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哈尔滨”是什么意思,哈尔滨市的历史沿革
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省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哈尔滨市就是在这只天鹅的项,人们赞美她是天鹅项下的珍珠,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哈尔滨这个名字,是由女真语“阿勒锦”转化而来的,包含名誉,荣誉的意思,她的历史纪元始于公元1097年。 据考古证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哈尔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八百年前是这里是女真族所建早期都邑,金上京会宁府建在哈尔滨所辖阿城市境内,至今仍留有许多遗迹,元代在之里设过驿站,清代中后期,大量的满、汉族人涌向此地,十九世纪未这里有村屯近百个居民五万多人,初具城市规模。 哈尔滨地理位置 哈尔滨作为一个现代地市,是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崛起的,其后几十年里,哈尔滨成为以沙俄为首,日法,美,意,英等列强盘踞的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国际城市特别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沦为日本统治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从此哈尔滨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具有雄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基础,己形成一个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大中型企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城市,闻名全国的”动力之乡(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为我国生产了第一台大型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和高压锅炉,生产的发电设备目前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如轴承轻合金加工,量具刃具飞机制造,电表仪器,林业机械,工程机械,木材加工,电影机械,亚麻纺织,涤绵纺织,电碳,毛纺,食品等工业也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一度的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客商。 哈尔滨交通方便,水,陆,空四通八达,是中国东北北部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商业贸易中心,也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之间里程最短的大陆桥枢纽,哈尔滨机场雄居东北之首,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哈尔滨火车站是我国集结铁路干线最多的车站之一,松花江是中国内河通航的第三大河流哈尔滨港则是这条江上的最大中心港,哈尔滨更是一座风光椅旎,独具特色的旅游名地她不仅以松花江的秀丽多姿,太阳岛的妩媚绚丽饮誉世界,而且以其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及日本折衷主义建筑外,绝大部分是欧式建筑,其中有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的省美术馆和东北烈士纪念馆,新艺术学派式的省博物馆和哈尔滨铁路局,哥特式的基督教堂,拜占廷式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俄罗斯式的铁路江上俱乐部。 哈尔滨的夏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迷人的魅力是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美丽的松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了无限风光:江南岸在十里长堤上,船坞公园,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彼此襟连,岸边柳暗花明,游人如织。江北水环抱的疗养胜地太阳岛,幽雅静溢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引得中外着名歌唱家,音乐家纷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城”的美誉。 哈尔滨的冬季,处处琼搂玉字,的雪皑皑,富有诗情画意,被人们称为“冰城”,这里举办的冰灯游园会,菩革冰雪艺术之精华,每年都以新的风姿迎接海内外大批游客,闻名中外的“哈尔滨冰雪节”从每年的1 月5日起持续一个多月,各种有趣的冰上活动,如乘冰帆, 哈尔滨市花丁香花 打冰撬,冬泳,滑冰比赛等丰富多彩。观赏冰灯,参加冰雪文艺晚会或冰上婚礼,参加经济贸易交流会,这些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者,共度冰雪盛会。 在世界众多的大城市中,哈尔滨以她特有的风貌蜚声中外,成为我国北方着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具有雄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基础,己形成一个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大中型企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城市,闻名全国的”动力之乡(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为我国生产了第一台大型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和高压锅炉,生产的发电设备目前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如轴承轻合金加工,量具刃具飞机制造,电表仪器,林业机械,工程机械,木材加工,电影机械,亚麻纺织,涤绵纺织,电碳,毛纺,食品等工业也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一度的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客商。 哈尔滨交通方便,水,陆,空四通八达,是中国东北北部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商业贸易中心,也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之间里程最短的大陆桥枢纽,哈尔滨机场雄居东北之首,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哈尔滨火车站是我国集结铁路干线最多的车站之一,松花江是中国内河通航的第三大河流哈尔滨港则是这条江上的最大中心港,哈尔滨更是一座风光椅旎,独具特色的旅游名地她不仅以松花江的秀丽多姿,太阳岛的妩媚绚丽饮誉世界,而且以其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及日本折衷主义建筑外,绝大部分是欧式建筑,其中有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的省美术馆和东北烈士纪念馆,新艺术学派式的省博物馆和哈尔滨铁路局,哥特式的基督教堂,拜占廷式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俄罗斯式的铁路江上俱乐部。 哈尔滨的夏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迷人的魅力是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美丽的松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了无限风光:江南岸在十里长堤上,船坞公园,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彼此襟连,岸边柳暗花明,游人如织。江北水环抱的疗养胜地太阳岛,幽雅静溢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引得中外着名歌唱家,音乐家纷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城”的美誉。 哈尔滨的冬季,处处琼搂玉字,的雪皑皑,富有诗情画意,被人们称为“冰城”,这里举办的冰灯游园会,菩革冰雪艺术之精华,每年都以新的风姿迎接海内外大批游客,闻名中外的“哈尔滨冰雪节” 哈尔滨市徽 从每年的1 月5日起持续一个多月,各种有趣的冰上活动,如乘冰帆,打冰撬,冬泳,滑冰比赛等丰富多彩。观赏冰灯,参加冰雪文艺晚会或冰上婚礼,参加经济贸易交流会,这些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者,共度冰雪盛会。 在世界众多的大城市中,哈尔滨以她特有的风貌蜚声中外,成为我国北方着名的旅游胜地。
B. 哈尔滨的历史
哈尔滨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期,长期以来,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并没有给地处祖国边疆的哈尔滨太多的笔墨,直至辽金以后,哈尔滨才开始成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注脚。
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哈尔滨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近代以来,哈尔滨的历史尤其活跃,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哈尔滨开始繁荣,初具近代城市的雏形。
20世纪初,哈尔滨成为国际性商端口,先后吸引了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在这里聚集,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是黑龙江省省会,也是东北部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积53068平方公里,人口954.3万,其中市区人口384万,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江城”、“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之美称。
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哈尔滨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清王朝时哈尔滨地区属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其古地名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
(2)哈尔滨为什么叫哈尔滨呢有什么故事和由来或者什么历史吗扩展阅读:
哈尔滨是我国着名的冰雪旅游城市和北方音乐名城。哈尔滨地处中国寒冷的北方,冬长夏短,历史记载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1.4摄氏度,全年结冰期在190天左右,因此被称之为“冰城”。哈尔滨冰雪节被称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
哈尔滨的夏天绚丽多姿,别具魅力,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有40余年的历史,是具有国际影响的音乐盛会,为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名城”的美誉。
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尔滨文庙、极乐寺和西方古典式建筑及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被世人誉为"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因此,它还有个雅称叫“丁香城”。
C. 哈尔滨是什么意思
满语“打渔泡”、满语“晒网场”说
时间:1922年
出处:《哈尔滨指南》
观点:认为哈尔滨三字,是满语译成汉文,即“打鱼泡的意思。认为哈尔滨三字,除可译成汉文“打鱼泡”外,也可译为“晒网场”
满语“人名”说、汉语“好滨”说
时间:1923年
出处:俄国人作《东省铁路沿革史》
观点:哈尔滨是满语的单词,词义在很远古的某个时候被人们遗忘了,可能是取自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作者在附注中说:“另有一说,以为这个单词是从汉语的‘好滨’音变而来的。”
满语“锁骨”说
时间:1930年左右
出处:日本人《满洲地名考》
观点:书中称“哈尔滨,满语意即‘锁骨’哈拉巴。”
满语“贫寒小村”说
时间:1933年
出处:日本人作《大哈尔滨案内》
观点:昔日哈尔滨人烟稀少,满语土话中有“贫寒小村”之意。
女真语“阿勒锦”说 。
时间:1980年
出处:《哈尔滨考》 。
观点:认为哈尔滨市为“阿勒锦”的注音,“阿勒锦”是女真语,译为汉语为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
满语“哈勒费延”说
时间:1990年
出处:《新晚报》
观点:认为哈尔滨一词乃“哈儿芬”、“哈勒费延”一词的同音异写。据《五体清文鉴》一书载,“哈勒费延”汉意为“扁”。
D. ”哈尔滨” 这个名字的来源和含义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在漫长的地方史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哈尔滨一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多方考证与揣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说法现世,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共出现过八种学说流派,它们是:
一、【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二、【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三、【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四、【“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似乎无从考证。
五、【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六、【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七、【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八、【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
http://www.96963.com/bingch/name/hrbname.htm
E. 哈尔滨原名叫什么
哈尔滨原名叫阿勒锦。
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阿什河畔建都立国,历4帝38年,史称“金上京会宁府”。公元1153年金王朝迁都燕京(今北京),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县,称阿勒楚喀城,简称阿城。
近二十年来,有考古证据证明公元10世纪末女真人在现今阿城至哈尔滨一线建立了阿勒锦村。“阿勒锦”是女真语“名誉、荣誉、声望”的意思,“哈尔滨”就是“阿勒锦”的谐音。
明末建州女真的兴起,它的政治中心先是南移到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清兵入关后正式定都北京。纵观整个清朝,阿勒锦完全失去意义,归了流放犯人的“宁古塔”地区管辖。后由于中东铁路的建设,人口大量聚集到现今哈尔滨地区,“阿勒锦”也就成了“哈尔滨”。
(5)哈尔滨为什么叫哈尔滨呢有什么故事和由来或者什么历史吗扩展阅读
哈尔滨的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和渤海国的发祥地。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市)建都。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
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端口,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成为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F. 哈尔滨是什么意思
哈尔滨素有“东方巴黎”、“小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令人心驰神往之久矣。冰雪大世界、索非亚教堂、中央大街、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等景点以及孔庙、金上京遗址、阿骨打陵等名胜,并在滑雪场有一番拼搏,颇有些收获与感慨。现举其大要罗列于兹,以飨同道。 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只觉得一股寒流迎面袭来,顿时周身发冷,面似刀割。你要有备而来,除眼睛之外尽在包裹之中,真是武装到牙齿。环顾左右,人们大都缩脖拱背,身披“铠甲”;口吐“仙气”,行色匆匆。到宾馆门外,见厚重的皮质门帘悬垂落地。钻进过厅,暖风扑面,其乐融融。自此,就在这冷暖交替、忽热忽冷的强烈对比过程中
哈尔滨地名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之意;一说来自“哈鲁滨”,满语意为“鱼网”。据说数百年前,附近一带是满人一大捕鱼区,汉人称之为晒网场。后哈鲁滨音讹为哈尔滨;另有一说是昔日此地为松花江岸的一片草原地带,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遥望如哈喇,故称哈喇滨,后音讹哈尔滨。经历了百余年争论,各说各有所凭,莫衷一是,使哈尔滨这个地名越发显得神秘。近年,本地学者王禹浪经过认真研究、艰辛考证,历时十载,认定“哈尔滨”即女真语“天鹅”之意。 其认为,从文献学角度,自金代以后此地曾先后出现哈尔宾、哈儿边、哈拉宾、河尔滨、哈儿必、合里滨、库尔滨、哈尔分、哈里宾、科尔芬、哈儿芬、哈勒宾、剌尔滨、合儿滨、喀里宾等一长串与哈尔滨语音相近的名字。而无论“哈尔滨”一词在历史上呈现多么复杂的字符形态,其语音音素都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最后一个字,“芬、分、边、宾、温”之间,有相同之处,即韵母尾部都都是“n”。根据语音学的元音和谐律和重音发声律可得出结论:这是当时标音者用带有韵母“n”的不同汉字来标注同一地名的结果。女真语中“哈尔滨”本意为何?据《女真译语》及《女真文辞典》,“哈儿温”是女真语“天鹅”之意,从而证实“哈尔滨”是用女真语中的发音对应音近汉字而成。由于当时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即使现在,有些口音较重的蒙古族人及满族人,也把齐齐哈尔念成“齐齐嘎鲁”。“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这个音,在汉字中一般被写成“勒”、“鲁”、“尔”、“拉”、“里”等。此外,王禹浪又从地理学及动物学角度加以研究,发现从前此地的松花江两侧曾有大量天鹅栖息,当今也仍是天鹅迁徙的必由之路。考古学方面的成果也为“天鹅说”提供了佐证。此地曾出土的大量白玉雕琢成天鹅型玉饰,充分反映出哈尔滨当年天鹅成群之盛况,为“天鹅说”提供了学术支持。因此,“天鹅”说基本成为定论。 昔时飞雪未消融,今宵丝絮又飘零;长存更有心中雪,足胜昌龄玉壶冰。
G. 哈尔滨为什么叫哈尔滨
地名由来
①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
由来的“通说”。
②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③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④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⑤“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无从考证。
⑥满语“锁骨”说: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⑦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⑧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⑨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
H. 哈尔滨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黑龙江省从什么时候开始叫黑龙江的 以前叫什么
现在之黑龙江及其名称是在明清时期确定的。清代,黑龙江满语称为“萨哈连乌拉”,其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 意为“水”。蒙古语称黑龙江为“哈拉穆连”,俄文则称其为“阿穆尔”或“阿母”(Amure)。黑龙江省因黑龙江而得名,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江名与省名一致的省份。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8)哈尔滨为什么叫哈尔滨呢有什么故事和由来或者什么历史吗扩展阅读:
关于黑龙江名称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山东半岛的沿海村庄居住着一户李姓人家,妻子多年不孕。一次到河边取水时见龙而有孕,后来生下一条小黑龙。小黑龙白天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晚上回到母亲身边吃奶。村民得知议论纷纷,李老汉觉得脸上无光,非常恼火。
一天,趁小黑龙吃奶的时候,李老汉操起菜刀向小黑龙砍去,小黑龙躲闪不及,被砍掉了尾巴逃出了家门。由于秃尾巴龙平日里为人实在而又随和,经常帮助别人,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秃尾巴老李。后来秃尾巴老李来到了东北。东北北部有一条大江,里面住着一条白龙,人们叫它白龙江。白龙经常兴风作浪,致使江水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苦。秃尾巴老李决心为民除害。
他化作人形将自己的身世告诉收留他的老乡,并请求乡亲们在他与白龙决战时予以帮助。决战之日,黑龙跃入江中与白龙激战。乡亲们准备好了馒头和石头前往江边。按照约定,乡亲们见白浪上翻时就往里投石头,见黑浪上翻时就往里投馒头。二龙鏖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黑龙在人们的帮助下战胜了白龙,并长住在这条江里,从此这里风调雨顺,黑龙江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