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与历史教训是什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与历史教训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05 22:26:45

㈠ 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东欧剧变原因

一、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修正,一直沿用原经济制度导致苏联在某方面技术的落后(斯大林模式是重视重工业,导致其他工业和农业落后)。

二、长期放松执政党自身建设。苏东国家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长期忽视自身建设,一些党的领导人思想政治上蜕化变质,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党丧失了精神支柱和思想凝聚力;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党内长期缺乏民主监督,基层组织涣散无力。

三、长期僵化地对待社会主义。苏东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即苏联模式。苏东国家领导人没有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改革,对苏联模式长期固守,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模式。

历史教训:苏东剧变至今已经20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决不能忘记其中的深刻教训,永远把苏东剧变作为历史镜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并没有像西方理论家妄称的那样“终结”,而且历经时代的洗礼,更加充满勃勃朝气,孕育着无限生机。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与历史教训是什么扩展阅读:

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显着减弱,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小党自动解散,一些政党实行社会民主党化,改变党名,申请加入社会党国际,世界范围内共产党的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的270多个,减少为147个。

造成了北约三次东扩:1993年3月捷克、匈牙利和波兰成为北约的成员国;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加入北约组织;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峰会同意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加入。

㈡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冷战结束。世界格局有两极格局变为一超多强格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格局,在没有解体之前,苏联与美国形成了世界两大阵营,但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基本上无力与美国并称。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是一条线上因果关系,东欧剧变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从波兰开始扩大到两德,最终到华沙条约的其他国家,整个东欧事变就是以苏联解体告终。两者被认为是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实质上是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是开始于南斯拉夫的冷战,苏联这个庞然大物没有因为外界力量的倾倒,却从内部打碎了坚硬的壳。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与历史教训是什么扩展阅读: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2、内部原因。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在政治上,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4、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㈢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怎样发生的带来怎样的影响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2、东欧剧变的原因。
首先,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剧变的原因作了三方面的分析。
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了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以后为消除这种经济模式和方针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虽曾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情况出现等问题。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争得相当数量的群众并最终获取政权。
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㈣ 如何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
政治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整个苏东地区造成思想上的极大混乱,他认为权利属于每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是哪个阶级;这与无产阶级专政背道而驰。“新思维”的后果是让苏联和东欧的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既而在上层建筑上摧毁了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上:苏联和东欧长期只重视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并且经济制度过于僵化,无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上冷战后期美国为整垮苏联,有意压低油价和金价,而当时石油和黄金出口是苏联最主要的外汇来源,导致苏联资金短缺,不得不靠借债来维持。而这给国际投机资本创造了机会,他们大肆买进苏联国债,而后几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抛售,导致卢布在1990年严重贬值,既而导致苏联国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苏联经济崩溃。
军事上:在冷战中和美国长期消耗,最终成为了国家的沉重包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教训:
1.保证国内政治稳定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大国
2.健全国家的金融防火墙,警惕国外的金融攻击
3.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军事力量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而不是成为国家的经济负担

以上是个人拙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㈤ 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启示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惨痛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打击更是沉重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那么在沉痛的打击之下,其他坚持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吸收什么样的教训呢?怎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呢?如何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呢?

简单的说,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总结以下一些内容作为行动指南:

1. 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

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联盟前途举行全民公决,全苏1.86亿选民中80%以上参加了投票,投票者赞成保留苏联的占76.4%。毫无疑义,苏联解体是违背苏联大多数人民意愿的。苏联解体破坏了统一的经济空间。解体后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短时间不能消除的。任何分裂行为都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苏联解体给世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就是: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

2.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且一切是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出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体现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在贫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其他方面的优点也难以发挥。只有社会主义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苏联后期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3. 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正确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任何经济发展方式或者部分社会发展方式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分,只有是否利于本国国情之分。苏联过度中央集权导致人民没有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过度的舆论约束使人民缺乏表达想法的机会,所以经济社会的发展缺少吸引人民的亮点,且明显的固定模式化。

4. 遵循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有其客观的规律,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要到国家和阶级消亡之后民族才能消亡,只要有不同民族的存在,就会不断出现新的民族矛盾和问题。而且,民族矛盾和问题的长期存在,是与社会发展中其他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致使民族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正确认识本国实际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关系发展状况,这不仅对解决民族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必须遵循民族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民族矛盾和问题的长期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坚持科学决策,运用民主和法律手段,正确引导和妥善解决民族关系问题。

5. 健全社会民主义法制

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没有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不正常,由此导致的官僚主义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党政关系上以党代政,机构重叠,效率低下。所有这些,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西方搞和平演变的反动势力正是看中了这一弱点,集中在"民主"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煽风点火,把"和平演变"称为推行"民主化"。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吸取这个教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6. 加强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增加凝聚力,走群众路线

苏联、东欧剧变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关键时刻,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发生了分裂,党自己改换旗帜,拱手交出政权。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可见,只有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从思想上、作风上和组织上把党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7. 处理好国际关系,又要警惕和平演变

在对外政策方面,既然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为国内建设服务、为国内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就应该始终坚持和平外交的原则。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颠复破坏,特别是利用民族问题作为干扰经济建设、分裂国家的潜入口。

总之,苏联解体有着深深的必然性,令人反思。它的解体是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低谷,但是也标志着会有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到来。

㈥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影响、教训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1.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经济欠发达,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而与美国常年进行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又异常的庞大。对国内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滋生大量问题;
3.戈尔巴乔夫不成功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促使东欧聚变,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和平演变”方针的作用
苏联解体的影响:
1.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遭到重创;
2.结束了苏美长达40年的争霸局面,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瓦解;
3.苏联的瓦解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敲响了警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东欧聚变的原因:

1.苏联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离,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误导,导致东欧各国思想混乱;
2.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让各国经济陷入困难,民众生活困难,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相继失去领导权;
3.西方的和平演变促使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影响:

1.标志着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结束,华约瓦解;
2.标志着冷战结束,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终结;
3.社会主义在东欧的改革实验失败。

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
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④必须搞好经济建设。

㈦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㈧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2、东欧剧变的原因。
首先,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剧变的原因作了三方面的分析。
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了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以后为消除这种经济模式和方针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虽曾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情况出现等问题。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争得相当数量的群众并最终获取政权。
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第三,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一方面使苏东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加剧,另一方面,又是维系苏东集团存在的实际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次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教材指出,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3、 苏联的解体的原因
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对此,作三方面的分析和概括。
第一,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主要包括: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
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但苏联领导人战后不家思索地“输入”到东欧,其弊端日益显露,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阅读全文

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与历史教训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