原委。当时宫里的婢女出入,多说好说歹,有毁有誉,其中年纪大的在宫里时间长的都称中大人。邓太后所派遣的是邓康家以前的婢女,她也自己通报自己为中大人。邓康知道后,责骂她说:“你是我们家出去的婢女,你敢于这样吗?”婢女发怒,还说邓康诈言称病出言不逊。邓太后便免去邓康的官职,遣送归国,且除去他的宗籍。由于邓绥的约束教育,邓氏子弟都比较守法。她哥哥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人家贿赂,事情被揭露出来后,邓骘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这在封建社会中确是少见之事,是与邓绥严格约束外戚是分不开的。‘柒’ 寇兰芝是谁演的,寇兰芝扮演者,班淑传奇寇兰芝
一 、《班淑传奇》中的寇兰芝,是李心艾演的。据中京城第一贤女,内学堂掌管,邓骘未婚妻子,配音:刘校妤。
201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天台爱情》,从而进入娱乐圈 。2014年,主演个人首部电视剧《班淑传奇》 ;之后,出演古装单元剧《美人制造》 。2015年,其参演的青春校园电影《栀子花开》上映 。2016年,其主演的古装剧《锦绣未央》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 。2017年,主演古装电视剧《花谢花飞花满天》。
‘捌’ 古代姓邓的才女的故事越多越好!
1.邓曼
邓国与楚国为邻邦,地域相联,关系也不一般,楚国是有文献记载的与邓国发生关系最多的国家,有联姻关系,也有战争关系。楚武王夫人、楚文王之母就是邓侯之女邓曼,邓曼是《春秋左传》中记载的才女之一,也是有记载的第一位邓氏才女,她辅佐楚武王为楚国的强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邓曼健在的那段时间,邓与楚之间的关系相对是友好的。但随着楚国势力的强大及图霸中原野心的膨胀,邓楚关系日益紧张,导致邓楚之间一再的发生战争。关于邓与楚之间的战争,《春秋左传》的记载就有三条,一是邓与楚、巴之间的战争;二是楚文王过邓伐申,灭了申国返回楚国时趁机攻打邓国的战争;当时正是因为有楚文王母亲邓曼的健在,邓国免遭灭国之灾。但好景不长,十年后“十六年(鲁庄公),楚复伐邓,灭之”(《春秋左传·庄公六年》),经过第三次战争,邓国终被楚灭。 除文献记载外,发现的青铜器也证明了邓国与楚国之间存在的外交关系。目前可知发现于楚地的邓国青铜器有出土于襄樊的《邓公牧簋》、《邓尹侯鼎》,出土于钟祥的《邓子盘》及武汉博物馆收藏的《邓子午鼎》等。邓器出于楚地,表明两国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据已发表的研究资料,上述邓器的制作年代在春秋及战国时期,推测在春秋早期,邓楚之间关系尚好,相互之间存在有一些交往。在楚灭邓后,邓国贵族入楚地生活,遗留下了邓器在所难免,表明邓国国祚虽已不存,但邓氏尚在。
2.汉宫才女邓绥
朝廷的事务由邓骘、邓悝、邓弘、邓阊兄弟去操办,大事呈奏就可以。 传宣旨意,邓后则依靠郑众、蔡伦等宦官。总理朝政的邓骘以特旨住在宫内, 以便随时商议国事。政权稳固了,邓后发布了第一道诏书:大赦天下,凡建 武以来,因罪被禁锢的罪犯,一律免罪,成为平民。
接着,邓太后整顿宫闱。宫中由各地供应的衣物,堆积如山,贡物源源 不断,民深以为苦,邓太后下令减少或减半。宫中饮食太过奢侈,邓太后下 旨只许早晚吃一肉一饭,不许乱加乱添,更不许动辄山珍海味。各地郡国的 年例贡物一律减半。郡国和地方遭受灾害,则统统免除一年租赋。最为仁德 的是,在宫中多年的邓后深知久居深宫的女人的痛苦,下令所有掖庭侍女、 宗族家养的妇婢,遣归回籍,各令婚嫁。
刘隆即皇帝位才八个月便不幸死去,皇位又一次空缺。就面临的难题来 说,刘隆去世时才一岁多一点。剩下的就只是和帝唯一的儿子年方 9 岁的刘 胜。刘胜已经错过了第一次的机会,邓太后担心,前一次没有立他,他难道 不怀恨在心?如果这次立他,他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等到他执政,肯定会 报复。邓太后便召哥哥邓骘商量对策。
邓骘自然有此同感。邓太后心里松了一口气。邓太后就让邓骘查看,看 亲藩中有哪一个年幼的继承皇位较为合适,关键是要年幼的,越小越好,便 于控制。皇家世系的玉牒记载得清清楚楚的,一查便知道,和帝的哥哥清河 王刘庆是和帝最近的一支,刘庆有个儿子,名叫刘豆,年方 13 岁,看来只有 他最合适。邓太后经过细细察看,了解,又召刘豆入宫看视,决定立刘豆为帝。刘豆被大臣迎入皇宫,隆重地立为皇帝,就是汉安帝。邓后依旧尊为太后,临 朝执政,掌握朝野和宫中大权。邓太后经过了亲身体验,觉得权力决不可轻 易授人,一定要牢牢握在手中,一旦安帝成年,也不能恭手让权。</SPAN>
邓太后一手遮天,为所欲为,视朝廷大臣如无睹,这无疑会引起大臣们 的强烈不满。大臣以司空周章为代表,对邓太后的作法表示坚决反对。周章 等大臣多次上疏,指责邓太后的所作所为。邓太后将奏疏留中,置之不理。 周章见弹劾没有反应,越发愤怒,进而挺而走险,准备发动政变。
周章密谋用少数亲信,买通皇城宫城门卫;以最佳时机进入宫门后,紧 闭官门,然后大肆捕杀邓骘、郑众、蔡伦等;接着,囚禁太后,废安帝为远 国王:拥立平原王刘胜为皇帝。周章毕竟是一个没有兵权和政权的司空,军 政大权握在邓骘手里,周章所拥有的忧心忡忡的朝臣,不过是些乌合之众, 都有各自的利益打算,如何能成就大事?
周章的秘谋很快就泄漏了,邓太后准备搜捕,周章畏罪自杀,牵连多人 受到惩处,这场政变没有形成就这样被扑灭。这件事后,邓太后越发抓紧了 权力。大臣中只要有人提及归政,敏感的邓太后就会严加处理,毫不留情。 郎中杜根以正直驰名,为此上书邓后,说皇帝已经成年,太后应当归政。邓 太后见奏,命人将杜根装入囊中,立时扑杀,然后扔到城外。杜根的命大, 竟然没被打死,慢慢醒了过来。邓后派人到城外验尸,杜根只好装死,三天 三夜,眼眶中长出了蛆,满脸地爬。这是必死无疑,差人回宫复命。杜根这 才捡了一条性命。杜根恢复后,逃到湖北宜昌一座山中,做酒保度日,直到 邓太后去世。
邓太后如此妄为,其叔父越骑校尉邓康也觉得有些过分。邓康知道直言 后果不好,便婉转地进奏:听从公议,自损私权。邓太后没有理睬。邓康就 托病在家,不去上朝。邓太后有些不安心,派一个心腹侍女到邓康家探病, 这位侍女原来就是邓康家的仆从,这次回原主人家,侍女已非当年的奴才, 而是太后的特使,自称为中大人,目空一切。邓康看不过去,当即斥责她。 这位中大人恼羞成怒,回禀太后,说邓康言语冲撞,对邓太后不敬。太后一 怒,免了邓康官职。
邓太后手握重权,倒也做了不少善事,政务方面也十分勤奋。她在大旱 的年份亲自到洛阳寺审理冤狱。一位囚犯,重刑逼供,被迫自认杀人,在狱 中折磨得没有模样,瘦弱不堪。太后临狱,狱吏陪同,囚犯想伸冤又不敢。 囚犯心事重重,正想离开时,太后又召回来,重新神审理,结果真的是冤案。 囚犯无罪释放,洛阳令抵罪收入洛阳寺狱。
邓太后在威服四海方面也做得十分出色。西北羌人乘汉主过世,发动叛 乱,大肆入侵汉地,生民涂炭。汉初曾在羌人聚居的甘肃设护羌校尉。邓太 后的父亲邓训就曾任职护羌校尉,深得羌人的信服。羌人作乱,邓太后命哥 哥邓骘统兵五万,进驻甘肃天水,镇压羌人。汉羌在通渭大战,汉兵惨败, 死亡八千余人,羌人乘胜入侵陕西、山西。
大将军邓骘见取胜无望,又军队补给艰难,上书太后,建议放弃甘肃, 专守陕西、山西。此议一出,舆论哗然,尤其是太尉张禹之极力反对。邓太 后便下旨调回邓骘,另委任尚统兵平羌。临战换统帅,汉兵配合不当,羌兵
得手东进,迫进京师第一防线的黄河。京师洛阳戒严,御林军北军进驻孟津。 上党大战,任尚取胜,解洛阳之危。太后知人善任,委精通兵法、富于韬略 的虞羽入甘肃平甘肃羌乱。西北安宁。
永初三年秋天,邓太后的母亲新野君染病,病势日重。医生百般调治, 依旧无效,新野君终于病故。邓骘理当挂职服丧,邓太后也应守丧一年,邓 太后手握重权,怕皇权旁落,当然不会守丧一年,但哥哥邓骘服丧是理所应 当,太后又不愿他离京赴丧,不知如何是好?大后问曹大家,曹大家说,邓 骘应当归丧,既可以成全他的孝名,又能赢得谦退要职的美誉,一举两得。 邓太后接受了这一建议。
邓太后对于家族、皇族子弟的教育十分重视,并先后创办了两所宫邸学 校。永初四年,邓太后创立第一所宫邸学校,旨在整理经传,教授宫人。元 初六年,公元 119 年,邓太后创第二所宫邸学校,专门教育皇族和邓氏家族 子弟,以及和帝弟弟济北、河间二王的子弟、五岁以上的子女共计四十余人, 加上邓氏家族的子女三十余人,合计约八十人的贵族学校。
开辟邸学,教授经史,男女共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邓太后在 教育子女方面不分男女尊卑,这是十分可贵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邓太后 对于邓氏家族的人,一直管束甚严,很少假以权势,让其威行乡里。邓太后 为了约束族人,还郑重其事的颁布《令知司法官员说》,出自她的手书:
每览前代,外戚宾客,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懈怠。今后车骑 将军邓骘以下宗族宾客,如有犯法,必然明加检敕,勿得相容。
有一次,车骑将军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远征西北的统兵元帅任尚赠送的 好马,邓太后发觉,邓骘惊惶失措,知道事情不好。邓太后果然处置,吩咐 将邓凤和邓骘的妻子头发剃光,穿上罪人的衣服,待罪家中。邓太后对于家 人愿意这样苛求和铁石心肠吗?邓太后曾经说过:前代前朝外戚,权倾一时, 可是家族无不覆灭,对宗族严加管束,使其知法,可以长相保守!
邓太后苦心经营,希望邓氏家族能免灭门之灾,长相保守,但 事与愿违。 建光元年,邓太后执政 16 年,病死宫中,终年 41 岁。这一年汉安帝 28 岁, 亲理朝政。安帝 13 岁即位时,恭敬孝顺,太后十分喜欢。后来,安帝一天天 长大,不大听话,太后便有些不快。河间王的儿子刘翼仪容秀伟,太后非常 喜欢,留刘翼在宫中,想让他做和帝长子平原王刘胜的后嗣。
邓太后如此喜欢刘翼,安帝自然心惊,会不会取帝位而代之?安帝的乳 母王圣,痛恨太后,常在安帝面前数落太后,安帝便对太后又怕又恨。邓太 后去世,有人密告,说太后的兄弟邓悝、邓弘、邓阊曾经想废掉安帝,另立 刘胜。这个时候,这三兄弟已经去世了,安帝借机大动干戈,吩咐收捕邓悝、 邓弘、邓阊的儿子,以大逆不道罪,撤官为民,迫令自杀,家属流徙。接着, 邓骘被罢官,邓骘和儿子邓凤,绝食多日,自杀身亡。邓氏子弟在官的七人, 都被迫自杀。
‘玖’ 班淑传奇寇兰芝结局是什么,寇兰芝邓骘最后怎么样了
班淑传奇中李心艾饰演的寇兰芝是名门扶柳侯寇氏之女,邓太后为邓骘定下的未婚妻,薛宝钗式的“完美”女性。内学堂的女傅,班淑的竞争对手和“情敌”。寇兰芝结局是什么?寇兰芝邓骘最后怎么样了?下面来看看相关信息。
此前《陆贞传奇》收视火爆,陈晓赵丽颖亦借该剧人气大增,令不少观众以为期姊妹篇将沿用原班人马,不过现在看来姊妹篇《班淑传奇》将是全新的故事,也是全新的演员阵容。于正近日也在微博曝光了部分演员阵容和故事情节,鲜少演电视剧的景甜加盟自然成最大看点,与她搭档的是于正工作室力捧的新人张哲瀚,据介绍景甜饰演一位出身名门、精通学术的大家闺秀,张哲瀚饰演有洁癖、帅气、讲规矩、招桃花的翩翩少年,“在战争中擦出火花”;李心艾和李佳航的搭档则是“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和“绝代女傅”之间的爱情,李晟和付辛博是“少年太后”和勇士的虐恋。
李心艾结局:和邓骘在一起
‘拾’ 邓骘的人物生平
邓骘字昭伯,他的祖父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邓骘因为出身于名门,所以在少年时即被大将军窦宪征辟。
公元96年(永元八年),其妹邓绥入宫为贵人,邓骘兄弟都被任命为郎中。
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邓绥被汉和帝立为皇后,邓骘经三次迁升后任虎贲中郎将。 公元106年(延平元年)四月,汉殇帝拜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的名号,就是从邓骘开始的。
同年八月,汉殇帝驾崩,邓绥与邓骘等定计策立汉安帝。自从和帝驾崩后,邓骘兄弟常常居住在宫中。邓骘为人谦逊,不想一直在宫内,屡次请求回回府,一年多后,邓绥才同意。
公元107年(永初元年),邓骘被封为上蔡侯,食邑一万户。又因为迎立安帝的功劳,增加食邑三千户。邓骘辞让不接受,又逃避册封的使者,辗转来到宫前,上疏陈述自己的意思,坚决辞让。邓绥不听从,在邓骘频繁上疏后,才允许他的推辞。 同年夏天,凉州的羌人叛乱并扫荡劫掠凉州,朝廷为此感到担忧,邓绥下诏命邓骘率左右羽林军、北军五校的部队及各郡军队共五万人讨伐,安帝和邓绥亲自在平乐观饯送。
公元108年(永初二年)正月,邓骘率军向西屯驻在汉阳郡,当时各郡军队还没有到达,钟羌部落数千人便在冀县以西击败邓骘军,斩杀了一千多人。同年冬天,邓骘派征西校尉任尚、车骑将军从事中郎司马钧率领各郡郡兵,在平襄同滇零率领的数万羌军交战。二人大败,八千多人战死。羌军声势大振,实力强盛,朝廷无法控制。湟中地区各县的谷价,每石达一万钱,死亡的百姓无法统计,粮食运输十分艰难。
十一月,邓绥命邓骘回师,留下任尚驻扎汉阳郡,负责各军的调度。邓绥派使者迎接邓骘,任命他为大将军。邓骘到达洛阳以后,邓绥又派大鸿胪亲自出迎,中常侍前往效外慰劳。侯王、公主以下的群臣就在路旁等候。邓骘所得到的恩宠荣耀极为显赫,声势震动京城内外。 安帝即位后发生了多次叛乱,导致天下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死亡,盗贼群起,四方的蛮夷都率军侵扰。邓骘等人崇尚节俭,罢除劳役,又推荐何熙、祋讽、羊浸、李郃、陶敦等贤士,于朝廷任职;征辟杨震、朱宠、陈禅等人,请他们任自己的幕僚,于是天下再次安定,邓骘也受到百姓的称赞。
公元110年(永初四年),谒者庞参向邓骘建议:“可以将边疆各郡因贫困而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三辅地区居住。”邓骘同意庞参的建议,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说道:“这就好比是破衣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经郎中虞诩的建议,朝廷才放弃这一想法。
同年,邓骘的母亲新野君病重,邓骘兄弟一起上书请求回家侍养新野君。十月,新野君去世,邓骘等连续上奏再次请求辞官为其服丧,邓绥打算拒绝,经班昭劝阻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及至服丧期满,邓太后下诏命令邓骘重新回来辅佐朝政,并再次授予以前曾欲加封的爵位。邓骘等一再叩头,坚决地辞让,邓太后这才罢休。邓氏兄弟全都被任命为奉朝请,地位在三公之下,在特进及列侯之上,每次遇到国家大事,便前往朝堂,与三公九卿一同参议。
邓氏自邓禹告诫子孙以来,邓氏外戚都遵受法度,以窦氏的失败为告诫,下令宗族要闭门静居。邓骘之子侍中邓凤,曾与尚书郎张龛写信,认为郎中马融应该在尚书台任职。而中郎将任尚曾经送邓凤马。公元118年(元初五年),任尚因断用军粮又得罪邓遵,被囚车征召至廷尉,邓凤害怕事情泄露,于是向邓骘自首。邓骘畏惧邓绥,于是割去他的妻子和邓凤的头发来谢罪,天下都称赞邓骘。 公元121年(建光元年)三月,邓绥去世,还未下葬,安帝便重申之前的命令,再封邓骘为上蔡侯,地位特进。
安帝少年时聪慧,后来被乳母王圣等蒙蔽,王圣又与宦官李闰等侍候在安帝身旁,常进谗言污蔑邓绥。又有一位受邓绥责罚的婢女,诬陷邓骘已故的弟弟邓悝、邓弘、邓阊与尚书邓访想要废掉安帝而另立平原王刘翼,安帝听闻后大怒,下令有关部门劾奏邓悝等大逆无道,于是将西平侯邓广德、叶侯邓广宗、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都废为庶人。邓骘也遭免职,被遣还回封国。宗族都免官归乡,没收邓骘等人的资财田宅,将邓访及其家属都流放到边郡。由于郡县承旨逼迫,邓广宗和邓忠都自杀。安帝又徙封邓骘为罗侯。五月,邓骘与邓凤都绝食而死。邓骘的堂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都自杀,只有邓广德兄弟因是阎皇后亲属才得以留在京师。
大司农朱宠哀痛邓骘无罪而遭祸,于是脱光上衣,抬着棺材,上书为邓骘鸣冤说:“臣认为和熹皇后(邓绥)具有圣明善良的品德,是汉朝的文母。她的兄弟忠孝,共同忧心国事,受到王室的倚重;迎立陛下以后,大功告成,而引身自退,拒受封国,辞去高位,历代的外戚,都不能与他们相比。他们应该因为善良和谦让的行为而得到保佑,但却横遭宫人片面之辞的诬陷。口舌锋利,危言耸听,扰乱了国家。罪名没有明白的证据,判案也没有经过审讯,结果竟使邓骘等人遭受这样的惨祸,一家七口,全都死于非命,尸骨分散各地,冤魂不能返回家乡,违背天意而震动人心,全国各地一片颓丧。应当准许他们的尸骨还葬祖坟,优待保护留下的孤儿,让邓家的宗祠有人祭祀,以告慰亡灵。”
朱宠知道他的言辞激切,自动前往廷尉投案。尚书陈忠又因对邓氏的私怨弹劾朱宠,安帝下诏将朱宠免官返归乡里。百姓大多都为邓骘鸣冤,安帝有所觉悟也迫于压力,才责备迫害邓氏家族的州郡官员,准许邓骘等人的尸骨运回北邙山安葬,邓骘的堂兄弟们也都得以返回京城洛阳,公卿都前往参加葬礼,众人没有不感到悲伤的。安帝又下诏遣使者以中牢礼仪祭祀邓骘,被流放的邓氏族人都回到京师。
公元125年(永建元年),汉顺帝刘保即位后,追感邓太后的恩训,又怜悯邓骘无辜,才下诏宗正让邓骘的宗亲朝见仍然像以前一样。并任命邓骘亲属十二人都为郎中,擢升朱宠为太尉,录尚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